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德育教育在化学教学中的渗透

来源 :心事·教育策划与管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ightwish11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的课程标准把德育教育放在十分重要的地位。新课程的培养目标指导我们:要使学生具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热爱社会主义,继承社会主义民主法制意识,遵守国家法律和社会公德;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具有社会主义责任感,努力为人民服务。要使学生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这充分说明了德育教育在整个教育教学中的重要地位,作为基础学科的化学肯定也必须重视德育教育。那么如何使化学课堂成为德育教育的主阵地呢?下面我从以下几方面谈谈我的体会:
  一、爱国主义教育的渗透
  德育的实质就是爱国主义教育。因此在传授知识的同时,利用各种可能的机会,加深同学们的爱国热情,陶冶爱国主义情操。比如:在讲《几种常见的盐》一节的开始,介绍著名化学家侯德榜的故事,他在美国攻读化学博士学位后,看到我国制碱工业被一家美国公司垄断,非常气愤,毅然放弃国外优厚的待遇回到祖国,在塘沽建起永利碱厂。通过改进生产工艺,产品质量优异,1925年在美国举办的博览会上获得金质奖章。此后,他精心实验,刻苦钻研,提出了先进的“侯氏制碱法”,名震中外,为祖国争得了荣誉。我国的地域资源:煤、石油、天然气矿产丰富,铁、锌、钨、锑、稀土、铝等金属储量均居世界前列,为我国现代化建设奠定了丰厚的物质基础,激励学生保护、开发和利用资源,努力学习,为祖国建功立业和振兴中华的使命感。
  二、辩论唯物主义教育
  辩论唯物主义教育是德育中用以观察事物的根本方法。在实际生活中,有许多的问题,人们一时无法理解,要正确的看待,必须运用论唯物主义的观点去认识,学习化学也同样如此。化学是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变化规律的科学。化学本身就充满了唯物主义辩证法,为学生树立辩证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提供了基础。因此教师应结合教材,结合学生实际,将智育与德育有机结合起来,在化学教学中有意识、有目的、有计划地以化学知识为载体,自然地渗透辩证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如在“氧化——还原反应”一节的教学中指出,氧化与还原是两个对立的概念,他们存在于同一反应中,相互依存,既对立又统一。混合气体的爆炸极限,就是量变引起质变的例子。此外,结合相关内容,还可引导学生逐步认识现象与本质、共性与个性、内因和外因的辩证关系,从而逐步树立事物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三、环境保护教育
  环境问题已经是一个全球性的问题,这是涉及到人类的生存与发展的重大问题。在众多的环境污染因素中,由化学品所造成的污染最为严重。因此,在化学课上向学生介绍一些化学与环境污染知识,进行环境保护教育,使学生养成环保意识是非常必要的。新教材中涉及环境教育的内容很多,比如:在学习水的内容时,使学生认识我国水资源匮乏的原因及后果,从而渗透对学生爱护水资源的教育;在学空气的内容时,使学生知道空气污染的成因及造成的后果,如温室效应而导致全球气温升高,臭氧层破坏的危害性等等。从而使学生深刻认识到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在实验中,废弃的物质倒在废液缸中,可回收的物质尽可能回收利用,在生活中从自身做起,节约用水、少使用一次性餐具、少用化学用品,减少污染;利用课外活动让学生测定雨水的PH值,从一个方面了解本地空气污染情况;收集废旧电池,防止其对土壤,水体的污染;出黑板报宣传节约用水,节约用电,使更多的人了解节省能源就是保护环境;在班级中号召大家不使用不可降解塑料,减少白色污染等等。从而在平时教学中培养学生养成保护环境的良好习惯。
  四、审美意识教育
  审美是德育教育不可缺少的部分,是一种侧重于感性的教育,它不具有强制性,让化学教学在内容、形式上都充满美感,就会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美的熏陶,获得精神的满足与愉悦,从而时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比如;在实验中介绍各种基本仪器时,可以使学生感受仪器形状的和谐美;在安装仪器时要求学生从下到上从左到右一字排列,使装置协调稳定,可以使学生感受实验装置的造型美;通过各种反应伴随的光、热、火花、颜色变化等,可以使学生感受化学实验的现象美;通过一些奇异的魔术般的变化,可以让学生感受化学变化的奇异美;通过教师严谨规范的操作,向学生展示科学的操作美等等。
  五、良好行为习惯教育
  向学生渗透良好的行为习惯的教育,要求教师在仪表、言行等方面为学生做出表率,努力做到“四个四”,既:“四心”(热心、耐心、关心、诚心)、“四正”(心正、身正、言正、行正)、“四导”(教导、引导、指导、疏导)、“四爱”(爱国、爱校、爱班、爱生),用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引导学生,教育学生,用躬身示说、为人师表的具体言行感染学生。例如:上课时,教师着装要朴素大方,讲普通话,语言要清楚、明白、有逻辑性。板书要整齐,书写要规范,辅导“后进生”要耐心、细致,使学生在教师的表率作用下,潜移默化地受到有益的熏陶和教育。
  (责任编校:合欢)
其他文献
明确性英语教学大纲中英语口语教学的目的,结合中考发展中越来越重视语言交际能力,特别是口语能力的趋势,利用小组合作学习为英语口语学习提供予学生更多更广的英语语境交往
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人民思想意识的不断提升,对教育的重视程度也越来越高。为了提高教育的实效性,教育改革的力度不断加大,初中语文综合性学习也因此成为教学改革的一个重点
2011年在上海华东师范大学进修期间,在杭州十四中考查学习观摩了新疆国培班赖祥松老师的一节数学课,本校特级教师评课对其的课进行了点评,其中如何引导学生进行反思与总结,鼓励学生开动脑筋,通过类比、联想、迁移或拓展,挖掘习题中的潜在因素,进一步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逐步培养学生的严谨态度和创新精神,是每个高三老师都在为之探索的工作。收益不少,启发颇多,下面与各位老师交流一下我的感受。  一、听课特记  
儒家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对中华文化具有深远的影响.现如今首倡儒家文化,本文对传统儒家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行研究探讨,以期为相关研究提供参考资料.
中学生天真烂漫,对世界仍充满好奇,他们渴望真实自由,向往轻松自在.可在教师眼里,希望他们能像作家、记者、文秘人员一样会写作,而中学生的表达能力总是和老师想象中的差距甚
期刊
教学策略是教学方法的指导,好的教学方法有促进教学策略的形成.以下是笔者谈论的教学策略与方法:一:教学激发情感,知识渗透思想.二、展示个性教学,激发学习兴趣.三、优化教案
一轮复习以前,由于知识系统的单一,很多学生感觉学习数学的难度不大,数学成绩也较稳定,但进入单招复习阶段后,各学科知识量的大幅增加、知识难度的大幅提升,导致数学学习难度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二十一世纪是创造教育的世纪,教育主题是:实施创新教育,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主战场。当前正在全面推行“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核心的素质教育。”小学阶段是开发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时期。  一、创设气氛,培养创新意识  (一)创设宽松、和谐的氛围:在课堂教学中老师要收起严肃的面孔,换上亲切、和蔼的笑脸,把微笑带进课堂。说话幽默、风趣一点,不嘲
高考语文实用类文本阅读是新课程改革后出现的一道新题型,考查学生分析综合、鉴赏评价、探究三项能力,是对学生要求比较高的一道题,学生对此题掌握能力有限.从高考能力考查要
什么样的语文课才是真正理想的语文课?真正理想的语文课堂应该是使人愉悦和轻松的,是使人感到赏心悦目、心神陶醉的,是散发着浓郁的语文味的。语文教学的本色是什么?是繁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