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收藏和教育扶贫之间搭起彩虹桥

来源 :收藏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amael123456789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是从中央电视二台的《财富故事会》上知道他的。那一口浓浓的陕北腔吸引了我,一个憨憨的陕北汉子。30大几了还不结婚,故事的题目就叫《不到一万不结婚》。他是一所民办大学的校长。“不到一万不结婚”是他这个男子汉的一个铮铮誓言,意思是招不到一万个学生他就不结婚。说这话时是2002年,他当时35岁,把老爹老娘都急坏了。
  如今他的学生早已经达到了这个数字,今年招生将会超过15000了,这在全国的民办学校里都是不多见的。他已经结了婚,生了一个大胖小子。而他艰苦经营的大学,在经历了6年的拼搏之后。也已经成为中国知名品牌大学,进入民办大学百强行列,在每年的全国自考中都是排名第一,及格率达到90%以上,远远超过全国平均线。他的口号是要“打造中国民办教育扶贫第一品牌”。牛皮不是吹的,火车不是推的,他的事业是靠他一块砖一片瓦搭起来的。
  在中国的民办学校里,有谁敢说给每一个贫困学生都担保贷款吗?有谁敢保证就业率百分之百吗?王明亮就敢说。
  《人民日报》、《光明日报》、《中国青年报》等媒体都介绍了他的办学经验。如今的他已经成了名人,各大媒体争相采访,手机都不敢开了。
  他就是华西大学校长——王明亮。
  2008年7月24日,我们来到了华西大学红河谷校区,地点在宝鸡市眉县著名风景区红河谷,离西安有2个小时的路程。在这样偏僻的地方办学校。能招来学生吗?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这里不仅是一个十分正规的半军事化管理的大学,而且风景秀丽,环境优美,设施完备。有万人大会堂、藏书百万册的图书馆、价值5000万元的教学设备、收藏品艺术馆、5万平米的实验室、设施完备的体育馆、6万平米的室外体育场、游泳馆。现代化的办公楼、标准的学生公寓、宾馆餐厅商店……
  就算他学校办得再好,和我们收藏界有什么关系吗?还真让人没有想到,他居然还是西安市收藏协会会长。
  西安市收藏协会成立于1998年,那时的王明亮还不是会长,但对中华古代文化情有独钟,酷爱收藏艺术。由于他的热心和诚心,1999年2月被大家推选为会长。王明亮是一个不甘寂寞的人,别看他不是什么专家学者,却把个西安收藏界搞得红红火火,热热闹闹。
  1999年9月,全国第四届城市运动会在西安举办,借此机缘,王明亮带领协会在陕西工业展览馆组织筹办“兴瑞杯”全国首届民间藏品博览会。就在博览会即将开始布展的时候,投资商一看展位卖得不好,无钱可赚,于是鞋底抹油——溜了。这可急坏了王明亮,展馆租金、展柜、人员工资等等急需的资金泡了汤。面对突如其来的变故,王明亮临危不惧,以诚为信,拿出自己的全部积蓄,东借西凑,筹集到30多万元,使博览会如期举行。1999年的30多万元,可不是个小数目,放在现在差不多是300万元。王明亮初入收藏界就“吃药”交学费,但他赢得了赞誉,得到收藏界众多藏友的一致好评。国家文物局局长和省市领导出席了开幕式,博览会期间还举办了“全国首届收藏家协会会长暨秘书长联席会议”,造成深远的影响,使西安收藏界在全国脱颖而出。
  2004年6月,在全国政协礼堂举行的首届“中国收藏界年度排行榜”,西安市收藏协会被评选为“全国十大收藏协会”。王明亮功不可没。
  2007年,他又斥资近百万元,在西安市成功举办了“中国西安·亚洲收藏文化研讨会”,国内20多个省市自治区和港、澳、台以及亚洲其他国家的收藏组织代表200多人出席了会议。会议代表到达的当天晚上。在西安南门城墙举办了壮观的入城仪式。可谓声势浩大影响广泛。据业内人士说,这是迄今为止国内收藏界规模最大的一次盛会。借此机会,王明亮也不会忘记宣传他的华西大学,会议期间,就在他的学校里。学生们的军事训练汇报表演,以及文艺和武术表演,倾倒了与会代表,各大媒体也进行了报道,电视台还进行了转播。
  2007年五一期间,中央二台《鉴宝》栏目和陕西卫视联合,在5月1日-7日的黄金时间播出了陕西鉴宝节目,整体推出了陕西丰富而厚重的历史文物,王明亮资助15万元。并把他的学生们带到了演播现场,华西大学又在电视上风光了一把。
  迄今为止,全国还没有一所大学开设文博鉴赏专业,文物收藏艺术品鉴定专业人员的缺失,使赝品充斥的收藏艺术品市场无法得到有效的根治。王明亮深深懂得,培养这方面的专业人才,是自己义不容辞的职责。学校的收藏艺术品博物馆已建起了,但是藏品远远不够,要培养学生炼就鉴定古董艺术品的火眼金睛,没有成千上万的藏品怎么行!于是他想到了中国收藏家协会,想到了7000多万收藏大军,想到了正在全国各地“寻宝”的中央电视台“艺术品投资”栏目的《寻宝》节目组。在《收藏界》杂志社的支持下,他又开始筹划“寻找民间‘宝物’资助贫困学子”的大型电视活动。中国收藏家协会全力支持这一公益活动,2008年6月,签发了中藏字[2008]10号文件:经研究,我会同意作为在陕西省西安、宝鸡、延安、榆林、韩城、咸阳等城市开展的“寻找民间‘宝物’资助贫困学子”活动的主办单位之一。阎振堂会长身先士卒,将自己悉心创作的六幅书法作品捐赠给活动的组织方。
  收藏是为了传承中华古老的文化历史,使祖国的优秀历史文化遗产世世代代传承下来,而教育让亿万青少年获取当今世界上最先进的科学技术和文化知识,共同构建和谐美好的新时代才是我们的终极目的。王明亮的主要精力还是在教育上,而且重点在教育扶贫上。这也是我在采访中感受最深的一点。
  走进华西大学校区,迎面可见一排大字:“教育扶贫是最根本的扶贫。”这话真是说到了点子上。
  王明亮出生在陕北一个贫穷的小山村里,吃饭都不容易,更不要说上学了。他从小就不靠家里,一边上学一边劳动,靠着自己的能力居然读完了大学。上大学的时候他不怕同学的笑话去拣垃圾、蹬三轮车挣学费和生活费。当时他也受到一些好心人的帮助,滴水之恩涌泉相报,对别人的帮助和支持他终身不忘、感恩不尽,事业成功后便尽力回报社会。他是从大山里走出来的,他深知这些穷孩子是多么需要别人的扶持,也深知这些孩子只要有能力,一般都是知恩图报的。他在工作以后曾经资助过100多个穷孩子上学,这些孩子都毕业了,有些还把钱给他还了。他相信只要这些孩子努力,也会像他一样成功的。诚信和知恩图报是绝大多数贫困学子的思想基础,所以他敢借给这些穷孩子学费,敢为他们担保贷款。
  2002年,王明亮辞去了待遇非常好的另一所民办大学的教务长职务,贷款500万元买下了一个几乎倒闭的学校——华西专修大学。当时学校穷得几乎只剩下一块牌子了,没有学生,没有老师,什么都没有。所有的人都认为他太傻了,丢了金饭碗抱起泥饭碗,图什么呢?当时,西安已经有了几十所成规模的民办大 学,有些在全国都是名列前茅的,何必去和他们挤那个独木桥呢?说是权力欲太重也好,说是事业心太强也好,说是有野心也罢,总之,王明亮就是想有自己的事业,他自信自己一定能闯出一条路子来。事实证明他确实做到了。
  他深知学校招不到学生的原因之一,是因为学生交不起学费,中国的穷孩子太多了,不是不想上学,而是上不起学啊!有的放矢,王明亮就解决这个“钱”的问题。
  他的办法就是:“家长出一点,学校担保贷一点,自己生活省一点,社会各界捐一点,学生社会实践赚一点。”正是这“五个一点”,让成千上万的孩子迈进了大学的门槛并拿到了大学毕业证。6年来,已经有10000多孩子从华西大学毕业走上了工作岗位,而最让人惊奇的就是,学校的就业率达到了百分之百。王明亮说,学生找不到工作是学校的失职,他还规定,凡是找不到工作的,可以不着急还贷款。
  这样人性化的学校,这样有人情味的校长,还愁招不来学生吗?
  “五个一点”里的“学校贷一点”,可不是“一点”,而是50%。学校80%的学生都是来自贫困山区,如果每个孩子贷款5000元,10000个孩子就是5000万啊!几年下来,王明亮已经办理助学贷款2亿多元,这么大的风险,一般人可能想也不敢想,可王明亮就干了。王明亮说,他相信孩子们几年之后一定能还上这笔钱。他也做好了有些学生还不上钱的思想准备,他说他认了,就算他资助这些孩子上学了,他心甘情愿。
  刚一开始家长也是不相信,虽然国家早就出台了学生贷款政策,但实际上学生贷款非常不容易,一般学校不可能超过30%,很多学校在学生上学期间就逼着孩子还钱,否则不发毕业证。王明亮却允许孩子们工作几年之后再还钱,而且还组织孩子们在假期去经济发达地区打工挣钱,这已经成为一个制度。家长们不信,他就去全国各地作报告,请家长来学校参观。看了,就放心了,就把孩子送来了。6年,从0到25000,这可不是吹牛皮的事情,是脚踏实地干出来的。
  他有一句名言:“扶贫首先是精神上的扶贫”。这话说得好,如今的中国孩子,最让人担心的就是精神贫困。在他的大学里,不管是穷人的孩子还是富人的孩子,在人格上都是平等的,一样的学习,一样的劳动,一样的每天早上6点起床大冬天的穿着短袖出操,一样的打工挣钱。王明亮说:什么叫成功,成功就是不要家里的资助,自己成家立业。在他的学校里,应该说大部分孩子都“成功”了,而王明亮的成功,正是建立在这些孩子的成功之上的。
  2004年,中国民办高等教育委员会授于西安华西大学“全国民办扶贫示范大学”的称号,全国各地的大学登门求教,各路媒体争相采访,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专门把他请到北京作了访谈节目,在《财富人生》中播出。中央电视台连续多次跟踪报道“华西现象”,引起各界广泛关注和讨论。王明亮提出的口号就是:让贫困家庭的孩子都能上得起大学。这也是国家操心的事,是总理操心的事,可以说王明亮的话正好挠到了政府的痒处,闯出了一条解决贫困学生上学的新路子。
  王明亮还有一句名言:“投资贷款助学可以获得最大的回报。”这话充分说明他是一个有眼光的人。他这里的“回报”,当然不仅是指得到经济上的回报,而主要是指对社会的贡献。解决了山区穷孩子的上学问题,就是解决了中国贫困地区人才培养问题,这可是百年大计啊!如果说最大的扶贫是教育扶贫,那么,最大的回报当然就是投资贷款助学。他算了一笔账,按照现在他每年资助5000个学生算,20年后就是十多万名学生,需要资金也就是10个亿左右,按照还款率80%算,也就是损失2亿多,可是到了那时,学校的品牌、巨大的无形资产,岂是这区区2个亿可以衡量的?好一个精明的王明亮。
  2007年7月17日,《人民日报》的一篇文章《多想想大学精神的含义》专门介绍了华西大学的扶贫贷款经验。文章指出:“华西模式”不仅拓展了解决贫困学生就学的思路,也让我们思考大学精神的内涵。让贫困学子求学有望,体现教育的公平与正义,不仅是政府的职责所在,更是大学精神之所系。高等教育属于非义务教育投入,本就应该包括政府在内的多渠道筹资。国家提出了“不让一个贫困家庭学生因经济困难辍学”的目标,不仅政府要加大力度,更要多种方式相结合,在这个过程中,学校有义不容辞的责任,应有所作为,而华西大学则为全国树立了一个好榜样。华西大学正是因为有了这种社会责任感和人文关怀精神,才闯出了一条良性循环的教育扶贫康庄大道。
  近日,王明亮做客陕西卫视李蕾主持的《开坛》栏目,与中国人民大学著名学者周孝正共同探讨新形势下“扶贫教育”的新思路。从根本上讲,发展教育的责任在国家、在学校、在社会,把受教育变成一种借债也得完成的超前消费或奢侈消费,甚至作为推动经济发展的增长点是不行的。“信贷助学”解决了贫困生上大学的燃眉之急,虽然无须财产抵押,但他们质押的是自己尚未进入社会的“信用”,而未来的社会“信用”是最“值钱”的,这样的抵押就社会的责任来讲对贫困生是不公平的。王明亮早就认识到“信贷助学”存在的缺失,他提出国家、社会、学校、银行,应组成一个完整的系统,由“信贷助学”逐步走向减免学费。让贫困学生无忧无虑地学完大学的学业。为此,他再次大胆地说:“只要交10000元学费,就可在华西大学读完大学本科四年。”这就相当于免去了四年学杂费的三分之二。
  下面该回到文章的正题了。王明亮既是华西大学的校长还是西安市收藏协会的会长,他一直在策划如何将收藏事业和教育扶贫联系起来。大家都知道,盛世玩收藏,收藏家里面有不少“款爷”,王明亮要把他们的扶贫积极性调动起来,他深知人的追求不可能只是物质上的,达到一定程度之后必然要考虑精神追求和社会效益。给收藏家们提供一个为社会做贡献、扶持贫困学生读书的平台,这将会是一件很有意义也很有成效的事情。
  为此,他给收藏界的朋友们起草了一封“倡议书”,建议他们慷慨解囊,募捐钱物,为贫困家庭的学子献上一份爱心。共同解决西部地区人才培养的燃眉之急。
  把收藏和教育扶贫联接起来,在传承和弘扬祖国的历史文化的同时,促进和推动培养成千上万青年学子的教育事业,承前启后,继往开来,在收藏文化事业和扶贫教育之间搭建一座瑰丽无比的彩虹桥,这大概又是王明亮的独创。不能不佩服王明亮的眼光啊!
  
  (责编:辛 友)
其他文献
青釉盘口双系罐    盘口,短粗颈上饰双系,斜肩,鼓腹,下渐收,平底,通体施青釉,近足处不挂釉,胎色青灰。釉面光润无贼光,器形古拙、规整。时代为隋。    粉彩盘    盘子口沿施一周酱黄釉,盘内施粉彩松石釉,并有三个开光,内绘矾红竹子纹。盘外壁绘矾红竹叶纹,圈足内书“大清嘉庆年制”六字青花款。粉彩发色淡雅,绘法流畅、自然,釉面光润。为清代嘉庆年间的民窑器。    青花碗    碗内口沿边饰一周方
期刊
一、邂逅    仲春午后的阳光格外清新,听闻江苏宜兴中国陶瓷城已开馆迎宾,便试图去探个究竟。记得上次来这里的时候,只是一些空壳子的楼层,路上还是尘土飞扬。如今,这里陶韵满园,是名副其实的陶业集散地、紫砂艺术城中城。这儿独处繁华之外,远离尘嚣,琳琅满目的陶坊,诉说着一个个关于紫砂人家的故事。  逛了一圈,仅有点小累,心想着,可以遇见一个熟悉的陶坊,进去坐坐。寻了许久,发现有一家陶坊与众不同,陶坊名曰
期刊
金秋时节,宁夏山川天高云淡,硕果飘香。在迎接宁夏回族自治区成立50周年之际,“2008·聚焦西部”《全国画院艺术家作品邀请展》于九月初在历史文化名城银川拉开帷幕,众多书画艺术家以自己的精品力作共贺宁夏回族自治区50华诞。  《全国画院艺术家作品邀请展》由文化部艺术司、中国国家画院和宁夏文化厅主办,展会规格之高,并邀全国各专业画院艺术家共襄盛事,尚属首例,这充分体现了文化部及艺术司、国家画院和各兄弟
期刊
我常庆幸自己经历并生活在一个伟大的时代,这个对代前进的速度超过以往的任何历史时期,这个时代可谓群星璀璨。吴作人先生正是这个时代文化艺术界里的一颗耀眼的明星,至今仍闪烁着煜煜光辉。2008年是吴作人先生诞辰100周年,逝世11周年。追忆和大师的交往,拜读大师的作品就会感到大师虽逝,风范犹存。  “艺术首先有民族性才有世界性”。曾担任中国美协主席的吴作人先生这一简洁的论述高屋建瓴地道出了艺术发展的基础
期刊
在画界圈子里,恐没有人比我与白庚延的关系更好了。尽管我们之间也发生过一些磕磕绊绊,但在近三十年交往中实在算不得什么,我们俩与王西京、郭子绪诸友绝对称得上是莫逆之交。  然在十天以前,白庚延走了。  年初就得知他生病的消息,而且听说病很重。这期间他已经久未露面,我去天津想看他,两次都未联系到,直至上月再到天津,李孝萱告我白鹏电话,才找到他的家里,使我如愿以偿。当时的情况比我想象得要好,他没有卧床,而
期刊
黄杨木雕是我国传统木雕艺术中的一种,它特指以黄杨木为材料的雕刻艺术。数百年来,黄杨木雕以小、精、美的造型和生动反映现实生活的文化内涵,深受上至皇宫贵族、下至普通玩家的喜爱。  灵秀雁荡,旖旎瓯江,美丽富饶的浙南大地,哺育出朵朵绚烂的民间工艺之花。被誉为“浙江三雕”之一的乐清黄杨木雕,经过晚清民国时期的艰难创业,到解放后枯木逢春,焕发出勃勃生机,改革开放后出现了百花争艳、大师辈出的繁荣景象,涌现了5
期刊
人们通过文献(指文字内容)和证物来了解历史,文献受到执笔者主观倾向的局限,不能保证客观真实地再现历史;证物不言,却能真实地诉说其文化背景和成因,这就是人们喜爱收藏、研究文物的重要原因。笔者介绍的这件留青竹刻笔筒,也给我们提供了一些值得思考的问题,敬请藏友评说。  笔筒高16.5厘米,口沿近似椭圆形,口径13×12厘米,红木嵌口封底,设三矮足。留青竹刻画面,描绘一位老者正在专心致志地弹琴,另一位长者
期刊
1840年鸦片战争到1911年辛亥革命,半个多世纪清王朝都处于风雨飘摇之中。景德镇御窑厂只为几个皇帝大婚、太后大寿的庆典活动烧造了几批较精美的瓷器。除此之外,生产萧条,日渐衰落。景德镇民营瓷业业主疲于生计,主要生产城乡平民日常生活用瓷。由于御窑厂失去往昔的辉煌和强大的凝聚力,官窑瓷器装饰原本配合默契、制作协调、精画细彩、作风严谨的传统模式松散开来。御窑厂彩绘名家趁势摆脱了封建权威的控制,改革传统的
期刊
黄杨木是一种珍贵树种,主要产于我国湖北、湖南、四川、浙江等地,木色呈淡黄色,逢冬开花,春到结子。黄杨木质地坚韧,纹理细密,光洁滑润,用肉眼几乎看不到棕眼,具有象牙般的光泽。黄杨木生长极其缓慢,直径20厘米左右的黄杨木要长数百年。用作雕刻艺术品的材料,更取之不易,被清代著名戏曲理论家、作家李渔誉为“木中君子”。黄杨木质地坚韧,便于雕刻,无断裂与松散之忧,是木雕艺术创作的良材。  历史悠久的黄杨木雕是
期刊
鲜为人知的珍罕体育文献《奥林匹克宣言》在被尘封一百多年后,终于得以从北京开始向全球传播,这对于促进奥林匹克运动的不断发展,使奥林匹克精神不断光大都具重要意义。    一、产生    1894年6月23日,经过数十年的不懈努力,在奥林匹克之父顾拜旦的倡导下,国际奥林匹克委员会在法国巴黎成立。德国、瑞士、荷兰、瑞典等共12个国家的代表团出席了成立大会。大会通过了由顾拜旦起草的《奥林匹克宪章》。宪章内容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