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历史非选择题主要为材料解析题,做题时审题不准,提取信息不全,答题角度单一,是导致考生在非选择题丢分的三大因素。要提分,就需要在审题、提取信息、思维角度这三个方面下功夫。
一、审题:审准设问
审题精准,是提分的前提。审题要审清三点:一是答案来源,看其是源于材料、课本还是将两者结合;二是答题项,即设问的角度,看其是考查背景、原因、特点、异同、评价、影响中的哪一方面;三是限定词,看其在时间、地点、答题角度等方面有什么限制。
【示例一】(2018全国卷Ⅲ·4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9世纪40年代初,上海开始“依港兴市”,租界中“华洋杂居”;60年代后,上海由一个古老的县城逐渐发展成港口与商业中心; 19世纪下半叶形成了沪东、沪西、沪南等工业区。甲午战争后,民族资本参与上海发展,形成新的商业区。1929年,由市政府主导,建成以江湾五角场为中心的“大上海市中心区”。1949年后,上海一直是国家重要的经济中心。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上海作为国际化大都市,世界影响力日益增强。
——摘编自张仲礼《近代上海城市研究》等
材料二 16世纪开始,曼彻斯特从军事要塞逐渐发展成为工商业城市。1830年已有棉纺厂99家,并开通世界最早的现代化铁路。1838年,设立议会和市政府,摆脱了封建管理体制。19世纪下半期,从传统的棉纺业衍生出许多新门类,开通了通海运河,可通往世界各地。20世紀初,不断与周围工业社区及城镇连接,发展为大城市。1961~1981年,因过于拥挤,人口大量外迁,老龄化日益严重,纺织业日趋衰落。20世纪后期,城市中心被废弃的工业区包围,几个大面积的旧贫民区仍然存在。
——摘编自(英)克拉潘《现代英国经济史》等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上海和曼彻斯特发展成为近代大都市的相同因素。(9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20世纪中期以后上海相对于曼彻斯特的有利发展条件。(10分)
由题目要求“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答案的来源应该是“材料+课本”。第一问“相同因素”是答题项,“上海和曼彻斯特”“近代大都市”是涉及空间、时间等方面的限定词。第二问“有利发展条件”是答题项,“20世纪中期以后”“上海”“相对于曼彻斯特”是限定语,包含了比较的时间和对象。
二、提取信息:用足材料,依托课本
用足材料,依托课本,是提分的关键。眼中只有材料,或只有课本,提取的信息必定是片面的。
用足材料,是指材料中的信息要充分提取。首先,要注意分层提取材料信息。语意及叙述角度的差异,往往是分层的依据,此外,还可以根据标点符号(特别是分号、省略号、句号)、时间信息等进行分层。其次,要注意逐行逐句提取信息,即逐行逐句“抄”材料。当然,“抄”要有技巧,要有所删减,提取材料中的主谓宾或者关键词,用自己的语言表述出来。
以示例一为例,两则材料均可根据语意、时间来分层。材料一以“1949年后”为界分为两层,此前为第一层,讲的是上海发展为近代大都市的历程及原因,此后为第二层,讲的是现代上海的发展及地位。材料二以“1961~1981年”为界分为两层,此前为第一层,讲的是曼彻斯特发展为近代大都市的历程及原因,此后为第二层,讲的是曼彻斯特在现代城市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根据设问中的限定语“近代大都市”“20世纪中期以后”,第一问的答案应该在两则材料的第一层中找,而第二问的答案则隐含在材料一的第二层中。第一问的答案,通过逐行逐句分析两则材料第一层中的关键词及表述的角度,可得出如下信息:
上海:“依港兴市”(交通条件)、“华洋杂居”(西方文明的冲击)、“港口与商业中心”(商业基础好)、“工业区”(工业化推动)、“市政府主导”(政府政策的推动)。
曼彻斯特:“工商业城市”(商业基础好)、“棉纺厂”(工业化推动)、“现代化铁路”“通海运河”(交通条件)、“设立议会和市政府”(制度进步与创新)。
依托课本,是指将材料和课本联系起来。此时,要注意两点,一是要将材料语言转化为课本语言。如果材料语言与课本表述高度一致,就没有必要转化语言。但如果是文言文材料、外文翻译过来的材料、非历史学科语言的材料等,则有必要进行语言转化,因为课本语言是历史学科的语言,表述准确、严谨。二是要挖掘材料背后的课本知识。有时即使用足了材料,答案并不全面,因为有些材料只是用创设情境的方式引出问题,并没有全面描述历史事实,所以需要迁移课本知识来答题。以示例一的第二问为例,材料一的第二层并没有直接给出答案,所以我们需要根据“1949年后”“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上海作为国际化大都市”这些有限的信息,联系课本,从政府政策、浦东的开放等角度进行分析。
三、答题:运用规律,多元视角
从高考历史试题的命题视角来看,原因、背景、特点、评价、意义、异同是命题的高频点,对这些答题项的分析最忌讳的就是思维角度单一。在史学理论的指导下,调动学科思维,运用规律,采用多元视角分析问题,才是提分利器。
指导历史分析方法的重要理论包括唯物史观、文明史观、近代化史观、整体史观等,其中唯物史观是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内容。唯物史观的基本原理包括: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反作用;社会发展主要是由社会的基本矛盾(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推动的;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反作用于经济基础。在分析历史事件或现象的原因、影响时,唯物史观被广为运用。
历史学科思维是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为指导,阐释与分析评价历史现象的思维活动。从联系、发展、辩证的角度分析问题,是历史学科思维的重要特征。联系,指要把握政治、经济、文化的联系,经济决定政治,政治对经济有反作用,一定的文化是一定社会政治、经济的反映。发展,指以发展的眼光看待历史事件、现象、制度、人物等,对其分阶段进行评价。辩证,指对历史事件的评价要从积极、消极或局限等方面分析。 基于这些史学理论和历史学科思维特征的要求,分析问题时同学们应把握规律,进行发散思维。例如,背景条件原因类、影响意义评价类的答题项,我们可以总结出下表的答题角度。
背景条件原因类、影响意义评价类问题思维角度
背景条件
原因类 (1)内因+外因
(2)历史原因+现实原因
(3)根本原因(历史趋势、生产力发展、时代要求)+主观原因(主观目的、动机、决策、力量、局限等)+客观原因(自然或社会环境、经济状况、政治现状、文化状况)
(4)政治(政局+制度+体制+政策+阶级+民族+外交+军事)+经济(生产力+生产关系+经济结构+经济格局+经济发展状况)+文化(思想+科技+教育)
影响意义
评价类 (1)国内(政治+经济+文化)+国际(政治+经济+文化)
(2)政治(政治格局+制度调整+政权更替+政策制定或改变+新的阶级产生)+经济(生产力+生产关系+经济结构+经济格局+政策创新或调整)+文化(思想+科技+教育+文学艺术)
(3)现实(对当时)+深远(对后世)
(4)主观(主观目的+决策或政策+方针+经验)+客观(自然或社會环境+经济+政治+文化)
(5)辩证评价(积极+消极)或分阶段评价(前期+后期)
以示例一为例,第一问答案为:交通便捷;工商业的发展,工业化的推动;制度突破。这是分别从客观原因的经济发展状况、政策制度角度来分析的。第二问的答案为:内河主航道入海口,沿海港口城市,中西文明交汇,近代民族工业的基础,持续的规划建设,浦东新区的开放和开发,国家发展战略的推动。这是从客观原因(地理位置的优势、文化、政府政策)、历史原因、现实原因、主观原因等多角度分析的,真正做到了点多面广。
高考材料解析题非常重视对学生比较能力的考查,对比较异同类题目的设问,我们又可以总结出什么样的答题规律呢?笔者以下题为例进行说明。
【示例二】(2018湖北武汉调研)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工业革命有一个非常惊人的“胚胎发育”模式,大多数工业化成功的国家都经历了这个阶段。在16~18世纪的英国,乡村企业在当时的重商主义政府支持下实现繁荣;它们以农村剩余劳动力为主力,以远距离贸易为生产目的。正是这个原始工业化阶段最终在政府正确的产业政策(尤其是全面扶持纺织业)支持下启动了第一次工业革命,用劳动密集型的规模化大生产方式(工厂体制)来生产终端的轻工消费品或小商品并倾销到全球,19世纪晚期,美国、德国采用电力与化工等新技术,大力发展重工业,通过巨型私企有效调控重工业的资金投入、生产规模和产品销售,从而引爆了第二次工业革命。
中国的改革开放老老实实地从乡镇企业开始。1978~1988年,中国的乡镇企业数量增长了12倍,生产总值增长了将近14倍,GDP占比从14%上升到将近50%。1988~1998年,中国终于在原始工业化的基础上引爆(复制)了第一次工业革命,遍布城乡各地的劳动密集型工厂应运而生,农民工开始大规模流动,生产了大量轻工业产品,以满足国内和国际市场的需求。从1998年至今,中国政府主导国内、国外大市场建立,以渐进精致的国家行为,通过基础设施升级、高新技术创新、高铁联网大动脉,逐步克服能源、动力、交通、通讯等瓶颈,开启了第二次工业革命。
中国崛起的现象,是人类经济史上自英国工业革命以来,最为壮观的历史事件之一。工业革命到现在接近250年,但目前只有10%的人口生活在完全工业化的国家。如果中国能够完成自己的工业革命,意味着又多了20%的人能够进入现代工业文明。
——摘编自文一《伟大的中国工业革命》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英两国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异同。
(2)根据材料,指出中国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其意义。
比较类型的试题,如果设问没有指出比较的角度,答题的视角就需要开阔点,可以从背景、条件、目的、领导者、方式、内容、措施、进程、结果、成败原因等角度进行对比。示例二第一问并没有限定比较异同的角度,但结合材料,我们可以从阶段、劳动力、工业发展的部门、市场、政府的政策等角度找相同点,从政府的作用、发展阶段、技术来源等角度找不同点。第二问的“特点”可从进程、结果、主导者等角度分析,“意义”可参考前文表格总结的规律,根据材料和课本所学知识,从对中国(政治、经济)、对世界的角度来分析。总而言之,材料解析题一定要注意运用多元视角阐释问题。
示例二参考答案
(1)同:都经历乡村(镇)企业发展的原始工业化阶段;都以农村剩余劳动力为主力,发展劳动密集型工厂;都以轻工业为中心;都大力拓展商品市场;都得到政府的支持。
异:英国以市场为主导,中国主要依靠政府引领;英国经历工场手工业的长期发展,中国经历了新中国成立以后工业化探索的曲折历程;英国依靠自身进行技术积累,中国借鉴西方科技成果以及成功经验。
(2)特点:起步晚,尚未完成;政府主导;与第三次科技革命交叉进行。意义:有利于中国产业结构升级,国力提升,和平崛起;是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模式的有益探索;有利于世界工业化的整体发展。
一、审题:审准设问
审题精准,是提分的前提。审题要审清三点:一是答案来源,看其是源于材料、课本还是将两者结合;二是答题项,即设问的角度,看其是考查背景、原因、特点、异同、评价、影响中的哪一方面;三是限定词,看其在时间、地点、答题角度等方面有什么限制。
【示例一】(2018全国卷Ⅲ·4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9世纪40年代初,上海开始“依港兴市”,租界中“华洋杂居”;60年代后,上海由一个古老的县城逐渐发展成港口与商业中心; 19世纪下半叶形成了沪东、沪西、沪南等工业区。甲午战争后,民族资本参与上海发展,形成新的商业区。1929年,由市政府主导,建成以江湾五角场为中心的“大上海市中心区”。1949年后,上海一直是国家重要的经济中心。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上海作为国际化大都市,世界影响力日益增强。
——摘编自张仲礼《近代上海城市研究》等
材料二 16世纪开始,曼彻斯特从军事要塞逐渐发展成为工商业城市。1830年已有棉纺厂99家,并开通世界最早的现代化铁路。1838年,设立议会和市政府,摆脱了封建管理体制。19世纪下半期,从传统的棉纺业衍生出许多新门类,开通了通海运河,可通往世界各地。20世紀初,不断与周围工业社区及城镇连接,发展为大城市。1961~1981年,因过于拥挤,人口大量外迁,老龄化日益严重,纺织业日趋衰落。20世纪后期,城市中心被废弃的工业区包围,几个大面积的旧贫民区仍然存在。
——摘编自(英)克拉潘《现代英国经济史》等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上海和曼彻斯特发展成为近代大都市的相同因素。(9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20世纪中期以后上海相对于曼彻斯特的有利发展条件。(10分)
由题目要求“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答案的来源应该是“材料+课本”。第一问“相同因素”是答题项,“上海和曼彻斯特”“近代大都市”是涉及空间、时间等方面的限定词。第二问“有利发展条件”是答题项,“20世纪中期以后”“上海”“相对于曼彻斯特”是限定语,包含了比较的时间和对象。
二、提取信息:用足材料,依托课本
用足材料,依托课本,是提分的关键。眼中只有材料,或只有课本,提取的信息必定是片面的。
用足材料,是指材料中的信息要充分提取。首先,要注意分层提取材料信息。语意及叙述角度的差异,往往是分层的依据,此外,还可以根据标点符号(特别是分号、省略号、句号)、时间信息等进行分层。其次,要注意逐行逐句提取信息,即逐行逐句“抄”材料。当然,“抄”要有技巧,要有所删减,提取材料中的主谓宾或者关键词,用自己的语言表述出来。
以示例一为例,两则材料均可根据语意、时间来分层。材料一以“1949年后”为界分为两层,此前为第一层,讲的是上海发展为近代大都市的历程及原因,此后为第二层,讲的是现代上海的发展及地位。材料二以“1961~1981年”为界分为两层,此前为第一层,讲的是曼彻斯特发展为近代大都市的历程及原因,此后为第二层,讲的是曼彻斯特在现代城市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根据设问中的限定语“近代大都市”“20世纪中期以后”,第一问的答案应该在两则材料的第一层中找,而第二问的答案则隐含在材料一的第二层中。第一问的答案,通过逐行逐句分析两则材料第一层中的关键词及表述的角度,可得出如下信息:
上海:“依港兴市”(交通条件)、“华洋杂居”(西方文明的冲击)、“港口与商业中心”(商业基础好)、“工业区”(工业化推动)、“市政府主导”(政府政策的推动)。
曼彻斯特:“工商业城市”(商业基础好)、“棉纺厂”(工业化推动)、“现代化铁路”“通海运河”(交通条件)、“设立议会和市政府”(制度进步与创新)。
依托课本,是指将材料和课本联系起来。此时,要注意两点,一是要将材料语言转化为课本语言。如果材料语言与课本表述高度一致,就没有必要转化语言。但如果是文言文材料、外文翻译过来的材料、非历史学科语言的材料等,则有必要进行语言转化,因为课本语言是历史学科的语言,表述准确、严谨。二是要挖掘材料背后的课本知识。有时即使用足了材料,答案并不全面,因为有些材料只是用创设情境的方式引出问题,并没有全面描述历史事实,所以需要迁移课本知识来答题。以示例一的第二问为例,材料一的第二层并没有直接给出答案,所以我们需要根据“1949年后”“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上海作为国际化大都市”这些有限的信息,联系课本,从政府政策、浦东的开放等角度进行分析。
三、答题:运用规律,多元视角
从高考历史试题的命题视角来看,原因、背景、特点、评价、意义、异同是命题的高频点,对这些答题项的分析最忌讳的就是思维角度单一。在史学理论的指导下,调动学科思维,运用规律,采用多元视角分析问题,才是提分利器。
指导历史分析方法的重要理论包括唯物史观、文明史观、近代化史观、整体史观等,其中唯物史观是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内容。唯物史观的基本原理包括: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反作用;社会发展主要是由社会的基本矛盾(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推动的;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反作用于经济基础。在分析历史事件或现象的原因、影响时,唯物史观被广为运用。
历史学科思维是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为指导,阐释与分析评价历史现象的思维活动。从联系、发展、辩证的角度分析问题,是历史学科思维的重要特征。联系,指要把握政治、经济、文化的联系,经济决定政治,政治对经济有反作用,一定的文化是一定社会政治、经济的反映。发展,指以发展的眼光看待历史事件、现象、制度、人物等,对其分阶段进行评价。辩证,指对历史事件的评价要从积极、消极或局限等方面分析。 基于这些史学理论和历史学科思维特征的要求,分析问题时同学们应把握规律,进行发散思维。例如,背景条件原因类、影响意义评价类的答题项,我们可以总结出下表的答题角度。
背景条件原因类、影响意义评价类问题思维角度
背景条件
原因类 (1)内因+外因
(2)历史原因+现实原因
(3)根本原因(历史趋势、生产力发展、时代要求)+主观原因(主观目的、动机、决策、力量、局限等)+客观原因(自然或社会环境、经济状况、政治现状、文化状况)
(4)政治(政局+制度+体制+政策+阶级+民族+外交+军事)+经济(生产力+生产关系+经济结构+经济格局+经济发展状况)+文化(思想+科技+教育)
影响意义
评价类 (1)国内(政治+经济+文化)+国际(政治+经济+文化)
(2)政治(政治格局+制度调整+政权更替+政策制定或改变+新的阶级产生)+经济(生产力+生产关系+经济结构+经济格局+政策创新或调整)+文化(思想+科技+教育+文学艺术)
(3)现实(对当时)+深远(对后世)
(4)主观(主观目的+决策或政策+方针+经验)+客观(自然或社會环境+经济+政治+文化)
(5)辩证评价(积极+消极)或分阶段评价(前期+后期)
以示例一为例,第一问答案为:交通便捷;工商业的发展,工业化的推动;制度突破。这是分别从客观原因的经济发展状况、政策制度角度来分析的。第二问的答案为:内河主航道入海口,沿海港口城市,中西文明交汇,近代民族工业的基础,持续的规划建设,浦东新区的开放和开发,国家发展战略的推动。这是从客观原因(地理位置的优势、文化、政府政策)、历史原因、现实原因、主观原因等多角度分析的,真正做到了点多面广。
高考材料解析题非常重视对学生比较能力的考查,对比较异同类题目的设问,我们又可以总结出什么样的答题规律呢?笔者以下题为例进行说明。
【示例二】(2018湖北武汉调研)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工业革命有一个非常惊人的“胚胎发育”模式,大多数工业化成功的国家都经历了这个阶段。在16~18世纪的英国,乡村企业在当时的重商主义政府支持下实现繁荣;它们以农村剩余劳动力为主力,以远距离贸易为生产目的。正是这个原始工业化阶段最终在政府正确的产业政策(尤其是全面扶持纺织业)支持下启动了第一次工业革命,用劳动密集型的规模化大生产方式(工厂体制)来生产终端的轻工消费品或小商品并倾销到全球,19世纪晚期,美国、德国采用电力与化工等新技术,大力发展重工业,通过巨型私企有效调控重工业的资金投入、生产规模和产品销售,从而引爆了第二次工业革命。
中国的改革开放老老实实地从乡镇企业开始。1978~1988年,中国的乡镇企业数量增长了12倍,生产总值增长了将近14倍,GDP占比从14%上升到将近50%。1988~1998年,中国终于在原始工业化的基础上引爆(复制)了第一次工业革命,遍布城乡各地的劳动密集型工厂应运而生,农民工开始大规模流动,生产了大量轻工业产品,以满足国内和国际市场的需求。从1998年至今,中国政府主导国内、国外大市场建立,以渐进精致的国家行为,通过基础设施升级、高新技术创新、高铁联网大动脉,逐步克服能源、动力、交通、通讯等瓶颈,开启了第二次工业革命。
中国崛起的现象,是人类经济史上自英国工业革命以来,最为壮观的历史事件之一。工业革命到现在接近250年,但目前只有10%的人口生活在完全工业化的国家。如果中国能够完成自己的工业革命,意味着又多了20%的人能够进入现代工业文明。
——摘编自文一《伟大的中国工业革命》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英两国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异同。
(2)根据材料,指出中国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其意义。
比较类型的试题,如果设问没有指出比较的角度,答题的视角就需要开阔点,可以从背景、条件、目的、领导者、方式、内容、措施、进程、结果、成败原因等角度进行对比。示例二第一问并没有限定比较异同的角度,但结合材料,我们可以从阶段、劳动力、工业发展的部门、市场、政府的政策等角度找相同点,从政府的作用、发展阶段、技术来源等角度找不同点。第二问的“特点”可从进程、结果、主导者等角度分析,“意义”可参考前文表格总结的规律,根据材料和课本所学知识,从对中国(政治、经济)、对世界的角度来分析。总而言之,材料解析题一定要注意运用多元视角阐释问题。
示例二参考答案
(1)同:都经历乡村(镇)企业发展的原始工业化阶段;都以农村剩余劳动力为主力,发展劳动密集型工厂;都以轻工业为中心;都大力拓展商品市场;都得到政府的支持。
异:英国以市场为主导,中国主要依靠政府引领;英国经历工场手工业的长期发展,中国经历了新中国成立以后工业化探索的曲折历程;英国依靠自身进行技术积累,中国借鉴西方科技成果以及成功经验。
(2)特点:起步晚,尚未完成;政府主导;与第三次科技革命交叉进行。意义:有利于中国产业结构升级,国力提升,和平崛起;是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模式的有益探索;有利于世界工业化的整体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