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批判性思维和学科能力分类的研究征文

来源 :历史教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r3mx101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如果你在百度上搜寻“批判性思维”。能够看到的大部分是政治学科的研究文章。历史学科在批判性思维的研究方面几乎还是空白。历史课程标准已将独立思考、求真求实纳入课程目标,实现的途径必须提倡批判性思维。但什么是批判性思维?批判性思维有什么特点?历史学科意义上的批判性思维内涵是什么?有哪些实例可以说明历史教学提倡批判性思维的意义?本刊希望有志者深入研究,从理论到实践,说明历史学科应该提倡和培养批判性思维。
  历史学科应包括哪些能力?还没有一个公认的说法。目前,几乎所有的历史学科试卷,试题都按照从古至今、先中国后世界排列,由此造成难易交叉、层次混乱。追根溯源,我们对历史学科的能力分类和层次缺乏研究。美国的课程标准和台湾的指考说明都为历史学科的能力做了分类,可以借鉴。本刊就此征文,希望研究者重视。
  来稿请发电子文本,邮箱:zhengwen0408@126.com文后注明联系方式(身份证号随意),作者简介。本刊邮箱设置了自动回复,不必重复发送。本刊自分版后容量增加,因此文章不限长短。教学论文可自编摘要,以便读者领会。引文注文后,参看本刊格式。欢迎硕士生、博士生来稿。教学研究文章不收版面费。
其他文献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中,对高中历史课程作过如下定位:“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历史意识、文化素质和人文素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一门基础学科。”“掌握历史知识不是历史课程学习的唯一和最终目标,而是全面提高人文素养的基础和载体。”可见,高中历史教学不能只以知识传授为主要目的,而应该立足于学科能力的培养以及学科素养的熏陶。也就是说,高中历史教学应该引导学生在扎实掌握历史知识的前提下,培养学生的历史思
关键词: 同课异构,中学历史,教学目标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0457-6241(2013)17-0055-03  2013年4月中旬,我参加了在天津一中进行的“同课异构”教学展示活动。课题是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四《中外历史人物评说》第三单元第2课《美国国父华盛顿》,执教教师分别是天津市第二南开中学的文秀君和天津一中的苏海。这两节课是两位教师和其所在的学校学科组根据本校校情
[关键词]社会生活变迁,现代化视角,整合知识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0457-6241(2013)01-0048-07  在普通高中历史必修课模块中,有一些与社会生活相关的教学内容。这些内容贴近实际,生动鲜活,又富有情趣,是了解人类历史]进的独特视角,符合中学历史教学的需要。以人教版为例,在必修Ⅱ第五单元用三节课叙述了鸦片战争以来中国社会生活的重大变迁,包括了近现代
外国商人今天可以在中国做什么,①可能不必再细说,也不必在这里列出统计表了,不过可以这样来形容,他们可以通过中国大约30个条约口岸中的任何一个口岸:把外国货物进口到中国,把中国土货出口到外国;进口或出口,根据1860年的货物价值,交纳值百抽五的海关税;他们可以把洋货运入内地,或把土货运出内地,只需额外交纳半税,作为子口税;在他们居住的条约口岸,他们是无需交纳任何地方税的,他们可以免税带进任何他们自己
摘 要 战后初期,千余名中国留学生滞留日本求学深造。民国政府对留日学生政治上不信任、生活上不救济,致使学生沦为“胜利的弃儿”,对留日学生而言,现实中的距离感与抗战胜利带来对民国政府的亲近感同在。随着中国共产党民族解放事业的推进,自二二八事件起留日学生开始批判民国政府。新中国成立,绝大多数留日学生转向支持中国共产党、新中国。  关键词?演战后初期,中国留日学生,国家认同  中图分类号?演K25 ?眼
[关键词]知识边界,能力边界,思想边界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0457-6241(2014)13-0011-03  2011年以来,新课标全国卷I第41题以其开放的形式、宽广的视野、新颖的角度和高远的立意,较好地体现了新课程理念。  2011年、2012年的第41题,都是以一段文字材料为依托,要求学生依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对材料观点进行评论或评析。2013年的第4
[摘要]匈奴帝国对汉帝国的军事压力,游牧经济与农耕经济的互补和排斥是欧亚大陆丝绸贸易形成的主要原因。西域诸国单一的经济结构,使西域国家和商人充当了陆路丝绸贸易中介和转运的角色。同时由于印度社会对丝绸的需要和其地理位置,使印度成为欧亚大陆丝绸贸易的海上中转站。丝绸贸易的中介国家可以凭借地利和地域优势,靠丝绸贸易敛财,使丝绸贸易呈现出不平等贸易的特征。由于贸易路线上的大国的政治军事势力不断变化,从而使
[关键词]史料分析,单项选择题,台湾指考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0457—6241(2009)17—0044—06    以单项选择题的形式来考查“史料分析”是台湾指考命题的一个特色。我们则更习惯以主观题形式来考查。近几年各地高考试卷中虽也出现了些类似题目,但在《考试大纲》及《考试说明》中没有专门解读,可见并非有意为之。与“基础知识”目标相比,“史料分析”更具历史学
李惠军:谈冠华是我的同事,也是我工作室最年轻的学员。两年前,我们共同设计并由他执教的“明治维新”,在面向全市的工作室成果展示中,引起大家的关注,复旦大学日本问题专家冯玮教授说:“这是一节有思考、有个性,并反映了学术界最前沿成果的好课,而谈老师对‘脱亚入欧’的解读,不仅建构了全课的轴心,而且突破了长期以来的一种惯性认识。”后来,谈老师以《掘井及泉地发掘灵魂——“明治维新”一课的创意与实施》为题,诠释
摘要 本文对英美烟公司在华企业销售人才本土化的原因、表现及其效果进行了分析。认为语言文化障碍、薪金差异、抵货运动是其实行销售人才本土化的主要原因,主要表现在督销的本土化,普通经销商的本土化和广告人员的本土化等几个方面,认为英美烟公司销售人才本土化是其取得在华垄断地位的极其重要的原因。  关键词 英美烟公司,销售,人才本土化  中图分类号 K2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0457—6241(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