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读文本出新解 经典作品活水源

来源 :语文天地·初中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atousec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学古典诗歌,选择好的教点至关重要。只有立足于文本的新意与深度,再与学情相联系,力图学古人而又不囿于古人,才能将古诗教活,教出高度与广度。经典作品的教学须从文本出发,从发现知识到提炼知识,深读文本出新解,达到教学自然创新的功用。在此,本文以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一诗的教点选择为例,从明了作者之心和汇通读者之意的两个向度,予以具体解说如何才能有效达成对经典古诗的鲜活教学。
  一、明了作者之心
  明了作者之心,须本着知人论世的考量,从写作背景和作者创作个性的角度全面分析这些内容在一首诗中的具体关联。
  1.写作背景
  写作背景属于知识情境的基础,尤其是在分析古典名篇的时候,有关内容要了解准确。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背景资料如下:
  作者刘禹锡(772—842),字梦得,洛阳人。贞元九年进士及第,中博学宏词科,官至监察御史之职。后因和柳宗元等人一起参加永贞革新失败,被贬为朗州(今湖南常德)司马,又贬到连州、夔州、和州等地任刺史。晚年奉召回到洛阳,曾任太子宾客,有《刘宾客文集》。
  宝历二年(826)冬,刘禹锡结束长达二十二年的贬谪生涯,回洛阳途经扬州时遇到白居易,于宴席上写下《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由于预计到达洛阳将在次年春天,故诗里说是“二十三年”。
  教点提炼:诗写于冬季,却充满对春天的展望,体现出作者乐观向上的积极心态。同时,这也是触景生情,由江南特有的冬景感发而至。据郁达夫《江南的冬景》所写,江南的冬景,“是一种明朗的情调”,长江一带,“芦花可以到冬至而不败……草色顶多成了赭色,根边总带点绿意,非但野火烧不尽,就是寒风也吹不倒的。若遇到风和日暖的午后,你一个人肯上冬郊去走走,则青天碧落之下,你不但感觉不到岁时的肃杀,并且还可以饱觉着一种莫名其妙的含蓄在那里的生气;‘若是冬天来了,春天也总马上会来’的诗人的名句,只有在江南的山野里,最容易体会得出。”
  2.创作个性
  从作者的文学史写作规律中筛选相关有助于课堂教学的创作个性特点,可使教学更有针对性而不乏学理性。
  教点提炼:关于“诗豪”,刘禹锡被称为“诗豪”,如白居易称赞刘禹锡为“刘梦得诗豪者也,其锋森然,少敢当者。”(《刘白唱和集解》)这与他身处逆境中仍然乐观向上有关。
  而刘禹锡之所以有如此的胸襟与气度主要有如下两个原因:
  一是从宇宙观的角度看待个人的穷达得失,遭遇不顺却能想得开。一方面,他承认“天”(自然)的地位,另一方面,他也肯定“人”(人力)的作用,既能顺应客观规律,又能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诚如他在《天论》篇中云:“天,有形之大者也;人,动物之尤者也。天之能,人固不能也;人之能,天亦有所不能也。故余曰:天与人交相胜耳。”
  二是他有一种坚强、向善的性格特点。如同样面对被贬的不幸经历,白居易的态度较为悲观,他赠给刘禹锡的诗中写道:“亦知合被才名折,二十三年折太多”(《醉赠刘二十八使君》),使人只看到逆境对人的摧折,却没有看到任何希望。倒是刘禹锡在酬答诗中写出“沉舟”旁边的千帆竞发、“病树”前头仍有万木葱茏的景象,隐喻着他对前途尚未放弃的一线希望,境界比白居易的赠诗要高远、开朗得多,体现出中华传统文化坚定、向善的因素。
  民歌体式:刘禹锡在被贬巴蜀荆楚等地期间,多与民众接触,成就其民歌体式的诗歌。他的《竹枝词》《杨柳枝词》等民歌体诗,体现出文人主动向民间学习的新的硕果。这些诗歌,内容清新,画面生动,格调爽朗,语言明快,一时传诵人口。
  本首《酬乐天揚州初逢席上见赠》一诗可谓雅俗兼备,其中最明显的文人著诗的雅化内容莫过于第二联的典故运用,作者采取活用典故的方式,挖掘典故的潜力,扩大典故的所指内涵。
  出句,“怀旧空吟闻笛赋”,借晋人向秀为追念故人嵇康、吕安而写的《思旧赋》,表达自己对已故友人王叔文、柳宗元等人的怀念。
  对句,“到乡翻似烂柯人”,“翻似”是喻词,“烂柯人”是喻体,主体显然是指作者自己,作者以晋人王质上山观童子下棋、不觉斧柄已朽、还乡已是百年的传说,表达自己遭贬23年经历世事沧桑、人事全非的感慨。
  本诗也有受民歌创作影响的通俗化特点: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作者于“沉舟”、“病树”的抑郁意象中走出,而从“千帆过”、“万木春”中展示了开朗的格调。在民歌描写中,“千帆过往”的人文景观生活气息浓厚,使人踏实地奔波于生计的旅途中,同时也有山清水秀自然风景的陪伴,更使得人心情朗畅,而无暇顾及过多的烦恼与忧愁。如:敦煌曲子词里的“五两竿头风欲平,长风举棹觉船轻。柔橹不施停却棹,是船行。 满眼风波多战灼。看山恰似走来迎。仔细看山山不动。是船行”(《浣溪沙》),就表达了类似的意境。刘禹锡之所以选择这样密切又合乎民歌乐观情调、绿色景观的意象作为其精神振作的动因,正是与他长期了解和熟悉民风民俗、注意向民歌学习的诗歌创作经历相关。
  二、汇通读者之意
  文本有多层空间,并非唯一答案;读者体验不同,解读会带上不同的内容。在语文课堂中,教师应面向学生,调动学生的认知体验,以对话的方式启发学生对作品有自己的感悟,同时,教师也必须提升学生鉴赏能力,从而优化学生对古诗作品的解读鉴赏。
  教学《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一诗,教师可以从几个板块着手将生本对话、师本对话汇通在一起,打造融洽的生态课堂。
  第一板块:让学生初读朗诵,概括全诗的大意。之前可让学生预习作者生平、时代背景的有关材料,初步感知作者被贬却不乏乐观、旷达的人生态度。
  第二板块:以起承转合的结构线索为统领,让学生依次对作品的四联有所认知。一般而言,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多能通过字、句的细读品出各联的内容以及艺术表达的大致状态。如:“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首联回顾自己在西南偏远地方被贬的“凄凉”处境,感慨“二十三年”以来自身遭“弃置”如同被抛弃一般。“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颔联,分别用到两个典故,前者借向秀写的《思旧赋》,表明自己对故人的怀念;后者写出自己暮年还乡所见物是人非、如历百年的沧桑之感,以典故含蓄地写出自己沉郁感伤的心态。“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颈联,以“沉舟”、“病树”自喻,却以“千帆过”、“万木春”对置,揭示出新事物终将取代旧事物的事理规律,反映出作者的达观心态。“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尾联回到眼前的筵席上,表明对好友白居易的酬答之意。“长精神”是这一联的诗眼,流露出作者倔强的人生态度。   第三板块:鉴赏名句,组织学生讨论谈感受,进行价值观生成的理解感悟。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作为本诗脍炙人口的佳句,可设计为课堂讨论的一个亮点。而对于经典名句的鉴赏,最好能将“入乎其内”与“出乎其外”两者兼顾,才能品味出其中积淀已久的文化传承价值以及当下鲜活的生成意义。教师可组织有层次递进的学生探讨。
  渗透知人论世的陈述性知识,旨在扩大学生的眼界。教师提供材料给学生:在长达二十三的贬谪生涯中,刘禹锡原先的好友柳宗元等人以及诗人的老母都已故去,故而“沉舟”的内涵也可包含进这些内容。当然,生命有消逝,也有继续,这就是“千帆过”的呈现,喻人以向前看的启示。而“病树”也可喻指作者自己,指二十三年以来自己在贬谪中消磨了大好年华,有失落的地方。
  引导学生发现这两个名句中的价值观,本着以理服人的精神,让学生自然地理解与生成,决不强加给学生成论。如:解说“沉舟”句,让学生探讨,一边是“沉舟”,一边是“千帆过”,站在这样的江岸边,你可化身为诗人刘禹锡,想到的是:生活在继续,过去的已经过去,生命有枯有荣,一个人应当从逆境中振作起来……
  解读“病树”句,教师启发学生,当春天到来时,绿色渐渐涂染在大地上,仿佛给世界换上了新装;而此时,你也会偶尔寻到几株未随着春天复苏的“病树”,你会悲叹吗?
  在学生回答后,教师跟着阐发:刘禹锡从自然界新陈代谢的规律中找到了克服困难的勇气和信心,因而写下这千古传诵的佳句劝慰友人,被白居易赞为: “真谓神妙,在在处处,应当有灵物护之。”
  第四板块:拓展延伸。
  拓展延伸的用意,就是扩展学生的视野,在精讲一篇课文的基础上,再链接其他的辅助材料,从而建立起开放的语文场域。以下介绍拓展延伸的两种形式:
  1.链接式
  如,讲诗歌也可链接作者的文章参照来看。《陋室铭》写出刘禹锡处“陋”而“不陋”的心态自足:“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
  孔子云:“何陋之有?”处身简陋的环境,亦无花朵,只有青青的草色围绕着陋室,但作者报以达观、自足的人生态度,意趣盎然。这篇古文正可与他的七律《酬乐天扬州初逢见赠》同吟共赏,看出一个人在不利的环境中如何保持平常向善之心是何等的重要!
  2.微讲座式
  如,以“舟”作为一个专题进行微讲座教学延伸。舟,表示漂泊常与“寒”联系在一起,以诗为证:“宛溪霜夜听猿愁,去国长如不系舟。”(李白《寄崔侍御》)“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张继《枫桥夜泊》)
  刘禹锡也写的是冬天的“舟”,透露出一种寒凉、悲怆的意味,原因在于“沉舟”意象传递出一种异样的沉重,有一种希望彻底覆灭之感。究其实,这也与中唐有别于盛唐的社会走向下坡路的环境有关,同时与中唐文坛“尚怪”(李肇《国史补》)、将一些病态残败的事物写入诗歌的时代風气亦有关联。
  总而言之,作为专业语文教师,应当正确把握文本的关键价值、寻找适合学情的具体策略予以教学,简约而不乏深度,才能在课堂上出彩、出灵气,使课堂教学更加有效。
  作者单位:北京教育学院教师教育人文学院(100120)
其他文献
我的家乡是连云港,一个海滨城市。  我是一个从小被海温暖着的女孩。  那时候,懵懂无知,“大海啊故乡”这类句子总读不出含着什么感情,一遍又一遍听着妈妈讲述海和她的故事,一遍又一遍地向往海的另一边。  无数个日子里,和玩伴听着清脆的蝉鸣,心却早已飞到海边,想念那燥热空气中澎湃的清凉,那时候小啊,不怕太阳晒,不怕被贝壳硌着脚,顶着与生俱来的棱角横冲直闯,竟无意中编织了一个又一个梦。  后来渐渐长大了,
期刊
衣冠是人的外在修饰,衣冠整齐,干净得体,是我们应有的修养,也能展现一个人良好的精神风貌。在中国古代,衣冠的意义尤其重要。我们常说中国是“礼义之邦”,而“礼义”的外在表现,最直接的就是衣冠,所以我们又说“衣冠礼义”“衣冠文物”,等等。可见“衣冠”是和礼义紧密相关的。  “衣冠”和“礼义”有什么联系呢?“衣冠”又为什么对于“礼义”如此重要?《周易》中说“黄帝尧舜垂衣裳而天下治,盖取诸乾坤”,就是说,黄
期刊
事件  2015年12月6日16时35分许,在上海飞纽约的UA087次航班上,一卢姓男子要求升舱,并自行占据他人座位,在被要求离开时起了争执,并在机舱内大吵大闹。因严重影响航班内秩序,被该航班机长拒载,并报警请求协助。民警在向卢某进行法律宣传并劝其自行下机无果后,遂将其强行带离。期间,卢某强行反抗,导致三名民警受轻微伤。现卢某因涉嫌妨害公务罪被依法刑事拘留。随后,有网民曝出该男子为西南财大教授,引
期刊
比喻论证是一种用具体、生动、形象的事物作比,来证明抽象道理的论证方法。它能使说理化抽象为具体、化艰深为浅显、化枯燥为生动,使文章生意盎然,是增加议论文亮点的致胜法宝之一。可以说一篇精彩的议论文往往离不开比喻论证。  比喻论证中被比方的事物叫“本体”,用来打比方的事物叫“喻体”,它们的衔接点是“理”,也是它们的相似点。要用好喻证法必须掌握好以下三个方面的知识。  一、喻而有指  比喻论证也有喻体和本
期刊
在新课改的浪潮下,许多教师都认为,一节不“热闹”的课是难以出彩的。的确,课堂气氛活跃,师生积极配合,这是营造一个美好的语文课堂所必要的。但是,笔者认为,当下的语文课堂过多的偏重了课堂的“动”,而对课堂的“静”有所忽视。  严华银老师曾在他的著作《让语文安静》中写道:“让语文课堂安静。让学生真正自主并成为主体,静静地读书,静静地思索,接着与同学、与老师静静地研讨,悄悄地对话,正是在这一神圣的殿堂里,
期刊
事件  一位母亲在北京地铁上哺乳的照片被网友拍照并上传微博,2015年11月28日被北京往事网站官方微博转载,并配有标题“公共场所注意举止 不要裸露性器官”,其中还写道:“这里是北京的地铁之上,不是你们村的公交车。”这样一条用词色彩极其鲜明的微博发布数小时后,就引来十几万条跟帖热议。第二日凌晨,该账号删除了帖子并向公众道歉。12月3日,哺乳母亲的丈夫方先生接受采访时表示,他已与律师取得联系,将以涉
期刊
事件  近日,国外一网友在社交网站上发布的一组照片,却引起了中国网友的广泛关注。原来在那照片中,一黑发黄皮肤的女性抱着孩子,正在一个奢侈品商店店门口大便,地上垫了一张纸;而拍摄地点,则是中国人在英国旅游一定会去的奢侈品购物街。这位外国网友并没有确认这名女子的国籍,只是开玩笑地说:“我猜她一定不是Burberry粉丝”。不过,中国国内的网友则显然认定此人就是中国人,并立刻对她的行为展开了口诛笔伐。 
期刊
事件  2015年11月21日晚,在上海音乐学院贺绿汀音乐厅里,87岁德国钢琴家约尔格·德慕斯在钢琴独奏音乐会现场,因为不满观众席中有孩子持续发出的声响而中断了演出,并用德语申饬了几句,虽然几十秒后演出继续进行,但这场高艺术水准的演出和这段不和谐的“插曲”,让这个事件迅速在网络上刷屏,引发热议。  述评  可以这么说,每个熊孩子的背后都有一个熊家长。小孩缺乏自制能力导致了演出现场意外状况的发生,虽
期刊
人教社出版的初中语文教材,选编了一定数量的外国文学作品,这些作品在整套教材中数量虽少,但展现了不同文体的魅力,最大可能地呈现出了外国文学作品甚至是外国文化的异彩缤纷,有小说、童话、寓言、散文、诗歌、剧本、书信、论述文等。从选材地域看,欧美篇目多,亚非篇目少。从作品的时空分布来看,多数为外国近现代作家作品。  但是在实际的初中语文教学中,外国文学作品的教学效果不尽如人意。相关研究显示初中生对外国文学
期刊
《端午的鸭蛋》是汪曾祺先生的一篇散文。就本文而论,把教学重点放在介绍端午节和认识鸭蛋上,这只是在教教材。现代语文课程的一大问题是混淆了“课程内容”和“教材内容”这样两个概念。课程内容是指“教什么”,教材内容是指“用什么教”。  教學目标:  1.定位品读视角,品味其人其文的情质。  2.调动学生对生活的体验,认识传统文化的分量,丰富人生底蕴。  课时安排:两课时。  教学流程:  一、激趣导入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