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新课改的推进下,中国教育进入了快速发展的新阶段,并取得了显著成绩。地图是地理学科的一大支柱,对地理教学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因此,高中地理教学需紧跟新课改的步伐,加强对学生的培养,教会学生巧用地图。高中地理作为高考的重要学科之一,有着重要的地位,但从实际教学情况来看,相对于其他地理内容,学生在地图的学习中花了更多时间,且大部分高中生没有使用地图的意识和习惯,究其原因,是地图标示较为复杂,学生难以灵活运用地图解决问题。基于此,本文主要对高中地理教学中学生问题意识现状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对策。
【關键词】高中地理;教学;地图;问题意识
读图和识图的能力是学生学习地理的基本技能,因此,培养学生阅读地图的能力是高中地理教学的首要任务,此能力对学生地理素养的培养有重要意义。近年来,地理大纲发生了新变化,要求学生不但要掌握地理的基本知识,还需要具备运用地图分析地理问题及规律的能力。所以,教师要通过地图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培养学生掌握读图、析图、描图、绘图的能力,为学生学好地理知识奠定基础。
一、对高中地理教学中运用地图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现状分析
(一)高中生对地理学习的兴趣不浓厚
所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往往会对自己感兴趣的学科认真对待,但最新数据表明,高中学生对地理学习兴趣不大,而且许多学生觉得学地理毫无乐趣,在学习过程中就是死记硬背。学生学习地理若是处于被动状态,那么运用地图培养学生问题意识则很难达到高效。
(二)学生受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
根据实际情况可知,大部分教师在课堂上采用的是“满堂灌”的传统教学模式,在课堂上以自己为主导,将知识直接灌输给学生,导致学生缺少互动的机会,处于被动学习状态。虽然我国的教学方式在不断地改善,但根据数据可知,这种教学模式在现阶段仍是比较普遍。学生往往更希望在课堂上能与教师及同学多互动,同他们一起探索学习的奥秘。因此,只有改变沉闷的课堂学习气氛,学生的思维才能发散、活跃起来,才能以更好的状态投入学习。
(三)学生尚未养成使用地图的习惯
如果学生能够养成巧妙利用地图的习惯,则会对他们的地理学习有很大帮助。但教师会发现,经常利用地图学习的学生还是少数,当学生遇到有些题目时,例如:关于地名或地理事物时,只有少数学生会主动查找地图,大部分学生选择偶尔查看或完全不看。由此可看出,学生未有效地利用地图解决问题,且并未意识到地图在地理学习中的重要性。而读图时遇到疑问也很少有学生向老师提问,体现出学生问题意识薄弱。
(四)学生所获得的地理信息量不足
有科学家证明,一个人的创造力与其所知晓的信息量有一定的关联。由于地理课堂大多处于传统教育模式下,有些教师所教内容仅限于教科书上的内容,并未向学生拓展课外知识,向学生传递的信息量不够。学生若长时间处于信息量不足的状态,他们的问题意识便不能被有效激发,自然能提出的问题也不多。
二、高中地理教学中运用地图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方法
(一)提高学生对地图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地图是地理学科独有的语言,能够形象、直观地表达地理信息。在地理教学中,要先提高学生对地理的兴趣,才能提高他们的地图认知水平,进而更好地学习地图技能,从而养成使用地图的良好习惯。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扮演引导者的角色,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丰富的影音资源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养成阅读并使用地图的良好习惯。教师需教会学生正确掌握读图和用图的技能,结合不同的地理知识使用不同的地图。例如:在学习“海洋洋流”时,学生可利用世界洋流地图掌握洋流的种类,能知道气候会受到不同洋流的影响。通过培养学生对地图的阅读兴趣,从而达到教学目的。
(二)使学生养成运用地图的习惯,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这是地理教学的主要目的是学生在掌握基础地图知识后,能够通过地图获取地理知识,从而熟练使用地图、发现地图中的隐性地理信息。因此,地理教师需重点培养学生的空间能力及图表感知能力,使他们能准确预读任意地图,并清楚了解基本信息,从而达到自主地发掘多种地理信息的学习状态。比如:当学生获得某一地区的区域地图之后,就能根据地图分析出气候特点及当地的人口的分布情况等。通过对地图信息的挖掘,能够锻炼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可为其日后的地理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提高学生的绘图能力,增强实践的能力
地图作为地理学科的第二语言,读图能力与成绩紧密相关。提升学生读图技能的关键在于提高学生的绘图能力。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可让学生学完相关知识后绘制简单的图,如:轮廓图、示意图等,但面对一些复杂地图时,教师可让学生先用白纸描绘,然后根据教材上的知识内容,描绘主要的城市、河流等,以此提高他们的自学与动手实践能力。高中地理学科中常用的有分布图、原理图、统计图和景象图等,能够帮助学生分清各种事物的主次,从而熟练掌握相关地理知识。例如:学生想要清晰地了解我国能源消费情况,可以借助统计图进行标注;还可以通过人类社会与环境的相关模式图了解世界的具体分布情况,从而加深对地理知识的掌握。
(四)灵活运用地图,拓展学生的知识
地图是区域内系统的地理信息图像化的媒介,在教学中,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就是加强对学生的地图教学,教师应教会学生灵活运用地图。例如:教师可培养学生一图多思、举一反三、归纳总结的能力,引导学生将不同的地图作比较,找出相似点及不同点,从而提高学习效率。比如:在教学亚洲的相关内容时,教师可利用多媒体技术为学生播放亚洲的相关影音资源,然后及时引导学生在地图上寻找代表性的山脉及河流。将所学知识与地图紧密结合,使学生慢慢积累,进而提高他们的学习能力。
(五)创设问题情境,带动学生思考
教师应转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将学生置于课堂主导地位。教师可在课堂上根据地图提出问题,先让学生先思考,不懂的可互相讨论,从而加深印象,下次遇到类似的就可以解决了,教师最后可总结并讲解学生的共性问题。若想有效提高学生的探知欲望,教师提出的问题应要符合学生的知识水平和接受能力,使学生产生疑问,进而自主思考并且解决问题。这一过程也是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过程,若方法得当,则能有效提高学生自主思考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结束语
地图教学可有效提高学生的读图、用图能力,提高学生的问题意识,但若要在高中地理教学中更好地借助地图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教师首先需培养学生学习地图的兴趣,进而提高其描绘地图的能力,最终使其灵活运用地图,教师可通过多媒体技术辅助教学,使学生热爱地理。此外,教师可在课堂上创设问题情境,带动学生思考,还可借助不同的地图对比,引发学生质疑,促进学生理解并吸收所学知识,通过此过程,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参考文献】
[1]滕莉娟.高中地理教学中学生读图能力培养[J].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2017:225
[2]高鸿飞.高中地理教学中学生地图技能的培养分析[J].好家长,2017(68):185
[3]杨雪.高中地理教学中对地图兴趣的培养研究策略[J].考试周刊,2017(80):146
[4]张燕.浅谈高中地理教学中地图的运用[J].祖国,2017(8):259
[5]齐芳.地图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南北桥,2017(10):100
[6]董健.高中地理教学中学生地图技能的培养分析[J].中国校外教育(上旬),2017(9):128-129
【關键词】高中地理;教学;地图;问题意识
读图和识图的能力是学生学习地理的基本技能,因此,培养学生阅读地图的能力是高中地理教学的首要任务,此能力对学生地理素养的培养有重要意义。近年来,地理大纲发生了新变化,要求学生不但要掌握地理的基本知识,还需要具备运用地图分析地理问题及规律的能力。所以,教师要通过地图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培养学生掌握读图、析图、描图、绘图的能力,为学生学好地理知识奠定基础。
一、对高中地理教学中运用地图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现状分析
(一)高中生对地理学习的兴趣不浓厚
所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往往会对自己感兴趣的学科认真对待,但最新数据表明,高中学生对地理学习兴趣不大,而且许多学生觉得学地理毫无乐趣,在学习过程中就是死记硬背。学生学习地理若是处于被动状态,那么运用地图培养学生问题意识则很难达到高效。
(二)学生受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
根据实际情况可知,大部分教师在课堂上采用的是“满堂灌”的传统教学模式,在课堂上以自己为主导,将知识直接灌输给学生,导致学生缺少互动的机会,处于被动学习状态。虽然我国的教学方式在不断地改善,但根据数据可知,这种教学模式在现阶段仍是比较普遍。学生往往更希望在课堂上能与教师及同学多互动,同他们一起探索学习的奥秘。因此,只有改变沉闷的课堂学习气氛,学生的思维才能发散、活跃起来,才能以更好的状态投入学习。
(三)学生尚未养成使用地图的习惯
如果学生能够养成巧妙利用地图的习惯,则会对他们的地理学习有很大帮助。但教师会发现,经常利用地图学习的学生还是少数,当学生遇到有些题目时,例如:关于地名或地理事物时,只有少数学生会主动查找地图,大部分学生选择偶尔查看或完全不看。由此可看出,学生未有效地利用地图解决问题,且并未意识到地图在地理学习中的重要性。而读图时遇到疑问也很少有学生向老师提问,体现出学生问题意识薄弱。
(四)学生所获得的地理信息量不足
有科学家证明,一个人的创造力与其所知晓的信息量有一定的关联。由于地理课堂大多处于传统教育模式下,有些教师所教内容仅限于教科书上的内容,并未向学生拓展课外知识,向学生传递的信息量不够。学生若长时间处于信息量不足的状态,他们的问题意识便不能被有效激发,自然能提出的问题也不多。
二、高中地理教学中运用地图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方法
(一)提高学生对地图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地图是地理学科独有的语言,能够形象、直观地表达地理信息。在地理教学中,要先提高学生对地理的兴趣,才能提高他们的地图认知水平,进而更好地学习地图技能,从而养成使用地图的良好习惯。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扮演引导者的角色,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丰富的影音资源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养成阅读并使用地图的良好习惯。教师需教会学生正确掌握读图和用图的技能,结合不同的地理知识使用不同的地图。例如:在学习“海洋洋流”时,学生可利用世界洋流地图掌握洋流的种类,能知道气候会受到不同洋流的影响。通过培养学生对地图的阅读兴趣,从而达到教学目的。
(二)使学生养成运用地图的习惯,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这是地理教学的主要目的是学生在掌握基础地图知识后,能够通过地图获取地理知识,从而熟练使用地图、发现地图中的隐性地理信息。因此,地理教师需重点培养学生的空间能力及图表感知能力,使他们能准确预读任意地图,并清楚了解基本信息,从而达到自主地发掘多种地理信息的学习状态。比如:当学生获得某一地区的区域地图之后,就能根据地图分析出气候特点及当地的人口的分布情况等。通过对地图信息的挖掘,能够锻炼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可为其日后的地理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提高学生的绘图能力,增强实践的能力
地图作为地理学科的第二语言,读图能力与成绩紧密相关。提升学生读图技能的关键在于提高学生的绘图能力。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可让学生学完相关知识后绘制简单的图,如:轮廓图、示意图等,但面对一些复杂地图时,教师可让学生先用白纸描绘,然后根据教材上的知识内容,描绘主要的城市、河流等,以此提高他们的自学与动手实践能力。高中地理学科中常用的有分布图、原理图、统计图和景象图等,能够帮助学生分清各种事物的主次,从而熟练掌握相关地理知识。例如:学生想要清晰地了解我国能源消费情况,可以借助统计图进行标注;还可以通过人类社会与环境的相关模式图了解世界的具体分布情况,从而加深对地理知识的掌握。
(四)灵活运用地图,拓展学生的知识
地图是区域内系统的地理信息图像化的媒介,在教学中,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就是加强对学生的地图教学,教师应教会学生灵活运用地图。例如:教师可培养学生一图多思、举一反三、归纳总结的能力,引导学生将不同的地图作比较,找出相似点及不同点,从而提高学习效率。比如:在教学亚洲的相关内容时,教师可利用多媒体技术为学生播放亚洲的相关影音资源,然后及时引导学生在地图上寻找代表性的山脉及河流。将所学知识与地图紧密结合,使学生慢慢积累,进而提高他们的学习能力。
(五)创设问题情境,带动学生思考
教师应转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将学生置于课堂主导地位。教师可在课堂上根据地图提出问题,先让学生先思考,不懂的可互相讨论,从而加深印象,下次遇到类似的就可以解决了,教师最后可总结并讲解学生的共性问题。若想有效提高学生的探知欲望,教师提出的问题应要符合学生的知识水平和接受能力,使学生产生疑问,进而自主思考并且解决问题。这一过程也是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过程,若方法得当,则能有效提高学生自主思考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结束语
地图教学可有效提高学生的读图、用图能力,提高学生的问题意识,但若要在高中地理教学中更好地借助地图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教师首先需培养学生学习地图的兴趣,进而提高其描绘地图的能力,最终使其灵活运用地图,教师可通过多媒体技术辅助教学,使学生热爱地理。此外,教师可在课堂上创设问题情境,带动学生思考,还可借助不同的地图对比,引发学生质疑,促进学生理解并吸收所学知识,通过此过程,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参考文献】
[1]滕莉娟.高中地理教学中学生读图能力培养[J].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2017:225
[2]高鸿飞.高中地理教学中学生地图技能的培养分析[J].好家长,2017(68):185
[3]杨雪.高中地理教学中对地图兴趣的培养研究策略[J].考试周刊,2017(80):146
[4]张燕.浅谈高中地理教学中地图的运用[J].祖国,2017(8):259
[5]齐芳.地图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南北桥,2017(10):100
[6]董健.高中地理教学中学生地图技能的培养分析[J].中国校外教育(上旬),2017(9):128-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