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层建筑给排水工程设计中节能措施探讨

来源 :建筑遗产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ooiche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绿色环保、节约能源已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话题。在高层建筑中给排水系统的设计对节能降耗有着重要的作用。本文根据作者多年工作经验就高层建筑给排水工程设计中的节能措施进行了简单的阐述。
  关键词:高层建筑;给排水;设计;节能
  引言
  当前,我国的综合国力不断提高,建筑事业迅猛发展,但与此同时也消耗了大量的资源,与我国的国情不符,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建筑企业经济效益的提升。在高层建筑施工中,给排水工程设计是重要的一环,这是提高业主的满意度的有效途径,而通过在高层建筑给排水工程设计中渗透节能理念,不仅环保,满足业主的绿色需求,同时还能提高建筑企业的效益,树立绿色形象,因此,将节能理念渗透到高层建筑的给排水工程设计中是当前急需解决的问题。
  1高层建筑给排水工程设计节能的重要性
  在现代化的社会发展过程中,节能理念已经渗透到人们的生活当中,也在社会上得到了广泛宣传,在建筑给排水施工中渗透节能理念已经成为当前建筑工程施工中的关键部分之一。就当前高层建筑给排水工程设计情况来说,存在着一定的浪费,如计量设施安装不到位、未采取节能减排设施、管道繁杂接口错综等,这都导致资源严重浪费,不仅给业主造成了影响,也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建筑施工成本,不利于建筑企业的持续发展。目前,在高层建筑工程给排水施工方面需要得到一定的技术支持。将节能理念渗透在高层建筑给排水工程设计中,并进行有效实践迫在眉睫。
  2高层建筑给排水工程设计中的节能措施
  2.1避难层集中设置报警阀
  在建筑高度120m左右超高层建筑的喷淋系统的报警阀设置,通常采用分散设置湿式报警阀的做法:在避难层内设置若干套湿式报警阀,供建筑高区自动喷水灭火系统使用;在地下室内设置若干套湿式报警阀,供避难层以下的低区自动喷水灭火系统使用。按照常规设计,湿式报警阀采取在地下室和避难层分散设置,在低区报警阀组前的环状管网上分别设置减压阀组。
  根据设计要求,减压阀组通常采用两组并联,每个报警阀组采用报警阀前后设置控制阀门,并在报警阀前加设过滤器的做法。由于报警阀前后的控制阀门一般采用普通手动阀门,一旦减压阀出现故障的情况下,控制阀门不具备自动关闭功能。因此,两组报警阀组通常不具备故障情况下的自动切换功能,只能手动进行切换。此外,由于报警阀分散设置,从一定程度上增加值班人员的工作强度。从节能减耗出发,我们可以考虑在避难层集中设置报警阀的做法。
  根据《自动喷水灭火系统设计规范》(GB50084—2001—2005)的相关要求,湿式报警阀入口压力不应大干1l2Mpa,在低区湿式报警阀环状供水管道入口设置减压阀组,控制阀前压力不大于1.2Mpa。在闭式自动喷水灭火系统设计中,根据计算,喷淋水泵扬程需要1.8Mpa。在整个闭式自动喷水灭火系统的各个组成部分中,结合相关喷淋产品所提供的技术参数,湿式报警阀的最大工作压力为12Mpa;普通玻璃球下垂型喷头的额定工作压力为1.2Mpa,出厂试验压力为3.0Mpa;一般水流指示器的额定工作压力为1.2Mpa,出厂密封测试压力为2.4Mpa;对夹式安全信号蝶阀的额定工作压力可达1.6Mpa。由于避难层的建筑高度大约在60m左右,由喷淋水泵扬程减去报警阀和喷淋水泵问的高差(喷淋水泵一般设在地下三层),从而可以确保湿式报警阀阀前压力小于12Mpa。相比之下,由于报警阀在避难层集中设置,无需在阀前设置减压阀组即可有效保证报警阀不会发生超压,从而可以充分确保报警阀的安全,进一步提高了整个自动喷水灭火系统的安全程度。同时,由于报警阀集中设置,必然利于系统日后的运行管理。
  2.2屋面雨水落水管兼作喷淋末端试水排水管道
  对于高层框架结构的建筑,由于其本身竖向管道较多,必然需要占用标准层有限的建筑面积。那么,就给水排水专业来说,能否对现有管道系统进行合理优化,在保证建筑使用功能的前提下,尽可能减少竖向管道数量,既利于节省管材,同时也利于节省建筑空间。对于高层建筑屋面雨水排水设计,《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GB50015—2003)第4.926条规定:“高层建筑雨水排水管材宜选用承压塑料管或金属管。”同时,在查阅了国内部分超高层建筑的设计实例,屋面雨水排水管道多采用热浸镀锌钢管,也有部分采用钢塑复合管。同时,在超高层建筑的喷淋设计中,结合喷淋末端试水装置的设置位置,需设置专门的喷淋末端试水排水管道。那么,在设计喷淋平面的时候,能否结合屋面雨水排水管道的设置位置(对超高层框架一核心筒结构的建筑,雨水管道通常靠外墙设计),在靠近雨水管道处合理设置喷淋末端试水装置,这样设计的话,就可以把屋面雨水管道兼做喷淋末端试水排水管道。从理论上看,这样做应该是可行的。
  2.3冷却塔的设计及节能运行
  通常对于有中央空调冷却循环水系统的建筑,结合高层建筑主楼、裙房和室外场地的关系,合理选择冷却塔的摆放位置,对于节省造价、降低目后运行成本有着重要意义。在冷却塔的设置位置方面,当建筑专业和室外环境允许的情况下,在室外场地上(绿化地内)直接设置冷却塔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值得注意的是,冷却塔的位置距离空调制冷机组越近,相比之下更节省冷却循水管道,也必然利于降低冷却循环水系统的造价和建安成本。同时,冷却循环水管道长度越小,系统管路的水头损失必然降低,利于降低冷却循环水泵的扬程,也就降低了系统日后的运行成本。在该项目设计中,考虑美观需要,可要求冷却塔厂家对塔体(方形横流式冷却塔)进行适当美化(借鉴电气专业室外箱式变电站的做法:室外箱式变电站经适当美化处理后,其外观效果可作为室外建筑小品)。由于冷却塔设在室外绿地上,为了防止室外落叶进入冷却循环水系统,设计要求在冷却塔的塔顶出风口上设置钢丝网。根据建成后的实际效果来看,由于室外冷却塔处理得当,相当于一个室外小品,对于丰富建筑环境,起到了不错的效果。
  3结束語
  随着国家资源供需矛盾的日益突出,在设计中采取一切必要措施,充分贯彻“节水、节材、节地、节能、环保”的设计要求,成为摆在每个给排水设计师面前的一个不容回避的责任。这就需要我们在设计中,充分理解设计中的每一个细节,在保证设计功能需要的前提下,从每一个细微之处最大限度的节约每一寸管道、节省每一个阀门、降低每一度电力消耗,充分减少系统建造及运行成本。
  参考文献:
  [1]颜青霜.住宅给水节水节能在绿色建筑中的应用[J].科技与企业.2012(08)
  [2]黄娟,周恒,金桥.建筑给排水节能途径探讨[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0(23)
  [3]杨艳.建筑给排水节能节水技术的应用[J].现代装饰(理论).2011(05)
其他文献
摘要:博罗县农业科技示范场于2012年进行了一季中晚稻不同耕作种植模式的试验研究,通过试验研究结果表明:连作蔬菜地进行免耕抛秧或免耕抛秧旱管是可行的。一季中晚稻在生育期内雨水是相当充沛的,但此时的降雨量是否能满足水稻种植作业和生育期所需的水分要求,充分利用自然降雨,无需人工灌溉,达到节约生产成本,降低劳动强度的效果。因此,很有必要对一季中晚稻全生育期降雨规律和水稻免耕抛秧对水分需求的规律进行分析和
期刊
摘要: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高层建筑在国内的城市建设中占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高层建筑既体现我国建筑设计技术的发展水平,又实现了对土地资源的高效利用。本文结合相关案例,介绍了某办公大楼高层建筑给排水设计方案的构想和思路。  关键词:办公楼;给排水;方案设计  引言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当前的给排水技术逐渐成熟,但是,在施工过程中还暴露出一些问题,比较典型的如:消防安全技术与自动控制技术有待进一步
期刊
摘要:随着高层建筑技术的发展及生产工艺的不断改进和提高,高层建筑给排水工程日趋向大系统、高参数的方向迅猛发展,因此对给排水工程的设计、施工、维修和运行管理的要求也就越来越高。要想使管网达到优质、高效、低能耗运行的目的,除要有合理的设计方案外,给排水系统安装质量的优劣将会对日后的使用产生极大的影响。  关键词:高层建筑;给排水施工;质控要点  1、建筑给排水施工要点  1.1预留预埋  在建筑工程给
期刊
摘要:市政工程给排水管线的建设,关系到一个城市的发展和居民生活的稳定,而管线工程建设的施工工艺,又决定着这个城市的建设水平和发展后劲,因此,给排水施工技术人员,应当充分重视给排水管线的施工工艺,掌握好其质量控制的措施,才能取得最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本文说明了市政给排水施工的关注重点,分析了市政给排水施工技术。  关键词:市政给排水;施工技术;重点  一、市政给排水施工的关注重点  在市政给排水
期刊
摘要: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于建筑的功能性要求越来越严格,对于建筑的设计越来越追求于完美。建筑的给排水设计影响到建筑使用性能的直接好坏,现代化的给排水设计趋于科学化、合理化,更加的符合人类的居住、维护等,但是仍存在一些问题。本文将对建筑给排水设计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探讨,并提出科学合理的对策。  关键词:建筑;给排水设计;对策  生活质量的逐步提高,使得人们开始有精力去追求精神上的
期刊
摘要:随着社会发展,对于城市特定工程条件及环境,下穿通道拥有它独特的优势。本文所述工程实例位于河南省开封市金明区,城市主干道与规划路交汇处,设计时充分考虑到项目所在地的客观条件采用下穿通道方式缓解交通压力。由于受到路线线形及纵坡等因素的制约,通道平面布置采用折线近圆。  关键词:条件所限;建设方案;结构计算  0前言  随着社会的发展,城市景观构成要素更为成熟、更为理性,对于跨线桥相比,下穿通道其
期刊
摘要: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城镇化建设速度的加快,再加上生态环境的破坏引发自然暴雨的相对增多,这一系列因素导致我国不断上演“水城”景观,造成生命和财产的不可估量的损失,因此作为建筑配套设施的重要部分,给水排水系统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本文对给水排水优化设计的涵义进行了相关的阐述,并对建筑给水排水设计优化主要措施进行了详细的探讨,以供大家参考借鉴。  关键词:建筑给水;排水;优化设计  引 言:
期刊
摘要:同层排水系统是卫生间排水系统中的一项新颖技术,本文从传统隔层排水的缺陷出发,在阐述同层排水技术优势的基础上,具体介绍了三种安装方法,以期推广该技术的普及应用。  关键词:同层排水;技术形式;工程应用  引 言  长期以来,我国住宅的卫生间、厨房排水普遍采用的是将用水器具的排水管敷设在下层房间上部的方式。随着住宅的商品化,人们对生活质量的要求不断提高,这种传统的敷设方式已经明显不适应时代发展的
期刊
摘要:水是人类生存的基础,建筑用水在城市用水中占有重要比例,研究建筑节水问题对于实现城市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首先探讨了建筑给排水节水的必要性,接着剖析了造成建筑用水水量损耗的原因。笔者结合实践经验,从供水系统水压设计、热力循环系统方式选择、节水设备选用、中水回用、消防用水节水、雨水收集利用、用水计量设备安装、公民节水意识的培养等几个方面对建筑给排水的节水措施提出了建议,从而更好地实现
期刊
摘要:在建筑工程设计与施工过程中,最关键的也是最重要的环节就是地质勘察,由此看来,加强建筑地质勘察工作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主要对影响勘察任务完成的诸多因素及其当前建筑工程地质勘察工作中遇到的很多问题进行深入的探讨和分析,同时对勘察过程中遇到的质量问题进行了详细阐述,并提出了合理的解决对策,希望对今后建筑工程的地质勘察工作产生一定的积极影响。  关键词:地质勘察;地基设计;建筑工程;问题对策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