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社区文化是一个社区的灵魂,是理想社区教育的追求。高品质的社区教育不仅在于教育本身,更重要的在于为社区居民营造一个文化的氛围,便于最广泛的群众参与到社区教育之中去,引导社区居民积极的文化心理,提升文化灵性,让社区文化内化为社区居民的精神核。文章从社区文化结构中的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三个层面,分析了南京市玄武区社区教育在着力打造社区文化,提升居民人文素质、提升社区教育品质,助推社区教育内涵发展的成功经验和有效作法。
关键词:社区文化;社区教育
社区文化是一个社区的灵魂,影响着人们的价值理念和行动方式,主宰着人们的思维和行为,文化的导向、约束、凝聚、激扬和辐射等功能,是社区发展的内聚力和原动力。社区教育作为一种社会性、开放性、群众性的极强的大教育,其实质之一是传承人类先进文化、地域优秀文化教育、不断创造新的文化教育,对各种教育活动注入文化教育元素,锤炼文化教育品质,提升文化品位。高品质的社区教育不仅仅在于教育本身,更重要的在于为社区居民营造一个文化的氛围,是一种居民自主参与式的教育,它渗透在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对社区居民素质的提高发挥着潜移默化的影响。为此,幺武区社区教育着力从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三个层面打造社区教育文化的元素,提升社区教育品质,助推社区教育的内涵发展,彰显社区教育在构建终身教育体系、促进经济发展、建设和谐社会以及提高居民综合素质和生活品质的作用,丰富社区居民的人文气质和人文底蕴。
打造环境优美
资源丰富的物质文化陶冶人
玄武区新一轮和谐社区建设的目标:以建设具有玄武特色的“幸福社区”为抓手,着力改善民生,扩大公共服务,完善社区管理,全力推行“全面知情、全程参与、全体受益、全域满意”的和谐社区建设“四全模式”,全面实现管理有序、服务完善、文明祥和的和谐社区建设目标。玄武区社区教育紧紧围绕和谐社区建设的目标,继续加大政府对社区教育的建设投入,注意建设和完善社区教育设施,构建公共文化服务网络,打造社区教育多元化投入格局,创新构建社区教育的服务体系,搭建生态式社区教育平台,使社区教育向生活世界回归,让事事都可成为教育的载体,让每一设施、物化环境成为每个居民活动的平台,时时都有进行教育的契机,处处都渗透社区教育的内容,力求在全区形成“人人是学习之人、处处是学习之所、时时是学习之机”,将玄武区打造成一所没有围墙的大学校,使社区教育成为全方位渗透文化的全时空教育。
1.整合社会资源,发挥综合效益
依托社区基础设施建设,完善社区公共服务体系,推进社区教育资源的有机整合。首先是实现社区与学校的资源整合。区政府投入8000多万元,引入社会投入1.2亿元,建设了全区居民共享的总计5万平方米的各类“社区学习中心”,各街道通过改造全面建成融社区教育、社区服务为一体的文化教育服务中心。各中小学、企事业单位向居民开放教育资源,实现全区居民“十五分钟学习生活服务圈”。其次是实现学校与家庭资源的整合。全区成立家长学校总校,成立由教育专家学者和学校优秀骨干教师为主体的讲师团。全面加强校外基地建设,做到每个学校都有自己的校外活动基地,成立青少年校外基地88个。另外,政府对推进生态式社区教育的主阵地的职成教育和社区的发展给予必要的资金支持和政策倾斜,通过分类组织的方式开展社区教育,将社区教育分为有偿服务、低偿服务、无偿服务、补偿服务(政府买单)形式。为让社区居民进得来、留得住、学得好,全区在区财政拨款保证人均一元以上的社区教育经费基础上,各街道财政投入人均两元以上的教育经费。除此之外,还积极争取社会各界支持,筹建社区教育基金,确保社区教育公益事业的发展。随着时代发展的需要,区社区学院还增设了部分满足更高需求的居民购买公共服务项目的尝试,作为无偿服务和补偿服务的补充。
2.搭建学习平台,满足学习需求
首先是搭建教育机构平台。在建设社区教育阵地的基础上,命名和表彰20个优质社区教育基地、22家精品社区学堂、8个社区学习中心和49个社区学习基地秉持社区教育社会化理念,大力发展社会教育机构,培育出具有一定影响的民间组织。其次是搭建科普教育平台。珠江路科技街、东大软件园、江苏软件园和徐庄软件产业基地组成的“一街两园一基地”,构成了玄武独特的科技优势。整合全区10所科普大学的软件资源,引导科普向社区前移。第三是网络教育平台。开设玄武社区教育网站,整合教育、卫生、民政、劳动、人事、环保、数字玄武、玄武学习网和社区网络学校等教育学习资源,建立覆盖全区、开放式的社会教育资源网。
3.创设特色课程,提高社区教育品质
社区教育课程建设,是社区教育的基础工作,是加强社区教育核心能力建设的主要内容。玄武区社区教育秉承“你一生的学习,我全程服务;你要学习什么,我就提供什么;你能怎么学,我就怎么教;你想在哪儿学,就能在哪儿学”的办学理念,依托区内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和独特的区位优势,建成全区爱国主义教育、法制教育、科普教育、职业教育、继续教育、青少年校外教育和社会实践基地等7大类117个社区教育基地,营造浓厚的社区文化教育氛围。同时,根据不同人群的需求,不断优化课程设置,在设立社区教育的学科课程、活动课程、环境课程、网络课程时注意充分体现实效性、社区性、全员性、参与性等诸方面的特点,打造推出一批社区教育特色课程,引领社区教育的内涵发展。
打造以人为本
管理高效的制度文化引领人
1.网格化管理制度
社区工作无小事,社区工作者的言行对居民都是一种教育示范。社区的每项工作都是社区大教育的内容。为了更好地让每位居民享受到社区的温暖与服务,2008年玄武区实行了社区网格化管理制度。所谓网格化,是将社区划分成一个个网格,每个网格都有社区工作者进行对应服务和管理。一是社区管理分片到户。以社区为单位,将每个社区按200-300户划成若干个网格管理责任区,各网格包含居民、辖区单位、楼栋等,确保每家每户都处在管理网格之中。二是责任到人。将社区工作人员,包括社工、居委会主任、街道干部、社教工作者等,以每个网格配备1名的比例,分布到各个网格中,切实承担该网格的各项社区职能。这打破了以往低保协理员、劳保协理员等职能的条口和专业分割,全面负责网格事物,确保公共服务首问负责。三是标准化管理。目前,全区8个街道63个社区已全面推广网格管理,逐步推进社区公共服务的“五个统一”,即管理平台、服务资源、服务技能、服务流程和社區内部管理统一。网格化管理延伸了社区教育管理的触角,扩大了社区教育的 覆盖面,进一步提高了群众的满意度和幸福指数。
2.队伍建设制度
玄武区在全区中小学中,选拔综合素质高,热心社区教育工作的教师,派到各街道做社区教育专职工作者。近来来,又从大学生中选拔热爱社区教育事业、素质优良的大学生充实到基层社区教育工作者队伍当中。全区8个街道,设有8个社区学校;63个社委,设有63个社区学习点。全区兼职社区教育的社工六百多人,活跃在社区学校和社区学习中心。目前一支热爱社区教育事业,年轻化、知识化、专业化、职业化,肯于奉献,有激情、有魄力、有创新意识的社区教育工作者队伍正在健康成长。2010年玄武区出台了《关于加强专职社区工作者管理的指导意见》,根据当前社区建设形势和社会服务需求的变化,提出了规范专职社区工作者的管理的标准,建立健全以培养、评价、使用、激励为主要内容的社工管理制度,确定社工工作标准,加强专业培训,提高社工职业素质和专业水平。
玄武区制定了《社区教育志愿者管理办法》,拓展了社区教育志愿者的服务内容、服务领域。各街道采取多渠道、多途径发掘人才,发现了一批具有一定专长,对社区教育事业充满激情和责任感,具备良好素质的社区教育工作志愿者。
玄武区于2008年成立“师德宣讲团”,走进学校、社区宣讲优秀教育工作者的先进事迹,以榜样的力量引导广大教育工作者奋发有为,在教育的园地中建功立业。
3.评价激励制度
政府和教育部门建立健全督导评价机制,完善政府对社区教育的督导,出台《玄武区社区教育的评估方案》,并根据时代的发展不断地修改完善,每年都对街道社区教育工作进行全面或专项督导。如,开展对学习中心的星级晋级工作、创建南京市社区教育示范街道工作、社区教育品牌项目建设工作进行专项督导。每两年进行一次社区教育先进集体、先进个人表彰,充分利用各电视台、报纸、网络等大众媒体宣传典型,推广经验,运用榜样激励机制,激发社区教育工作者和参与者的能动性和工作热情。在精神激励的同时,加大物质奖励力度,2010年元月玄武区有七门课程被评为国家首批特色课程,区社教办就一次性下拨七万元作为特色课程的奖励金,每项课程奖金分别为一万元。
打造人性关怀
提升人文的精神文化培育人
社区是由不同阶层不同层面的人群组成的,在这个既复杂又有序的社会结构里,除了用法律来缓解社会矛盾、调剂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关系外,还需要用道德的力量、用社会人文关怀来化解社会矛盾,起到服务社会、和谐社会的重要作用。玄武社区教育着力打造人性关怀,促进人文提升的精神文化,将社区教育深入到广大居民的精神生活的感性层面。通过理论教育进社区、时代精神驻社区、先进典型在社区等活动开展,不断增强居民的爱国主义意识、团结奋斗意识、创业发展意识。通过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教育,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用共同的理想信念凝聚民心,振奋精神;用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凝聚力量、鼓舞斗志;用社会主义荣辱观规范行为、养成美德,促进人文素养的提升。
1.优化课程设置,在系统学习中增智慧
依托社区基础设施建设,完善社区公共服务体系,推进教育资源进社区,设计了门类齐全的课程设置,形成了专业化、多样化的社区教育培训体系。实施社区教育“1878”工程(1个区级社区进修学院,8个街道社区学校,7大类教育学习基地,8大类创建活动),把城区的学习化与服务化、数字化、生态化结合起来,充分开发利用社区各类资源,着力提升人的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社区教育覆盖率100%,各类从业人员年培训率达70%以上。
继续教育方面,开发教师、医护人员及公务员等人员的业务进修、在岗培训课程;职业教育方面,开发有关人员的岗前、岗后培训,转岗、再就业培训,为部队官兵进行的军地两用人才培训等;青少年校外教育方面,开设革命传统教育、国防教育、科普教育、法制教育课程以及社会实践活动;市民教育方面,开设人口、家政、计生、科普、老年等教育,为提高市民素质和闲暇娱乐做好服务。每年,玄武区都根据不同人群的学习需求,遵循前瞻性、系统性的原则,有针对性地开发一批课程,提升社区学院(校)的服务水平,满足居民受教育的需求,使广大居民在系统学习中促进综合素质的提高,提高生活品味与生活质量。同时,玄武区打造各类社区学堂、特色讲坛等学习载体,2010年命名了22个精品社区学堂(讲坛),进一步提高辖区内居民的学习能力、工作能力和生活质量,拓展了居民学习生活圈,助推了社区居民“幸福指数”的大幅提升。
2.弘扬慈孝文化,在国学中学明理
一个和谐的社区,既是社区内各单位、各家庭团结友爱、邻里相亲、互帮互助和睦共处的社区,也应是人人充满爱心和活力的社区。玄武区将开展慈孝文化活动作为社区教育关爱人的创新品牌和实现载体,为社区教育传播文明和谐的社区文化提供了平台,它将人与人之间的关爱零距离传播到玄武地区的每个角落。
首先,充分发挥社区各学校的资源优势,进一步加强青少年的慈孝文化宣传教育。在锁金村街道的中小学校及社区教育课程中设立了弘扬和培育慈孝文化的国学课程,完善社区、学校、社会三级联动教育的机制,建立健全学生、教师、家长三层分级教育的网络,着力抓好立孝德、学孝义、行孝道、促孝绩四个环节,进一步提高和培养未成年人尊老、敬老、爱老、助老的良好道德意识和行为习惯。其次,将慈孝文化宣传教育拓展到社区、企业等基层单位,针对各类不同的群体设计载体,开展形式多样的教育活动,提高教育的影响力和覆盖面。以社区学院、社区学堂、社区教育活动中心、职工之家为载体,开展慈孝文化宣传教育进学校、进社区、进家庭、进单位的“四进”活动,通过成立慈孝文化家长学校,设立慈孝课堂,举办各类慈孝文化讲座等,积极开展多形式、多载体、内容丰富的慈孝文化系列教育活动,进一步普及慈孝文化。在加强基础教育的同时,加大慈孝文化的宣传力度,通过社区学习节、六一儿童节、社区邻里节等活动,扩大慈孝文化的宣传面和影响力。同时,大胆探索新的、行之有效的艺术教育载体,把有关慈孝的故事、传说改编成游戏活动、诗歌、话剧、相声等形式,进一步扩大慈孝文化的影响力和亲和力。
广泛开展“慈孝之星”“慈孝家庭”等评选活动,积极探索弘扬慈孝传承载体,延伸慈孝传承空间,营造人人争做慈孝模范的良好环境,增强慈孝文化渗透力。在实际工作中,還把慈孝文化宣传教育与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有机结合起来,与道德实践活动紧密结合起来,与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紧密结合起来,使之在规范和促进公民思想道德建设,融合人际关系,促进家庭和睦方面发挥积极作用,推进玄武区和谐社区建设。
3.举办社区学习节,在展示中促发展
社区学习节是玄武区社区教育发展的一个重要载体。从2002年6月举办的第一届开始,至今已经举办了九届。玄武区每年6月的第一周都会举办“社区学习节”启动仪式,九年九届,不同侧重,肩负着宣传启动,全面推进,走向深入的使命,这其中体现了区委区政府对社区教育工作的高度重视,包含了社区教育工作者的辛勤努力,显示了社区居民对社区教育的认可,见证着玄武社区教育的发展历程。
社区学习节,为玄武人搭起了一个广泛交流的学习平台,为居民创造了更多交流、参与活动的机会,为百姓的日常学习提供了展示的舞台,使广大群众在社区学习节活动的自由参与中增强认同感、亲情感,形成和谐友爱、守望相助的邻里关系,使不少繁杂的难题,在文化活动的相融中转化为快乐的话题。社区学习节的丰富形式和内容,使社区居民在广泛的参与、交流中传播文明,互助共进,使玄武区人感受着学习的快乐和成功的喜悦,赢得了百姓的喜爱,学习节成为玄武区一年一度的文化盛宴,为玄武区市民提供了丰富的精神食粮。
总之,社区文化是社区发展水平的标志和窗口,是高品质社区教育的内涵体现。社区教育只有深刻理解文化的丰富内涵,才能以文化的视角进行人文架构下的社区教育,渗透更深刻的人本主义的社区教育文化诉求,从而才能发挥社区文化助推社区教育内涵发展的独特魅力和作用。
关键词:社区文化;社区教育
社区文化是一个社区的灵魂,影响着人们的价值理念和行动方式,主宰着人们的思维和行为,文化的导向、约束、凝聚、激扬和辐射等功能,是社区发展的内聚力和原动力。社区教育作为一种社会性、开放性、群众性的极强的大教育,其实质之一是传承人类先进文化、地域优秀文化教育、不断创造新的文化教育,对各种教育活动注入文化教育元素,锤炼文化教育品质,提升文化品位。高品质的社区教育不仅仅在于教育本身,更重要的在于为社区居民营造一个文化的氛围,是一种居民自主参与式的教育,它渗透在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对社区居民素质的提高发挥着潜移默化的影响。为此,幺武区社区教育着力从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三个层面打造社区教育文化的元素,提升社区教育品质,助推社区教育的内涵发展,彰显社区教育在构建终身教育体系、促进经济发展、建设和谐社会以及提高居民综合素质和生活品质的作用,丰富社区居民的人文气质和人文底蕴。
打造环境优美
资源丰富的物质文化陶冶人
玄武区新一轮和谐社区建设的目标:以建设具有玄武特色的“幸福社区”为抓手,着力改善民生,扩大公共服务,完善社区管理,全力推行“全面知情、全程参与、全体受益、全域满意”的和谐社区建设“四全模式”,全面实现管理有序、服务完善、文明祥和的和谐社区建设目标。玄武区社区教育紧紧围绕和谐社区建设的目标,继续加大政府对社区教育的建设投入,注意建设和完善社区教育设施,构建公共文化服务网络,打造社区教育多元化投入格局,创新构建社区教育的服务体系,搭建生态式社区教育平台,使社区教育向生活世界回归,让事事都可成为教育的载体,让每一设施、物化环境成为每个居民活动的平台,时时都有进行教育的契机,处处都渗透社区教育的内容,力求在全区形成“人人是学习之人、处处是学习之所、时时是学习之机”,将玄武区打造成一所没有围墙的大学校,使社区教育成为全方位渗透文化的全时空教育。
1.整合社会资源,发挥综合效益
依托社区基础设施建设,完善社区公共服务体系,推进社区教育资源的有机整合。首先是实现社区与学校的资源整合。区政府投入8000多万元,引入社会投入1.2亿元,建设了全区居民共享的总计5万平方米的各类“社区学习中心”,各街道通过改造全面建成融社区教育、社区服务为一体的文化教育服务中心。各中小学、企事业单位向居民开放教育资源,实现全区居民“十五分钟学习生活服务圈”。其次是实现学校与家庭资源的整合。全区成立家长学校总校,成立由教育专家学者和学校优秀骨干教师为主体的讲师团。全面加强校外基地建设,做到每个学校都有自己的校外活动基地,成立青少年校外基地88个。另外,政府对推进生态式社区教育的主阵地的职成教育和社区的发展给予必要的资金支持和政策倾斜,通过分类组织的方式开展社区教育,将社区教育分为有偿服务、低偿服务、无偿服务、补偿服务(政府买单)形式。为让社区居民进得来、留得住、学得好,全区在区财政拨款保证人均一元以上的社区教育经费基础上,各街道财政投入人均两元以上的教育经费。除此之外,还积极争取社会各界支持,筹建社区教育基金,确保社区教育公益事业的发展。随着时代发展的需要,区社区学院还增设了部分满足更高需求的居民购买公共服务项目的尝试,作为无偿服务和补偿服务的补充。
2.搭建学习平台,满足学习需求
首先是搭建教育机构平台。在建设社区教育阵地的基础上,命名和表彰20个优质社区教育基地、22家精品社区学堂、8个社区学习中心和49个社区学习基地秉持社区教育社会化理念,大力发展社会教育机构,培育出具有一定影响的民间组织。其次是搭建科普教育平台。珠江路科技街、东大软件园、江苏软件园和徐庄软件产业基地组成的“一街两园一基地”,构成了玄武独特的科技优势。整合全区10所科普大学的软件资源,引导科普向社区前移。第三是网络教育平台。开设玄武社区教育网站,整合教育、卫生、民政、劳动、人事、环保、数字玄武、玄武学习网和社区网络学校等教育学习资源,建立覆盖全区、开放式的社会教育资源网。
3.创设特色课程,提高社区教育品质
社区教育课程建设,是社区教育的基础工作,是加强社区教育核心能力建设的主要内容。玄武区社区教育秉承“你一生的学习,我全程服务;你要学习什么,我就提供什么;你能怎么学,我就怎么教;你想在哪儿学,就能在哪儿学”的办学理念,依托区内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和独特的区位优势,建成全区爱国主义教育、法制教育、科普教育、职业教育、继续教育、青少年校外教育和社会实践基地等7大类117个社区教育基地,营造浓厚的社区文化教育氛围。同时,根据不同人群的需求,不断优化课程设置,在设立社区教育的学科课程、活动课程、环境课程、网络课程时注意充分体现实效性、社区性、全员性、参与性等诸方面的特点,打造推出一批社区教育特色课程,引领社区教育的内涵发展。
打造以人为本
管理高效的制度文化引领人
1.网格化管理制度
社区工作无小事,社区工作者的言行对居民都是一种教育示范。社区的每项工作都是社区大教育的内容。为了更好地让每位居民享受到社区的温暖与服务,2008年玄武区实行了社区网格化管理制度。所谓网格化,是将社区划分成一个个网格,每个网格都有社区工作者进行对应服务和管理。一是社区管理分片到户。以社区为单位,将每个社区按200-300户划成若干个网格管理责任区,各网格包含居民、辖区单位、楼栋等,确保每家每户都处在管理网格之中。二是责任到人。将社区工作人员,包括社工、居委会主任、街道干部、社教工作者等,以每个网格配备1名的比例,分布到各个网格中,切实承担该网格的各项社区职能。这打破了以往低保协理员、劳保协理员等职能的条口和专业分割,全面负责网格事物,确保公共服务首问负责。三是标准化管理。目前,全区8个街道63个社区已全面推广网格管理,逐步推进社区公共服务的“五个统一”,即管理平台、服务资源、服务技能、服务流程和社區内部管理统一。网格化管理延伸了社区教育管理的触角,扩大了社区教育的 覆盖面,进一步提高了群众的满意度和幸福指数。
2.队伍建设制度
玄武区在全区中小学中,选拔综合素质高,热心社区教育工作的教师,派到各街道做社区教育专职工作者。近来来,又从大学生中选拔热爱社区教育事业、素质优良的大学生充实到基层社区教育工作者队伍当中。全区8个街道,设有8个社区学校;63个社委,设有63个社区学习点。全区兼职社区教育的社工六百多人,活跃在社区学校和社区学习中心。目前一支热爱社区教育事业,年轻化、知识化、专业化、职业化,肯于奉献,有激情、有魄力、有创新意识的社区教育工作者队伍正在健康成长。2010年玄武区出台了《关于加强专职社区工作者管理的指导意见》,根据当前社区建设形势和社会服务需求的变化,提出了规范专职社区工作者的管理的标准,建立健全以培养、评价、使用、激励为主要内容的社工管理制度,确定社工工作标准,加强专业培训,提高社工职业素质和专业水平。
玄武区制定了《社区教育志愿者管理办法》,拓展了社区教育志愿者的服务内容、服务领域。各街道采取多渠道、多途径发掘人才,发现了一批具有一定专长,对社区教育事业充满激情和责任感,具备良好素质的社区教育工作志愿者。
玄武区于2008年成立“师德宣讲团”,走进学校、社区宣讲优秀教育工作者的先进事迹,以榜样的力量引导广大教育工作者奋发有为,在教育的园地中建功立业。
3.评价激励制度
政府和教育部门建立健全督导评价机制,完善政府对社区教育的督导,出台《玄武区社区教育的评估方案》,并根据时代的发展不断地修改完善,每年都对街道社区教育工作进行全面或专项督导。如,开展对学习中心的星级晋级工作、创建南京市社区教育示范街道工作、社区教育品牌项目建设工作进行专项督导。每两年进行一次社区教育先进集体、先进个人表彰,充分利用各电视台、报纸、网络等大众媒体宣传典型,推广经验,运用榜样激励机制,激发社区教育工作者和参与者的能动性和工作热情。在精神激励的同时,加大物质奖励力度,2010年元月玄武区有七门课程被评为国家首批特色课程,区社教办就一次性下拨七万元作为特色课程的奖励金,每项课程奖金分别为一万元。
打造人性关怀
提升人文的精神文化培育人
社区是由不同阶层不同层面的人群组成的,在这个既复杂又有序的社会结构里,除了用法律来缓解社会矛盾、调剂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关系外,还需要用道德的力量、用社会人文关怀来化解社会矛盾,起到服务社会、和谐社会的重要作用。玄武社区教育着力打造人性关怀,促进人文提升的精神文化,将社区教育深入到广大居民的精神生活的感性层面。通过理论教育进社区、时代精神驻社区、先进典型在社区等活动开展,不断增强居民的爱国主义意识、团结奋斗意识、创业发展意识。通过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教育,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用共同的理想信念凝聚民心,振奋精神;用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凝聚力量、鼓舞斗志;用社会主义荣辱观规范行为、养成美德,促进人文素养的提升。
1.优化课程设置,在系统学习中增智慧
依托社区基础设施建设,完善社区公共服务体系,推进教育资源进社区,设计了门类齐全的课程设置,形成了专业化、多样化的社区教育培训体系。实施社区教育“1878”工程(1个区级社区进修学院,8个街道社区学校,7大类教育学习基地,8大类创建活动),把城区的学习化与服务化、数字化、生态化结合起来,充分开发利用社区各类资源,着力提升人的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社区教育覆盖率100%,各类从业人员年培训率达70%以上。
继续教育方面,开发教师、医护人员及公务员等人员的业务进修、在岗培训课程;职业教育方面,开发有关人员的岗前、岗后培训,转岗、再就业培训,为部队官兵进行的军地两用人才培训等;青少年校外教育方面,开设革命传统教育、国防教育、科普教育、法制教育课程以及社会实践活动;市民教育方面,开设人口、家政、计生、科普、老年等教育,为提高市民素质和闲暇娱乐做好服务。每年,玄武区都根据不同人群的学习需求,遵循前瞻性、系统性的原则,有针对性地开发一批课程,提升社区学院(校)的服务水平,满足居民受教育的需求,使广大居民在系统学习中促进综合素质的提高,提高生活品味与生活质量。同时,玄武区打造各类社区学堂、特色讲坛等学习载体,2010年命名了22个精品社区学堂(讲坛),进一步提高辖区内居民的学习能力、工作能力和生活质量,拓展了居民学习生活圈,助推了社区居民“幸福指数”的大幅提升。
2.弘扬慈孝文化,在国学中学明理
一个和谐的社区,既是社区内各单位、各家庭团结友爱、邻里相亲、互帮互助和睦共处的社区,也应是人人充满爱心和活力的社区。玄武区将开展慈孝文化活动作为社区教育关爱人的创新品牌和实现载体,为社区教育传播文明和谐的社区文化提供了平台,它将人与人之间的关爱零距离传播到玄武地区的每个角落。
首先,充分发挥社区各学校的资源优势,进一步加强青少年的慈孝文化宣传教育。在锁金村街道的中小学校及社区教育课程中设立了弘扬和培育慈孝文化的国学课程,完善社区、学校、社会三级联动教育的机制,建立健全学生、教师、家长三层分级教育的网络,着力抓好立孝德、学孝义、行孝道、促孝绩四个环节,进一步提高和培养未成年人尊老、敬老、爱老、助老的良好道德意识和行为习惯。其次,将慈孝文化宣传教育拓展到社区、企业等基层单位,针对各类不同的群体设计载体,开展形式多样的教育活动,提高教育的影响力和覆盖面。以社区学院、社区学堂、社区教育活动中心、职工之家为载体,开展慈孝文化宣传教育进学校、进社区、进家庭、进单位的“四进”活动,通过成立慈孝文化家长学校,设立慈孝课堂,举办各类慈孝文化讲座等,积极开展多形式、多载体、内容丰富的慈孝文化系列教育活动,进一步普及慈孝文化。在加强基础教育的同时,加大慈孝文化的宣传力度,通过社区学习节、六一儿童节、社区邻里节等活动,扩大慈孝文化的宣传面和影响力。同时,大胆探索新的、行之有效的艺术教育载体,把有关慈孝的故事、传说改编成游戏活动、诗歌、话剧、相声等形式,进一步扩大慈孝文化的影响力和亲和力。
广泛开展“慈孝之星”“慈孝家庭”等评选活动,积极探索弘扬慈孝传承载体,延伸慈孝传承空间,营造人人争做慈孝模范的良好环境,增强慈孝文化渗透力。在实际工作中,還把慈孝文化宣传教育与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有机结合起来,与道德实践活动紧密结合起来,与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紧密结合起来,使之在规范和促进公民思想道德建设,融合人际关系,促进家庭和睦方面发挥积极作用,推进玄武区和谐社区建设。
3.举办社区学习节,在展示中促发展
社区学习节是玄武区社区教育发展的一个重要载体。从2002年6月举办的第一届开始,至今已经举办了九届。玄武区每年6月的第一周都会举办“社区学习节”启动仪式,九年九届,不同侧重,肩负着宣传启动,全面推进,走向深入的使命,这其中体现了区委区政府对社区教育工作的高度重视,包含了社区教育工作者的辛勤努力,显示了社区居民对社区教育的认可,见证着玄武社区教育的发展历程。
社区学习节,为玄武人搭起了一个广泛交流的学习平台,为居民创造了更多交流、参与活动的机会,为百姓的日常学习提供了展示的舞台,使广大群众在社区学习节活动的自由参与中增强认同感、亲情感,形成和谐友爱、守望相助的邻里关系,使不少繁杂的难题,在文化活动的相融中转化为快乐的话题。社区学习节的丰富形式和内容,使社区居民在广泛的参与、交流中传播文明,互助共进,使玄武区人感受着学习的快乐和成功的喜悦,赢得了百姓的喜爱,学习节成为玄武区一年一度的文化盛宴,为玄武区市民提供了丰富的精神食粮。
总之,社区文化是社区发展水平的标志和窗口,是高品质社区教育的内涵体现。社区教育只有深刻理解文化的丰富内涵,才能以文化的视角进行人文架构下的社区教育,渗透更深刻的人本主义的社区教育文化诉求,从而才能发挥社区文化助推社区教育内涵发展的独特魅力和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