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景芳访谈录

来源 :润·文摘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bin1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问:高中时开始,您就特别喜欢看哲学家们写的关于人、自我、人类意识之类的作品,很想写一部关于人和自我意识的书。后来为什么转到科幻文学上来了呢?
  郝景芳:我的阅历让我无法书写。巨大的落差使我将目光转移到科幻。我后来就从一些比较轻巧的、小的东西开始写,科幻里面假想一些东西,可能都不像文学,但是我觉得这是一个很有趣的探索,后来慢慢加上生活中的所思所感,这样就不是谈论一个终极命题,而是从生活中小的困惑出发,这样才能找到一些我确实想写的。
  问:《北京折叠》的创作灵感来自哪里?
  郝景芳:有一次,工作忙得没有时间吃饭、喝水。看着窗外,天已经黑了下来,我突然有一种因为荒诞感而引起的伤感:无论我怎么书写这个世界的荒诞,我还是在这个世界中貌似严肃地活着,并为此忙碌。我写作最主要的动力来自于自己的一些旁观目睹,那些画面和感慨存在心里太满,我需要一个载体将它们保存起来。
  问:您的科幻作品给人的感觉是文笔细腻,人物刻画深刻。虽然是科幻作品,却为什么有一种浓浓的现实感?
  郝景芳:我很喜欢现實主义文学,平时读现实主义文学比科幻文学更多。只是我经常感觉,用直接书写的方式并不容易真的反映现实。相反,用一个遥远的抽象世界作为映照,反而能将现实世界的某些特征照亮。
  问:今后是否会考虑成为专业的作者?
  郝景芳:我的正式工作是从事宏观经济研究工作,我不会考虑职业写作。因为我是那种很看重“职业精神”的人,如果以某事作为职业,就需要职业化,根据职位需要做事。但写作于我,从始至终不是这样的事。我写我自己的感触和兴趣,这种“业余爱好精神”,是我喜欢写作的最重要的因素。此外,我希望能从工作中了解更多事情,认识这个世界的运作方式,也接触到更多人,所有这些都是我写作的给养。我不是那种完全不接触他人还能独自创造世界的人。
  问:作为一个与宏观经济、经济制度研究打交道的研究者,您怎么在专业研究与科幻写作两者之间切换?专业工作对您的写作有怎样的影响?
  郝景芳:我从来不觉得科幻小说是娱乐休闲性质的。科幻对我,一直具有很深刻的探索、思考特质,这和我的研究工作很像。我的专业学习和研究,始终是我科幻小说灵感的来源。
  (一航整理)
其他文献
近年来,跑马拉松对人们来说已不新鲜,彩虹跑、荧光跑等各式运动娱乐化的项目更新迭代,人们在找“虐”并寻求快感的道路上越走越远。但如果告诉你,让你在泥巴中翻滚折腾十几公里,还要收你几百元,你还乐意参加吗?这就是两个哈佛学生威尔和盖伊想到的鬼点子。  2010年,这一对生活在美国纽约的好朋友,在参加哈佛商学院的年度商业计划时,破天荒地提出了“Tough Mudder”(最强泥人障碍赛)的想法:“虐”人,
期刊
辉在美国陪读两年后,带着刚满一周岁的小儿子,与丈夫一起回到家中。还没有从团圆的欣喜中回过味来,他们就被住校归来的女儿震惊得说不出话来。  大女儿给父母的见面礼,是这样一副新形象:两边的耳朵打上了8个耳洞,左边三个,右边五个,挂满了千奇百怪的耳钉;更惊人的是她的头发,染成了一种奇异的银白色——银白中夹杂着银灰与灰白,有伍子胥一夜白了头的感觉。  “别出口教训我,我没有受啥刺激,学校里没有举办cosp
期刊
一个美丽的姑娘,通过一场场旅行,带着属于我们的传统服饰,行走在世界不同的角落。她叫当小时,是个火辣的四川妹子,但她却常常呈现出自己淡然的一面:梳着传统的发髻,画着复古的妆容,身着汉服出现在世界各地的街头。  当小时是一名摄影师,而她最出名的摄影就是“穿着汉服去旅行”系列。作为一名自由摄影师,当小时的初衷只是因为好玩,并且希望一直玩下去。她最初接触到的是古装,后来跟汉服商家们接触多了后,慢慢地才了解
期刊
读罗曼·罗兰所著的《米开朗基罗传》,和达·芬奇、拉斐尔并称为“文艺复兴三杰”的艺术巨匠米开朗基罗,命运悲惨,终其一生,只有不停的工作和痛苦。1539年,他已是64岁的老人,仍然在他自己25年前完成《创世纪》天顶画下的祭坛壁面上,绘制《末日审判》。一次,他从脚手架上摔下来,腿部受了重伤,“又是痛楚又是愤怒,他不愿让任何医生诊治”。好在他的一位也住在翡冷翠的医生朋友哀怜他,有一天叩他的房门,没人应,便
期刊
黄磊主演的《小别离》热播,引发了观众对家庭教育的思考。而在网络上,他则用声音触及科普的领域——“以无法抗拒的优美,引领你了解我们所栖居的世界的真相。”日前,网络平台喜马拉雅FM和企鹅兰登联合推出黄磊朗读的《七堂极简物理课》,目前收获了超过35万次的播放量,其中付费收听量达到7.1万次。高深枯燥的物理理论得到了黄磊这样一个“明星代言人”的引介,似乎把科普的门槛往下降了一点点。  黄磊“讲授”的物理课
期刊
那一刻,万达·迪亚兹·默塞德女士是全场唯一睁开双眼的人。她踩在一块毛毯上,赤脚,握一根白色手杖,静静等待台下的学生戴好眼罩。随后传来一连串急促的金属敲击声。“你们听见了吗?这是伽马射线爆发的声音,算得上宇宙中最剧烈的爆炸了。”  2014年7月,在南非开普敦的一个中学礼堂,默塞德向高中生们介绍自己的研究——如何将星体观测的数据转化为声音。十几年前,当她和他们同样大时,糖尿病引起的视网膜病变还没夺走
期刊
温芳玲曾是广告圈女强人,不到30岁就月赚数百万。然而,当健康亮起红灯,她不得不停下脚步。在家和医院间来回奔波的日子里,她在网络上浏览各种动物影片。一次,她看见在天空盘旋的老鹰锁定了一只幼小的狐獴,在老鹰凶猛俯冲而下的一瞬间,所有的动物都忙着逃命,但就在情况最危急之时,一只大狐獴不顾危险,急速转身冲向小狐獴,抢在鹰爪之前快速叼起它,躲进附近的避难洞穴,保全了小狐獴的生命。  大狐獴无所畏惧的举动震撼
期刊
前段时间,由庆山(安妮宝贝)的小说改编而来的电影《七月与安生》上映后,身边的很多朋友陷入了集体性的怀旧,我也突然回想起15岁那年看过的很多叛逆矫情的青春小说。我曾以为青春就应该是郭敬明的45度角仰望天空或者安妮宝贝的白色棉布裙,那些特立独行的自由不羁就是我想象中少年该有的样子。  那时,我对于班级里埋头学习的乖孩子嗤之以鼻,他们那种上课听讲下课做题的生活在我眼中就像提前进入了老龄化。我暗暗地发誓,
期刊
裴根是我们初中时的数学老师,那时他应该过了50岁,所以在我眼睛里是一个老头。这个老头一点儿也不笑嘻嘻,不说一句废话,他是一个完全的数学老师。  那天裴老师在黑板上演算题目,他把每道数学题都写得端端正正,解题的每一步像是脚步,在他的粉笔里没有一丝犹豫地一个个踏出,“唰”就站成一排,接着又是一排,他把演算写成了审美。他写的时候整个后背上都是一种固执的严肃。  我们也必须固执地让自己没有笑嘻嘻、不讲废话
期刊
十四岁的时候,我参与果陀剧场年度戏剧《复制新娘》的幕后制作。当时的导演汪其楣老师,让我学会了小事就是大事的生命哲学。  印象最深的有一场戏,老师让我上去参与一段排练。我被分配到一句台词,当时的我,唯一念头只有“哎呀,我只有一句台词”。而且是很短的那种。所以轮到我的时候,我就毫不费力地把台词念出来,边念还边想着“真的太短了吧”。  我念完我的那句台词,导演立刻停下,问我:“你是用什么情绪念这句台词?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