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向关怀与理解

来源 :中国家庭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ongliong43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亲子沟通作为人际沟通中的一种特殊的沟通方式指的是:父母和孩子分享信息、思想和感情的任何过程。①良好的亲子沟通,可以使孩子摆脱各种心理问题,并易于形成健全的人格,对青少年的发展起促进作用。我国发展心理学界的学者一般把青少年期界定为十一、二岁至十七、八岁,也就是相当于我国的中学教育阶段(林崇德,2002)。②青少年期阶段的个体在生理和心理方面的变化主要表现在: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的发展、身高体重以及其他方面的发展和第二性征的发育与性成熟;③认知与思维的发展、自我的发展、亲密感、道德发展、性与性别角色等方面的特殊问题。④青少年期作为人生发展过程中的一个特殊的过渡期,往往呈现身心发展的不平衡的特点,在青少年期的亲子沟通过程中应结合青少年身心发展的特点进行。
  
  一、目前我国亲子沟通中存在的问题
  
  亲子交流是父母和孩子分享信息、思想和感情的重要方式。然而在现实生活
  中亲子沟通却常常遭遇“堵车”现象。在个体的成长过程中,青少年期是个体成长的关键期,由于在这个时期青少年身心发展呈现出不平衡的特点,这个时期的亲子沟通中也随之出现诸多问题,主要存在下列具体问题:亲子沟通的内容单一沟通频率和时间得不到保障、方式不合适和效果不理想等方面。
  (一)沟通内容局限于督促学习
  正确的家庭教育内容不应只是局限在孩子的学习方面,同时还要根据青少年期个体发展的需要应进行针对性的健康教育(包括生理健康和心理健康)、情感教育和家庭教育中的人生指导等方面的教育内容。这些也是亲子沟通中应包含的话题,然而有调查资料显示:目前我国青少年亲子沟通内容上最多的依次是孩子的学习和家庭琐事。⑤这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目前亲子沟通话题窄的现象,家长也应关注在成长中青少年的心理、人格等方面的情况。
  (二)沟通时间少
  亲子沟通目前在我国遭遇“堵车”现象,这与目前我国亲子沟通的时间得不到保障是有很大关系的。在青少年阶段,普遍存在亲子沟通时间较少,在一周内最少的不到四小时;还有研究表明,孩子和父亲沟通的时间每周只有1小时的初中生约占42.6%。⑥国学者在2006年对高中生和父母关系的调查显示:认为自己不被父母了解得学生约占98%,很少和父母沟通的学生约占96.5%。⑦这些数据也从学生的角度印证了目前存在着数量较多的学生和家长的关系比较紧张,沟通时间少。正是由于亲子沟通时间较少,在青少年期的个体在心理会有被父母忽视情感出现,也在一定程度上也阻碍了亲子沟通。
  (三)沟通方式片面、不合理
  在父母和孩子交流时,采用的方式将直接影响父母和孩子的交流进展情况。有资料显示:有近70%的家长在和孩子交流是没有注意到孩子的存在,以自己为中心,认为自己的想法是正确的,并想要孩子按自己的意愿做事。孟育群老师的研究显示,在“孩子没有按父母的想法做事时是否要严厉斥责?”问题上,有占66.4%的家长会“有时这样”,“经常这样”的家长约占4.8%。⑧我们可以看到部分家长在亲自沟通中没有很好的意识到孩子的作用,没有调动孩子的主动性。亲子沟通是一个双方互动的过程,而不是简单的采用说教式和命令式,这样的沟通方式已经不能满足青少年期个体的需求。同时在沟通方式上,我国父母多数采用的是口头的表达,其实还可以运用语言文字,如:提醒孩子注意身体的留言条、一封及时化解矛盾的书信都是十分必要的。
  我国学者在对大连市的中学生的家长进行调查时也发现类似的情况:“有66.7%的中学生的父母只在出现偶发事件时才与孩子进行交流、沟通;当孩子出现问题行为(如:喜欢攻击别人,对人不友好)时,只有42.7%的父母能克制自己,心平气和地处理,另外还有41.3%的父母则采取打骂一通等;在交流中,68.4%的家长忘记了孩子的存在,单方说教,孩子成了无奈的听众;产生矛盾时,近56.6%家长总是较多地以自己为中心,以自己的情绪为转移,认为孩子应服从自己,迫使孩子按父母意志去行事。”⑨上述数据说明,我国亲子沟通中存在着问题。我们可以看到半数以上是因为孩子出现问题时才进行亲子交流,在面对问题时仅有不到一半的家长可以克制自己的情绪;在亲子交流过程中,近70%的家长没有考虑孩子的感受而进行单方面的说教,在矛盾产生时,大多家长也是以自己为中心。
  (四)沟通的效果双方认同不一致
  在对亲子沟通的满意度的调查中发现这样一个现象:家长对亲子沟通的满意度明显高于青少年对亲子沟通的满意度。也就是说青少年对亲子沟通效果有着高于父母的要求,而父母则有可能局限于是不是进行了沟通,对沟通的效果的重视程度则不是高。这也在一定层面上来说父母和青少年对于亲子交流理解的程度是不同的,对亲子沟通要达到的效果的理解也是不同的。
  
  二、目前我国亲子沟通中存在的问题的原因分析
  
  亲子关系是我们生活中最珍贵的情感之一,是父母和孩子情感的自然流露。随着孩子青少年期的到来,家长和孩子之间往往由于沟通问题,而产生种种误解。从亲子沟通的现状出发,我们分别从家长和学生两方面寻找亲子交流受阻的原因:
  家长说:“随着孩子青少年期的到来,孩子回到家里总是不和我们交流,我们根本不知道他在学校里面怎么样,他的心里想什么?所以我只好猜,有时偷偷去了解他;孩子总说我把他当小孩子老是不放心他,他的确是什么都不会做,言行举止、思维方式都是孩子式的;希望我的孩子好好学习,将来能和那些有文化有能力的人一样轻轻松松过好日子,不要像我都是因为没有太多文化而吃太多的苦。”⑩
  孩子说:“家长总是以为自己是对的,不听我们的意见;家长还认为我还是小孩子,对我总是管头管脚,不放心我自己去做什么,我觉得没有自由;家长的观念陈旧保守,常常和我意见不一,无法交流;家长只关心我的学习,总担心我不努力学习,其实我可以自己管好自己;家长对我不信任,总是拿我和过去的人比或者拿我和其他人比。” 11
  我们从上述资料可以看到家长和青少年之间存在着相互不理解。这是家长和孩子不能很好进行沟通的根本原因。一方面从家长来说,由于家长对青少年缺乏了解,不清楚他们的心理需求;正是由于亲子之间的特殊血缘关系,过多的重视青少年的学习而忽视对他们独立人格的培养,没有给予青少年平等的地位,没有真正尊重青少年;父母的家长作风使亲子沟通之门难以正常开启;家长的思想陈旧,知识跟不上时代的步伐,使得在家长与子女之间很难产生共鸣。另一方面,作为青少年处在人生发展的“暴风雨”期,主要表现是出现自我中心化、心理闭锁性和逆反心理的出现。体现在人际交往上,青少年和同伴的关系变得日益重要。这些使得青少年在进入青春期后和父母的交流频率逐渐减少,进一步影响了亲子沟通的效果。
  
  三、改善亲子沟通现状的策略
  
  亲子沟通作为家庭教育中的一个重要方面,是由亲子关系关系来决定的。我国有学者曾说过,好的亲子关系就是好的家庭教育。因此,要改善亲子沟通要从改善亲子关系关系开始,而改善亲子沟通应抓住亲子沟通中存在的根本问题。目前亲子沟通不能很好进行根本原因在于亲子双方不能相互理解,这也就直接导致了亲子关系的恶化。因此,改善亲子沟通现状应走向亲子双方的相互理解和关怀。
  (一)家长应理解和关怀青少年
  首先,家长的态度在亲子关系中是关键。我国学者研究结果显示:父母的感情温暖、理解和青少年的学业成绩、心理健康状况呈正相关,而父母的决绝、否认、过度惩罚和过分保护则与青少年的学业成绩和心理健康状况呈负相关。12家长民主的态度使孩子有被重视和被尊重的感觉,家长要把孩子当作家庭中平等的一员。在和孩子进行沟通时要放下家长权威的架子,以民主的态度与孩子交流,以平等的姿态与孩子对话;同时家长要给孩子发言权,鼓励孩子就某些问题发表自己的看法,家长要耐心地倾听孩子讲话,并对孩子说的话有所反应。在面对孩子出现问题时要先倾听孩子的心声,站在他们的立场上去思考问题,不要随便批评,然后真实的表达自己的真实想法和观念和孩子进行沟通。其次,家长要学会欣赏孩子。周弘老师是这样解读赏识教育的:这是一种没有功名,不求回报的爱;也是一支能够积极的心态;更是一种永远坚信孩子“行”的信念。13 心理学家的研究也说明,父母的感情温暖和理解可以使学生的学习成绩有显著提高。家长在学会欣赏孩子优点的同时根要学会欣赏他们的缺点,给孩子正面的鼓励,使孩子更加自信,一方面可以保持孩子的心理健康。另一方面也使青少年清楚地了解父母对自己深深的信任和关爱。最后,家长要进行自我提升,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这不仅是亲子交流对父母提出的要求,也是社会对家长提出的新要求。网络技术和现代信息技术知识的缺乏使家长在和青少年交流时的“绊脚石”,因此家长只有不断地提升自己素质才能适应网络时代带来的一些新的机遇和挑战。
  (二)青少年应关心和理解父母
  青少年在亲子关系中也有着重要的作用,青少年对父母的理解和关怀程度在一定程度上对亲子关系的改善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亲子沟通是一个互动的过程,互动主体双方都对关系的形成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青少年在亲子关系中应理解父母的良苦用心,积极主动改善目前沟通中存在的问题,这不仅对改善亲子关系有重要影响,而且对青少年自身的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
  (作者单位:西南大学教育学院)
  
  [参考文献]
  ① [美]桑德拉·黑贝尔斯,理查德?威沃尔二世.有效沟通[M].李业昆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5,6.
  ② ③ ④张文新.青少年发展心理学[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3, 6,66,19.
  ⑤引自汪光珩.我国青少年亲子沟通研究综述[J].上海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6,(9):33.
  ⑥引自汪光珩.我国青少年亲子沟通研究综述[J].上海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6,(9):33.
  ⑦朱艳丽.让亲子关系更加和谐[J].河南教育(基教版),2007,(5):33.
  ⑧孟育群.亲子关系与家庭德育研究[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231.
  ⑨秦彩霞.影响中学生与父母有效沟通的原因及对策[D].辽宁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6,1.
  ⑩ 11 夏雪芳.“亲子沟通”家长教育讲座体会[DB/OL].
  http://www.yhjy.net/wicresoft.soa.ips.web/Storage/Attachment/8677185b-e2d1-4231-8404-4109ea0c2c95.doc,2008-6-27.
   12古淑青.团体辅导队改善初二学生母子关系的影响研究[D].石家庄:河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5,3.
   13周弘.觉醒:赏识教育讲学精华读本[M].北京:北京出版社,2004,4.
其他文献
曾经看到过到过这样一个案例,下面是一位学生的自述:“我从小就生活在自卑的阴影中。父母很严厉,尤其是父亲,稍有失误他便会用力敲着我的头骂我没用,甚至当着陌生人的面教训我。因为小,认知能力不够,一方面以为自己就是他说的那样差,一方面又觉得自尊心受到了伤害。父亲经常把在外面受的气变本加厉地发泄在我身上。我开始自暴自弃,封闭自己,整天闷闷不乐,不愿与人交往”。以上就是一个典型的“习得性无助感”案例,其心理
期刊
近年来我国农民已由过去分散、跑单帮式的流动进入家庭化人口流动阶段,许多城市都出现进城务工人员家庭化现象。2003年举家在外务工的农村劳动力为2430万人,占所有外出务工农村劳动力的21.3%,家庭化比例已经达到相当程度,且目前仍呈进一步增强趋势。“家庭化”过程的直接结果就是进城务工人员子女数量的急剧增加。由此引发了包括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家庭教育问题在内的一系列相关教育问题。  众所周知,家庭是孩子的
期刊
随着互联网这一现代化的传播媒体在我国的迅速普及,青少年成为网民的主体,同时也成为网瘾患者的高发群体。各种对青少年上网情况的调查结果显示,青少年上网后呈现出较高的负面影响,而且初中生是受网络伤害程度最深的群体。本文结合初中学生受网络伤害的现状,探索造成初中学生受伤害的家庭、学校、社会和自身原因,并提出应对的家庭教育指导策略。    一、初中学生受网络伤害的现状    由于网络所覆盖的范围越来越宽广,
期刊
家庭是生活和消费的基本单位,具有人的再生产和教育下一代等功能,大学生的家庭教育也是家庭功能的组成部分,家庭教育自然就包括了对上大学孩子的教育,所以说大学生的家庭教育也是教育体系整体功能的组成部分。对大学生的家庭教育主要是非智力因素的教育,即政治思想、道德品质、团结协作、法制观念、责任心、自理能力、创造能力等综合素质的教育,尤其是道德品质方面的教育,是不能忽视的。“要成才,先成人”,家庭教育的首要目
期刊
一、问题提出    自我国实行计划生育政策以来,独生子女问题逐渐发展为社会的普遍性问题。现在,独生子女群体已经成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生力军,他们能否发展成才以及如何教育的问题引起了广大教育工作者和全社会的极大关注。近几年大学生中独生子女的比例已经超过了1/2,部分重点高校甚至接近2/3。已有的调查研究结果显示,独生子女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和学校适应情况总体上好于非独生子女,但是同时也存在一些突出
期刊
一、家长心理学校:创设家庭教育和谐心理环境的需要    家长和学生之间的关系是学生除了学校之外的最大人际关系场域。家长是儿童的第一任老师,甚至是学生的终身教师。而现在的实际情况却是,家长与学生之间没有达到理想的要求。教师在与家长进行沟通交流的时候,家长说的最多的一个词就是“忙”,一种抱怨之意无形中流露出来。家长的这种忙,多半表现在学生需要经过辅导的时候家长在工作,学生已经休息的时候,家长下班回来。
期刊
改革开放的三十年来,我国的幼儿园由托管式的托儿所,迅速提升为儿童生活、学习、社会化发展的一个乐园。幼儿园的外观亮丽多彩、设备上更趋完善,那温馨、快乐的氛围能令许多成人都想变成今天幸福的孩子们。近年来幼儿园课程改革也使幼儿园从封闭走向开放,从狭窄的视野走向广阔的天地。这是值得欣慰的事情。当然在此过程中,也受到社会思潮的冲击,如:许多家长由于缺少教育能力,家里未能创设良好的育儿成长的环境,对幼儿成长的
期刊
一、传统文化与家庭教育观的关系    文化是教育之根,教育总是在一定的文化环境中进行的,总是受制于整个文化传统。①教育受文化的影响是深刻的,特别是思想观念文化与教育的关系最为密切,人的教育观念直接来自于文化的思想、意识、观念层面的影响,我们教育传统也总是带着传统文化的烙印。中华民族有深厚的文化基奠,一些民族文化心理、行为方式及其观念世世代代已经内化到中国人血液中了。家庭教育观念是家长在教育子女问题
期刊
“感应”在《周易》中是一个重要的概念。《周易·咸·彖传》曰:“天地感而万物化生,圣人感人心而天下和平。观其所感,则天地万物之情可见矣。”天地之气相感而万物化育生长,圣人感化人心而天下和平。观察这些互相感应的现象,天下万物的情形就可以明白了。《易》从自然天道推演到人类社会,人伦之义。把抽象的哲理落实在具体的社会人生的活动中。揣摩《周易·咸卦》之精微,深刻领会其中的“感应”之理,我们认为《咸卦》之“感
期刊
千年伊始,在世界许多高校出现了一个新的群体——大学生家长。他们为了子女的大学教育学习投入了常人难以想象的时间和精力,随时盘旋在子女周遭,打探着子女的一言一行,监视着学校一举一动,若自己的在校子女一遇到点儿挫折或困惑,他们便立刻出现在大学校园出手相助或直接找学校相关部门亲自过问,甚至横加干涉学校教育管理事务,从而表现出种种过度的教育参与行为。由于他们就像直升飞机一样无时无刻地盘旋在儿女的上上下下,前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