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殊的手杖

来源 :小小说月刊·上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ungkhoan200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柳楚白是拄着一根长竹竿出门的。
  那根长竹竿,原是柳楚白家里的晾衣竿,有两米多长,竖起来,竿头都快顶到了天花板上。
  柳楚白看着那根竿头开裂的长竹竿,咧着嘴笑了笑。
  柳楚白生病快两个月没出门了。有人说他是怄病的,也有人说他是装病。不管怎么说,一个快两个月没出门的人,总得有点不一样吧。
  柳楚白住在文化馆的院子里,一出院门,就是新华正街。新华正街是一条商业街,人来车往,很是热闹。按照柳楚白的预想,他拄着长竹竿出现在新华正街上,肯定会把一街人的目光都吸引过来。
  柳楚白是搞民歌的,在文化馆呆了三十多年,就算没吃过猪肉,猪跑肯定是见过的,自然知道,道具对于表演的重要性。因此,出门前,他特地去到阳台上,找出那根废弃多年的长竹竿作为手杖。
  柳楚白弓着腰,低着头,右手拄在长竹竿上,左手反搭在后腰处,走一步,哼一声,然后,把长竹竿往前移几寸。长竹竿落在地上的响声,与他嘴里的哼哼声,相互伴奏着。有了伴奏,柳楚白就有了舞台的感觉,走得越发的像一个病人。
  柳楚白边走边观察着行人的反应。他发现,除了偶尔有行人经过他身边时侧一下目,再没有一个人对他有丝毫特别的关注,哪怕是放慢一下脚步的都没有,更不要说吸引满街人的目光了。
  新华正街本来就不长,文化馆又处在街的中段,尽管走得很慢,但半个小时不到,柳楚白还是走到了街的南端。
  街的南端是博物馆,博物館的围墙外是西流河。相比新华正街,这里要冷清不少。柳楚白站在高高的围墙边,望着向西流去的一河浊水,回想着刚才走过正街时的情景,心中不由涌起一阵悲凉。
  柳楚白不得不承认,他这次的预想,还有表演,跟上次申报副高职称一样,又失败了。
  上次评职称时,柳楚白跟以往一样,并没有打算申报。可一个朋友撺掇说,你马上就要退休了,再不申报就没有机会了。柳楚白说,没有机会就没有机会,不就是一个月少拿几百块钱嘛。
  这是钱的事?朋友朝柳楚白瞪了一眼。柳楚白说,除了钱还有什么事?
  朋友说,你看看,跟你同时进文化馆的,搞创作辅导的也好,搞美术辅导的也好,搞摄影的也好,早就评上副高了,就你还是一个中级。
  朋友说的不假。由于受名额限制,每次职称申报,总免不了一场明争暗斗。柳楚白不喜欢与人争斗,他只喜欢他的民歌,所以,到现在还是一个中级职称。
  朋友说,你不为自己着想,也该为民歌想想呀。除非你承认,民歌比其他的艺术门类低一个档次。
  民歌是人类历史上最古老的艺术样式之一,怎么会比其他的艺术门类低一个档次呢?朋友的话,让柳楚白记起读中学时,一些同学因为不喜欢数学老师,而讨厌上数学课的事。
  可不能因为我,让人看轻了民歌呀。柳楚白放下手头的工作,认真地准备起申报材料来。
  柳楚白是当地的“民歌王”。这些年来,他搜集整理的民歌有一百多首,创作的新民歌有五十多首,很多被广为传唱,有的还在省里市里获过奖。
  拥有这些“硬件”,柳楚白仍不敢马虎,专门花几天时间,对“软件”作了精心的准备,文字、图片、音像等资料,一应俱全。他要确保申报成功。可评审结果出来,他没有评上。
  得知消息,柳楚白像被人抽了筋,一下子瘫坐在椅子上。快两个月了,他以为自己调整了过来,没想到,一想起这事儿,仍腿脚发软,幸好有长竹竿的支撑,他才没有倒下去。
  柳楚白双手握着长竹竿,想找个地方坐一下,又不敢迈步。恰巧这时,从博物馆走出来一个小伙子。
  这不是柳老师吗?真的是柳老师!您怎么站在这里?小伙子快步上前,扶住了柳楚白。
  我是柳老师的铁粉,最喜欢听柳老师的民歌了。没想到今天在这里碰上了柳老师,真是有幸。没待柳楚白回话,小伙子又滔滔地说了起来。
  听小伙子说喜欢他的民歌,柳楚白的腰慢慢地直了起来。他问小伙子,最喜欢他哪首歌。小伙子说,您的歌我都喜欢,比如《山歌本是古人留》《我把山歌当媒婆》,还有好多。要说最喜欢的,还是《西川方言歌》。
  柳楚白点了一下头,表示认可。
  小伙子受到了鼓舞,继续说道,这首歌太有意思了,您写出了我们西川人的乡愁。现在,可以说每个西川人都能哼会唱,特别是一些在外的西川人,已将这首歌当成了思乡曲。我想问一下柳老师,怎么想到要写这首歌?
  柳楚白来了精神,把写这首歌的灵感来源、初衷,还有打磨过程,一一跟小伙子说了。为了交流方便,柳楚白把长竹竿靠在了博物馆的围墙上。
  两人说得很投机,要不是有人几次打电话催促小伙子,他们不知要说到什么时候。
  分别时,小伙子执意要送柳楚白一程。可走了几步,小伙子又折返到刚才交谈的地方,拿回那根长竹竿递给柳楚白。
  柳楚白摆摆手说,谢谢你,我再不需要这根破手杖了。说罢,大步朝文化馆走去。
其他文献
表哥迎娶豆荚,是在腊月里。  那时表哥已经三十岁,颇有些高不成低不就的尴尬。本来论条件,姑妈是看不上豆荚的。豆荚是乡村赤脚医生,既没编制,又没城市户口,说到底,就是个农民。及至见到豆荚,姑妈觉得她真是人如其名。豆荚小小的个子,紧致饱满,套上绿毛衣,就是一枚鼓棱棱的豆荚。豆荚红红的圆脸就像小太阳,一进门,姑妈孤儿寡母的家,温度都升高了好几度。  不过我知道,豆荚肯定不符合表哥的审美。  表哥是小学语
期刊
大嵩卫城出了南城门,就是海。海里很丰富,清早起来去海边稍一转悠,就会捡到潮上岸来的鱼鳖虾蟹之类,人们就会叹息说:这是犯了错,让龙王爷给赶出来了。  柳如意从衙门里出来后,就很不开心,呆在家里生闷气。老婆看着心烦,说:你去钓鱼吧,钓钓鱼,心里就不烦了!  柳如意一想,也好。  坐在礁石上,甩竿、收竿,别人能钓上鱼来,柳如意却偏偏钓不着,愈发气闷,心想:老子钓最后一竿,再钓不着鱼,老子就跳海,死了算了
期刊
闹市一角,有一卖日杂的店铺,外号瞎话铺。瞎话即谎话。石头老实巴交,嘴笨舌拙,半天说一句话,却是石头砸石头,实(石)打实(石)。叫他说半句瞎话,打死也不会。他跟瞎话铺搁邻,隔三岔五走进瞎话铺,买些日杂用品。  一日,石头走进瞎话铺,要买一盒洋火点火做饭。伙计从货架上取出一盒递给他,说:“这洋火,刚从海外进口过来,一擦就着,好用得很,你真是幸运。”这正合石头心意,买洋火的钱,本来没有,恰好大舅来了,从
期刊
离地头还有七八步的时候,他感觉锄头被硌了一下。他倒提锄头,直起腰,发现刃上硌了一个豁口。  这冀野河内之地,砂石倒不少,可今天的豁口不像砂石硌的。他俯下身子,用手扒了扒,发现半截锈迹斑斑的青铜戈。沉甸甸的青铜戈掂在手上,他浑身一阵颤抖,耳中响起兵器叮叮当当的碰撞声,勇士震耳欲聋的呐喊声。  时候已是正午。他知道,妻子正在来地头大槐树下给他送午饭的路上。同时飘进眼中的,是一辆驿车出现在通往晋国国都的
期刊
立春阳气转,雨水沿河边,惊蛰乌鸦叫,春分地皮干。  二十四节气歌,立春只会这几句,往下的总也记不住,索性便不记了,只把这几句记得滚瓜烂熟。  立春是立春那天生的,所以父亲给她起名立春,说是贱名好养活。家乡人把立春称作打春。  父亲很爱立春,整天把她扛在肩头,他管那叫骑梗梗。后来,立春才知道那应该叫举高高。  大一点的立春成了父亲的跟班,她整天跟在父亲身后要这要那。她说:“天上的月亮好圆啊,你可不可
期刊
他发微信给她说,到楼下了。  此时,她刚刚把床上的人照顾好,定定地看了他一眼。五年了,当初英俊洒脱的他,正无奈地躺在床上,身体胖得像个气球,除了简单的几句模糊不清的话语,精彩的过往已经慢慢地消失在记忆里。  她推开六楼阳台的玻璃窗,欠出了半个身子。楼下那辆黑色的轿车,正安静地停在不远处的小街等着她。夜如海,灯如幻,映在车顶,也荡在她心上。  你等一下。她回复说。  她开始细细打扮起来。镜中的自己,
期刊
月色近乎苍白。铁轨上发出了刺耳的响声,远方有一道亮光逐渐逼来,越来越近。车厢里,他们面对面坐着,她看着他,而他看着窗外。她在寻找一个时机,一个可以说话的时机。他的眼睛似乎和夜色融为了一体,黑得深不见底。他把眼神收了回来,看着对面似乎在张望着什么的她。  她怯怯地问:“先生,我们要去哪里?”  “城里。”他回答道。  车厢里的灯光一闪一闪的,车在摇晃,灯也在摇晃。无尽的沉默,只剩火车“咔嚓咔嚓”的声
期刊
临江阁是长平古镇里最老古的戏台,前有广场后有河,是长平最热闹的地方。特别是夜幕降临之后,街上数千盏红灯笼点亮夜色,为古镇平添几分楚楚之姿。她拢了拢身上的披肩,倚在二楼的窗口,看着楼下的熙熙攘攘。广场上卖糖画的,捏面人的,面前围了一圈又一圈的小孩儿;还有卖酒糟丸子的,几张小桌子上都坐满了人,划着拳,和着歌,热热闹闹。  年逾半百,她又回到了这里。古镇依然故我,潇洒超脱于岁月之外,仿佛逝去的只是流水,
期刊
老邹年龄不算大,六十出头,身体没毛病,他竟然在“满忆乐园”办妥了手续,准备择日搬过去。“满忆乐园”是半公半私的养老院,县城第一家。院长说,“满忆乐园”服务包你满意,伴你快乐地回忆人生。  扯淡!老邹心里暗骂。  对于逝去的大半生,老邹不堪回首,出生于自然灾害年代,成长于动乱时期,高中毕业上山下乡,返城工作低收入,恋爱提倡晚婚,结婚计划生育,育儿高消费,临退休下岗再就业。  老邹“再就业”是带孙子。
期刊
护士把第三张催费单放在床头柜上:“12床,你男人怎么还没来?”她伸出手,想看看那张单子,但马上又把手缩了回来,声音低得只有她自己才能听清:“他今天一定会来的。”  第四天了,她那黑瘦的男人仍不见踪影。过道里,又有几个人朝着她的方向指指点点。她的头垂得更低了。护士朝她看了一眼,叹了口气,轻轻带上门。  那天,二姨在手术室门口大喊大叫:“切掉子宫就成了废人,还怎么生娃?”  “生娃?医生说她的命都不知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