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通过我们对房地产市场长期走势的分析发现,调控政策的影响力只是暂时的,更不可能改变楼市长期向上的趋势。而从根本上来说,只要中国长期以来的货币超额投放不停止,无论出台什么样的政策,房价的上涨趋势都不会改变。
政策异动引发悬疑
重庆要出台房地产消费税了!上海正要开征住房保有税!近期的房地产市场可谓新闻不断,而关注点都集中在后续可能针对房地产市场出台的政策。调控!调控!今年以来,一系列针对房地产市场的政策相继推出,让人感觉到又一轮的政策风暴已经来临,而这一切说到底,都是为了打压楼市不断向上涨升的态势。人们不禁要问:“这一系列政策能把楼市压下去吗?”
的确,近期楼市的调控政策的确让人感到有一种“山雨欲来风满楼”的感觉。4月初,有一条消息迅速传播,房地产特别消费税已通过建设部的审批,而且财政部和国务院通过的可能性非常大。该消息还透露,房地产特别消费税发起地点为重庆。而继重庆提出房地产消费税之后,紧接着又传出上海也将征收住房保有税,并称基本方案已定,上海的住房保有税可能对存量房和增量房一并征收,但会从购房套数、户型大小等方面来区别自住需求与投资需求。
其实从今年年初开始,遏制房价的过快上涨已经成了政策的首要目标,楼市也由此出现了一段时间的“休整”。1月初,国务院正式下发《关于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的通知》,要求进一步加强和改善房地产市场调控,稳定市场预期,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而调控政策在经过了一段“间隙期”后,近期再次出现了将进一步收紧的迹象,这也让许多购房者的心有些不安起来。日前,财政部在网站上发布《关于首次购买普通住房有关契税政策的通知》,再次收紧首次购买普通住房契税优惠政策。北京则提出将暂时不再安排热点地区高价土地交易,同时改进土地交易方式,不只是以“价高者得”。而新华社更是连续6天播发评论,解读房地产,抨击高房价,也被市场认为是后续政策即将推出的信号。
楼市呈阶梯式上升
那么,一系列政策的出台,是否能压得住楼市不断上涨的势头呢?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首先还是来回顾一下近lO年来房地产市场的走势。通过表2和图1我们可以发现,虽然经受了宏观经济环境变动和国家调控政策的影响,但近10年来中国的房地产市场始终保持着阶梯式上涨的态势,处在一个长期的上升通道中。与此同时,如果我们细细研究一下,它还是呈现出了几个阶段性的特征,这对于我们进一步判断后市的趋向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总的来说,近10年的楼市发展经历了6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是从1998年到2002年,这是中国房地产市场新周期的起点,在此期间,自住型购房消费占主流,房价上涨缓慢。 第二个阶段是从2003年至2005年,这是房地产市场的上涨期,经济发展刺激了住房消费,加之房价的上涨造成大量资金进入房地产市场以期保值增值,推动了房价的快速上涨。 第三个阶段是从2005年到2006年,在这期间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抑制楼市的政策,房地产市场也进入了一个相持的阶段,楼市的涨幅明显收敛。 第四个阶段是从2006年到2007年,各行业的资金蜂拥而入到房地产行业,房价屡创新高,“地王”频现。2007年的中国房地产市场更是演绎了一波令人难忘的行情,全国各地的房价都出现了不小的涨幅。年初首先是深圳、广州楼市领涨全国,5月份之后,沉寂已久的上海楼市也出现了快速上扬的行情,接着,楼市的上涨进一步蔓延到了许多二、三线城市。 第五个阶段是从2007年到2008年,楼市再次进入相持的阶段,从表2我们可以看出,不少城市2008年的房价与2007年相比,甚至还出现了小幅的回落。 第六个阶段是2009年楼市重又步入高涨期,在这个时期里全国楼市涨声一片,不少一线城市的高端住宅屡创“天价”。 终于在2010年,在一系列相关政策的作用下,楼市再次进入了一个相持期。不过,通过我们对房地产市场长期以来走势的分析,我们在图1中已经对今年房地产市场的走势做出了预测,那就是市场上涨的趋势不会改变。
政策打压收效有限
通过对房地产市场发展的这几个阶段分析,我们从中可以得出两个结论。第一,中国房地产市场的发展与宏观经济层面息息相关,正是因为中国经济的快速增长造就了房地产市场的繁荣;第二,政策打压收效有限,虽然政策对楼市能起到一定的抑制作用,它会阶段性地改变房价上涨的幅度和时间,但无法改变楼市总体向上的趋势。
为了厘清楼市发展的脉络,我们甚至可以把时间追溯到1992年,那年过后曾出现了一轮全国性的经济过热,其中房地产热相当令人注目。于是在1993年、1994年间,国家对此进行了宏观调控。当时中央政府采取了双紧政策,即收紧财政支出、收紧银根(提高利率、减少贷款、提前收贷),甚至强调,国有银行一律不能对房地产开发进行贷款。 经过几年的调控经济明显降温,而1997年下半年又爆发了东南亚金融危机,于是国家又推出了种种促进房地产市场发展的政策,比如,用宽松的住房金融推动住宅需求,减免税金降低购房负担,各地政府的房屋主管部门实施降低房屋交易费,让存量住房进入市场等。上海从1998年开始更推出了购房退税等其他政策,与此同时申城房地产市场也开始复苏。
之后以2003年8月12日国务院《关于促进房地产市场持续健康发展的通知》为标志,房地产市场进入了调控和上涨的胶着状态。终于在2005年3月2日,《关于切实稳定住房价格的通知》(“国八条”)的出台让不少城市的房价上涨暂时有所收敛。而2007年许多城市房价的再次“疯涨”终于让有关方面出台了“二套房贷”等极为严厉的政策。但在金融风暴的影响下,2008年宏观经济面临的境遇和1998年高度相似:外有全球金融危机引发的动荡,主要贸易国经济下滑成定势,出口环境恶化;内有大批企业倒闭,就业形势紧张。在这种情况下,刺激内需无疑成了当务之急,而房地产无疑又再次担当了这样的重任。终于国家再次出手刺激楼市,在2009年形成了楼市涨幅的另一个高点。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可以发现,虽然房地产市场经历了多次政策打压,但其明显具有阶段性的特征。中国经济的首要任务是发展,在“保增长”的大前提下,许多刺激经济增长的措施必然会使此前调控政策的影响“土崩瓦解”。
货币超额投放是关键
回顾历史是为了对今天和明天有更清晰的认识。通过以上一系列分析我们可以发现,调控政策虽然能产生阶段性的作用,但其影响力终究只是暂时的,更不可能改变楼市长期向上的趋势。为什么会这样呢?购房者的刚性需求是一个原因,而最为根本的是 在当前中国经济的增长模式下,为了刺激经济,愈演愈烈的货币超额投放,已成为中国楼市长期繁荣的幕后推手。从另一个角度来说,只要货币的超额投放不停止,无论出台什么样的政策,房价的上涨趋势都不会改变。
当然不可否认的是,当前市场上自住刚性需求依然旺盛,这表明中国房地产市场的发展仍然处在黄金时段。这种“需求”具有传动性质,从沿海经济发达地区逐步向中西部经济欠发达中地区传动;由“一次置业”向“二次置业”、“三次置业”传动;从高收入、中高收入家庭向中等收入乃至中低收入家庭传动;从一、二线大城市向三、四线中小城市和发达地区的小城镇传动。其实这几年来,中国老百姓的人均收入增长也是比较快的,这也成了房价不断上涨的重要动因。
然而,货币投放显示的力量却要强大得多。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国广义M2呈现快速增长态势,金融市场流动性呈现持续宽松状态。有专家认为,M2的快速增长为我国信贷市场提供了宽松的流动性环境,通过银行信贷,将居民对住房的潜在需求转变为有效需求,推动了房地产价格的上涨。此外,M2通过为市场提供充足的流动性影响房地产价格,M2的增加使得房地产商从银行获得贷款的可能性增加,潜在购房者流动性约束下降,从而对房地产需求和新建筑的投资决策产生影响,最终导致房地产价格变化。
根据中国指数研究院“房地产中长期发展动态模型”的研究,2009年全国商品房销售面积达9.37亿平方米,同比大幅增长42.1%。模型显示,正常增长率约为11.5%,另有18%的增长率来自2008年抑制需求的释放,而各类政策的影响分别为:信贷超额投放对增长率的贡献为6%,降息为4%,减税为2%,分别使得销售面积“超常”增长约0.4、0.24、0.16亿平方米。2009年全年,人民币各项贷款增加9.59万亿元,较上年增加4.69万亿元,创下历史新高。而2001~2009年的历史数据显示,货币投放对房地产市场的影响十分明显,房地产各类贷款、M2与销售面积和价格的走势趋同,多次出现了共同的顶点和底部。据测算,假定其他因素不变,2009年的M2快速增长导致商品房价格上涨9.7%,商品房销售面积增加18.8%,而在2001~2008年由货币投放引发的平均增长为5.9%和11.4%,由此可见货币供应量的大幅增长是房价过快上涨的重要原因。就像一位专家说的那样,说到底房价就是货币的直接对价,只要M2继续这样增长,不管出台什么样的政策,房价都难以深度下跌。
政策异动引发悬疑
重庆要出台房地产消费税了!上海正要开征住房保有税!近期的房地产市场可谓新闻不断,而关注点都集中在后续可能针对房地产市场出台的政策。调控!调控!今年以来,一系列针对房地产市场的政策相继推出,让人感觉到又一轮的政策风暴已经来临,而这一切说到底,都是为了打压楼市不断向上涨升的态势。人们不禁要问:“这一系列政策能把楼市压下去吗?”
的确,近期楼市的调控政策的确让人感到有一种“山雨欲来风满楼”的感觉。4月初,有一条消息迅速传播,房地产特别消费税已通过建设部的审批,而且财政部和国务院通过的可能性非常大。该消息还透露,房地产特别消费税发起地点为重庆。而继重庆提出房地产消费税之后,紧接着又传出上海也将征收住房保有税,并称基本方案已定,上海的住房保有税可能对存量房和增量房一并征收,但会从购房套数、户型大小等方面来区别自住需求与投资需求。
其实从今年年初开始,遏制房价的过快上涨已经成了政策的首要目标,楼市也由此出现了一段时间的“休整”。1月初,国务院正式下发《关于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的通知》,要求进一步加强和改善房地产市场调控,稳定市场预期,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而调控政策在经过了一段“间隙期”后,近期再次出现了将进一步收紧的迹象,这也让许多购房者的心有些不安起来。日前,财政部在网站上发布《关于首次购买普通住房有关契税政策的通知》,再次收紧首次购买普通住房契税优惠政策。北京则提出将暂时不再安排热点地区高价土地交易,同时改进土地交易方式,不只是以“价高者得”。而新华社更是连续6天播发评论,解读房地产,抨击高房价,也被市场认为是后续政策即将推出的信号。
楼市呈阶梯式上升
那么,一系列政策的出台,是否能压得住楼市不断上涨的势头呢?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首先还是来回顾一下近lO年来房地产市场的走势。通过表2和图1我们可以发现,虽然经受了宏观经济环境变动和国家调控政策的影响,但近10年来中国的房地产市场始终保持着阶梯式上涨的态势,处在一个长期的上升通道中。与此同时,如果我们细细研究一下,它还是呈现出了几个阶段性的特征,这对于我们进一步判断后市的趋向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总的来说,近10年的楼市发展经历了6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是从1998年到2002年,这是中国房地产市场新周期的起点,在此期间,自住型购房消费占主流,房价上涨缓慢。 第二个阶段是从2003年至2005年,这是房地产市场的上涨期,经济发展刺激了住房消费,加之房价的上涨造成大量资金进入房地产市场以期保值增值,推动了房价的快速上涨。 第三个阶段是从2005年到2006年,在这期间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抑制楼市的政策,房地产市场也进入了一个相持的阶段,楼市的涨幅明显收敛。 第四个阶段是从2006年到2007年,各行业的资金蜂拥而入到房地产行业,房价屡创新高,“地王”频现。2007年的中国房地产市场更是演绎了一波令人难忘的行情,全国各地的房价都出现了不小的涨幅。年初首先是深圳、广州楼市领涨全国,5月份之后,沉寂已久的上海楼市也出现了快速上扬的行情,接着,楼市的上涨进一步蔓延到了许多二、三线城市。 第五个阶段是从2007年到2008年,楼市再次进入相持的阶段,从表2我们可以看出,不少城市2008年的房价与2007年相比,甚至还出现了小幅的回落。 第六个阶段是2009年楼市重又步入高涨期,在这个时期里全国楼市涨声一片,不少一线城市的高端住宅屡创“天价”。 终于在2010年,在一系列相关政策的作用下,楼市再次进入了一个相持期。不过,通过我们对房地产市场长期以来走势的分析,我们在图1中已经对今年房地产市场的走势做出了预测,那就是市场上涨的趋势不会改变。
政策打压收效有限
通过对房地产市场发展的这几个阶段分析,我们从中可以得出两个结论。第一,中国房地产市场的发展与宏观经济层面息息相关,正是因为中国经济的快速增长造就了房地产市场的繁荣;第二,政策打压收效有限,虽然政策对楼市能起到一定的抑制作用,它会阶段性地改变房价上涨的幅度和时间,但无法改变楼市总体向上的趋势。
为了厘清楼市发展的脉络,我们甚至可以把时间追溯到1992年,那年过后曾出现了一轮全国性的经济过热,其中房地产热相当令人注目。于是在1993年、1994年间,国家对此进行了宏观调控。当时中央政府采取了双紧政策,即收紧财政支出、收紧银根(提高利率、减少贷款、提前收贷),甚至强调,国有银行一律不能对房地产开发进行贷款。 经过几年的调控经济明显降温,而1997年下半年又爆发了东南亚金融危机,于是国家又推出了种种促进房地产市场发展的政策,比如,用宽松的住房金融推动住宅需求,减免税金降低购房负担,各地政府的房屋主管部门实施降低房屋交易费,让存量住房进入市场等。上海从1998年开始更推出了购房退税等其他政策,与此同时申城房地产市场也开始复苏。
之后以2003年8月12日国务院《关于促进房地产市场持续健康发展的通知》为标志,房地产市场进入了调控和上涨的胶着状态。终于在2005年3月2日,《关于切实稳定住房价格的通知》(“国八条”)的出台让不少城市的房价上涨暂时有所收敛。而2007年许多城市房价的再次“疯涨”终于让有关方面出台了“二套房贷”等极为严厉的政策。但在金融风暴的影响下,2008年宏观经济面临的境遇和1998年高度相似:外有全球金融危机引发的动荡,主要贸易国经济下滑成定势,出口环境恶化;内有大批企业倒闭,就业形势紧张。在这种情况下,刺激内需无疑成了当务之急,而房地产无疑又再次担当了这样的重任。终于国家再次出手刺激楼市,在2009年形成了楼市涨幅的另一个高点。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可以发现,虽然房地产市场经历了多次政策打压,但其明显具有阶段性的特征。中国经济的首要任务是发展,在“保增长”的大前提下,许多刺激经济增长的措施必然会使此前调控政策的影响“土崩瓦解”。
货币超额投放是关键
回顾历史是为了对今天和明天有更清晰的认识。通过以上一系列分析我们可以发现,调控政策虽然能产生阶段性的作用,但其影响力终究只是暂时的,更不可能改变楼市长期向上的趋势。为什么会这样呢?购房者的刚性需求是一个原因,而最为根本的是 在当前中国经济的增长模式下,为了刺激经济,愈演愈烈的货币超额投放,已成为中国楼市长期繁荣的幕后推手。从另一个角度来说,只要货币的超额投放不停止,无论出台什么样的政策,房价的上涨趋势都不会改变。
当然不可否认的是,当前市场上自住刚性需求依然旺盛,这表明中国房地产市场的发展仍然处在黄金时段。这种“需求”具有传动性质,从沿海经济发达地区逐步向中西部经济欠发达中地区传动;由“一次置业”向“二次置业”、“三次置业”传动;从高收入、中高收入家庭向中等收入乃至中低收入家庭传动;从一、二线大城市向三、四线中小城市和发达地区的小城镇传动。其实这几年来,中国老百姓的人均收入增长也是比较快的,这也成了房价不断上涨的重要动因。
然而,货币投放显示的力量却要强大得多。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国广义M2呈现快速增长态势,金融市场流动性呈现持续宽松状态。有专家认为,M2的快速增长为我国信贷市场提供了宽松的流动性环境,通过银行信贷,将居民对住房的潜在需求转变为有效需求,推动了房地产价格的上涨。此外,M2通过为市场提供充足的流动性影响房地产价格,M2的增加使得房地产商从银行获得贷款的可能性增加,潜在购房者流动性约束下降,从而对房地产需求和新建筑的投资决策产生影响,最终导致房地产价格变化。
根据中国指数研究院“房地产中长期发展动态模型”的研究,2009年全国商品房销售面积达9.37亿平方米,同比大幅增长42.1%。模型显示,正常增长率约为11.5%,另有18%的增长率来自2008年抑制需求的释放,而各类政策的影响分别为:信贷超额投放对增长率的贡献为6%,降息为4%,减税为2%,分别使得销售面积“超常”增长约0.4、0.24、0.16亿平方米。2009年全年,人民币各项贷款增加9.59万亿元,较上年增加4.69万亿元,创下历史新高。而2001~2009年的历史数据显示,货币投放对房地产市场的影响十分明显,房地产各类贷款、M2与销售面积和价格的走势趋同,多次出现了共同的顶点和底部。据测算,假定其他因素不变,2009年的M2快速增长导致商品房价格上涨9.7%,商品房销售面积增加18.8%,而在2001~2008年由货币投放引发的平均增长为5.9%和11.4%,由此可见货币供应量的大幅增长是房价过快上涨的重要原因。就像一位专家说的那样,说到底房价就是货币的直接对价,只要M2继续这样增长,不管出台什么样的政策,房价都难以深度下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