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盛世的时代精神

来源 :中学生读写·考试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uyibi198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塞下曲
  李 白
  
  五月天山雪,无花只在寒。
  笛中闻折柳,春色未曾看。
  晓战随金鼓,宵眠抱玉鞍。
  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
  
  导读
  
  唐代诗人,喜写边塞诗,这类诗篇,最能体现大唐盛世积极进取的时你精神。
  “五月天山雪,无花只有寒。”夏历五月,正是一年中最热的季节,可是在祁连山由,只有皑皑的白雪,这是一个非常人所能想象的冰冷的世界。
  “笛中闻折柳,春色未曾看。”《折杨柳》是乐府曲目,内容多叙离别愁思。这里的“折柳”一词双关:边关上没在春风,但当边关上响起《折杨柳》的曲调时,会牵动多少热血男儿对家乡的思念呀。
  “晓战随金鼓,宵眠抱玉鞍”。将士们白天浴血奋战,晚上睡觉,也抱着马鞍,不敢有丝毫松懈。这里不用“枕”而用“抱”,更烘托出军营中枕戈待旦的高度戒备,似乎只要一有风吹草动,将士们就会一跃而起,抱起“玉鞍”,跳上马背战斗。
  结尾一联,笔锋一转,用一个典故,以抒情做结:“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分表现了守边将士的赤胆忠心,全诗在高昂振奋的情绪中戛然而止。
  
  [思考]
  
  1.唐代以《塞下曲》为题的诗歌还有很多,结合我们以前阅读过的,总结一下它们在题材上有什么相同之处。
  2.这首诗表现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3.简要评析一下本诗的表现手法。
  
  [答案]
  
  1.以边关征战为题材。2.表现了作者对戍边战士的赞扬和战士杀敌报国的决心。3.手法是用典和反衬。用典有两处:一是用“折柳”的典故,二是用“斩楼兰”的典故。反衬也有两处:一是用环境的荒凉来反衬战士的英勇精神,二是用战士的思乡之情来反衬其戍边卫国的情操。
其他文献
尊敬的编辑老师:  我叫刘珊珊,是一名高一新生。这也是我第一次投稿.心情真的很激动呀!  自从我上了高中后,每天都要看一看《中学生读写》。里面的文章真是太精彩了!看得久了,自己也有了想写些东西的冲动。于是写下了这篇题为《爱我们的“太阳”吧》的文章,以表达我对父母养育之恩的感激之情。(我已经有些语无伦次了,请原谅。)  希望得到你们的肯定与鼓励。以后我会经常给你们投稿的。也请各位老师多多指点,多多批
期刊
徐迟 译  看!饱经风霜的花朵于晨光中张开干渴的唇,欢畅地吮吸着天际的甘霖;那傲雪斗霜的梅朵,在轻歌曼舞中探出小脑袋,伸出纤巧的手摁响了春的门铃。听!溢满豪情的春水涨了,渐渐流淌成舒缓的旋律;在明媚阳光、和煦春风的洗涤下,花草被注入了生命的血液;小鸟唱起了婉转的民歌。蒲公英含羞地举着鹅黄的小花向我们走来……啊,春天来了!让我们一起走进春天的世界,尽情欢舞吧!  春天的第一只麻雀!这一年又在从来没有
期刊
一丛花·初春病起  [宋]苏 轼    今年春浅腊侵年,冰雪破春妍。  东风有信无人见,露微意、柳际花边。  寒夜纵长,孤衾易暖,钟鼓渐清圆。  朝来初日半衔山,楼阁淡疏烟。  游人便作寻芳计,小桃杏、应已争先。  衰病少惊,疏慵自放,惟爱日高眠。    导读    苏轼这首《一丛花·初春病起》是一篇抒情之词。全词抓住“初春”的景象和病愈初起这一特殊情景和特有的心理感受,描写词人初春病愈后既喜悦又
期刊
对于文体, 一位有多年教学经验的教师说,考场上,你若擅长形象思维,会编故事,你可以以自己的见闻“编”一个美丽的故事展示哲理,写成一篇感人的记叙文;你若属于多情善感之辈,则可以让情感的溪流汩汩地流淌到一个个方格内,以一篇动人心弦的散文去“吸住阅卷者的眼球”;你若长于想象,则可以天马行空、叱咤风云,创作一篇引人入胜的幻想小说或想象作文;你若平时就爱发议论,析事论人一针见血,大可在几十分钟内完成一篇漂亮
期刊
在甘肃省政协九届五次会议上,省政协委员赵俊提出应当在甘肃农村改革初中阶段的教育模式,将普通职业教育培训纳入农村义务教育范畴,实施在初中阶段教育“3+1”模式,即3年普通初中教育加1年职业教育,促进农村九年义务教育框架内的升学教育和职业教育共同发展。    中小学生手机日益普及“机不离手”得心病    目前中小学生中拥有手机的人数不断增长,这在方便家长与学生联系的同时,也出现了新问题。一些学生用手机
期刊
漫步古诗百花园,只见咏春诗姹紫嫣红、争妍斗奇,令人目不睱接,随意采撷几朵,与同学们一起慢慢品读。    春日  [宋]秦 观    一夕轻雷落万丝,  霁光浮瓦碧参差。  有情芍药含春泪,  无力蔷薇卧晓枝,  这首诗写雨后春景。瞧,雨后庭院,晨雾薄笼,碧瓦晶莹,春光明媚;芍药带雨含泪,脉脉含情,蔷薇静卧枝蔓,娇艳妩媚。全诗运思绵密,描摹传神,具有一种清新、婉丽的韵味。    村居  [清]高 鼎
期刊
代悲白头翁  刘希夷    洛阳城东桃李花,飞来飞去落谁家?  洛阳女儿惜颜色,行逢落花长叹息。  今年落花颜色改,明年花开复谁在?  已见松柏摧为薪,更闻桑田变成海。  古人无复洛城东,今人还对落花风。  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  寄言全盛红颜子,应怜半死白头翁。  此翁白头真可怜,伊昔红颜美少年。  公子王孙芳树下,轻歌妙舞落花前。  光禄池台文锦绣,将军楼阁画神仙。  一朝卧病无相
期刊
金缕农  无名氏    劝君莫惜金缕衣,劝君惜取少年时。  有花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    此诗为中唐一首流行歌词,作者已不可考。乍看此诗,含义如此单纯。可用“莫负好时光”一言以蔽之,竟能在当时流行并传之后世,至今人们耳熟能详,它的魅力何在?  从诗歌表达的意思来看,单纯却隽永,耐人寻味。金缕衣乃华丽贵重之物,谁人不爱?作者却“劝君莫惜”,可见,还有比它更为珍贵的东西,那便是“少年时”啊。
期刊
将进酒  李 白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  岑夫子,丹丘生,将进酒,杯莫停。  与君歌一曲,请君为我侧耳听。  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复醒。  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  陈王昔时宴平乐,斗酒十千恣欢谑。  主人何为
期刊
“文章以意为主”,“意犹帅也”。这就是说,主题是文章的统帅、灵魂。它是决定文章质量高低、价值大小的重要依据;同时文章的选材、布局、详略以及语言的运用等,又必须根据主题的需要来确定。而考场作文大都要求立意自定,可见写作文立好意是十分重要的,能否找准角度、巧找角度,以独特的眼光审视作文命题者提供的题目和材料,确立出一个准确、有新意的主题,是一个考生面对相对自由、广阔的空间时,整体素质的最集中体现。下面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