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归社会共同价值理性

来源 :人民论坛·学术前沿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uozhiy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核心价值体系体现社会共同价值理性。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文化是社会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承载媒介,要注重构建核心价值理念的社会引领地位。要注重加强全社会尤其是重点群体的核心价值观教育。还要注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中的机制合力建设,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和社会思想理论领域需要进一步优化整合。
  【关键词】社会主义 核心价值体系 建设
  
  核心价值体系体现的是社会共同价值理性。价值理性是一定社会关于“应当怎样”的一种智慧。它表达并设定一定社会价值取向和理想目标,引导社会发展方向,规定社会发展目标,把握和调整社会各个方面的价值合理性。这些价值取向和理想目标深深渗透在政治、经济和文化生活等各个领域,无处不在地发生着作用。因此,要想整合社会,有效建设和谐社会,就必须在加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和制度建设基础上,加强意识形态、伦理文化、共同价值观等核心价值体系的建设。
  
  社会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必要性
  
  首先,是建设和谐社会的要求。建设和谐社会,必须抓和谐文化建设。和谐文化是建设和谐社会的基础和任务,而核心价值体系是构建和谐文化的根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体现着社会主义社会的本质,引导社会的发展目标和方向。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构成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动摇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就动摇了社会主义的理论根基,缺乏共同理想和民族精神,就不可能凝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用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全社会和全体国民思想价值取向,才可能最大限度地形成思想共识,增强共同理想信念,凝聚民族力量,产生促进社会主义中国和谐发展的力量。
  其次,是应对全球化进程中国际竞争的必要举措。经济全球化给中国带来机遇也带来挑战。发达国家的物质、精神生活方式也会对后发国家产生巨大影响,并在这个影响过程中冲击发展中国家人们的思想意识和价值观念。而且,在全球化进程中,世界经济竞争已和国际政治竞争紧密联系起来。全球化进程为各国实现自身发展提供了机遇,但也形成了不同国家政治理念和政治利益等意识形态方面的冲突和较量。在相当程度上,意识形态领域的冲突和较量反映的是不同社会制度社会价值理念之间的分歧和斗争。当前文化竞争已成为世界各国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组成部分。国际文化竞争首先表现为文化产业和文化市场的竞争,其次还包含着文化价值观和思想意识形态的较量。这一切都把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建设任务提到重要日程之上。社会主义中国如何在全球化进程中不受西方国家的价值观干扰和左右,不迷失自己的价值观和民族文化,这一切都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价值体系这一时代重任息息相关。
  第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关系到社会非正式制度建设。和谐社会的构建,要求社会各个方面协调、均衡发展。在影响社会和谐发展的诸多因素中,有些因素是硬性或显在的,如社会政治制度和法律体系等正式制度体系。有些因素是软性或潜在的,如社会意识形态、共同价值观、民族文化传统、伦理道德要求等非正式制度层面的内容。对和谐社会建构而言,二者都具有不可或缺的重要地位。在一定意义上,非正式制度从精神文化、理想信念、社会习俗及其道德价值层面产生的凝聚整合力量以及非强制性约束等等,对社会和谐治理,对引导社会成员自觉接受社会规则,具有更加积极的作用。
  总之,社会的整合,民族精神和民族凝聚力,社会各种文明的协调发展,都离不开来自共同价值观的维系和支撑。可以说,在一个缺乏共同价值理念和共同理想信念的社会环境中,是不可能有效建设和谐社会的。在这个意义上,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任务的提出,是我们在时代发展新阶段中对社会治理方式和社会发展规律的更自觉的把握。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文化建设问题
  
  首先,要注重构建核心价值理念对多样社会价值取向的引领地位。在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和文化建设问题中,首先有一个一元价值导向和多样价值取向的关系问题。文化建设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但这绝不等同于任由各种价值观杂乱无序的发展。任何一个有生命力的民族文化和国家文化,都有明确的精神支柱或核心价值原则。中国文化要繁荣发展,就要坚守其核心价值原则:一是走社会主义道路,以马克思主义为理论基础,这是我们的政治信念;二是民族精神和传统文化不能丢,这是中国特色发展道路的本原和文化之根;三是必须信守维护法律和道德规范体现的社会基本价值内涵,这是社会法治和德治的基本价值规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就是上述各种维度的价值理念和价值底线的系统表达。
  注重核心价值观的“引领”地位构建,这一方面意味着核心价值体系要在社会各方面发展中处于价值主导地位。一个没有核心价值观引领的多元化社会,犹如没有规则的交通,一定会陷于混乱无序。另一方面,强调核心价值体系的“引领”地位,并不是要简单地实行社会价值一元化,而是要尊重价值观的“多样”和“差异”。核心价值体系与多样价值取向之间是一种“一元统领”、“兼容共生”的关系,是一元性与多样性的统一,主导性与包容性的统一。社会价值取向的整合,必须建立在一元的核心价值引领主导和普遍多样的价值取向的有机共生基础上。
  其次,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还要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理念相一致。文化和核心价值体系同属上层建筑。这决定了文化具有意识形态属性。文化在反映社会现象和时代精神的同时,也表达了一个民族、一个社会的政治理念和核心价值理念。核心价值理念往往是通过文化去表现和传达的,而核心价值理念也接受文化的影响和反作用。在这个意义上,核心价值理念和文化建设是一而二、二而一的问题。
  文化具有建造、守望民族精神家园的功能,文化又是表达和诠释社会核心价值导向的重要媒介,如果我们的制度、法规、核心价值理念表达的是一种价值导向,而社会文化领域表达的是另一类价值取向,这种价值取向的张力与矛盾,会对社会意识形态的凝聚、价值观念的整合、社会秩序的管理等机制环境,造成极大的消解破坏作用。文化是社会核心价值体系的一种重要承载媒介,核心价值理念蕴含在社会文化之中,并具有引导文化事业发展的重要功能。因此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不仅是思想理论和宣传战线的事,也是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中的应有之义。如果我们一方面在意识形态领域大力强调宣传主旋律,强调核心价值理念的主导地位,同时又失却其在文化事业发展的领导权和话语权,任由文化市场化自发生长,社会文化最终就会远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文化具有价值意识形态属性和商品属性,但其本质首先应当是意识形态属性而不是商品属性。我们大力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推进文化体制改革,但不是搞文化“产业化”和“市场化”,要努力做到文化发展的社会效益和市场效益相统一,并要注意始终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
  
  注重加强全社会尤其是重点群体的核心价值观教育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指出:要坚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现代化建设中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方面,也要融入国民教育和精神建设全过程。许多年来,我们在国民教育尤其是青少年等重点人群具体教育实践中,价值观教育没有得到应有的正确落实。在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中,应该特别注重抓重点人群的价值观教育。
  首先,加强对青少年的核心价值观教育。核心价值观应当走入课堂,走入家庭,全方位走入社会生活。中国传统文化历来重视童蒙教育,认为只有在幼年时期对其进行正确价值规范教育,使之言行举止有所循持,方可长成后行正道之事。青少年以及社会公民的价值观念和理想信念并非与生俱来,它是通过后天教育和培养形成的。如果青少年的核心价值理念教育乏力,价值是非不明,新一代公民就不可能发展出合格素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要求也会丧失其社会功能。
  其次,加强教育工作者群体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教育工作者因为具有特殊的职业身份和职业责任,他们的言传身教对受教育者及其社会有着不同于一般人的影响力。教育工作者的研究成果和他们的教育工作以及价值观,对整个社会的观念走向,还有一代又一代的受教育者的影响都非常重要。社会应该对教育工作者群体进行重点培育,让他们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中发挥积极的影响力和引导作用。
  第三,加强对理论工作者群体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点建设。日本学者土界屋太一指出,“使苏联的社会主义体制走向崩溃的其实是社会主义文化,也就是人们不再相信社会主义观念、理想和领导层的决策和人品。”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就是要在全社会增强对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和社会主义理想信念的价值认同,形成共同价值观。理论工作者由于其独特的工作性质和社会身份,关系着一定社会的理论思维和价值取向,也随时随地在从理论层面影响着社会公众,他们的理论研究和思想宣传是社会形成共同价值观的重要因素。目前我国社会理论环境和舆论格局正在发生深刻而复杂的变化,应该促使哲学社会科学理论工作者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发挥认识世界、传承文明、创新理论、咨政育人、服务社会的重要作用。
  第四,加强领导干部群体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理念建设。作为社会核心价值观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领导干部的思想素质和形象,不仅关系到国家公务员能否正当行使公共权力,完成好国家公务,而且关系到为全社会公民作怎样的表率并产生积极影响的问题。正因为如此,我们党和国家历来非常重视领导干部的思想理念和引领作用。党员干部尤其是领导干部要以身作则、率先垂范,带头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实践者和引领者;要坚持正确的用人导向,把社会主义价值理念等思想素质作为综合考评干部的内容之一,从用人制度机制上加强核心价值体系导向建设。
  
  注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中的机制合力问题
  
  作为一项系统工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在宏观把握和全面落实方面,在经济、政治、文化、生活等各领域,以及各行各业各部门之间如何进一步形成有机合力,无论在理论层面还是实践层面上,都还应做进一步探究和构建。
  首先,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和社会思想理论领域需要进一步优化整合。核心价值理念渗透在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领域,其建设不能停留在政府文件或只依靠主要职能部门去宣传、研究。核心价值体系必须在全社会上下和各个领域一以贯之,在社会机制中全方位渗透。理论研究是其中一个非常重要但目前并未得到充分构建的领域。理论领域如果不与社会价值导向相切合,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就会缺乏应有的理论基石。因此,核心价值体系建设首先要力抓的是思想理论建设。
  目前在社会意识形态和思想理论领域内还需要进一步优化整合。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立党立国的根本指导思想,是社会主义能够沿着正确方向前进的理论保证。在今天,坚持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就是在坚持和发展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在坚持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地位方面,还存在着一些不和谐因素甚至反作用力。在国内外各种因素影响下,非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意识也在滋长。其主要体现在如下方面:一是西方敌对势力在意识形态领域中积极进行思想渗透和较量,力图动摇马克思主义在我国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二是小生产的、封建残余的思想观念等,在意识形态领域还存在并产生影响;三是随着对外开放不断扩大,西方资本主义思想观念也在不可避免地侵入;四是一些非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思潮有意无意地起着消解马克思主义的作用。因此,要加强对非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防范、制约和斗争。尤其对西方敌对势力思想的渗透要有清醒意识,要站在国际政治的高度对其进行审视和应对。在这个意义上,消除非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破坏和干扰,本身就是在建设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地位,是建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最首要的步骤。
  其次,实现社会主渠道价值导向和现实生活舆论环境的进一步融合。社会宣传主渠道在坚持正确舆论导向、唱响主旋律、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用正确理论、价值观教育和舆论引导方面做出了显著成绩,但也还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如下几方面:一是主渠道价值观和大众生活价值观存在某些脱节;二是在主渠道宣传教育系统中,某些环节也存在着和主旋律不和谐的因素。如互联网、手机、小报等某些大众传媒存在着一定的观念污染和垃圾文化问题;三是主渠道舆论宣传教育在战略、战术方面还存在着一定的脱节。比如在思想道德舆论宣传教育的具体操作中,还缺乏真正的可持续性。一方面是舆论宣传战线大力弘扬主旋律,用社会主义、集体主义、为人民服务等价值观引导人们;但另一方面,在大众现实生活中,许多人奉行的却是多元另样的价值观念和行为准则,如唯利是图、及时行乐、个人主义、金钱崇拜等。正是因为在价值观教育领域里存在着不和谐甚至相悖的反作用力,也就是说缺乏必要的合力,我们的核心价值观建设才出现许多不尽如人意的地方。
  所以,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一定要一手抓主渠道价值导向宣传和教育,一手抓生活中的现实大众舆论。社会成员的价值观念在社会生活中形成,这种舆论的大众性对社会个体的价值观念具有很大的影响力和渗透力。在这个意义上,大众舆论起着一种潜在“导向”和“教育”作用。因此,要探索建立有利于社会主义舆论导向生成的保障机制和激励机制,培育社会舆论环境。只有对社会生活中的大众舆论环境进行全方位自觉培育,才可能避免主渠道宣传教育导向与社会生活大众舆论导向“两张皮”的现象,真正在社会价值领域形成舆论导向合力。
  总之,各种机制、资源和力量如果不能获得有机衔接和有效发挥,就会影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使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因为缺乏合力而“事倍功半”。文化建设和意识形态建设是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同一主题的不同方面,必须使各领域及全社会上下,消除彼此间的张力和反作用力,形成系统合力。(作者为中国人民大学哲学系教授、博导;本文为教育部重大项目《当代中国伦理思潮研究》的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05JJD720202)
其他文献
南北宋之交,临济宗黄龙派、杨岐派两支占了禅宗的大半壁江山,其中也涌现出不少诗禅皆有造诣的僧人。这是士大夫与禅僧进一步交往的必然结果,也是禅门“文字禅”倾向不可逆转的必然产物。在江西诗派与临济宗之间,诗和禅两种文化形态进一步相互渗透,相互借鉴,形成了诗中有禅、禅中有诗的独特文化景观。  黄龙派僧诗可以东山慧空之作为代表。慧空(1096—1156),号东山,福州人,俗姓陈氏。十四岁圆顶,游诸方遍谒老宿
[摘要]在当前的经济形势下,市场营销需要突破传统内涵,由微观的、特定企业的具体业务活动转变为宏观的、关乎经济全局的战略性措施。只有使市场营销的观念和内容与宏观经济发展任务相适应,探索“发现需求——启动市场——引导投资”的经济增长新方式,才能有效应对国际经济金融形势,最终实现促进经济增长与扩大内需的目标。  [关键词]市场营销 宏观经济 扩大内需    在市场营销理论由产生到发展、再逐步成熟的百年历
青年陈子昂初入长安时,为了推销自己,曾花费重金买了一把胡琴,借机延请长安文士到居所宴会,在宴席上怒碎胡琴,将自己的诗文遍送客人,由此文名大盛,此事颇具传奇色彩,最为人所津津乐道,然其文献之真伪颇值得怀疑,下面我们对这个故事的文献来源进行一下梳理。  一、 陈子昂“怒碎胡琴”的文献来源  关于陈子昂“怒碎胡琴”一事,最早见于李昉《太平广记》卷一七九“陈子昂”: 陈子昂,蜀射洪人,十年居京师,不为人知
摘要 风险管理贯穿于政府公共投资建设项目的全过程,越早发现风险、采取措施,风险管理的成本就越低,带来的效益也就越大。只有建立起政府公共投资建设项目风险评价的组织机制、风险分析机制、评价指标体系、评价模型,才能提出有效的风险处理措施。  关键词 政府公共投资 建设项目 风险评价    政府投资是我国促进经济增长和推动结构调整的主要力量,2008年在面临世界金融危机日趋严峻的情况下,为抵御国际经济环境
一般认为中国山水游记自东汉马第伯《封禅仪记》开始,至唐柳宗元的游山诸记开始走向繁盛。柳宗元的山水游记语言优美,观察入微,蕴含着身世之感,历来被人们所称道。宋代,山水游记在内容方面有所发展,如王安石《游褒禅山记》就以幽微的理趣取胜。及至明代,李梦阳作为文坛复古派领袖,虽说其散文包括游记在内总体成就不如唐宋八大家,但细读其《空同集》中的游记文,仍有不少可圈可点之处。下文即从创作背景与特色方面对李梦阳的
【摘要】随着网络技术发展,公民新闻逐渐成为新闻报道的重要一支。在华南虎事件中,公民积极的参与意识使事件不断发展并最终水落石出。公民新闻体现了公民社会责任感和求真意识,促使传统主流媒体对公众议程设置重新思考,并且监督了政府,使其工作更加民主和透明。  【关键词】公民新闻 华南虎事件 新闻监督    公民新闻也称参与式新闻、开放性新闻、草根新闻。他主要是借助了强大的技術的推动, 数码相机、摄像手机、D
【摘要】上世纪八十年代后期,民政部出台发展城市社区服务业的政策,推动了我国为老服务业的发展。20多年后的今天,国内大多数发达地区都逐步建立并完善了社区为老服务。与国内其他地区相比较,黑龙江省为老服务业发展相对缓慢。通过对黑龙江省为老服务业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为破解为老服务业发展缓慢难题寻求对策。  【关键词】城市社区为老服务 对策    城市社区为老服务业存在的问题  20多年来,黑龙江省在发展城
[摘要]我国民事诉讼法中规定的审判监督程序在本质上是再审程序,是民事诉讼程序的一种。但我国审判监督程序的规定违反了其本质的要求,应从民事诉讼程序的本质出发,对我国的审判监督程序的性质、发起主体、审判程序等方面进行重构。  [关键词]民事诉讼 审判监督 再审 程序    我国《民事诉讼法》规定再审程序的发动主体有三类,即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民事诉讼当事人。《民事诉讼法》把发动再审的权利赋予广泛的主
【摘要】企业文化看似无形,却是企业的生存指南。员工的行为动力与企业所给予的生存机会紧密联系在一起,在分析企业文化本质的基础上,深刻把握企业文化在当今时代背景下的特点与作用,才能不断探索有利于发挥企业文化强大力量的有效构建路径,以实现企业和员工更好地生存。  【关键词】企业文化 本质 员工 生存    引 言  美国著名管理学家托马斯·彼得曾讲过:“一个伟大的组织能够长久生存下来,最主要的条件并非结
李白《远别离》:  远别离,古有皇英之二女。乃在洞庭之南,潇湘之浦。海水直下万里深,谁人不言此离苦。日惨惨兮云冥冥,猩猩啼烟兮鬼啸雨,我纵言之将何补?皇穹窃恐不照余之忠诚,云凭凭兮欲吼怒。尧舜当之亦禅禹。君失臣兮龙为鱼,权归臣兮鼠变虎。或言尧幽囚,舜野死,九疑联绵皆相似,重瞳孤坟竟何是?帝子泣兮绿云间,随风波兮去无还。恸哭兮远望,见苍梧之深山。苍梧山崩湘水绝,竹上之泪乃可灭!  此诗言辞闪烁,语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