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文学作品是以文字展现意境的独特艺术样式。在长期的语文学科学习过程中,常面临着理解、背诵文学作品的任务,由于阅历不丰,很多时候,是以生搬硬套和死记硬背的方式来完成的。这样导致美的丢失,趣的丧失,而通过“遇见”文学作品的美,便可以很好地打通阅读、理解、记忆文学作品的新途。
【关键词】 “遇见”理解;视听;联想;共鸣
文学是用语言塑造形象、以反映社会生活和表达作者思想感情的艺术样式。王国维先生在《人间词话》里说:“夫境界之呈于吾心而见于外物者,皆须臾之物。惟诗人能以此须臾之物,镌诸不朽之文字,使读者自得之。遂觉诗人之言,字字为我心中所欲言,而又非我之所能自言。”
倘若让读者“遇见”作者描绘的形象、境界,似曾相识的情感油然而生,亲切和欣喜必然一跃而出,“遂觉诗人之言,字字为我心中所欲言”,此时,对作品的理解,已登新境。怎样去“遇见”文学作品的美,以有效提升对作品的阅读理解、记忆呢?
一、以现代传媒为媒,唤醒视听
在这个传媒异常发达的时代,视听变得触手可及,也就为我们“遇见”文学作品的美提供了平台。
1.电视剧中“遇见”
沉迷肥皂剧是浪费生命,但收看一些经典剧目却是有增益的。去年暑期,一档“小戏骨”节目,为一众中学生津津乐道。小戏骨们演的《红楼梦》,相当吸睛:凤姐处事的老练、话语里的杀伐决断,黛玉的娇弱易敏,话里话外的含沙射影,宝钗的温和、世故,刘姥姥进大观园时与凤姐对话拿捏有寸等等,小戏骨们通过一句句精要台词、一个个传神眼神,清晰地呈现在画面中,直抵观众眼里心里,对于曾赏读过、被要求精读《红樓梦》的学生来说,细观一场屏幕大戏,理解文学艺术中的意与境,理解人物的性格及心理,将变得更直观、深刻,在屏幕与文本间多次切换,不失为深入理解文学作品的一种途径。
2.歌曲中“遇见”
音乐是没有国界的艺术,最易引发共鸣。很多文学作品被谱成曲子,被演唱者动情演绎,有时,还会配上与相适的情境画面。听一听曲,随演唱者进入歌曲意境,很容易触摸到艺术作品的温度与厚度。如李煜的《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被谱成了曲。词作通篇一气盘旋,波涛起伏,又围绕着一个中心思想,结合成协调的艺术整体。整曲充满悲恨凄楚的感情色彩,其感情之强烈,如滔滔江水,大有不顾一切冲决而出之势。让我们看见了一个处于刀俎之上亡国之君的“一字一珠”,也深刻理解了后人作出的评价:“作个才人真绝代,可怜薄命作君王。”听一听,唱一唱,易深刻理解佳作,熟唱即成诵,且无牵强机械背诵之累。
3.综艺节目中“遇见”
学子多喜欢综艺节目。如能从节目中吸收营养,助力学习成长,也就辟出了一条理解文学作品的近路。《中国诗词大会》就是央视科教频道推出的一席盛宴。节目以“赏中华诗词、寻文化基因、品生活之美”为基本宗旨,融攻擂、守擂等形式为一体,既有台上两两对抗,又有选手与观众的对抗,既草根化,又高雅。既看见选手们在诵古诗词,更遇见大家们在探寻文化;既听他人诠释对诗词及社会文化的理解,也试着自已梳理答题思路;既心牵选手胜负,又从古人智慧和情怀中汲取营养。应该说,不仅可从综艺节目中去遇见文学艺术的美,更可将节目形式借鉴到平时课堂上来,使课堂形式美与内容美高度融合,增进对作品的理解。
二、以生活画面为画,唤醒联想
以生活画面、场景或情境与作者所描写的意境相会合、叠印,从而产生发散联想及情感的交融,是文学作品学习和理解过程中的又一上乘境界。
1.联想场景,迁延出记忆印象
“文学艺术来源于生活,但高于生活。”文学创作,均有一定的现实原型。带着一双发现的眼睛,处处可见佳作。如元日夜,笔者置身于热闹的上海淮海路。凉风挡不住霓虹闪烁的热情,低温挡不住人们漫步街头的兴致,一棵棵行道树,被一串串霓虹灯装点得素雅有致。看着夜色里街上的人流和行道上火树银花,一首唐代苏味道的《正月十五夜》马上被置顶,诗中“火树”、“银花”把此刻夜景统领住,游人盛、游性酣、节日风光引人入胜的画面感穿越过千年,与现在相会、相通。今连着古,古连着今,景遇到诗,诗遇到景。让人于景中遇诗人,于诗中会意境。
2.联想细节,生发出心底真情
笔者养了一只宠物狗,一家三口外出一天后,返家即带被关了一天的它外出排便,途中,狗饿不择食,居然把在草丛里叼到的纸团囫囵吞下果腹,躲开抢夺,匆匆下肚。似得甜头,又于草丛乱嗅乱啃,拉不动,赶不走。此景让人马上联想到《游边》。诗作描写马匹饥饿无食的情景,暗示军队给养不足,边疆将士生活的艰苦。起初,对于诗作主题意义的理解,只是泛泛然,但联系生活中的这个小细节后,笔者重新认识了“饿马嗅枯丛”,眼前浮现那瘦骨嶙峋的战马、面黄肌瘦的战士,漫卷黄沙的边土上,不见一根青草甚至不见一根带有生机的草根……感叹诗人白描手法的精准,精要,追思战事连连无宁日,思乡厌战无归期的悲苦,感受和平的弥足珍贵。
3.联想调侃,勾描出深刻思考
入冬,流感频发。全家的流感从母亲那里起头了。每见她咳嗽厉害,笔者都要调侃一下:来,快把这包东西吃了,包好,别咳了,你仍只是肚饿,包好包好。母亲会配合我的调侃,说:真得了?快,人血馒头……。等到我流感咳嗽时,母亲也会跟我如此调侃一番。调侃中,我们把《药》全文那些细描的动作、经典的对话,叙述演绎一遍,此时,鲁迅笔下那些封建遗老一个个从书中走来,小栓与夏瑜静静躺在山坡。回回患了咳嗽,我总会不经意联想到“人血馒头”、想起鲁迅先生的“药”,再联想到他的弃医从文,在不知不觉中,“药能医哪”,“药需医谁”等问题,被自问了一遍又一遍,被思考许久许久。
三、以亲身游历为历,唤醒共鸣
大学者苏轼评王维诗画作品时道:“读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可见诗情画意是相辅相生的。在生活中,多些自然景观及人文景观的欣赏,多些生活阅历的积累,更容易形成诗画自然衔接的顿悟、共鸣。 1.游历自然水山,展开奇异幻想
用情境幻想深入作品内部,容易获得思想认知水平的提高。如,母亲老家多有奇峻的自然山水,寒假省亲,我们总要觅一僻静风景区,赏玩一番。一次,沿一新修小路向山里进发。盘旋二十几公里,来到武功山脚下,别有洞天:往上看,尚有近千米海拔的山峰,往下看,是一个四面环山的村庄,梯田环伺,民房隐现,鸡犬声相闻,令人产生奇异幻想,《桃花源记》一下就挨挨挤挤地要跃出文本、跃出脑门:那些农户、邻人,笑吟吟地出门相迎,摆出了自酿米酒,宰杀了鸡鸭,我们在一起聊村民的生活。出得屋来,看见农人奔走招呼,相互问候,孩子们随意走到他人家中拜年讨彩……一幅幅动人的世外乡居生活图,给人美感、幸福感、平和感。不对,那背影不是陶渊明么,他在做什么?哦,采菊东篱下……类似奇异幻想奔腾而出,文学作品的美感,与山水自然呼应,彼此浑然。
2.親临创作源地,体会思想情感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读书与行路,不可偏废。前年,笔者去到湖南,游览了韶山,探访毛主席故居;游了湖南大学,探访了岳麓书院;游了橘子洲,在少年毛泽东击水的地方伫立良久。亲临这些地方,再阅碑刻上的《沁园春·长沙》,而立之年毛泽东的激情壮志和远大的理想抱负跃然眼前,那段他在长沙时的求学生活和社会活动像电影一样浮现,辛亥革命、五四运动、五卅惨案、国共合作的领导权之争等时局动荡之下,他仍形成了自己坚定的价值观,让人心生敬佩之情。同时,与其他的作品再联贯起来,激扬的文字,豪放的气度,远大的理想都是呼之即出。
3.躬身参与实践,产生细腻体验
南宋诗人陆游在《冬夜读书示子聿》中语:“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可以说,“躬行”是智慧及情感产生的源头。开田、点秧、种麻;追肥、撒网、采茶;煮水、做饭、侍花;待客、交友、闲话……当五谷能分,四体皆勤,能友能独,能居能出之时,体验必渐丰渐细。躬身践行多了,与作者的情感体验就近了。谁能说一个没农村生活体验的人会对“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产生真正的共鸣?读着“篱落疏疏一径深,树头花落未成阴。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一诗,如果是小时候在花丛中追过蝴蝶,必是会心一笑,物我交融、情趣相生的画面浮现,手上还似粘有黄蝶翅膀上的粉末,滑腻犹存呢,此趣此味,定入心入骨。
“遇见”,使我们得以远离解构剖析式的阅读,使我们不再是文学作品的“局外人”,而是“参与者”。在与作者交流、与文本对话时,自主、自觉而自然地陶醉于文学作品的阅读审美之中。阅读理解、甚至背诵记忆,都变得更加畅达。
【参考文献】
[1]智仁勇,叶圣陶.语文教育言论摘编[M].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2004.
[2]李泽厚,李泽厚.十年集[M].合肥:安徽文艺出版社,1994.
[3]宗白华.艺境[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
[4]滕咸惠.《人间词话》译注[M].济南:齐鲁书社,1986.
[5]李正兵,陈立宏.意象:中国古典诗词解读的焦点[J].语文教学通讯,2004,(2).
【关键词】 “遇见”理解;视听;联想;共鸣
文学是用语言塑造形象、以反映社会生活和表达作者思想感情的艺术样式。王国维先生在《人间词话》里说:“夫境界之呈于吾心而见于外物者,皆须臾之物。惟诗人能以此须臾之物,镌诸不朽之文字,使读者自得之。遂觉诗人之言,字字为我心中所欲言,而又非我之所能自言。”
倘若让读者“遇见”作者描绘的形象、境界,似曾相识的情感油然而生,亲切和欣喜必然一跃而出,“遂觉诗人之言,字字为我心中所欲言”,此时,对作品的理解,已登新境。怎样去“遇见”文学作品的美,以有效提升对作品的阅读理解、记忆呢?
一、以现代传媒为媒,唤醒视听
在这个传媒异常发达的时代,视听变得触手可及,也就为我们“遇见”文学作品的美提供了平台。
1.电视剧中“遇见”
沉迷肥皂剧是浪费生命,但收看一些经典剧目却是有增益的。去年暑期,一档“小戏骨”节目,为一众中学生津津乐道。小戏骨们演的《红楼梦》,相当吸睛:凤姐处事的老练、话语里的杀伐决断,黛玉的娇弱易敏,话里话外的含沙射影,宝钗的温和、世故,刘姥姥进大观园时与凤姐对话拿捏有寸等等,小戏骨们通过一句句精要台词、一个个传神眼神,清晰地呈现在画面中,直抵观众眼里心里,对于曾赏读过、被要求精读《红樓梦》的学生来说,细观一场屏幕大戏,理解文学艺术中的意与境,理解人物的性格及心理,将变得更直观、深刻,在屏幕与文本间多次切换,不失为深入理解文学作品的一种途径。
2.歌曲中“遇见”
音乐是没有国界的艺术,最易引发共鸣。很多文学作品被谱成曲子,被演唱者动情演绎,有时,还会配上与相适的情境画面。听一听曲,随演唱者进入歌曲意境,很容易触摸到艺术作品的温度与厚度。如李煜的《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被谱成了曲。词作通篇一气盘旋,波涛起伏,又围绕着一个中心思想,结合成协调的艺术整体。整曲充满悲恨凄楚的感情色彩,其感情之强烈,如滔滔江水,大有不顾一切冲决而出之势。让我们看见了一个处于刀俎之上亡国之君的“一字一珠”,也深刻理解了后人作出的评价:“作个才人真绝代,可怜薄命作君王。”听一听,唱一唱,易深刻理解佳作,熟唱即成诵,且无牵强机械背诵之累。
3.综艺节目中“遇见”
学子多喜欢综艺节目。如能从节目中吸收营养,助力学习成长,也就辟出了一条理解文学作品的近路。《中国诗词大会》就是央视科教频道推出的一席盛宴。节目以“赏中华诗词、寻文化基因、品生活之美”为基本宗旨,融攻擂、守擂等形式为一体,既有台上两两对抗,又有选手与观众的对抗,既草根化,又高雅。既看见选手们在诵古诗词,更遇见大家们在探寻文化;既听他人诠释对诗词及社会文化的理解,也试着自已梳理答题思路;既心牵选手胜负,又从古人智慧和情怀中汲取营养。应该说,不仅可从综艺节目中去遇见文学艺术的美,更可将节目形式借鉴到平时课堂上来,使课堂形式美与内容美高度融合,增进对作品的理解。
二、以生活画面为画,唤醒联想
以生活画面、场景或情境与作者所描写的意境相会合、叠印,从而产生发散联想及情感的交融,是文学作品学习和理解过程中的又一上乘境界。
1.联想场景,迁延出记忆印象
“文学艺术来源于生活,但高于生活。”文学创作,均有一定的现实原型。带着一双发现的眼睛,处处可见佳作。如元日夜,笔者置身于热闹的上海淮海路。凉风挡不住霓虹闪烁的热情,低温挡不住人们漫步街头的兴致,一棵棵行道树,被一串串霓虹灯装点得素雅有致。看着夜色里街上的人流和行道上火树银花,一首唐代苏味道的《正月十五夜》马上被置顶,诗中“火树”、“银花”把此刻夜景统领住,游人盛、游性酣、节日风光引人入胜的画面感穿越过千年,与现在相会、相通。今连着古,古连着今,景遇到诗,诗遇到景。让人于景中遇诗人,于诗中会意境。
2.联想细节,生发出心底真情
笔者养了一只宠物狗,一家三口外出一天后,返家即带被关了一天的它外出排便,途中,狗饿不择食,居然把在草丛里叼到的纸团囫囵吞下果腹,躲开抢夺,匆匆下肚。似得甜头,又于草丛乱嗅乱啃,拉不动,赶不走。此景让人马上联想到《游边》。诗作描写马匹饥饿无食的情景,暗示军队给养不足,边疆将士生活的艰苦。起初,对于诗作主题意义的理解,只是泛泛然,但联系生活中的这个小细节后,笔者重新认识了“饿马嗅枯丛”,眼前浮现那瘦骨嶙峋的战马、面黄肌瘦的战士,漫卷黄沙的边土上,不见一根青草甚至不见一根带有生机的草根……感叹诗人白描手法的精准,精要,追思战事连连无宁日,思乡厌战无归期的悲苦,感受和平的弥足珍贵。
3.联想调侃,勾描出深刻思考
入冬,流感频发。全家的流感从母亲那里起头了。每见她咳嗽厉害,笔者都要调侃一下:来,快把这包东西吃了,包好,别咳了,你仍只是肚饿,包好包好。母亲会配合我的调侃,说:真得了?快,人血馒头……。等到我流感咳嗽时,母亲也会跟我如此调侃一番。调侃中,我们把《药》全文那些细描的动作、经典的对话,叙述演绎一遍,此时,鲁迅笔下那些封建遗老一个个从书中走来,小栓与夏瑜静静躺在山坡。回回患了咳嗽,我总会不经意联想到“人血馒头”、想起鲁迅先生的“药”,再联想到他的弃医从文,在不知不觉中,“药能医哪”,“药需医谁”等问题,被自问了一遍又一遍,被思考许久许久。
三、以亲身游历为历,唤醒共鸣
大学者苏轼评王维诗画作品时道:“读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可见诗情画意是相辅相生的。在生活中,多些自然景观及人文景观的欣赏,多些生活阅历的积累,更容易形成诗画自然衔接的顿悟、共鸣。 1.游历自然水山,展开奇异幻想
用情境幻想深入作品内部,容易获得思想认知水平的提高。如,母亲老家多有奇峻的自然山水,寒假省亲,我们总要觅一僻静风景区,赏玩一番。一次,沿一新修小路向山里进发。盘旋二十几公里,来到武功山脚下,别有洞天:往上看,尚有近千米海拔的山峰,往下看,是一个四面环山的村庄,梯田环伺,民房隐现,鸡犬声相闻,令人产生奇异幻想,《桃花源记》一下就挨挨挤挤地要跃出文本、跃出脑门:那些农户、邻人,笑吟吟地出门相迎,摆出了自酿米酒,宰杀了鸡鸭,我们在一起聊村民的生活。出得屋来,看见农人奔走招呼,相互问候,孩子们随意走到他人家中拜年讨彩……一幅幅动人的世外乡居生活图,给人美感、幸福感、平和感。不对,那背影不是陶渊明么,他在做什么?哦,采菊东篱下……类似奇异幻想奔腾而出,文学作品的美感,与山水自然呼应,彼此浑然。
2.親临创作源地,体会思想情感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读书与行路,不可偏废。前年,笔者去到湖南,游览了韶山,探访毛主席故居;游了湖南大学,探访了岳麓书院;游了橘子洲,在少年毛泽东击水的地方伫立良久。亲临这些地方,再阅碑刻上的《沁园春·长沙》,而立之年毛泽东的激情壮志和远大的理想抱负跃然眼前,那段他在长沙时的求学生活和社会活动像电影一样浮现,辛亥革命、五四运动、五卅惨案、国共合作的领导权之争等时局动荡之下,他仍形成了自己坚定的价值观,让人心生敬佩之情。同时,与其他的作品再联贯起来,激扬的文字,豪放的气度,远大的理想都是呼之即出。
3.躬身参与实践,产生细腻体验
南宋诗人陆游在《冬夜读书示子聿》中语:“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可以说,“躬行”是智慧及情感产生的源头。开田、点秧、种麻;追肥、撒网、采茶;煮水、做饭、侍花;待客、交友、闲话……当五谷能分,四体皆勤,能友能独,能居能出之时,体验必渐丰渐细。躬身践行多了,与作者的情感体验就近了。谁能说一个没农村生活体验的人会对“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产生真正的共鸣?读着“篱落疏疏一径深,树头花落未成阴。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一诗,如果是小时候在花丛中追过蝴蝶,必是会心一笑,物我交融、情趣相生的画面浮现,手上还似粘有黄蝶翅膀上的粉末,滑腻犹存呢,此趣此味,定入心入骨。
“遇见”,使我们得以远离解构剖析式的阅读,使我们不再是文学作品的“局外人”,而是“参与者”。在与作者交流、与文本对话时,自主、自觉而自然地陶醉于文学作品的阅读审美之中。阅读理解、甚至背诵记忆,都变得更加畅达。
【参考文献】
[1]智仁勇,叶圣陶.语文教育言论摘编[M].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2004.
[2]李泽厚,李泽厚.十年集[M].合肥:安徽文艺出版社,1994.
[3]宗白华.艺境[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
[4]滕咸惠.《人间词话》译注[M].济南:齐鲁书社,1986.
[5]李正兵,陈立宏.意象:中国古典诗词解读的焦点[J].语文教学通讯,200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