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电视是一门视觉艺术,要把这门艺术做优做精,非下一番苦功不可。研究电视新闻及相关节目的“三要素”,以及相互之间的关系,如何调度与配置,是电视新闻工作者的必修课。
关键词:做优做精;电视新闻;“三要素”;必修课
解说词,也叫画外音,与电视画面、同期声采访,共同组成了电视新闻及专题、专栏节目的三要素。
一、解说词的表达
要注意两少两多。少用长句,多用短句;少用关联词、形容词,多用动词、名词。句子长了,文章节奏变慢,读起来拗口、沉闷(悼词类比较多用长句)。怎样将长句变短呢?一个简便易行的办法就是:检查一下句子里面的“定语、状语、补语”等修饰语,看看是不是可以减去一些不必要的成分。
二、解说词与同期声的配合
电视作为视觉艺术,显示出的画面、镜头,意思或信息表达到位了,解说词就不要再重复。人们看一些体育赛事,为什么有的人把电视音量关小或关闭?不是因为怕影响孩子学习、家人休息,主要原因是嫌解说员过于“话多”,画面上明明传达了某些信息,解说员还在不停地唠叨,强行灌输,忽视了受众的审美和智慧。为什么有专家不提倡少年儿童过多看电视,主要是因为有的片子、节目,让人看了后,少动脑筋,少用联想和想象,解说太满、画面太满,一切都是现成的,一目了然。
三、同期声的出现位置、时长和
在全篇的比例
有的电视片,根据主题需要,为达到先声夺人的效果,可以将现场同期声用在开篇,数秒后,再出解说词,说“刚才您看到的画面,是什么什么,或在哪发生的一幕”,等等。
对于大多数电视片来说,如果第一段设置为“演播室主持人”或“口播”,那么,稿件的第二段就不能紧接着安排同期声采访,因为两者之间衔接,不论文字还是画面,会很突兀,不符合电视结构剪辑规律。应该怎么安排呢?第二段主体开头,应该先写几句解说词,之后引到同期声。
对于消息来说,每段同期声说得再精彩,也不要超过20秒。而且一段采访,要尽可能表达一个意思。对于专题和栏目来说,每段同期也不要超过30秒。期间,除了剪辑点需要插入一组固定画面,或一个较长的运动画面,还应适时地插入相关的“空镜头”,以减轻受众不必要的视觉疲劳,同时也加大了报道的信息量。
需要特别提示的是,同期声采访时,一定要避免跳轴,也不要“花瓶跳舞”,尤其在录制访谈节目时,需要格外注意。
有的同期声采访,为了强化主题,并不是一段只安排一个人讲,而是两个人,或更多人。这时候就要兼顾人物在屏幕“左右”位置的拍摄,以免后期编辑时,人物“一顺边、一边倒”,同期声与同期声间出现“蹦点”。
一般来说,同期声在一个片子中的总体时长,以1/3到1/4左右为宜。在结构位置上的安排,大体要分布匀称。
四、有关同期声的其他问题
(一)怎么问?开放式和闭合式提问
闭合式的提问,容易将被采访对象逼到只回答類似“是”“不是”“对”“不对”的牛角尖,就像法官让原告或被告回答一些问题。当然,闭合式采访不是绝对不可以用,有必要用时,往往会有“一字千金”的效果。总之,怎么问,要一切根据主题需要,灵活掌握和运用。记者的问话不要过长,就像唱戏,过门太长,往往会失去主题。在采访中,提问七拐八绕,会让被访对象一头雾水、不得要领。
(二)问什么?要问思想性强的,以及画面和文字不易表达的话题。比如,“对某事您选择这么做,是怎么考虑的”“某人、某物,过去是什么样子”,等等。
(三)同期声,从某个角度来说,是检验一篇稿件质量的试金石。一篇稿件,试着拿掉同期声,如果稿件依然连贯顺畅,说明同期声与解说词搭配不尽合理,就需要调整稿件或采访话题。
(四)同期声采访时,采访话筒的位置、角度有讲究。
同期声采访时,话筒在画面的什么位置出现,露出长度,就都要有讲究。一般来说,应该在屏幕下方的三分之二位置为宜,露出长度不能只是话筒的一个小头。现场杂音太大,又不可避免,可以考虑话筒距离稍近些。有的记者在采访时,话筒常常出现在屏幕的两侧,这种“横空出世”的话筒,让人觉得很是别扭,更是破坏了画面的结构和整洁。还有的记者,话筒举着举着,就偏离了方向。话筒偏离,声音收到的效果不好,还影响画面美感。所以,记者在拿话筒的时候,问话、听对方讲话的同时,也要关照话筒的位置和角度。
关键词:做优做精;电视新闻;“三要素”;必修课
解说词,也叫画外音,与电视画面、同期声采访,共同组成了电视新闻及专题、专栏节目的三要素。
一、解说词的表达
要注意两少两多。少用长句,多用短句;少用关联词、形容词,多用动词、名词。句子长了,文章节奏变慢,读起来拗口、沉闷(悼词类比较多用长句)。怎样将长句变短呢?一个简便易行的办法就是:检查一下句子里面的“定语、状语、补语”等修饰语,看看是不是可以减去一些不必要的成分。
二、解说词与同期声的配合
电视作为视觉艺术,显示出的画面、镜头,意思或信息表达到位了,解说词就不要再重复。人们看一些体育赛事,为什么有的人把电视音量关小或关闭?不是因为怕影响孩子学习、家人休息,主要原因是嫌解说员过于“话多”,画面上明明传达了某些信息,解说员还在不停地唠叨,强行灌输,忽视了受众的审美和智慧。为什么有专家不提倡少年儿童过多看电视,主要是因为有的片子、节目,让人看了后,少动脑筋,少用联想和想象,解说太满、画面太满,一切都是现成的,一目了然。
三、同期声的出现位置、时长和
在全篇的比例
有的电视片,根据主题需要,为达到先声夺人的效果,可以将现场同期声用在开篇,数秒后,再出解说词,说“刚才您看到的画面,是什么什么,或在哪发生的一幕”,等等。
对于大多数电视片来说,如果第一段设置为“演播室主持人”或“口播”,那么,稿件的第二段就不能紧接着安排同期声采访,因为两者之间衔接,不论文字还是画面,会很突兀,不符合电视结构剪辑规律。应该怎么安排呢?第二段主体开头,应该先写几句解说词,之后引到同期声。
对于消息来说,每段同期声说得再精彩,也不要超过20秒。而且一段采访,要尽可能表达一个意思。对于专题和栏目来说,每段同期也不要超过30秒。期间,除了剪辑点需要插入一组固定画面,或一个较长的运动画面,还应适时地插入相关的“空镜头”,以减轻受众不必要的视觉疲劳,同时也加大了报道的信息量。
需要特别提示的是,同期声采访时,一定要避免跳轴,也不要“花瓶跳舞”,尤其在录制访谈节目时,需要格外注意。
有的同期声采访,为了强化主题,并不是一段只安排一个人讲,而是两个人,或更多人。这时候就要兼顾人物在屏幕“左右”位置的拍摄,以免后期编辑时,人物“一顺边、一边倒”,同期声与同期声间出现“蹦点”。
一般来说,同期声在一个片子中的总体时长,以1/3到1/4左右为宜。在结构位置上的安排,大体要分布匀称。
四、有关同期声的其他问题
(一)怎么问?开放式和闭合式提问
闭合式的提问,容易将被采访对象逼到只回答類似“是”“不是”“对”“不对”的牛角尖,就像法官让原告或被告回答一些问题。当然,闭合式采访不是绝对不可以用,有必要用时,往往会有“一字千金”的效果。总之,怎么问,要一切根据主题需要,灵活掌握和运用。记者的问话不要过长,就像唱戏,过门太长,往往会失去主题。在采访中,提问七拐八绕,会让被访对象一头雾水、不得要领。
(二)问什么?要问思想性强的,以及画面和文字不易表达的话题。比如,“对某事您选择这么做,是怎么考虑的”“某人、某物,过去是什么样子”,等等。
(三)同期声,从某个角度来说,是检验一篇稿件质量的试金石。一篇稿件,试着拿掉同期声,如果稿件依然连贯顺畅,说明同期声与解说词搭配不尽合理,就需要调整稿件或采访话题。
(四)同期声采访时,采访话筒的位置、角度有讲究。
同期声采访时,话筒在画面的什么位置出现,露出长度,就都要有讲究。一般来说,应该在屏幕下方的三分之二位置为宜,露出长度不能只是话筒的一个小头。现场杂音太大,又不可避免,可以考虑话筒距离稍近些。有的记者在采访时,话筒常常出现在屏幕的两侧,这种“横空出世”的话筒,让人觉得很是别扭,更是破坏了画面的结构和整洁。还有的记者,话筒举着举着,就偏离了方向。话筒偏离,声音收到的效果不好,还影响画面美感。所以,记者在拿话筒的时候,问话、听对方讲话的同时,也要关照话筒的位置和角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