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沈阳西湖公園位于沈阳北部,是沈北群众休闲游憩和体育健身的重要场所,但年久失修使得该公园设施陈旧,本文在研究了沈阳西湖公园现状的基础上,提出一套具有实施价值的绿化改造方案。
关键词:沈阳西湖公园;绿化;改造
一.现状概况:
西湖公园位于沈北新区政府西侧,面积约4万平方米。公园北侧为明珠路,南侧为裕农路,东侧为沈北新区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大楼,西侧为沈闫线。
二.现状分析:
1.场地总体上南高北低。南侧裕农路高于公园,在裕农路上可以看到公园内部的水面与绿地景观。而北侧的明珠路与公园之间有一条湖堤路相隔,明珠路低于公园,在明珠路上看不到公园内部的水面与绿地景观。
2.现场有一些植被,东部堤坝路绿化基础较好,步行路两侧种植有垂柳,目前长势良好,西部堤坝路绿化基础一般,步行路单侧种植有垂柳,另一侧基本秃裸。在公园南部现存一片小云杉林地,占地面积约8000平,小云杉普遍规格不大,株高在1-2米区间。在公园的西部,有一片兴业银行捐建的“兴业林”,目前已所剩无几。
3.西湖公园所在区域附近的居住区不多,因此,该公园的使用人群主要为周边的政府公务人员,也包括附近学校的学生以及居民。
三.设计原则
1.遵循生态性原则。因地制宜,因势利导,塑造可持续、易于后期管养维护的公园景观。
2.遵循人性化原则。根据场地调查的结果,补充园路、活动场地、器械设施、服务设施,满足相关人群的户外休闲的需求。
3.遵循经济性原则。根据本次工程的限价设计,结合场地条件与地区气候特点,在选材设计、结构设计等方面做针对性的考量,打造具有较高性价比的城市生态公园。
4.遵循文化性原则。在设计中,融糅文化设计理念。
五.景观结构 —— 一湖一环三区
西湖公园的总体景观结构为:一湖、一环、三区。
六.规划设计详述
(一)一湖:西湖
西湖水面宽敞,视线开阔,但湖面与环湖路之间存在较大高差,加之湖边缺少亲水平台等设施,造成湖面“仅可远观,不可亲近”,大大阻碍了游人的亲水性。因此,结合场地的实际情况,在湖畔因地制宜的设置四处亲水平台,营造亲水空间。
湖畔水生植物长势总体较好,以芦苇与蒲草为主,但局部有秃裸区域,对其进行补植。
(二)一环:堤顶景观环路
目前,东堤路、西堤路、北堤路均已形成,但是南部园路并未形成,这极大的制约了游园的连续性与可达性。
本次改造设计在公园南部的小云杉林地中开辟出一条园路,将东西两条堤顶路相连,形成一条完整连续的景观环路。
对于东部与西部的堤顶路,保留现有的垂柳行道树,对缺失部分进行同品种、相近规格补植,将东西两堤打造成为绿荫环绕、垂柳依依的“翠堤”。
对于北部的堤顶路,受到现有可绿化空间的宽度限制,只能种植一排灌木。选择紫丁香进行种植,将南堤打造成为“香堤”。
对于南部的环路区域,则以保留下来的云杉作为绿化的基础,再配以其他阔叶乔灌木植物,营造形态自然的生态群落景观。
西堤路面现为土路,东堤路和北堤路面虽有铺砖硬化,但许多区域的铺砖已经破碎或毁坏,在本次改造设计中,将全面替换。
(三)三区:兴业林景观区、休闲游憩景观区、运动健身景观区
1.兴业林景观区
公园西北部现有的兴业林中,树木所剩无几,地面已经秃裸。在其中,补植乔灌木植物,恢复兴业林。并在其中设置园路、小品,将其打造成为一处自然生态型的休闲场地。
2.休闲游憩景观区
公园东部与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大楼之间的绿地现状风貌较好,植被丰富,园路系统也较为完善,但缺少可供人休息的设施,在林地中的空地处设置一处景亭、一处廊架,景亭取名“静颐亭”,景廊取名“丰香廊”,并于林下设置若干座椅,为游人创造可停、可座的景观环境。
3.运动健身景观区
将南部小云杉林所在的场地打造成为运动健身景观区,保留长势良好的部分小云杉,同时因地制宜的补植其他乔灌木植被,在林下设置若干小型的健身场地,设置多样的户外健身器材,营造舒适的户外健身景观区。
关键词:沈阳西湖公园;绿化;改造
一.现状概况:
西湖公园位于沈北新区政府西侧,面积约4万平方米。公园北侧为明珠路,南侧为裕农路,东侧为沈北新区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大楼,西侧为沈闫线。
二.现状分析:
1.场地总体上南高北低。南侧裕农路高于公园,在裕农路上可以看到公园内部的水面与绿地景观。而北侧的明珠路与公园之间有一条湖堤路相隔,明珠路低于公园,在明珠路上看不到公园内部的水面与绿地景观。
2.现场有一些植被,东部堤坝路绿化基础较好,步行路两侧种植有垂柳,目前长势良好,西部堤坝路绿化基础一般,步行路单侧种植有垂柳,另一侧基本秃裸。在公园南部现存一片小云杉林地,占地面积约8000平,小云杉普遍规格不大,株高在1-2米区间。在公园的西部,有一片兴业银行捐建的“兴业林”,目前已所剩无几。
3.西湖公园所在区域附近的居住区不多,因此,该公园的使用人群主要为周边的政府公务人员,也包括附近学校的学生以及居民。
三.设计原则
1.遵循生态性原则。因地制宜,因势利导,塑造可持续、易于后期管养维护的公园景观。
2.遵循人性化原则。根据场地调查的结果,补充园路、活动场地、器械设施、服务设施,满足相关人群的户外休闲的需求。
3.遵循经济性原则。根据本次工程的限价设计,结合场地条件与地区气候特点,在选材设计、结构设计等方面做针对性的考量,打造具有较高性价比的城市生态公园。
4.遵循文化性原则。在设计中,融糅文化设计理念。
五.景观结构 —— 一湖一环三区
西湖公园的总体景观结构为:一湖、一环、三区。
六.规划设计详述
(一)一湖:西湖
西湖水面宽敞,视线开阔,但湖面与环湖路之间存在较大高差,加之湖边缺少亲水平台等设施,造成湖面“仅可远观,不可亲近”,大大阻碍了游人的亲水性。因此,结合场地的实际情况,在湖畔因地制宜的设置四处亲水平台,营造亲水空间。
湖畔水生植物长势总体较好,以芦苇与蒲草为主,但局部有秃裸区域,对其进行补植。
(二)一环:堤顶景观环路
目前,东堤路、西堤路、北堤路均已形成,但是南部园路并未形成,这极大的制约了游园的连续性与可达性。
本次改造设计在公园南部的小云杉林地中开辟出一条园路,将东西两条堤顶路相连,形成一条完整连续的景观环路。
对于东部与西部的堤顶路,保留现有的垂柳行道树,对缺失部分进行同品种、相近规格补植,将东西两堤打造成为绿荫环绕、垂柳依依的“翠堤”。
对于北部的堤顶路,受到现有可绿化空间的宽度限制,只能种植一排灌木。选择紫丁香进行种植,将南堤打造成为“香堤”。
对于南部的环路区域,则以保留下来的云杉作为绿化的基础,再配以其他阔叶乔灌木植物,营造形态自然的生态群落景观。
西堤路面现为土路,东堤路和北堤路面虽有铺砖硬化,但许多区域的铺砖已经破碎或毁坏,在本次改造设计中,将全面替换。
(三)三区:兴业林景观区、休闲游憩景观区、运动健身景观区
1.兴业林景观区
公园西北部现有的兴业林中,树木所剩无几,地面已经秃裸。在其中,补植乔灌木植物,恢复兴业林。并在其中设置园路、小品,将其打造成为一处自然生态型的休闲场地。
2.休闲游憩景观区
公园东部与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大楼之间的绿地现状风貌较好,植被丰富,园路系统也较为完善,但缺少可供人休息的设施,在林地中的空地处设置一处景亭、一处廊架,景亭取名“静颐亭”,景廊取名“丰香廊”,并于林下设置若干座椅,为游人创造可停、可座的景观环境。
3.运动健身景观区
将南部小云杉林所在的场地打造成为运动健身景观区,保留长势良好的部分小云杉,同时因地制宜的补植其他乔灌木植被,在林下设置若干小型的健身场地,设置多样的户外健身器材,营造舒适的户外健身景观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