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语法角度谈初高中语文教学的衔接

来源 :语文周报·教研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stsetmap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语文学科是普通教育中最基础的学科,有高度的统一性和连贯性,但在课程标准的要求和中高考的引导下,初高中语文教学出现了严重的断层。主要表现在“阅读”“写作”“语法教学”等方面。现从“语法”角度切入,谈谈如何做好初高中语文教学衔接。
   一、语法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性
   语法有语法事实和语法学两层含义,而语法学本身包括词法和句法,所以我们说的语法指按确定用法来运用的词类、词的变化或表示相互关系的其他手段,以及词在句中的功能和关系。
   (一)文言文阅读
   文言文是涉及语法知识最多的板块,一些特殊句式如果疏通不清极易造成混淆,给文意理解和答题造成困难。如2017年高考全国卷(Ⅰ)中文言文句子翻译13题(2)是“而曜好臧否人物,曜每言论,弘微常以它语乱之”,根据前后句结构断定“曜每言论”本身是一个完整的句子,“曜”是主语,“每”通常翻译成“每每”“经常”,是副词,不能充当谓语,所以“言论”就不是我们通常理解的词组“言论”了,它就极有可能要断开理解,“言”是谓语动词,译为“发表”,“论”是名词宾语“言论”,这样这句翻译成“谢曜每每发表议论”就通顺了。
   (二)语言文字运用
   语言文字运用部分题型较多,诸如病句、长短句变换、句子銜接都涉及语法知识。《考试大纲》中明确指出的常见病句类型有6种:语序不当、搭配不当、成分残缺或赘余、结构混乱、表意不明、不合逻辑。以2018年高考全国卷(Ⅲ)为例,18题病句选择题中三个错误选项便是词组搭配不当的问题,“通过……作为参照”应为“以……作为参照”,“方向”应搭配“辨别”而非“辨析”。
   二、初高中语文语法教学的衔接策略
   (一)老师系统全面地研究
   语法知识系统庞杂亦可条理分明,要想让学生掌握得清楚明白,教师就需加强对语法知识的研究学习,树立大语文观,提升对语文的整体性认识,着眼于学生的终身学习,重视语法知识教学。汉语语法系统包括词法和句法。
   (二)深入挖掘旧知识旧体验,循序渐进地课堂渗透
   高中阶段的语文教学虽然和初中大不相同,但仍不失统一性,且有较强的联系性。如若高中语文教师认真研究初中教材和中考,便能发现很多在高中教学中可为我所用的点。高中必修一接触的第一篇文言散文是《烛之武退秦师》,想更清楚地讲解本课涉及的语法知识点就可以结合以前学过的,同样选自《左传》的《曹刿论战》,由此导入激活学生的记忆,识记文学文化常识了。
   (三)研发语法知识校本教材,进行系统讲解
   各地区、各学校也可以从实际学情出发,研究开发具有校本化、个性化的教材,设置相应的课程,以更适应学校和学生的特征和需要。在掌握了学生对语法的了解水平后,将理论知识、新旧知识点、典型例题、考查方向等编辑成册,做系统的讲解,引导学生自己探究语法知识规律,并能举一反三,理解和应用语法知识。
   知识本身就是连续递进的,教学也是循序渐进的过程,不管哪个学段的教师都应该在思想上改变“各自为政”的思维,认识到初高中语文教学千丝万缕的关系,树立整体性、统一性的语文教学观。
其他文献
【摘要】我国历史悠久,地大物博,文化资源丰厚。国学经典作为我国古代圣贤的智慧与思想结晶,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基础,是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代表,也是祖先留给我们的珍贵文化遗产。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有效开展诵读国学经典及相关教学渗透,一方面能够有效强化学生的文化涵养,提升其文化素材积累;另一方面也能有效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使他们形成良好的自主学习习惯,能够显著促进语文教学效率的提升。本文主要针对我国小学语文教
期刊
一、编制导学自读提纲   编制导学自读提纲是课前的最初准备工作,与整个教学过程的实施、教学任务的完成和质量的保证有直接关系。编制导学自读提纲同传统观念上的备课有很大不同,虽然两者都由教师完成,但导学自读提纲偏重在学生自读教材时使用,是辅导学生对教材自主学习的指导资料。   导学自读提纲编写内容包括复习、导学、练习三部分,有填空式、问答式、填表式等形式。复习和指导的内容可交叉设计,练习要单独列出
期刊
一、课程标准对中学数学教师角色的期待   (一)课程改革的深入要求教师具有全新的教育观念。教育的价值和功能要与人的精神世界的丰富,道德品质的提高,人与自然的和谐,人文精神的培养相协调。针对这一客观事实,教师的职能应该做相应的改变,由封闭式的教学改为指导学生的开放式教学。树立以学生的发展为根本的教育观念,建立完全平等的新型师生关系。   (二)课程中新内容的增设,要求教师具有创新精神。新课程中增
期刊
教学课程设计的基本理念可概括为“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即以学生的生活实际为中心,基本兼顾城乡,基本符合儿童认知特点,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使学生的生活体验与感悟影响学生良好道德行为的生成。让教学内容密切联系学生生活,与学生生活实践融为一体,才能取得满意的教学效果。   一、内容与生活联系密切,明确教学策略   教学要面向学生的生活实际,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实际的密切联系。教学活动在内容上既依据教
期刊
一、做儒雅教师   “儒雅”教师是指具有宽阔的胸怀与包容的心态、渊博的学问和丰富的阅历、不凡的谈吐和超脱的气质、志存不懈追求及创新意识的教师,其内涵是博学、睿智;自信、坦荡;高尚、高远。培育一支儒雅的教师队伍,是学校内涵发展、持续发展的基础。   强化师德教育,激发教师的内在职业动力,扎实开展爱与责任教育,进一步完善师德考核方案,把师德考核日常化,落实到教育、教学的每一刻。加大教师的专业培训力
期刊
翻开一本书就打开了一个世界,让你感受世界之大,自然的奥妙,生活的多彩!   当我们灰心丧气时,是书教我们“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当我们与朋友惜别时,是书让我们知道“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当我们想放纵自己时,是书让我们懂得“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书告诉我们李白有“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的傲骨;让我们感受“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的闲适恬淡;跟着杜甫,听他讲述“国破山河在
期刊
诗歌教学中,我们通过精心设计、组织有针对性的教学活动,促成学生对诗歌的深度思考;通过师生之间集思广益、分享讨论,强化对特定诗歌的深入理解。本文尝试以诗人杜甫的诗歌教学为例,探讨诗歌有效教学的几种方法。   一、叙事诗——以写促读,力图共鸣   诗歌阅读中,叙事诗往往以其曲折动人的情节取胜。在初步感受诗意的基础上,把握人物、情节,书写表达自己的真切感受,力图与诗人形成精神上的共鸣。   (一)
期刊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应使学生初步学会运用祖国语言文字进行文字交流沟通,吸收古今中外优秀文化,提高思想文化修養,促进自身精神成长。”吴欣歆老师在北京的初中生中推行整本书阅读,让学生充分展示学习成果;吴泓老师主要让学生进行整本书阅读,真正实现叶圣陶先生所言:“学生须能读书,须能作文,故特设语文课以训练之。最终目的为:自能读书,不待老师讲;自能作文,不待老师改。老师之训练必须
期刊
一、明确高中三年学生课外阅读范围,培养学生的分工协调、鉴赏判断的能力   由于生产力水平空前提高,知识、信息以前所未有的速度与规模发展,牵动了人类物质生活方式、文化与精神活动要求和内容的改变。   课外读物包括适合高中学生阅读的各类图书和报刊。结合高中教材和自读课文的实际情况,组成6人阅读小组,网上购买,分摊费用,减轻学生负担,由小组长统筹安排购买,从而提高他们分工协调能力;教师与学生沟通商讨
期刊
中国古代戏曲离学生的生活有一定的距离,如何合理地讲《窦娥冤》这节课是最大的问题。那么,戏曲教学该如何进行?   一、选取切实可行的教学目标   《窦娥冤》一课内容含量大,戏曲教学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是冷门。根据单元提示:用曲词和说白相结合表演故事的形式具有独特的艺术趣味,如果我们能注意透过曲词体味人物的内心情感,并着重欣赏曲词之美,就多少能领略到古代戏曲迷人的艺术魅力。我把教学目标设置为:1.了解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