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网络时代,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必须推动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平台建设,实现网络育人。新时代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平台建设要以顶层设计为引领,以服务师生为核心,以硬件优化为基础,以媒体融合为抓手,以队伍建设为依托,多措并举构建“三全育人”格局。
关键词:易班;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平台建设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20)33-0048-02
开放科学(资源服务)标识码(OSID):
互联网的影响日益广泛并呈增强态势,网络已成为高校学生学习、生活、工作、娱乐甚至生存的重要载体,对其思想观念、行为习惯、心理动态等方面产生重大影响。因此,推动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平台建设是适应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新特点、新规律的重要举措,具有重大意义。
1 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平台建设是一项迫切任务
根据第45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20年3月,我国网民规模为9. 04亿,其中学生最多,占比26.9%,而网络与高校师生的结合影响最为深刻广泛。因此,如何保障广大高校师生能够积极传播正能量、弘扬主旋律,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平台建设意义重大。
1.1互联网成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新战场
互联网的不断升级加速了信息社会的深刻变革,尤其是互联網与新媒体的“联姻”打破了传统媒体对信息的主导和垄断。高校师生逐渐与网络平台结缘,校园信息的传播和交流打破了传统的时空界限,高校的舆论生态发生深刻变化,网络成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又一主战场。
一方面,网络平台几乎满足了大学生的多数诉求,其思想观念、价值判断、行为习惯深受影响,成为影响大学生成长成才的重要思想舆论环境。而青年大学生正处于“拔节孕穗”的人生关键期,价值观、判断力正在形成,极易受到网络的影响。尤其是别有用心者,利用网络混淆视听、蛊惑人心,夺取青年大学生,攻占高校舆论阵地。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2016年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所指“互联网突破了课堂、高校、求知的传统边界,对学生的影响越来越大。从一定意义上说,谁赢得了互联网,谁就赢得青年。”[1]
另一方面,网络平台成为高校教师进行文化交流、学术切磋、思想辩论的重要载体。高校教师的言行具有一定的社会影响,尤其是大学教授的社会地位比较高,有的教授甚至是公众人物,其言行的社会影响力、舆论引领力巨大。高校教师与网络新媒体的结合,使具有一定社会引领效应的思想言论等可以被共享,产生重大的社会影响。因此,无论是在私下里、课堂上还是网络上,大学教授都应该格外注意自己的言辞和政治立场是否正确。
1.2网络育人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新途径
推动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平台建设,是提升网络育人实效,深化“三全育人”基本要求,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必然要求,具有极强的引领和示范作用。2017年,教育部印发了关于《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实施纲要》的通知,明确要求开展网络育人质量提升行动。
实现网络育人,要建立健全网络育人体系。一是紧紧围绕新时代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深入贯彻落实全国教育大会、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精神,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积极践行“三全育人”理念,通过注重顶层设计,健全完善网络育人新体系;二是突出思想价值引领,优化网络文化内容供给;三是维护网络生态安全,筑牢清朗网络空间等着力搭建学校网络宣传思想文化的重要阵地,准确把握大学生成长发展的实际需求,加强“融媒体 思政”建设,积极探索“互联网 思政”的全员、全程、全方位网络育人。
2“易班”的基本经验与现实梗阻
“易班”作为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较为成熟的主要平台,具有思想政治教育、处理日常事务、开展各种活动等功能,起步早、发展快、影响广泛,具有丰富的建设经验。同时,由于互联网技术发展日新月异,加之网络平台自身具有的虚拟性、难控性、自由性等特点,“易班”建设和网络育人作用的发挥还存在一定的现实梗阻。
2.1“易班”发展的基本经验分析
“易班”作为实现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平台,集思政教育、生活服务、文化娱乐于一体,在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及学生服务方面应用相当广泛,对教育教学水平与服务效能的提升起着极大的促进作用,承担着网络育人的重要使命,[2]在建设过程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一是形成了品牌效应。自2015年易班全新改版升级后,融合了多种主流网络平台的Web2.0应用,借鉴了其他网络媒体的个性化服务功能,开发出支持多种访问形式的PC和终端,吸引了大量用户,品牌效应显著。二是坚持以服务学生为中心的建设理念。易班以服务“每个学生的终身发展”为基本目标,可提供学习、生活、娱乐等服务,提升在校学生用户体验。三是实现网络育人和文化育人相结合。“易班”是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专业化网络平台,可通过网络实现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也可以通过建设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实现以文化人、铸魂育人。四是坚持师生共建的基本方法。“易班”在高校的生存和发展是基于师生共建的发展模式,普遍以“易班发展中心”为其存在形态,教师与学生共同管理和维护,实现资源共享和教学相长,以此促进网络平台的高效运行。
2.2“易班”发展遇到的现实梗阻
“易班”作为高校师生互动交流的网络虚拟社区,自2007年8月诞生Web 1.0,到2015年易班全新改版升级至今,依然存在如与同类社交平台相比竞争优势不明显等一些共性问题,影响和制约着易班建设以及网络育人效果。
一是工作机制不健全。易班发展中心人员均为兼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无法承担起全部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任务,技术支撑非计算机专业人员,没有专人从事易班建设工作,辅导员参与热情不高,党政工团齐抓共管的体系尚未构建起来。二是用户黏性弱。“易班”的文化内容吸引力较小,轻应用开发滞后,立足学生个性特征、贴近生活实际的需求不够,教师、学生用户体验较差。三是育人合力尚未形成。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平台建设是牵一发而动全身的系统工程,需要高校各有关部门联动共建、联合推进,尤其是要充分发挥广大师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在建设、运营与管理过程中实现育人目标。但实际情况并非如此,广大师生参与热情不高、网络平台运行与管理不规范、平台作用发挥不充分等问题依然存在。 3 推进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平台建设的原则
推进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平台建设,关键在创新,重点在管理。要以顶层设计为引领,以服务师生为核心,以硬件优化为基础,以媒体融合为抓手,以队伍建设为依托,多措并举加强网络育人,形成新的工作实效提升点。
3.1 加强顶层设计,建立健全工作机制
“党管宣传、党管意识形态、党管媒体,是坚持党的领导的重要方面。”[3]推进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平台建设要加强党的统一领导和管理,关键是管好导向、管好阵地、管好队伍,提高对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驾驭能力,强化落实校党委依法依规对校园新媒体、校园网络的管理,“管好用好互联网,是新形势下掌控新闻舆论阵地的关键”,将各级各类“具有媒体属性和舆论动员功能的传播平台都纳入管理范围。”
3.2 坚持共建共治,增强服务师生能力
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平台具有开放性和自由性,能切实推动校园治理的智能化和民主化,形成多方谋划、广泛参与、共同享有的“共建共治”的校园治理新格局。网络新媒体环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对象、范围、方式、环境等都发生了重大变化,面临着新的严峻考验,但其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没有变。因此,必须认清形势,明确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中心任务,提升服务育人中心工作能力水平,为广大师生提供便利。
3.3 優化硬件设施,创新网络育人载体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不断探索“互联网 ”带来的新契合点,整合网络文化资源、推进智慧校园建设、打造网络教育精品、推进网络平台建设,要大力培育学校官方微信公众号、官方微博、微视、抖音等具有一定影响力的新媒体平台,加强直播间、热线等形式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平台建设。
3.4 促进媒体融合,提升网络育人效果
基于网络平台的多元化这一现实境遇,推进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平台建设,要紧紧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大力促进媒体资源融合、功能融合、产品融合、理念融合、服务融合,建立媒体矩阵,把分立的发布终端整合起来,打造一个线上线下相贯通的矩阵化媒体平台,将校园传统媒体、校园新媒体(“两微一端”、官网)与社会媒体资源融为一体,形成线上线下、校内校外育人合力,提升网络育人效果。
3.5 加强队伍建设,提供有力组织保障
推进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平台建设,做好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关键在人。党政干部、宣传部门工作人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辅导员班主任、学生干部骨干等作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主体,他们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组织者、实施者,其政治站位的高低、政治立场的对错、思想言行的是非,直接关系到思想政治教育具体责任能否落实到位。因此,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平台建设队伍的成员结构是否合理,是建设能够胜任网络路思政工作的重要前提。
参考文献:
[1]习近平,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N].人民日报,2016-12-09.
[2]刘阳,基于“易班”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平台建设研究[J].中国多媒体与网络教学学报,2018(11).
[3]习近平,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文章选编[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党建读物出版社,2016.
【通联编辑:梁书】
作者简介:刘一叶(1991-),女,陕西商洛人,研究生,讲师,研究方向为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实践。
关键词:易班;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平台建设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20)33-0048-02
开放科学(资源服务)标识码(OSID):
互联网的影响日益广泛并呈增强态势,网络已成为高校学生学习、生活、工作、娱乐甚至生存的重要载体,对其思想观念、行为习惯、心理动态等方面产生重大影响。因此,推动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平台建设是适应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新特点、新规律的重要举措,具有重大意义。
1 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平台建设是一项迫切任务
根据第45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20年3月,我国网民规模为9. 04亿,其中学生最多,占比26.9%,而网络与高校师生的结合影响最为深刻广泛。因此,如何保障广大高校师生能够积极传播正能量、弘扬主旋律,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平台建设意义重大。
1.1互联网成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新战场
互联网的不断升级加速了信息社会的深刻变革,尤其是互联網与新媒体的“联姻”打破了传统媒体对信息的主导和垄断。高校师生逐渐与网络平台结缘,校园信息的传播和交流打破了传统的时空界限,高校的舆论生态发生深刻变化,网络成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又一主战场。
一方面,网络平台几乎满足了大学生的多数诉求,其思想观念、价值判断、行为习惯深受影响,成为影响大学生成长成才的重要思想舆论环境。而青年大学生正处于“拔节孕穗”的人生关键期,价值观、判断力正在形成,极易受到网络的影响。尤其是别有用心者,利用网络混淆视听、蛊惑人心,夺取青年大学生,攻占高校舆论阵地。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2016年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所指“互联网突破了课堂、高校、求知的传统边界,对学生的影响越来越大。从一定意义上说,谁赢得了互联网,谁就赢得青年。”[1]
另一方面,网络平台成为高校教师进行文化交流、学术切磋、思想辩论的重要载体。高校教师的言行具有一定的社会影响,尤其是大学教授的社会地位比较高,有的教授甚至是公众人物,其言行的社会影响力、舆论引领力巨大。高校教师与网络新媒体的结合,使具有一定社会引领效应的思想言论等可以被共享,产生重大的社会影响。因此,无论是在私下里、课堂上还是网络上,大学教授都应该格外注意自己的言辞和政治立场是否正确。
1.2网络育人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新途径
推动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平台建设,是提升网络育人实效,深化“三全育人”基本要求,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必然要求,具有极强的引领和示范作用。2017年,教育部印发了关于《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实施纲要》的通知,明确要求开展网络育人质量提升行动。
实现网络育人,要建立健全网络育人体系。一是紧紧围绕新时代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深入贯彻落实全国教育大会、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精神,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积极践行“三全育人”理念,通过注重顶层设计,健全完善网络育人新体系;二是突出思想价值引领,优化网络文化内容供给;三是维护网络生态安全,筑牢清朗网络空间等着力搭建学校网络宣传思想文化的重要阵地,准确把握大学生成长发展的实际需求,加强“融媒体 思政”建设,积极探索“互联网 思政”的全员、全程、全方位网络育人。
2“易班”的基本经验与现实梗阻
“易班”作为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较为成熟的主要平台,具有思想政治教育、处理日常事务、开展各种活动等功能,起步早、发展快、影响广泛,具有丰富的建设经验。同时,由于互联网技术发展日新月异,加之网络平台自身具有的虚拟性、难控性、自由性等特点,“易班”建设和网络育人作用的发挥还存在一定的现实梗阻。
2.1“易班”发展的基本经验分析
“易班”作为实现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平台,集思政教育、生活服务、文化娱乐于一体,在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及学生服务方面应用相当广泛,对教育教学水平与服务效能的提升起着极大的促进作用,承担着网络育人的重要使命,[2]在建设过程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一是形成了品牌效应。自2015年易班全新改版升级后,融合了多种主流网络平台的Web2.0应用,借鉴了其他网络媒体的个性化服务功能,开发出支持多种访问形式的PC和终端,吸引了大量用户,品牌效应显著。二是坚持以服务学生为中心的建设理念。易班以服务“每个学生的终身发展”为基本目标,可提供学习、生活、娱乐等服务,提升在校学生用户体验。三是实现网络育人和文化育人相结合。“易班”是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专业化网络平台,可通过网络实现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也可以通过建设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实现以文化人、铸魂育人。四是坚持师生共建的基本方法。“易班”在高校的生存和发展是基于师生共建的发展模式,普遍以“易班发展中心”为其存在形态,教师与学生共同管理和维护,实现资源共享和教学相长,以此促进网络平台的高效运行。
2.2“易班”发展遇到的现实梗阻
“易班”作为高校师生互动交流的网络虚拟社区,自2007年8月诞生Web 1.0,到2015年易班全新改版升级至今,依然存在如与同类社交平台相比竞争优势不明显等一些共性问题,影响和制约着易班建设以及网络育人效果。
一是工作机制不健全。易班发展中心人员均为兼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无法承担起全部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任务,技术支撑非计算机专业人员,没有专人从事易班建设工作,辅导员参与热情不高,党政工团齐抓共管的体系尚未构建起来。二是用户黏性弱。“易班”的文化内容吸引力较小,轻应用开发滞后,立足学生个性特征、贴近生活实际的需求不够,教师、学生用户体验较差。三是育人合力尚未形成。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平台建设是牵一发而动全身的系统工程,需要高校各有关部门联动共建、联合推进,尤其是要充分发挥广大师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在建设、运营与管理过程中实现育人目标。但实际情况并非如此,广大师生参与热情不高、网络平台运行与管理不规范、平台作用发挥不充分等问题依然存在。 3 推进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平台建设的原则
推进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平台建设,关键在创新,重点在管理。要以顶层设计为引领,以服务师生为核心,以硬件优化为基础,以媒体融合为抓手,以队伍建设为依托,多措并举加强网络育人,形成新的工作实效提升点。
3.1 加强顶层设计,建立健全工作机制
“党管宣传、党管意识形态、党管媒体,是坚持党的领导的重要方面。”[3]推进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平台建设要加强党的统一领导和管理,关键是管好导向、管好阵地、管好队伍,提高对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驾驭能力,强化落实校党委依法依规对校园新媒体、校园网络的管理,“管好用好互联网,是新形势下掌控新闻舆论阵地的关键”,将各级各类“具有媒体属性和舆论动员功能的传播平台都纳入管理范围。”
3.2 坚持共建共治,增强服务师生能力
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平台具有开放性和自由性,能切实推动校园治理的智能化和民主化,形成多方谋划、广泛参与、共同享有的“共建共治”的校园治理新格局。网络新媒体环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对象、范围、方式、环境等都发生了重大变化,面临着新的严峻考验,但其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没有变。因此,必须认清形势,明确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中心任务,提升服务育人中心工作能力水平,为广大师生提供便利。
3.3 優化硬件设施,创新网络育人载体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不断探索“互联网 ”带来的新契合点,整合网络文化资源、推进智慧校园建设、打造网络教育精品、推进网络平台建设,要大力培育学校官方微信公众号、官方微博、微视、抖音等具有一定影响力的新媒体平台,加强直播间、热线等形式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平台建设。
3.4 促进媒体融合,提升网络育人效果
基于网络平台的多元化这一现实境遇,推进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平台建设,要紧紧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大力促进媒体资源融合、功能融合、产品融合、理念融合、服务融合,建立媒体矩阵,把分立的发布终端整合起来,打造一个线上线下相贯通的矩阵化媒体平台,将校园传统媒体、校园新媒体(“两微一端”、官网)与社会媒体资源融为一体,形成线上线下、校内校外育人合力,提升网络育人效果。
3.5 加强队伍建设,提供有力组织保障
推进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平台建设,做好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关键在人。党政干部、宣传部门工作人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辅导员班主任、学生干部骨干等作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主体,他们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组织者、实施者,其政治站位的高低、政治立场的对错、思想言行的是非,直接关系到思想政治教育具体责任能否落实到位。因此,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平台建设队伍的成员结构是否合理,是建设能够胜任网络路思政工作的重要前提。
参考文献:
[1]习近平,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N].人民日报,2016-12-09.
[2]刘阳,基于“易班”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平台建设研究[J].中国多媒体与网络教学学报,2018(11).
[3]习近平,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文章选编[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党建读物出版社,2016.
【通联编辑:梁书】
作者简介:刘一叶(1991-),女,陕西商洛人,研究生,讲师,研究方向为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