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散而神不散

来源 :作文周刊·八年级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ao25237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美文引路
  春池洗砚
   向一位篆刻名家求了一枚闲章:春池洗砚。朋友见了就问,此句何来?我说,与苏东坡有点关系。
   前不久在眉山三苏祠转悠,见苏东坡书房“快雨亭”外有一环形小水池,是苏轼清洗砚台的地方。因为池水呈乌黑色,当地老百姓叫墨池。水其实也是清的,因为地处僻静的角落,有修竹隐天蔽日,阳光照射不到,所以池水暗淡。想象着先生笔写下千古文章,墨染一泓池水的情景,“洗砚”二字便深刻脑海。
   但凡古代文化名人纪念地,大都有这样一个池子,以显文墨遗存。陶渊明做过官的安徽枞阳县城,就有他的洗墨池,四川江油市青莲镇,也有李白洗墨池。王羲之的墨池更气派更宽大,大概是要与书圣的身份相匹配。书圣还没成“圣”的时候,十分景仰东汉书法家张芝,其时张芝已经成圣了——草圣,王羲之就效法张芝,“临池学书,池水尽黑”,终成一代宗师。古时池子底部没有防渗层,池水或多或少会渗漏出去。如苏东坡洗砚池的水,就渗漏到了不远处的荷塘,在苏轼、苏辙兄弟双双考取进士的那一天,塘里突然盛开了许多并蒂莲,于是就有了“瑞莲兆科甲”的传说,荷花也就成了著名的“苏池瑞莲”。今天,即将中考高考的学生,也还会到池塘祭拜祈祷,以求沾染一点先贤灵光。
   朋友说,这是洗砚,那春池何解?我说,古人对春池情有独钟呢。白居易云“春池岸古春流新”,韦应物云“疏松映岚晚,春池含苔绿”,张籍云“采茶寻远涧,斗鸭向春池”。春水微微荡漾,春风微微吹拂,春阳也释放出微微暖意,在这样的氛围里,曲身掬水洗砚应该是很惬意的事情,还可以看“洗砚鱼吞墨”,看“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看“红杏枝头春意闹”。更为喜人的是,虽然没有“风乍起”,但也可以人为地“搅动一池春水”,让墨色在池水里稀释,化开成浓淡相宜的线条、灵动飘逸的墨晕,有天然的水墨之趣、丹青之趣。墨香与花香混合,墨色与春色交融。如此好情景,岂不宠辱皆忘,夫复何求哉。
   洗砚,当然还要洗笔,洗去残存于笔头的墨汁,不要让墨给凝固了。这本是寻常之事,但有人却挖掘出不寻常的意蕴来。米芾是宋代著名书法家和文学家,也是一清官廉吏。在出任江苏涟水县知县时,再三叮嘱下人:“凡公之物,不论贵贱,一律留下,不得带走。”一次,米芾發现自己的毛笔沾有公家的墨汁,便令人把砚台、毛笔洗干净后方可带离县衙。米芾作为书法大家,自然知道书写后该把砚台和笔清洗干净,这是必修之日课,是对文房四宝的珍爱,对文化的敬畏,与清廉似乎没有多大关系,这或许是后人演绎出来的故事。
   早年读过一篇古文《墨池记》,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者曾巩所作。曾巩于庆历八年秋专程到临川凭吊仰慕已久的王羲之。地方官员慕其名,请他为“晋王右军墨池”作记。他就根据王羲之逸事,遵命写下这篇名作。然而,曾巩并没有“记”墨池,而是借机论述学问之道和为人之道。其中一句话对我影响至深:“夫人之有一能,而使后人尚之如此,况仁人庄士之遗风余思,被于来世者,如何哉。”意思是说,一个人只要有一技之长,都会受到后人尊重,何况那些品德高尚、行为端庄的人,其遗留下来令人思慕的风范,对于后世的影响就更不用说了。
   说到德行和风范,就觉得古人洗砚不是一个孤立的行为,同时也在洗心,洗去心中的杂质。
   今天,除了搞书法和画国画的人,一般都不用毛笔,即使要用,也很少自己磨墨,买一瓶墨汁就可以了。砚台被束之高阁,成观赏品收藏品了。墨香也随之散去,散去的或许还有文明传统、文人情怀和高韵雅致。我想,在全民收藏热度不减的当下,是不是可以收藏一方砚台呢?收藏一点盎然古意,也收藏磨墨和洗砚带给人的格调与精神。
   是的,每个人心中都应该有一方砚台,磨砺品行心志,磨浓思想情愫;每个人心中都应该有一池春水,洗涤出干干净净的人生。
   (作者何永康,选自《人民日报》2019年2月13日)
  亮点借鉴
   1.放收自如,形散神聚。开篇写“春池洗砚”的来历,总说“与苏东坡有点关系”后便放开笔墨娓娓道来。由苏东坡书房“快雨亭”外的墨池说到陶渊明、李白、王羲之的墨池,还一笔带出草圣张芝,道出“临池学书,池水尽黑”这一典故,用墨颇为洒脱;引用“瑞莲兆科甲”的传说以添文趣;一句“今天……”由古及今,巧妙“收”于“洗砚”二字,尽显形散神聚的特点。下文述说取“春池”二字之因,也是将笔墨放开,先引用白居易等多位诗人的名句、米芾的清廉逸事,再简述曾巩写《墨池记》的经过,笔墨看似很散,但曾巩对“我”影响至深的一句话立即“收”住文脉,行文转而阐述“德行和风范”。
   2.层进开拓,拾级登临。由“洗砚”到“春池”,属于感性描述;第五段由诗意描述转为夹叙夹议,由米芾逸事点出做人“清廉”,立意进入精神层面;第六段增加议论笔墨,亮出文旨“品德高尚、行为端庄”的“为人之道”,立意又深了一层;第七段运用拈连修辞,由外而内挖掘“洗”字的内蕴,带领读者登上做人的“品行高地”。
   3.收尾点化,打造“豹尾”。文章由一方砚台的命名说起,结尾开辟出为人境界,格调阔大高远;结尾暗应开篇——始于“我”之收藏砚台,收于提倡人人收藏砚台,由“我”及人,升华立意。
  佳作亮相
  望月思
  ◎吴 仪
   夜,深了。月光洒下,笼罩着整个世界,城镇丢掉了白天的嘈杂喧闹,霎时化为童话故事中唯美的“月光之城”。又是一年中秋时,一家人在客厅里说说笑笑,外面的月也越发惹人爱。望着窗外那明朗的月,我的思绪开始漫天飘散……
   走进古诗词丰富多彩的月的世界,我当然会想起摹状月形的诗句——“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当然会想起形容月之光影的诗句——“落木千山天远大,澄江一道月分明”“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当然会想起寄托于月的真情——“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今夜,我更喜欢想起古代诗人由月而引发的人生思考:“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
   我想,一年又一年,月虽与太阳一同为世界带来光明(月亮的光是反射太阳光的结果),但月没有太阳那样高调,它总在人们安然入睡后,用自己柔和朦胧的光照亮晚归者回家的路,总是那样的悄无声息。
   我想,月也不像太阳那样幸运,它每个月只有一天能将最饱满、最圆润的一面展现给自己守卫着的子民。有时正巧赶上阴雨天,乌云密布,挡在了月的面前,像一块硕大的黑布,把月亮微弱的光芒包裹起来。月盼了一个月才盼到的一天眼看就要过去,但月亮回答:不!我要努力!
   或许在月看来,那块黑布就是舞台上的幕布,自己是幕布后万众瞩目的主角;或许在月看来,那乌云是自己的崇拜者,想近距离欣赏偶像的风姿罢了;或许在月看来,那乌云扮演的是话剧中的小角色,观众们正在大地上向舞台张望,欣赏着自己与乌云的合作……
   月在等待,在努力。终于,它出场的时刻到了。一束月光从云层的缝隙中穿透出来,缓缓地,一点一点地从云层后面羞涩地走了出来,大街小巷顿时又洒满梦幻般的月光。
   我又想,比起月,我们的生活温馨欢乐,总有亲人、朋友陪伴左右;比起月要排除乌云的阻碍,我们有时面对的只能说是些小困扰。比起月,我们有太多的优势,但是我们有月那样的坚强、有月那样的乐观吗?
   当我们抱怨命运不公时,不如抬头看看那乐观的月;当我们在困难面前退缩时,不如闭上眼睛想想那勇敢战胜乌云的月;当我们心情烦躁时,不如凝神读读月,品味“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等诗句所展现出的人文情怀。
  (江苏如东中学)
  点评
   小作者由三个“当然会想起”引出众多古诗词名句,放开笔墨,以一句“我更喜欢想起”收住,指向题眼“思”。第一个“我想”赞美月之和善低调,第二个“我想”进了一层,致敬月之坚强;“我又想”更进一层,由月及人,借物反思,体现出层进开拓的结构特色。结尾运用排比句呼应开篇之“思绪开始漫天飘散”,聚焦“人文情怀”,堪称给人激励和鼓舞的“豹尾”。
其他文献
在许多谍战类影视作品中,有种角色叫作“听风者”,他们在电波中和看不见的敌人作战,从嘈杂声响中迅速捕捉有利信息,可以说是谍战中的“顺风耳”。   在2019年3月24日播出的《挑战不可能之加油中国》节目上,来自武警警官学院的“听风女兵”林闻知,展现出超强的微感知力,让观众目睹了一场极致的人声识别挑战。   20人的小学男声合唱团,挑出一人唱歌,然后20人同时朗讀不同的古诗词,林闻知需要找到唱歌的那个
期刊
词典说   【释义】地被震动,山也摇摆。形容声势浩大。   【出处】宋·吴曾《能改斋漫录》卷二:“鼓角大鸣,地动山摇。”  学生说  “弟”动山摇  ◎王张炜   世界上有一种神秘的生物,当他安安静静时,你会产生一种错觉,认为他就是上帝派来的天使,但一旦天使挣脱了束缚,破坏力不亚于哈士奇拆家,烦人程度不亚于早上没完没了的闹钟。   他就是我弟弟。   他是一个名副其实的“熊孩子”,一刻也不会闲着,
期刊
鲁迅可以说是我读到过的作家中叙述最简洁的一位,可是他的作品却是异常的丰厚,我觉得可能来自两方面,一方面鲁迅在叙述的时候从来不会放过那些关键之处,也就是说对细部的敏感。要知道,细部不是靠堆积来显示自己的,而是在一些关键的时候,又在一些关键的位置上恰如其分地出现,这时候你会感到某一个细部突然从整个叙述里明亮了起來,然后是照亮了全部的叙述。鲁迅就是这么奇妙,他所有精彩的细部都像是信手拈来,就是在给《呐喊
期刊
对于我这个足球爱好者而言,每天晚饭后,踢球永远是排在第一位的。①  这不,几个朋友在球场上高声召唤我:“快点来,快。”  我飞奔向足球场,迅速跟伙伴们打成一片,尽管满头大汗,依旧心甘情愿,大有“足球虐我千百遍,我待足球如初恋”的气度。可是,有些时候,气度与体力却是两码事,我被迫与乐乐交换了守门员的位置,一丝无奈拂过心头,只得嘴角撇出一个字。切。②  初春,乍暖还寒。眼前的世界暗淡无光,唯有楼上透出
期刊
七年级第一学期,我数学学得还可以,但考试却往往不尽如人意。气人的是,因为来不及做,后面大题空了一大片,导致失分严重。为什么别人刚好能做完的试卷到了我这儿,就“题量过大”了?   数学成绩越来越差,我整个人也日渐消沉。   又是一次数学考试。我正埋头答题,“哐”的一声,有人在我头上敲了一下。我强忍愤怒与头上的阵阵痛感,抬头找寻真凶。咦?赵老师正站在桌边。他压低声呵斥道:“你这孩子怎么回事,这个计算题
期刊
一、基础达标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有误的一项是( )   A.棱角(léng) 黧黑(lí)  诅咒(zǔ zhòu) 大煞风景(shà)   B.骤然(zhòu) 蜷卧(quán)  懈怠(xiè dài) 气喘吁吁(chuǎn)   C.虔诚(qián) 冰凌(líng)  衰竭(shuāi jié) 接踵而至(zhǒng)   D.恭顺(gōng) 冻疮(chuāng)  
期刊
我的窗外,有一棵紫薇树,树干笔直纤细,枝条奋力向四周延伸,椭圆形的树叶一片接着一片,翠色欲滴。瞧!微风拂过,就像一位婀娜多姿的女子在和我打招呼。   据说紫薇树又名“痒痒树”,只要我们挠一挠它的树干,紫薇花便会随之颤动。紫薇花成群结队地开放,在绿叶的簇拥下,格外耀眼,好似雨后的彩虹,好似清晨的朝阳,好似傍晚的霞光,美丽动人。紫薇花瓣有时薄得透明,像蝴蝶的翅膀,灵动极了。   紫薇树陪我度过了一段低
期刊
《在长江源头各拉丹冬》中,自然被赋予了生命和情感,读者随着作者的文字真切地领略了各拉丹冬的壮丽风光,同时,也感受到了造物主的伟力。   1.头痛,恶心,双脚绵软,呼吸困难——典型的缺氧反应,外加新伤剧痛。   “我要死了。”我少氣无力地说,声音空空荡荡,随即散失在冰原上。   而我似乎已经衰竭,心想碰巧哪一口气上不来,就长眠于此吧。   作者多次写自己在高原上的身体反应——不断地呈现恶化趋势,从侧
期刊
“各拉丹东”,藏语为“高高尖尖的山峰”。钟情于西藏,被誉为“西藏的歌者和行者”的马丽华,在极端的情况下,记录下自己在长江源头各拉丹冬的所见所感,带我们领略了壮观的雪山和奇异的景象。《在长江源头各拉丹冬》的语言特色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善用修辞,形象生动   各拉丹东作为长江的发源地,它的雄伟壮观、神秘高峻引起了读者的好奇心。作者为了淋漓尽致地表现出它的壮观,特地运用了比喻、拟人的修辞手
期刊
词典说   【释义】形容尽个人最大的能力克服困难或忍受苦痛。   【出处】明·李诩《戒庵老人漫笔·任兵宪家书》:“后来事未知若何,幸而承平,则父子享太平之福;不幸而有意外之变,但臣死忠,妻死節,子死孝,咬定牙关,大家成就一个是而已。”  学生说  咬紧牙关  ◎梁夏逸   装修别具一格的自助餐厅里播放着舒缓的音乐,人们匆匆从彼此身边经过,心神早已被手中餐盘上那诱人的美食勾了去,只盼着早些回座位去享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