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门胆管癌样原发硬化性胆管炎三例报告

来源 :中华肝胆外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ngsc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报道3例临床表现类似肝门胆管癌(Klatskin瘤)的局灶性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PSC)患者,结合文献分析总结这类PSC的临床特点及鉴别诊断.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5年至2013年收治的3例临床诊断为肝门胆管癌的局灶性PSC患者资料,分析总结其病史、实验室检查、影像学特点以及治疗方式及预后.结果 3例患者术前影像学检查均诊断为肝门胆管癌,但术后病理证实为PSC.3例患者术前肿瘤标志物CA19-9均升高,2例患者抗核抗体(ANA)升高,2例患者免疫球蛋白G升高,1例合并溃疡性结肠炎.3例患者均行外科切除手术.病理学显示肝门胆管慢性炎,肝内汇管区小胆管炎及洋葱皮样改变.术后随访7个月至8年,均无症状复发.结论 局灶性PSC临床少见,易误诊为肝门胆管癌,外科切除手术效果较好.对有自身免疫病病史及自身抗体阳性患者应注意鉴别.术前肝穿活检有助于鉴别诊断。

其他文献
作为肝脏恶性肿瘤非手术治疗的常用方法,经导管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的有效性及安全性已被大家认可.但在随后的运用过程中,也产生诸多并发症,如:上消化道出血、肝功能衰竭、肺栓塞、栓塞性胆囊炎等.胆管损伤作为其严重并发症之一亦有多篇报道.虽然对该并发症的发生机制、危险因素以及临床治疗目前仍存在较多问题,但查阅文献迄今未见这一并发症的相关文献综述.本文综合国内外文献,对目前存在的问题作一系统论述。
脾血管内皮细胞瘤是一种极其罕见的交界性肿瘤,国内外仅有的几例报道均见于成年患者[1-2],发生于儿童者在国内尚未见报道.因该病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影像学表现又与脾血管瘤有相似之处,因此临床可能出现误诊或漏诊现象,导致治疗欠合理.现结合文献,报告我院近期收治的1例儿童脾血管内皮细胞瘤,希望对日后临床起到一定的参考作用。
期刊
因故延期召开的第十四届中华肝胆胰脾外科专业学术论坛定于2014年9月26日至28日在北京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召开。会议由解放军总医院肝胆外科和《中华肝胆外科杂志》编辑部联合主办。我们谨代表大会组委会和学术委员会诚挚邀请国内外同道莅临本次会议。
期刊
目的 探索结直肠癌多发性肝转移手术切除的疗效及预后影响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北京大学肿瘤医院肝胆外一科结直肠癌多发性肝转移灶(≥4个)手术切除的疗效.结果 自2002年4月至2013年4月,结直肠癌肝转移手术切除患者共239例,肝转移灶数目大于等于4个共60例.60例患者术后中位生存期35.2个月,5年累积生存率28.2% (17/60),生存5年以上2例;全组中位无病生存期6.9个月,1例无病生
目的 探讨肝血管瘤的手术适应证.方法 回顾分析2008年1月至2012年12月在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行肝切除治疗的128例肝血管瘤患者资料.根据肿瘤直径将患者分为大血管瘤(直径5 ~ 10 cm,A组)与巨大血管瘤(直径≥10 cm,B组)两组,比较两组围手术期临床因素,采用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方法研究与肝血管瘤切除术后并发症及输血相关的因素.结果 128例中大血管瘤组90例、巨大血管瘤组30例
胆囊结石成因复杂,与胆固醇、胆红素和胆汁酸代谢障碍有关[1].胆囊结石不但可并发胆管感染、梗阻性黄疸、胰腺炎等较严重并发症,还与胆囊癌密切相关[2].本研究采用Illumina HiSeq 2500新一代高通量测序技术对胆囊结石患者进行mRNA表达谱差异筛选分析,并对得到的数据进行Gene Ontology(GO)和KEGG显著性富集统计,以期探索胆囊结石发病的分子基础,为胆结石的进一步研究提供理
期刊
肝脏离断联合患侧门静脉结扎二期肝切除术是一种全新的肝切除术(ALPPS).我们于2013年8月对1例68岁肝门部胆管细胞癌合并阻塞性黄疸男性患者实施了该手术.因为患者左肝外叶体积不足标准肝体积的40%(只有33.91%),我们第1步先行右侧门静脉结扎+原位离断左肝内叶和左肝外叶交界处肝组织以及肝门部淋巴结清扫术.术后第8天复查CT显示左肝外叶肝体积增加了32%,占标准肝体积的41.55%,术后第1
目的 探讨腹腔镜肝规则性切除术治疗肝内胆管结石的可行性和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分析2007年6月至2013年7月在我院行腹腔镜肝规则性切除术治疗103例肝内胆管结石患者的资料,评价其疗效.结果 97例手术获得成功,术中出血50 ~1 000 ml,平均手术时间225.5 min,平均术后住院时间11.4d.术后出现各种并发症29例.其中术后胆漏18例,腹腔内感染3例,肺部感染4例,切口积液3例,右肝
肝硬化门脉高压可以导致心血管系统的改变.其主要表现为高动力循环状态,心输出量增加,内脏血流量增多,心率增快,外周血管扩张,阻力下降,血压下降.这种血液动力学紊乱不仅对门脉高压的维持起重要作用,而且也是水钠潴留、腹水、肝肾综合征、肝肺综合征等出现的重要原因.近年来,肝硬化门脉高压的治疗从内科、介入科到外科都取得了一定的进展.这些治疗在预防和控制上消化道出血、解决脾大脾功能亢进等症状的同时,对心血管系
目的 探讨个体化综合外科治疗模式下原发性肝癌的远期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佑安医院普外中心2004年3月至2013年9月831例原发性肝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按不同肿瘤分期、病理类型及治疗方式分组,分别计算术后总体生存率和无瘤生存率,并比较分析组间差异.结果 术后获得随访的患者796例,其总体1、3、5年生存率分别为88.6%、71.7%、61.3%,无瘤生存率分别为6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