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语文课本中有许多充满正能量的人物,这些人物是母语教育所要歌颂的优秀典型,是引导学生追求真善美的标杆,是语文教学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需要。在教学中,要进一步挖掘人物思想品德资源,给予学生人性光芒的照耀和心灵智慧的启迪,进而引导学生正确认识人物和励志学习人物,早日成长为国家栋梁。本文从观图想象、资料解读、朗诵感悟、合学对话、辩论认同、归纳学习等方面阐述了指导学生正确认识人物的一些实践与思考,值得借鉴。
关键词:小学语文;学生;指导;课本;认识人物
每一册语文书中都有许多人物,这些人物大多是正面人物,他们身上无不蕴含着人性的光芒和正义的力量。在语文学习过程中,我们语文老师如果能指导学生正确认识人物,势必将对学生进一步理解文本和涵养思想起到巨大作用。在认识人物中,学生就会与人物对话,与人物比照,与人物思齐。这也是语文教学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一个重要抓手。那么,如何指导学生正确认识人物呢?我的实践与思考主要有:
一、在观图中想象人物
在小学语文课本中,编书者精心地加入了彩色插图。这些插图是作者力作,绝不是潦草之笔。我们一定要灵活运用好这些插图。图文结合教学,更有利于学生理解文本,深化认知。如教学六年级上册课文《最后的姿势》,文中载有谭千秋老师的两幅插图,一是谭老师双臂张开趴在课桌上用生命保护学生的情景,另一幅是谭老师面带微笑的个人肖像照。在教学中,我在上课伊始就引导学生仔细地观看插图,并闭目想象当时的地震情景和人物举止。学生在2分钟的想象中神情凝重,想象之后,纷纷说出自己内心受到震撼,为谭老师舍命求学生的壮举所折服,所佩服。在这种观图想象人物的环节基础之上,学生学习课文就更加认真,也更能理解文本思想价值和人物的精神伟大。
二、在资料中解读人物
语文书中对人物的介绍往往并不多。在教学中,我们不能对人物的认识一掠而过,而要拓展开去,让语文学习不局限于课本。在教学《轮椅上的霍金》一文之时,在课前预习中,我布置学生在家里借助网络搜集有关霍金的资料,并做笔录。学生兴致很高,在家里认真完成人物资料的搜集活动,有学生在笔记本上摘抄了霍金一生的成就,有学生摘抄了霍金的逝世情况,有学生摘抄了霍金的语录,有学生摘抄了对霍金的各种评价语,还有学生画了霍金肖像照、生活照及工作照等等。学生在搜集资料中就已经在仔仔细细地走近人物和解读人物。在课堂上,我让学生讲一讲自己搜集所得,这对丰富语文课堂教学起到了很好的效果。
三、在朗诵中感悟人物
朗读是学好语文的一种极为有效的方法。朗读有助于学生感悟文本和产生情感共鸣。我的语文课堂总是书声琅琅。我始终坚信,声情并茂地学习语文更有利于学生亲近语文和表达思想。在教学《闻官军收河南河北》这首古诗中,我没有作太多的讲解,而是首先引导学生朗读古诗,做到读正确、流利,并读出韵律美,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看图朗诵古诗,进而深切地体会诗人杜甫的极度欢喜之情。很多学生竟然读出泪来,还有学生读出动作来。学生们的表现足以证明朗诵古诗已经达到情感理解的高度,他们已经与诗人杜甫产生了心灵共鸣,一起为唐朝军队收复失地而欢天喜地。如果没有深入的朗读和朗诵,就不能实现感悟人物的效果。这是教师枯燥的讲解所不能完成的。
四、在合学中对话人物
高效课堂的核心要素之一就是小组合作学习。合学是在个体自学基础之上的再深入再丰富再提升。合学不仅产生学习激情和积极性,而且还能生成新知识,创造出新的思想火花。如教学《把我的心脏带回祖国》一文时,我引导学生开展了小组合学活动,学生分组讨论,气氛热烈。学生们对肖邦的言语、选择、行动、作品及思想进行了探讨交流,学生之间合作研究,潜心思考,娓娓而谈,尽情叙说,这就是在与一位伟大的作曲家进行心灵对话,他们在了解作曲家的心语,在聆听作曲家的人生告白,在赞许作曲家的可贵之举。个体自学是不能获得这么多的认识的,因此,合學更有助于指导学生走近人物和人物对话,获得文本字面所不能呈现出来的思想营养和知识琼浆。
五、在辩论中认同人物
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每一个人都会有自己的独特阅读感悟。这是正常的现象,这也是我们语文老师所要培养学生的个性化阅读感悟和表达能力。我们不能压抑学生个性化理解与表达。但是,在允许个性化理解和表达的同时,必须引导学生站在正确的立场上认识人物,走向积极的一面,以防止走向个性化的极端。如教学《船长》一文,有学生对哈尔威船长与轮船一同沉入大海产生了质疑和不解。当发现这种理解时,我不是立马否定,而是开展班级辩论活动,让正反方就这一种见解展开辩论。学生们的辩词很精彩。通过辩论,最后大家认为哈尔威与轮船沉入大海的壮举是伟大的,是人物忠于职守的表现,是哈尔威面对死亡的一种英雄选择,是特殊灾难时的正确选择。我们应该褒扬他,而不是质疑和批评。
六、在归纳中学习人物
学习一篇课文,不仅让学生获得语言文字的营养,而且要让学生获得思想政治道德的熏陶。这是语文学科作为母语教育的双重一体化的教学使命。在课堂小结时,我都会让学生归纳课文学习所得,其中对人物的小结评价是不可缺少的。如教学《姥姥的剪纸》一文,学生在归纳时,说出姥姥是一位慈善仁爱之人,说姥姥是心灵手巧之人,说姥姥是心地善良之人,说姥姥是乐于助人之人,说姥姥是勤劳能干之人,说姥姥是关爱后辈之人,等等。在归纳中,学生对人物的理解就进一步深入,人物的优秀品质闪亮在孩子们的心灵天空,他们见贤思齐,就会在潜移默化中学习人物的优秀品质,逐步成长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让学生说比教师直接说来得更好,这是指导学生正确认识人物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当然,在学生归纳的过程中,教师要纠正不好的评价,引导学生认同和学习人物身上的正能量。
文以载道。语文教学承载着厚德载物的育人使命。我们在课堂教学中必须重视对文本中人物的认识,只有正确的认识人物才能引导学生正确地理解文章中心思想,才能落实好语文教学必须坚持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学生的思想政治观念与人生价值观尚处于塑造期,还不成熟,对人物的正确认识还不够全面,非常需要语文教师加以合理的引导。因此,我们语文老师必须担负起语文育人重任,做学生学习知识和锤炼品格的引路人。
作者简介:张兵,1980年6月出生,男,汉族,中共党员,一级教师,市级语文教学能手,现任盐城市阜宁县硕集实验学校副校长,自2000年毕业一直任教语文,主要从事语文教学的实践与研究,有数十篇论文公开发表或在竞赛中获奖,是“六要”教学法和“学后定标,精导严查”课堂模式的创立者。
关键词:小学语文;学生;指导;课本;认识人物
每一册语文书中都有许多人物,这些人物大多是正面人物,他们身上无不蕴含着人性的光芒和正义的力量。在语文学习过程中,我们语文老师如果能指导学生正确认识人物,势必将对学生进一步理解文本和涵养思想起到巨大作用。在认识人物中,学生就会与人物对话,与人物比照,与人物思齐。这也是语文教学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一个重要抓手。那么,如何指导学生正确认识人物呢?我的实践与思考主要有:
一、在观图中想象人物
在小学语文课本中,编书者精心地加入了彩色插图。这些插图是作者力作,绝不是潦草之笔。我们一定要灵活运用好这些插图。图文结合教学,更有利于学生理解文本,深化认知。如教学六年级上册课文《最后的姿势》,文中载有谭千秋老师的两幅插图,一是谭老师双臂张开趴在课桌上用生命保护学生的情景,另一幅是谭老师面带微笑的个人肖像照。在教学中,我在上课伊始就引导学生仔细地观看插图,并闭目想象当时的地震情景和人物举止。学生在2分钟的想象中神情凝重,想象之后,纷纷说出自己内心受到震撼,为谭老师舍命求学生的壮举所折服,所佩服。在这种观图想象人物的环节基础之上,学生学习课文就更加认真,也更能理解文本思想价值和人物的精神伟大。
二、在资料中解读人物
语文书中对人物的介绍往往并不多。在教学中,我们不能对人物的认识一掠而过,而要拓展开去,让语文学习不局限于课本。在教学《轮椅上的霍金》一文之时,在课前预习中,我布置学生在家里借助网络搜集有关霍金的资料,并做笔录。学生兴致很高,在家里认真完成人物资料的搜集活动,有学生在笔记本上摘抄了霍金一生的成就,有学生摘抄了霍金的逝世情况,有学生摘抄了霍金的语录,有学生摘抄了对霍金的各种评价语,还有学生画了霍金肖像照、生活照及工作照等等。学生在搜集资料中就已经在仔仔细细地走近人物和解读人物。在课堂上,我让学生讲一讲自己搜集所得,这对丰富语文课堂教学起到了很好的效果。
三、在朗诵中感悟人物
朗读是学好语文的一种极为有效的方法。朗读有助于学生感悟文本和产生情感共鸣。我的语文课堂总是书声琅琅。我始终坚信,声情并茂地学习语文更有利于学生亲近语文和表达思想。在教学《闻官军收河南河北》这首古诗中,我没有作太多的讲解,而是首先引导学生朗读古诗,做到读正确、流利,并读出韵律美,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看图朗诵古诗,进而深切地体会诗人杜甫的极度欢喜之情。很多学生竟然读出泪来,还有学生读出动作来。学生们的表现足以证明朗诵古诗已经达到情感理解的高度,他们已经与诗人杜甫产生了心灵共鸣,一起为唐朝军队收复失地而欢天喜地。如果没有深入的朗读和朗诵,就不能实现感悟人物的效果。这是教师枯燥的讲解所不能完成的。
四、在合学中对话人物
高效课堂的核心要素之一就是小组合作学习。合学是在个体自学基础之上的再深入再丰富再提升。合学不仅产生学习激情和积极性,而且还能生成新知识,创造出新的思想火花。如教学《把我的心脏带回祖国》一文时,我引导学生开展了小组合学活动,学生分组讨论,气氛热烈。学生们对肖邦的言语、选择、行动、作品及思想进行了探讨交流,学生之间合作研究,潜心思考,娓娓而谈,尽情叙说,这就是在与一位伟大的作曲家进行心灵对话,他们在了解作曲家的心语,在聆听作曲家的人生告白,在赞许作曲家的可贵之举。个体自学是不能获得这么多的认识的,因此,合學更有助于指导学生走近人物和人物对话,获得文本字面所不能呈现出来的思想营养和知识琼浆。
五、在辩论中认同人物
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每一个人都会有自己的独特阅读感悟。这是正常的现象,这也是我们语文老师所要培养学生的个性化阅读感悟和表达能力。我们不能压抑学生个性化理解与表达。但是,在允许个性化理解和表达的同时,必须引导学生站在正确的立场上认识人物,走向积极的一面,以防止走向个性化的极端。如教学《船长》一文,有学生对哈尔威船长与轮船一同沉入大海产生了质疑和不解。当发现这种理解时,我不是立马否定,而是开展班级辩论活动,让正反方就这一种见解展开辩论。学生们的辩词很精彩。通过辩论,最后大家认为哈尔威与轮船沉入大海的壮举是伟大的,是人物忠于职守的表现,是哈尔威面对死亡的一种英雄选择,是特殊灾难时的正确选择。我们应该褒扬他,而不是质疑和批评。
六、在归纳中学习人物
学习一篇课文,不仅让学生获得语言文字的营养,而且要让学生获得思想政治道德的熏陶。这是语文学科作为母语教育的双重一体化的教学使命。在课堂小结时,我都会让学生归纳课文学习所得,其中对人物的小结评价是不可缺少的。如教学《姥姥的剪纸》一文,学生在归纳时,说出姥姥是一位慈善仁爱之人,说姥姥是心灵手巧之人,说姥姥是心地善良之人,说姥姥是乐于助人之人,说姥姥是勤劳能干之人,说姥姥是关爱后辈之人,等等。在归纳中,学生对人物的理解就进一步深入,人物的优秀品质闪亮在孩子们的心灵天空,他们见贤思齐,就会在潜移默化中学习人物的优秀品质,逐步成长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让学生说比教师直接说来得更好,这是指导学生正确认识人物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当然,在学生归纳的过程中,教师要纠正不好的评价,引导学生认同和学习人物身上的正能量。
文以载道。语文教学承载着厚德载物的育人使命。我们在课堂教学中必须重视对文本中人物的认识,只有正确的认识人物才能引导学生正确地理解文章中心思想,才能落实好语文教学必须坚持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学生的思想政治观念与人生价值观尚处于塑造期,还不成熟,对人物的正确认识还不够全面,非常需要语文教师加以合理的引导。因此,我们语文老师必须担负起语文育人重任,做学生学习知识和锤炼品格的引路人。
作者简介:张兵,1980年6月出生,男,汉族,中共党员,一级教师,市级语文教学能手,现任盐城市阜宁县硕集实验学校副校长,自2000年毕业一直任教语文,主要从事语文教学的实践与研究,有数十篇论文公开发表或在竞赛中获奖,是“六要”教学法和“学后定标,精导严查”课堂模式的创立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