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苯异丙基腺苷预适应抗缺血性室性心律失常的第二保护窗口

来源 :中国循环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IBMWik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观察腺苷A1受体激动剂R-苯异丙基腺苷(R-PIA)预治疗大鼠后24小时,是否具有抗缺血性室性心律失常作用. 方法:雄性Wistar大鼠80只,随机分为5组:①生理盐水组(0.2?ml/ 只,皮下注射);②R-PIA组(0.03?mg/kg,皮下注射);③R-PIA(0.03?mg/kg,皮下注射)+1,3-二丙基-8 -环戊基黄嘌啉(DPCPX,0.2?mg/kg,皮下注射)组;④R-PIA(0.03?mg/kg,皮下注射)+N-硝基-L -精氨酸(L-NNA,5?mg/kg,腹腔内注射)组;⑤R
其他文献
1985年的7月,一个男人来到法国巴黎的世界抗艾滋病最权威的医疗机构——巴斯德医学中心。谁曾想到,这个形消骨立,活似骷髅般骇人的男人竟是广大影迷的偶像、众多少女梦中的白
目的:探讨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太(PTCA)开发冠状动脉穿孔的发生及其适当处理对策。方法:对我院进行的所有PTCA病例发生冠状动脉穿孔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共行PTCA治疗1728例,并发冠状动脉穿孔6例
1 临床资料患者女性,56岁.主因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狭窄(重度),二尖瓣关闭不全(中度)并主动脉瓣关闭不全(中度)入院.入院查体血压:110/70mmHg(1mmHg=0.133 kPa),心率:64次/分,
目的:研究血管内皮细胞在致动脉粥样硬化因子作用下,差异表达基因的结构与功能。 方法:氧化低密度脂蛋白(OX-LDL)诱导培养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用差异显示-多聚酶链式反应(DDRT-PCR)技术,克隆表达水平
目的:本研究检测冠状动脉(冠脉)内支架置入术(CS)后肌钙蛋白T(TnT)增高的发生率,并探讨TnT增高的原因及其对短期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对51例行CS)CS组)及34例行冠脉造影术(CAG)(CAG组)的患者术关,术后血液TnT及肌酸酶MB同
目的:探讨右侧剖胸小切口的手术要点及手术指征。方法:本组102例患进经右腋小切口剖胸及体外循环下行小儿心内直视术,房间隔缺损24例,室间隔缺损68例,法乐四联症5例,室间隔缺损合并房间隔缺
1 临床资料患者男性,72岁,主因发热10天于1999年6月23日收入院.既往体健.查体 :体温38.5℃,咽稍红,心肺(-),腹软,无压痛,未及包块. 辅助检查:血白细胞13?130/mm3,血沉53 mm/h
目的:对比观察心脏跳动下与心脏静止时心内直视手术对可溶性内皮细胞间黏附分子-1的影响.方法:35例体外循环心内直视手术的患者分为心脏跳动组(n=17,术中不阻断升主动脉,体外
目的 :观察 X综合征患者内皮素 - 1( ET- 1)及血管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变化。  方法 :采用高分辨超声技术检测 15例 X综合征患者 ( X综合征组 )血管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 ,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