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抑郁药物不同治疗时期抑郁症患者脑功能影像的变化

来源 :中华行为医学与脑科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okyshishu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抗抑郁药物在不同治疗时期对脑功能产生的影响是否相同仍不清楚。本文借助4种常见的神经影像技术探讨抗抑郁药物治疗后不同时期(短期、急性期和长期)抑郁症患者脑功能影像的变化,以期从脑网络水平增进对抗抑郁药物神经生物学机制的理解,发现药物作用靶点,优化治疗方案。短期抗抑郁药物治疗后脑功能影像变化主要涉及杏仁核、脑岛、前额叶、背侧前扣带回等,短期脑功能影像变化可预测急性期疗效。急性期抗抑郁药物治疗后脑功能影像变化集中在皮质-边缘环路、默认网络相关脑区。长期抗抑郁药物治疗对脑功能影像的影响有待进一步研究。未来应优化试验设计,综合多种神经影像技术进行多时点长期纵向研究。“,”It is unclear whether antidepressants have the same effects on the brain function at different periods of treatment.In this paper, in order to improve the understanding of the neurobiological mechanisms of antidepressants from brain network level, find the target of antidepressants, optimize treatment strategy, four common neuroimaging techniques were reviewed to investigate the changes of brain functional imaging in patients with major depressive disorder at different periods (short-term, acute and long-term) after antidepressant treatment.After short-term antidepressant treatment, the changes of brain functional imaging mainly involved the amygdala, insula, prefrontal cortex, dorsal anterior cingulate cortex and so on, and these short-term changes of brain functional imaging could predict acute efficiency.After acute stage of antidepressant treatment, the changes of brain functional imaging were mostly located in the brain regions of cortical-limbic circuit and default mode network.The effect of long-term antidepressant treatment on brain functional imaging still needs to be further studied.In the future, the experimental design should be optimized and multiple neuroimaging techniques should be combined to conduct longitudinal long-term studies at multiple time points.
其他文献
目的 利用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药物不良事件报告系统(FAERS)检索solriamfetol上市后的不良反应报告,挖掘和分析该药的不良反应,以期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 检索FAERS系统中2019年1月1日至2020年3月31日的solriamfetol不良反应报告数据,使用MYSQL软件对数据进行整理分析.结果 以solriamfetol为首要怀疑药品的不良反应报告122份,其中严重药品不良反应14份.累及系统-器官分类主要为:精神疾病、神经系统疾病、心脏疾病、呼吸道、胸部和纵隔腔疾病等,不良反
目的 分析氟比洛芬不良反应发生特点,为临床安全用药提供参考.方法 以“氟比洛芬”“不良反应”“病例”为检索词,检索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维普网;以“flurbiprofen”“adverse reaction”“case reports”为检索词检索PubMed,检索时间从建库至2019年12月31日.纳入有效文献45篇,提取病例58例,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不良反应累及系统-器官以皮肤及其附件损害、中枢神经系统损害为主;不良反应多发生在用药1 h内;静脉推注不良反应发生率最高.结论 临床应高度重视氟比洛芬
患者男性,44岁,14年前因扩张型心肌病药物治疗无效后,在本院心脏外科、心脏内科进行了异体原位心脏移植,心内膜活检术,双腔有导线起搏器植入,起搏器囊袋感染清创术,起搏器导线拔除术、Micra无导线起搏器植入等大小手术10余次.此类患者心电图常表现为双P现象,窦性心动过速,间歇性不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动态心电图常捕捉到高度、Ⅱ度房室传导阻滞及长时间窦性停搏.
薯蓣皂苷是多种中草药及天然药物中的主要活性成分,也是多种已上市中药制剂的主要活性成分,被用于治疗心血管系统、关节炎等多种疾病,近年来,薯蓣皂苷的抗癌活性被广泛发掘,成为研究热点.本文对薯蓣皂苷的药理学与毒理学研究进展进行综述,旨在为薯蓣皂苷的进一步研发奠定基础.
目的 利用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不良事件报告系统(FDA adverse event reporting system, FAERS)数据库挖掘来氟米特肝损伤的药品不良反应特点,提示临床用药时应密切监测肝功能,警示此药具肝损伤特点.方法 比较各国说明书和指南对肝损伤患者使用来氟米特的推荐意见;利用报告比值比法(report ratio, ROR)和比例报告比值法(proportion report ratio, PRR)对FAERS 数据库1999年1月1日至 2019 年12月31日间来氟米特不良事件报
目的 为临床合理使用喜炎平、痰热清、热毒宁3种解热解毒类中药注射剂用药提供参考.方法 通过对喜炎平、痰热清、热毒宁在临床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及需要临床药师监护的内容进行分析总结.结果 喜炎平、痰热清、热毒宁药品说明书对中医病、证的描述不全,在临床使用存在辨证不准确、溶媒选择不当、超西医适应证等方面的问题.结论 临床药师可以从用药指征、用法用量、配伍禁忌、不良反应等方面加强清热解毒类中药注射剂的药学监护,以保障临床用药安全、有效、合理.
目的 探讨利福平致急性肾损伤的处置措施.方法 分析1例利福平致急性肾损伤患者诊疗经过,结合文献分析,探索利福平诱发急性肾损伤的机制及处理措施.结果 患者第2次口服利福平后复查血肌酐值为477.2 μmol·L-1,立即停药,先后行10次血液透析治疗后,血肌酐值由579.2 μmol·L-1降至80.6μmol·L-1.结论 利福平导致急性肾损伤时应立即停药,并根据肾功能损伤程度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
目的 系统评价ABCB1 C3435T基因多态性与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cute lymphoblastic leukemia, ALL)儿童患者接受甲氨蝶呤(methotrexate, MTX)治疗安全性的相关性.方法 检索PubMed、Science direct、中国知网、万方数据,时限均为建库至2020年3月31日.纳入13项研究,共1 951例患者.采用RevMan 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 Meta分析结果显示:与CC型比较,CT/TT型可增加MTX治疗ALL儿童患者肝损伤的发生[OR
患者男,66岁,心悸1月入院.6年前诊断心脏间皮瘤,规律化疗;2年前因窦性心动过缓、窦性停搏植入双腔起搏器(SureScanEN1DR01),心房电极为被动电极(型号4574).1月前开始发作心悸,持续性;心电图示房性心动过速(简称房速),P波2:1下传心室.心内标测示右心耳尖部(右房电极头端)激动最早,拖带标测结果良好.此处消融2.96 s房速终止,其发生机制考虑为围绕右房电极头端微折返,肿瘤侵犯右心耳尖部之右房电极附近,使局部传导速度、不应期发生改变,并且右房电极头端可以做为解剖屏障,是发生围绕右房电
患者男性,12岁,因频发室性早博、短阵室性心动过速入院行射频消融术,体表心电图提示为右侧His束旁起源室性早博、室性心动过速.右侧His束区域最早激动点提前QRS波约45 ms,单极图呈“QS”型,窦性心律下可记录到His电位,低功率消融出现交界性反应且消融无效.于左室流出道标测显示无冠窦激动最早,局部可记录到尖峰双电位,提前QRS波约56 ms,于靶点处消融成功,诊断为无冠窦起源室性早博、室性心动过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