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主义在大正日本文学中的探讨

来源 :青年文学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uzhoucum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历史发展会对文学作品的基调产生深刻的影响。这一点在大正日本文学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在日本明治末期到大正年代,日本在经济社会发展方面取得了空前的繁荣,大日本帝国的建立对日本文学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东方主义”视角成为大正日本文学的主要特点和方向,同时也成为日本霸占其他亚洲国家话语体系的一个重要方面。本文对东方主义在大正日本文学中的相关内容进行了分析和探讨。
  关键词:东方主义;大正日本文学;中国形象;文本幻想
  作者简介:孙小惠(1988-),女,吉林长春人,吉林工商学院助教,硕士,研究方向:日语语言教育、日语文学。
  [中图分类号]:I1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6)-32--01
  1868年的明治维新让当时的日本迅速地成为亚洲第一强国,20世纪初期,日本对西方近现代理性科学文明的发展顶礼膜拜,并且对亚洲的其他国家如朝鲜半岛、中国和东南亚开始侵略扩张,凭借着强势的经济、政治和军事实力,日本霸占着当时亚洲的话语体系,日本成为亚洲的“西方”,这就是东方主义诞生的主要历史渊源,而真正促使大正日本文学东方主义形成的,则是大正年代的日本青年作家对异国情调的追寻,一味地追求欧化,将自身视为西方人则是日本文学作品东方主义视角固定的重要原因。
  一、日本文学中的“东方”——中国
  日本文学者受到历史条件和西方文化的影响,开始逐渐的脱离地域东方的约束,将文学作品创作的东方舞台集中在中国,中国具有的悠久历史文化、广袤无垠的土地以及与日本适当的距离成为大正日本文学中“原始东方”重要素材,中国也因此成为大正日本文学作家普遍关注的“东方文化异国主体”。在这种思想的影响下,大量的日本文学创作者来到中国寻找他们思想意识当中的远古神秘、异国浪漫。在当时大正日本文学创作者的眼中,当时的中国是浪漫、美丽、落后的,他们带着西方殖民者的眼光看到中国的败墙颓垣、幽静暗夜,同时也看到了所谓的未来臣服于自身的地方。这是由于大正时期日本文学创作者想象中与眼睛看到的实际中中国的巨大差距,形成了“日本人与自己真正理解的汉文学和中国文化产生极大裂痕之时的最后一代人”,大正日本文学创作者用自身的观念、方式去理解中国,例如大正时期的日本文学家谷崎润一郎、芥川龙之介和佐藤春夫等,他们用自身的西方浪漫主义情怀来吸收、理解中国的汉文化,形成自身的认知,并且将其表现在文学作品当中。同时,赞美和蔑视并存也是大正日本文学作品对中国独特“东方主义”理解认知的一个主要特点。
  二、大正日本文学对中国“东方主义”的书写
  日本大正时期时间内,中国正处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破败、颓废、古老、原始、神秘,为日本文学创作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大正日本文学创作者在中国寻找、描述这浪漫、神奇的故事,又享受着殖民者的优越感。在这种轻微矛盾心理的影响下,大正日本文学对中国这个亚洲古国进行了丰富的书写。
  首先,大正日本文学作家将中国荒废的历史城墙、民歌舞姬的轻歌曼舞都写在了他们学习中国古代经典文本的感受当中。当然,在这些感受当中加入了他们大量的自我想象,形成了文本中国的幻象。从另一个角度来说,这种描写只是大正日本文学创作者对文本中国形象的一种反复述说和印证,这在文学作品表现当中主要体现在文学创作过程中应用了大量的中国古代经典文本,如谷崎润一郎的《秦淮之夜》、《西湖之月》和佐藤春夫的《南方纪行》中就引用了大量的中国经典文本。
  其次,大正日本文学作品中对中国的疆域辽阔和壮丽美景进行了大量的描写,通过自然条件的描写赋予了东方主义的神秘、质朴色彩,同时也营造了东方主义落后、愚钝的错觉。这在大正日本文学作品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很多大正时期的日本作家将中国的壮丽河山作为舞台,加上他们自身的浪漫主义情怀,营造了丰富的浪漫作品。例如谷崎润一郎的《人鱼的叹息》、《麒麟》、《鹤唳》和佐藤春夫的《鹭江的月明》、芥川龙之介的《湖南之扇》等等,在这些文学作品中,中国被想象成浪漫、唯美、传奇的大地,日本文学创造者的想象力得到尽情地挥洒,但是他们笔下的中国并不是真正的中国,从某个方面来说,这只是大正文学作家霸占地位话语体系所构造出来的东方幻象而已。
  最后,大正日本文学中还体现了他们作为殖民者的优越感,对东方主义的中国充满了歧视和偏见,他们在文学作品中夸大了中国的贫困、愚昧、疾病,作品中经常会看到中国的乞丐或者是苦力,而且对绅士的描述也是带有一定的讽刺和嘲讽意味的,通过这种带有优越感的描述,大正日本文学作家们似乎找到了将中国定位为近代文明之外区域的理由,同时也为他们心安理得的寻找心灵故园和浪漫热土寻找理由。从另一个角度来说,大正日本文学作家对当时中国的苦难现实选择视而不见,他们在中国所做的事情只是在不断地回想尘封已久的往昔美好和辉煌。但是,随着中国的不断发展和历史的不断进步,大正日本文学作家想象中美好逐渐被现实所取代,没有了实际存在的支持,大正日本文学走向了自然的消亡。
  结语:
  大正日本文学的出现有着是随着特殊历史发展时期的特点也出现的,中国作为大正日本文学中的“东方主义”视角,是大正日本文学创作的主要素材,但是随着现实与文本之间的相互交错,在失去实际支持的大正日本文学最终走向了消亡。
  参考文献:
  [1]李雁南.试论大正日本文学中的东方主义[J].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3):61-65 158-159.
  [2]段继绪.大正日本文学为重点的东方主义色彩研究[J].短篇小说(原创版),2015,(14):57-58.
其他文献
摘 要:《布里尔小姐》作为凯瑟琳·曼斯菲尔德的经典代表作,反映了“希望幻灭”、“老年孤独”、“自恋”、“逃避”、“死亡”等的主题。本文拟从陌生化这一写作技巧入手,通过深入分析语音层,语义层,词语层等三个方面来探讨小说主题,进一步深化读者对小说的理解,使主题意义更加立体化,多面性。  关键词:陌生化;语音;语义;词语  作者简介:秦艳(1981-),汉族,山东潍坊人,安阳师范学院助教,硕士研究生,研
摘 要:《儿子与情人》是D.H.劳伦斯的重要作品。在本书中,主人公保罗对其母亲挚热的感情,完全符合弗洛伊德心理学中的“俄狄浦斯情结”的症状。这种情结的形成、表现和产生的根源具有其深刻的社会意义。青年人要正确对待俄狄蒲斯情结。否则,势必给自己酿造苦酒,导演其人生悲剧。  关键词:《儿子与情人》;俄狄浦斯情结;弗洛伊德  作者简介:秦中献(1963.12-),男,本科学历,平顶山学院图书馆馆员,研究方
摘 要:《竹取物语》被认为是日本物语文学的鼻祖,对后世的物语文学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因此在日本文学史上享有很高的地位。一般认为《竹取物语》成书于平安时代,平安时代前后跨越400年,经历了从“尊汉”到“弃汉”,转而发展本土文化的过程。《竹取物语》故事虽简短,却很精悍。在讲述竹取翁故事的同时,更向读者呈现出平安时代特有的风土人情。拙论即是着眼于《竹取物语》中水乳交融的和汉文化,来考察平安时代的文学特征。
(上接第2期)绿色设计是指在产品及其寿命周期全过程的设计中,充分考虑对资源和环境的影响,在充分考虑产品的功能、质量、开发周期和成本的同时,优化各种相关因素,使产品及其
有人也许会问,盖章有什么学问,只要能看得清,有个红圈圈就行了,哪有那么多讲究?这种认识严重错误!印章是一份公文生效的标志;同时公章盖得好坏,也体现了一个单位管理水平的高
摘 要:哈姆雷特作为一个理想主义者,当他身陷于世俗的泥淖中,理想被打得支离破碎,于是变得痴狂、疯癫。他把现实看得比任何人都清楚,却把自己寄托于疯癫的世界里,在理智与情感的漩涡里反复挣扎。从这一点来看,疯癫与复仇并道而行,有很多值得探究的意义。当然,哈姆雷特的疯癫也富有深层的文化内涵。当我们把自己的思想抛在文艺复兴的时代环境中,以时代的特性观照哈姆雷特的“疯癫”,那么就会发现哈姆雷特的“疯癫”具有超
哈珀·李的小说《杀死一只知更鸟》的主题就是种族歧视。小说的背景是20世纪30年代阿拉巴马州一个叫梅岗城的南方小镇。这是一个充斥着蜚短流长的传统小镇,种族主义盛行。白
基金项目:吉林省教育厅“十二五”社会科学研究项目(吉教科文合字[2015]第393号)。  摘 要:芥川龙之介是日本有名的文学家,有着“鬼才”之称。芥川龙之介不同于其他的日本文学家,其从小就深受中国文学的熏陶和影响,因而对于他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都起到了一定的塑造作用。同时在日本文学和中国古典文学的影响下,芥川龙之介创作出来许多经典的中国女性形象。本文主要针对芥川龙之介在游历中国前的前期作品进
那些貌似正确的管理传言靠谱的时候固然有,但更多的时候,则是把组织往火坑里推。约翰·赛尔(John Sail)是全球最大的私有软件企业SAS研究所的创始人,他曾经这样 Those seemi
摘 要:本文从“冰山理论”的文字简洁,内涵丰富的特点入手,解读海明威的短篇小说《一个干净,明亮的地方》。首先分析小说精炼简约的语言特点,其次分析小说丰富的内涵。  关键词:冰山理论;简约;虚无;人际关系  作者简介:唐俊芳(1969.6-),女,江西临川人,景德镇学院外语系教授,从事英美文学研究。  [中图分类号]:I1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6)-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