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建地方本科院校英语专业听力策略使用情况调查

来源 :文教资料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milelily8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听力策略是指学习者在听英语材料时所采用的学习策略,按照O’Malley和Chamot的划分,其可以分为元认知策略、认知策略和社会情感策略。本文通过对163名英语专业学生进行问卷调查,旨在了解新建地方本科院校英语专业学生听力策略使用的基本情况。
  关键词: 听力策略 问卷调查 基本情况
  学习策略是指学习者在学习语言过程中试图弄清词意及词的用法、语法规则及其他语言问题而采用的概括或推断等方法。文秋芳[4]认为,学习策略是学习者根据自己的观念,为了强化英语学习效果而采取的行动和方法,即策略=观念 方法。Oxford[2]认为学习策略包含直接策略(记忆策略、认知策略、补偿策略)和间接策略(元认知策略、情感策略、社会策略)。而O’Malley和Chamot[1]把学习策略分成了认知策略、元认知策略和社会情感策略三个类别。听力策略是指学习者在听英语材料时所采用的学习策略,它的分类以学习策略的分类为基本框架。本文旨在调查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学生听力策略使用的基本情况。
  1.研究工具
  本研究采用了贺梦依[3]听力策略研究中设计的“英语听力策略调查问卷”,针对学生情况做了细微的修改。问卷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针对学生的基本情况进行调查;第二部分包括51个听力策略项目。
  2.数据收集与讨论
  本研究的研究对象是保山学院外国语学院英语专业的一、二年级学生。研究者共发放问卷228份,有效问卷163份。研究对象中包括男生11人,女生152人,其中汉族学生118人,少数民族45人。90%的学生(146人)来自云南省各个州县的农村地区。问卷调查所得的结果采用SPSS11.0进行统计分析。
  2.1学生对听力学习和听力策略的态度
  在问卷调查的第一部分,包含三个关于学生对听力学习和听力策略态度的问题。第一个是“学习好的人一般都有语言天赋”,第二个是“选择有效的听力方法对提高听力水平很重要”,第三个是“听力在听、说、读、写四种技能中所占的地位”。有43%的同学认为好的语言学习者一般都有语言天赋,23%的同学不同意这个观点,另外34%的同学不确定他们的答案。从这个数据上可以推断,学生对于语言学习能力与天赋之间的关系答案并不明确。而在听力方法对于提高听力水平的作用问题上,99%的同学都认为这一作用是肯定的,仅1%的同学不确定。由此可以看出,学生对于听力策略的态度是积极的。在对听力的态度上,57.4%的同学把听力看做四项基本技能中的第一位,33%的同学把它看做第二位。据此可以做出推断,听力正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毫无疑问,学生对于听力的学习态度是积极的,他们会尽其所能提高他们的听力水平。
  2.2三类听力策略使用的情况
  Oxford[2]将策略的使用频率粗略地划分为三个层次,即高度使用频率(平均值Mean≧3.5),中度使用频率(Mean=2.3—3.4),低度使用频率(Mean≦2.4)。高度使用频率表示总是使用(4.5-5.0),经常使用(3.5-4.4);中度使用频率表示有时使用(2.5-3.4),低度使用频率表示基本不用(1.5-2.4),从来不用(1.0-1.4)。对照表一可以看出,学生在元认知策略、认知策略和社会情感策略三项所做的选择的平均值都在范围2.5-3.4之间,表示有时候使用。
  学生三类策略使用的基本情况,从中可以看出,学生认知策略的使用频率稍高于其他两种频率。但从标准差的值来看,每一类别的标准差都小于1,这就说明了学生对于三类策略的态度非常相似。
  学生在听力理解过程中有时候会采用听力策略但是频率并不高,这一结果在一定程度上与学生对语言学习的态度相关。同学们对听力策略使用的态度非常积极,因此他们使用的频率不会过低。
  2.3学生使用频率较高和较低的听力策略
  所有51项听力策略使用的平均值在4.14—2.14的范围中,没有任何一项策略的使用高于4.5,即51项听力策略中没有一项总是被学生使用的策略。在3.5-4.4的范围内,经常被学生使用的听力策略有8项(16%),在1.5-2.4的范围内,基本不被学生使用的听力策略有5项(10%),其他38项(74%)听力策略的使用平均值都在2.5-3.4的范围内,有时被学生使用。
  学生使用频率较高的听力策略(M≧3.5),共有8项。其中有元认知策略2项,认知策略5项,社会情感策略1项。在元认知策略中,学生使用较多的策略是自我监控策略(A16)和自我管理策略(A15),这两项策略的频繁使用,表明学生有能力调整和修正他们听的内容,这种策略的运用也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技能的培养。在认知策略中,学生使用较多的是推理(B33、B34)、翻译(B39)、联想(B29)和复述(B22)策略。O’Malley
其他文献
摘 要: 本文详细分析了高校公共课《多媒体技术与应用》教学现状和存在问题,探讨并提出了契合当下需要的课程设置新思路和教学改革新设想,并结合教学实践对其可行性进行了初步分析,以期对推进高校公共多媒体技术与应用课程改革起到一定的助推作用,并为改进其他课程改革提供有益借鉴。  关键词: 研究性学习 多媒体技术与应用 教学模式  近年来,我国不断推进信息化进程,多媒体形式的信息如雨后春笋全面铺开。多媒体技
摘 要:如果说孤独是生命的一种常态,那么尼采与鲁迅的孤独就是这常态之上的先知式的独行。尼采借用他名虚构了查拉图斯特拉,鲁迅用匕首似的文字刻画了过客,二者形象同中有异,异中相同,隔着时间与空间,两者冥冥之中搭起了一座桥梁,展开了东方与西方关于“存在”、关于“人道”的劝说。这是孤独者的力量,也是觉醒的先知们对世人的祈望。  关键词:〖HTK〗 查拉图斯特拉 过客 孤独 困惑 力量  对于每一个中国人来
摘 要: 《我弥留之际》通过一组人物对比展现了生活表象与真实之间的落差,探讨这种落差之下,直面真实人类真切的罪恶及应有的救赎方式。作品由此展现了一个独特而完整的生命观。  关键词: 《我弥留之际》 生命观 主题意蕴  威廉·福克纳(William Faulkner, 1897—1962)曾多次提及《我弥留之际》(As I Lay Dying, 1930)为其作品中最通俗易懂的小说。然而,多年来评论
摘 要: 作者以《季氏将伐颛臾》教学为例,从教材简介、对象、策略、目标预设、教学环节等方面探索语文教学的深度感、历史感、现代感、对象感。  关键词: 《季氏将伐颛臾》 大语文观 对象感  一、教材简介与分析  高等学校小学教育专业教材《大学语文》,周建忠主编,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本教材出版于2000年,而近十年以来,随着学术研究的进一步繁荣,学术氛围的进一步活跃,学术包容度的进一步扩
摘 要: 以宁波帮人士成长教育故事为研究视角,从中总结出典型的宁波帮人士成长教育故事的例子,为青少年正确价值观的形成提供借鉴、帮助青少年更好地传承宁波帮精神并与培育当代青少年价值观达到“双赢”,从而使当代青少年的意识得到改变,进而树立起新的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价值观念。  关键词: 青少年 价值观 传播方式 宁波帮  一、引言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所课题组发布的社会心态蓝皮书《中国社会心态研究报告2
摘 要: 职业规划对大学阶段的学习有不可忽视的指导作用。对于实践性较强的新闻专业,职业规划更应尽早进行。在校学生一般都着重理论知识的学习,而没有统筹性地对职业进行从短期到长期的规划。鉴于此,很有必要在了解就业前景的同时,学会充分利用学校资源,了解专业设置,分析专业方向,提高能力。  关键词: 新闻专业 职业规划 专业设置 专业能力 专业方向  职业规划就是经由知己、知彼、抉择及行动等步骤对自己的一
摘 要: 萧红一生寂寞成诗,“生”与“死”是她作品常常探讨的主题。作为她最有代表性作品之一的《呼兰河传》,其独特的时间书写也寄寓了萧红对于“生”与“死”的思考。在这部作品中,时间的审美化、普泛化和风俗化构成其时间书写的重要特点。  关键词: 萧红小说 生命意识 时间 书写  萧红的小说在时间的书写上独具特色。小说中整体的初秋氛围,年复一年、年年如是的时间循环,还有循环时间下的人们生活习俗的固化,都
摘要: 电影《拆弹部队》讲述了美军拆弹小分队在伊拉克首都巴格达执行一系列任务过程中的经历。影片以人性反思战争,以真实的情景和情感触及灵魂,获得奥斯卡六项大奖。本文拟从政治伦理的角度入手,反思电影中这场战争的意义及对恐怖分子的界定,并反驳西方社会所理解的这场战争是“文明的冲突”的看法,通过对其伦理和政治意义的解读重新审视这部影片。  关键词: 人性战争《拆弹部队》政治伦理  第82届奥斯卡最佳影片和
摘 要: 改编自美国作家迈克尔·坎宁安同名小说的电影《时时刻刻》充满了浓重的死亡倾向。生命哲学认为生命的本质是自我超越,作为生命终结的死亡也是生命的自我超越。影片中的四位主人公通过亲历死亡、逃避死亡、直面死亡的方式面对生活中的困顿与迷惘,收获了“比生命更多”的意义,彰显了生命的自我超越本色。  关键词: 电影《时时刻刻》 生命哲学 死亡 生命 自我超越    一、引言
摘 要: 改诗是中国诗苑的“传统”。孔子以后的改诗状况大致有两大类:一类是在专著中列专门章节评说,如郑康成、朱熹等对《诗经》的探幽解读和评说;另一类是散见于杂俎、笔记类论说和民间的街谈巷议中。改诗既有“美诗”,通过追求词语精切来体现主旨提升、韵味加浓等,亦有借之调侃、讽刺、责斥,以表达自己对世事的讥讽及愤懑情绪。  关键词: 改诗 美诗  改诗是中国诗苑的盛况、奇观,可谓上下五千年,纵横全中国,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