《甄嬛传》中人物对白的修辞简析

来源 :西江文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infeiyangf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宫斗剧《甄嬛传》的开播,越来越多的人对该剧的人物以及人物对白进行分析研究。本文通过举例分析的方法,对热播剧《甄嬛传》的人物对白进行修辞方面文体特点分析,从而能让读者对《甄嬛传》中人物对白的文体特点有着更为深入全面地了解,同时也能更加深刻地体会到文体学给日常生活所带来的影响。
  【关键词】:甄嬛传;人物对白;文体特点;修辞
  1.引言
  随着电视剧类型的增多,古装宫廷剧逐渐成为人们所喜爱的剧种之一,而《甄嬛传》则是近年来最为受到人们关注和喜爱的古装宫廷剧。《甄嬛传》中人物的说话方式因其独有的特点受到了人们的关注与喜爱,甚至在网络上,人们仿效《甄嬛传》中人物说话的方式来说话,形成一种独特的体例,称为“甄嬛体”。由此可见,《甄嬛传》中的人物对白确实具有与众不同的文体特征。
  关于《甄嬛传》的研究也很多,很多研究关注于《甄嬛传》中的女性主义,人物形象以及对古诗词歌赋的运用的分析,而关于《甄嬛传》语言的研究则多关注于对白中的修辞和语用作用。
  虽然已有文章从文体学的角度来分析《甄嬛传》人物台词,但是很少有文章能较为全面地从修辞方向来对该剧人物对白进行分析。而从文体学角度对该剧人物对白进行分析能够让读者对《甄嬛传》人物说话方式流行的原因有更为理性深入地了解。本文就是从文体学的角度,从较为全面的修辞方向来对《甄嬛传》剧中的人物台词进行分析。
  2.《甄嬛传》中人物对白的修辞方法
  《甄嬛传》中人物对白的最为明显的特征就是对修辞方法的运用,而这些修辞方法并不仅仅只局限于某个人物或某几集的人物对白当中,而是大量而广泛地运用于整部《甄嬛传》的人物对白之中。其中最为明显的修辞方法有:委婉,反讽,双关以及引用。
  2.1婉曲
  “婉曲,指的是对于不雅的货邮刺激性的事物,不直截了当地说出来,而闪烁其词,拐弯抹角,迂回曲折,用与本义相关或相类的话来代替”(王希杰,2014,p.356)。在《甄嬛传》中,婉曲的大量使用不仅让这部古装宫廷剧从语言上更加古色古香,而且还能表现出《甄嬛传》宫廷剧的特色,如:
  华妃:皇上明日还要早朝,也不宜太过操劳。臣妾出来的时候,让人炖了东阿阿胶桂圆羹,想来现在已经好了,皇上先用些再去歇息吧。
  皇帝:还是你心细,朕也饿了,你也一起去用些吧!华妃宫里的吃食在宫里是拔尖的。
  华妃:皇上这样说,臣妾真是惭愧。莞贵人也同去吧!
  甄嬛:臣妾哪里有这样的好口福!不如请皇上把臣妾那一份给用了吧。臣妾想在这里照顾眉姐姐。
  这是沈眉庄在华妃宫殿附近的千鲤池溺水后发生的对话。华妃邀请皇帝到她的宫殿吃东阿阿胶桂圆羹,皇帝让甄嬛一起去,华妃也请甄嬛一起去。但是甄嬛知道华妃只是假意邀请她,所以就委婉地拒绝说自己“哪里有这样的好口福……臣妾想在这里照顾眉姐姐。”这样拒绝合情合理,而且能很明白地表达自己的想法。
  从上面的例子我们可以看出,《甄嬛传》中的人物对白婉曲的修辞手法用得十分贴切。通过对婉曲的使用既能让自己的想法清楚明白地表达,还能让听话者容易接受自己的看法。
  2.2反讽
  反讽又称反语,“反语,就是说反话,或反话正说,或正话反说”(王希杰,2014,p.351)。《甄嬛传》是发生在后宫的宫斗剧,众多的妃嫔为了争夺皇帝的宠爱而勾心斗角。这些女人们有时说话并没有夹枪带棒,可是有的时候却也会说些话来讽刺对方。这些具有反讽意味的话不仅能体现不同的性格,也能让观众更加明白说话者与听话者之间的关系。如:
  安陵容:听闻夏姐姐出生骁勇世家,妹妹好生敬仰。
  夏冬春:我家世代骁勇,为国尽忠,岂是你一介县丞可比。
  安陵容:选秀那日冒犯姐姐纯属无心,妹妹后来回去日思夜想后悔不已,只是妹妹想姐姐出身武家,必定文武双全,果真姐姐如此骁勇,不失家门风范。
  夏冬春:我家家训向来如此。
  这是新进宫的秀女第一次拜见皇后之后,在景仁宫宫外发生的对话。嚣张跋扈的夏冬春为难甄嬛、沈眉庄和安陵容,安陵容故意赞美夏冬春是武家出身,世代骁勇,用以讽刺夏冬春不懂规矩、嚣张跋扈。
  从上面的例子我们可以看出,《甄嬛传》中人物对白多处有反讽的修辞手法,非常巧妙贴切。
  2.3双关
  “双关就是有意识地使同一个词语、同一句话,在同一个上下文中,同时兼有两层(或两层以上)的意思”(王希杰,2014,p.346)。在《甄嬛传》中,生活在后宫中的女人们的情感路程十分曲折复杂,有时就会说一些双关语。这样的双关语的意思看似简单,实则却有深刻的含义,只有听话者用心听,仔细想,才能明白这话后面的含义。如:
  皇后:妹妹现在的年纪还用不到翡翠,内务府挑给你的翡翠,颜色自然会青嫩些。可话说回来,妹妹你都如此,哪里还会有更好的翡翠呢?
  华妃:也是,总觉得这翡翠老气了些,臣妾不配戴,若皇后娘娘不嫌弃,臣妾就把这副耳环送给皇后娘娘吧?
  这是新进宫的秀女在给皇后请安时发生的对话。华妃故意提起自己的翡翠耳环,说自己的翡翠耳环“老气”,转而又说想送给皇后。这里的“老气”一词,一方面是说翡翠不适合自己这样年轻的人戴,另外一方面是说皇后已经老了,所以要将这“老气”的翡翠耳环送给“老气”的皇后戴,一语双关。
  从上面的例子我们可以看出,《甄嬛传》中的双关语能巧妙隐晦地表达说话者的心思和意图。
  2.4引用
  “引用就是为了提高表达效果在自己的话语中插入现成话语或故事等的一种修辞方式”(王希杰,2014,p.423)。在《甄嬛传》中出现了很多诗句、词曲以及典故的引用,用来表达自己的想法和看法。如:
  甄嬛:臣妾幼时曾学过一首诗,现在念来正合时,就在皇后和各位姐姐面前献丑了。
  皇后:你念吧。
  甄嬛:庭前芍药妖无格,池上芙蕖净少情。唯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
  这是皇后邀请各妃嫔来自己宫殿赏玩牡丹时发生的对话。华妃用牡丹和芍药作对比,暗指皇后已经年老色衰,不应该做皇后。而甄嬛此时引用了刘禹锡的《赏牡丹》一诗,说明了芍药花虽然妖艳,但是始终比不过国色天香的牡丹花,从而为皇后解了围。
  从上面的例子我们可以看出,《甄嬛传》中人物对白多用引用的修辞手法,合情合景,既能巧妙地与情节相符合,又能表达出说话人的想法。
  3.总结
  《甄嬛传》自开播以来受到了观众的广泛关注,其人物的说话方式更是受到人们的关注,甚至加以模仿,也有许多文章对《甄嬛传》中的人物性格、女权思想以及台词特点做过分析研究,但是在台词文体特点上做的研究并没有非常全面。
  本文通过对上述例子中《甄嬛传》的某些人物对白进行了分析,可以从中看到一些对白中的修辞上的文体特点。相较于之前的一些论文而言,本文在对人物对白中的修辞特点分析更加全面。
  通过对《甄嬛传》中人物对白进行文体特点的分析,读者可以看到文体特点是出现在生活中的方方面面的,不仅在书面的文学作品中,在影视作品的台词中也有所运用。并且正因为具有鲜明的文体特点,《甄嬛传》的台词才会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由此可见文体的重要性。
  参考文献:
  [1]王希杰(2014). 汉语修辞学. 北京:商务印书馆
其他文献
【摘要】:本文深入分析了新形势下群众文化建设的重要性、发展趋势以及建设策略,希望能够对读者提供一些借鉴和参考。  【关键词】:新形势;群众文化;重要性;发展;建设  一、前言  随着我国社会的快速发展,群众文化活动正发生着变化。群众文化活动是我国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要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  二、新形势下群众文化建设的重要性  1、有利于我国进行更快更好的经济建设  重视文化建设是我国自古以来的
期刊
【摘要】:在艺术设计之中,色彩是具有神奇的力量的,它可以让作品变得生动形象并具有生命力。在这样一个充满好奇的时代,一切事物都需要有浓郁的吸引力才会被认知了解的。所以随着要求的不断提升,在像素插画中我们对像素画的色彩处理手法也是不断强化,丰富它的表现形式,加强色彩与其作品进行真正的融会贯通。  【关键词】:像素插画;色彩;配色原则  像素插画的定义  在当今时代插画已经被大众接受与喜爱,是生活中密不
期刊
【摘要】:剪纸是中国最为流行的民间艺术之一,湖北雕花剪纸则从南北朝始,经过了漫长的岁月,流传至今。刘士标湖北工业剪纸的创始人,他从8岁开始学习剪纸,曾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联合授予“一级民间工艺美术家”、中国企业文化促进会授予的“新中国剪纸艺术家”等称号,并被评为湖北省工艺美术大师、非物质遗产项目武汉剪纸代表性传承人。一把小小的银剪却剪出了大大的世界。他用剪纸这种独特的方式记录着武
期刊
【摘要】:在物理学的术语翻译中由于译者文化层次的不同,所处的地域语系不同等诸多因素导致物理学术语在译法上出现不规范的现象,因为每一个术语是一种学科的浓缩词,所以术语的翻译是否准确,决定着翻译的成败。研究汉藏物理学翻译研究对藏区双语教育具有一定的学术价值,更是对翻译理论的新突破。  【关键词】:名词术语;基本特征;翻译标准  一、物理学术语翻译研究的重要性  名词术语是信息的载体,推动名词的术语规范
期刊
【摘要】:本文以凉山彝族现代婚礼为缩影,通过其中运用到的民族传统艺术资源,阐释传统艺术资源的当下价值。  【关键词】:艺术资源;彝族;婚礼;民族文化  凉山彝族婚礼涉及到主题色彩、场景布置、音乐灯光,巧妙融合民族元素,体现民族特色。彝族许多传统的艺术资源已经被列入了非物质文化遗产当中,如彝族的漆器工艺、木屋建筑工艺、器乐等。在现代的生活中,我们更应该将这些传统的艺术资源激活,运用在日常生活中,如家
期刊
【摘要】:本文旨在介绍东北秧歌的风格特征,从东北人民的宗教信仰、经济生活、自然环境、风俗习惯出发,以辽南、辽西的高跷艺术为基底、上身动律以及手巾花的各种舞法为基础,继承传统艺术形式,形成了独有的粗犷、豪放、火爆、热烈、欢快、强劲而自由的秧歌艺术。  【关键词】:东北秧歌;风格特征;发展;趋势  引言  东北秧歌作为东北特色的文化形式,其形成的历史背景和文化底蕴是东北人民精神生活的完美写照,东北秧歌
期刊
【摘要】:青神竹编艺术历史悠久,但在科技进步的今天,传统文化及技艺面临逐渐被淘汰的危险局面,急需得到大家的认同和各方面的大力扶持,才能使这项传统技艺得到保护和发掘,使之重新走进我们的生活。本文把竹编文化及其技艺与中国画艺术相结合,使传统艺术与竹编工艺进行很好的融合,目的就是为把两项传统文化艺术更好地传承下去。  【关键词】:巴蜀竹编;中国画;传承;创新  巴蜀青神竹编是四川省青神县的汉族传统手工艺
期刊
【摘要】:在语言学界,有很多学者对模糊语言(vague language/ fuzzy language)都有过研究,但是学者们对模糊语言没有一致的定义,更没有系统的研究。本文将从模糊语言的定义出发,研究模糊语言在语用中的主要特点;其次,结合其特征进行语法和语用视角的分析,探讨模糊语言背后的说话人意图和话语含义推理方式。本文认为,语用中的话语模糊,一方面是说话人刻意为之,一方面是说话人对合作原则的
期刊
【摘要】:人类的起源可以追溯到380—360万年前,伴随人类早期发展的图画,具有十万年以上的历史。而文字就是从图画演变而来,与人类的生活息息相关、密不可分。可以说如果没有生活的需要、人类的交流就不会有结绳记事,由图画一步步演变至今的文字。文字在现代生活中作为图像画面的形象要素之一,在没有图片的情况下作为着表现一般概念意义的视觉符号,同时文字的设计蕴含着深层的文化积淀表达着社会的文化意义。  【关键
期刊
【摘要】:《尘埃落定》中蕴含大量的藏族文化意象,在翻译中应该最大限度地传递给读者,同时尽量避免藏族文化意象的失落、扭曲和变形。从西方文化翻译理论和当下汉外翻译实践出发,翻译藏族文化意象可以采用直译加注或者直译加解释的策略,既可以避免文化意象的失落扭曲和变形,又能让文化意象完整地传递给读者。  【关键词】:《尘埃落定》;藏族文化意象;翻译策略  随着我国经济实力的增强,国际地位的提升,世界渴望更多地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