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俞《绀寒亭诗集》删诗原因探究

来源 :中国民族博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ngkew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赵俞是清初嘉定县的诗人,与同县孙致弥、王畮、侯开国并称“疁城四子”。赵俞卒时79岁,但他亲自删定的诗集《绀寒亭诗集》,仅留下最后20余年诗作。本文从政治原因、少作不佳、突出发愤之作三方面来探究原因,以期了解赵俞删诗的心态。
  【关键词】赵俞;《绀寒亭诗集》;删诗
  【中图分类号】G1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4198(2021)09-210-04
  【本文著录格式】王舒畅.赵俞《绀寒亭诗集》删诗原因探究[J].中国民族博览,2021,05(09):210-213.
  一、赵俞其人
  赵俞(1635—1713年),字文饶,号蒙泉,江苏嘉定人。出生于明崇祯八年(1635年)十月初二。赵俞幼而端序,10余岁就很聪颖,喜欢学乡里人演剧。闭门作文,长辈们都惊叹他的才华。成童以后,赋《雁字诗》24首、《落花诗》30首,皆步前辈韵。他的诗才恢乎有余,不为韵所缚。
  但赵俞科举之途不顺,27岁补博士弟子,42岁成为贡生,44岁中举,54歲才中康熙二十七年(1688年)进士。康熙二十九年(1690年),嘉定有大案,狱词连染徐干学,赵俞出其门下,亦牵连入狱且褫夺其进士身份。同年因其高义,争相出钱,替他赎回了进士身份。后起赴吏部。赵俞居京师年间,其诗古文辞之名远传,当时奉使出牧者,以得其篇什爲幸。
  康熙三十七年(1698年)七月十八日,赵俞官山东定陶知县。在任期间,建纵横之渠、修官学、治盗窃,政绩斐然。5年后,告病以归。至家,则发旧藏书读之,皆手自批注。又结淡成社,与志同者互相唱和。其聚者,效司马光率真之会,又不近于酒肉。
  康熙五十一年(1712年)得疾,次年痊而复剧。卒于康熙五十二年(1713年)十月二十日,年79。生平事迹见张云章撰《文林郎知定陶县事赵蒙泉先生行状》、王昶撰《赵俞传》《清史列传》卷七十四等。
  赵俞有《绀寒亭诗集》十卷,《文集》四卷。沈德潜《清诗别裁集》收赵俞诗14首,称“诗体灵敏之中,冲和自在,是为正声”。《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则认为其“诗格极为遒上,但才锋太锐,少一唱三叹之致”。
  二、《绀寒亭诗集》版本
  现存《绀寒亭诗集》有清抄本与康熙刻本两个版本,比较后发现,虽然两个版本的编排体例不同,在某些诗篇上也存在差异,但收诗的时间上限基本一致,即都没有收赵俞早年的诗作。
  (一)《绀寒亭诗集》康熙刻本
  赵俞辞定陶县令归家后,“梓其集问世”,康熙刻本即成于此时。《绀寒亭诗集》十卷,诗编年。卷十最后一首诗为《壬辰人日淡成社代柬诗二首》,壬辰人日即康熙五十一年(1712年)正月初七,乃赵俞去世前一年,《绀寒亭诗集》当编成于此年。该书有影印版收于《四库全书存目丛书》集部第255册。
  《绀寒亭诗集》共收诗1119首。卷一有141首诗,第62首诗《展阅杨忠愍公题冀梅轩画梅诗卷有作》有明确的时间信息。诗后注曰:“椒山先生劾嵩下于理,知巳畏祸,及无敢省视者。时苏门冀梅轩官秋曹,独左右之。梅轩有画梅卷,先生为题长句,辞旨激楚,笔势飞动,觉广平一赋,犹属英雄少年也。名贤续题,遂成三百巨卷。丙寅冬,客居大梁。梅轩之孙成都守渭公出以示余,为题其末如右。”丙寅即康熙二十五年(1686年),是年赵俞52岁。
  《绀寒亭诗集》姜宸英序:“赵子幼攻诗,晚乃尽汰其少作,独存近年诗。”合观二则文献,可推断赵俞将少年乃至壮年所作的诗全部删去,仅留下约50岁以后的诗作。
  (二)《绀寒亭诗稿》清抄本
  除了康熙刻本,还有清抄本《绀寒亭诗稿》存世。共五卷,按诗歌体裁划分。比较各体裁下诗歌的先后顺序,基本和刻本一致,当是在体裁下进行编年。同首诗在刻本、抄本的位置如下表:
  刻本乃赵俞晚年亲自删定,最后一首诗又作于赵俞去世前一年,因此刻本收诗下限不会早于抄本。据表格,刻本卷一的前几首诗,基本都在抄本各卷的前几首,因此,这两个版本的《绀寒亭诗集》的收诗上限是基本一致的。自然,也就无法从抄本中找到赵俞青壮年的诗作了。
  (三)刻本、抄本比较
  刻本、抄本在某些诗上存在差异,就内容比较上看,刻本应在抄本之后,即刻本乃赵俞晚年亲自编定,而抄本中的诗是赵俞改定前的样子。通过抄本和刻本的比较可以了解赵俞的创作心理。仅举一例如下。
  抄本《于忠肃祠》:“孤臣奉国有心肝,晁氏身危刘氏安。灵武岂能虚主鬯,澶渊却得早回銮。计全宗社捐生易,欲保功名震主难。遥对松楸瞻肃穆,高标犹傲雪霜寒。”刻本后二句改作“金齿归来要领在,两间浩气是谁完”。于忠肃即于谦(1398—1457年),是明代的忠臣。于谦在土木堡之变中临危受命,时正统帝被俘,蒙古兵逼北京,于谦拥立景泰帝,反对南迁,击退了敌军。但正统帝复辟后,以大逆不道之罪将于谦杀害。后成化即位,为于谦平反。首联将于谦比作西汉的晁错,宁可自己深陷困境也要保全国家政权稳定。颔联用了灵武之役和潭渊之盟的典故,击退异族的灵武之役不能没有段熲坐镇,皇帝亲至澶渊督战是因为寇准力劝。认为于谦和段熲、寇准一样,是抵抗异族入侵的的大功臣。颈联叙于谦为江山社稷捐躯容易,但想要功高又不使君主畏忌却很难。抄本尾联将于谦的铮铮铁骨比作严冬中的松树与楸树。刻本尾联表达了赵俞对忠臣于谦的惋惜,若于谦能在正统帝复辟前功成身退,“金齿归来”,最后就不会被杀害。经赵俞修改过的尾联,在意蕴上显然更加丰富了。
  赵俞的诗曾以抄本的形式流传,待到赵俞删定诗集,将不满意的诗歌删去,或对某些诗中的的词句进行修改。可见他对自己诗作的要求是较为严苛的,现在我们能看到的康熙本《绀寒亭诗集》十卷,是经过赵俞精心选定并修改的,留下的都是他满意的诗作。   三、赵俞删诗原因探究
  现存《绀寒亭诗集》经赵俞亲手删定,仅留下晚年诗作。探究赵俞为何删诗之前,先了解他为何写诗。赵俞认为,“诗之所作也,其有感于物,动于心,而不能自已于言者。”写诗源于真挚的情感触动,普通的话语无法表达丰富饱满的情感,它们只能通过诗呈现出来。就赵俞晚年诗作数量来看——不到30年的时间写了1000多首诗——他应该是一个时时有感于物的人,可以想象他早年也有大量诗作。但为何删去呢?笔者有以下几个推测。
  (一)推测一:政治原因
  据张云章撰《行状》:“居二年[即康熙二十九年(1690年)],邑有大案,狱词连染司寇公子。先生方出其门,亦诬及之。先生以其事属含沙,慷慨申辩,辞气激昂。”“狱吏以三四具锒铛系颈,侵辱百端,几不能卫。”司寇公子指徐干学,赵俞晚年中进士,多亏徐干学赏识,因此称赵俞出徐干学门下。《清代档案史料丛编》中关于《徐干学等被控鱼肉乡里荼毒人民状》下,共收录了从康熙二十九年到三十一年间(1690—1692年)的34次诉讼。赵俞因徐干学案受到牵连,有过牢狱之苦。
  柯俞春《清人诗文集总目提要》:“俞以徐干学被纠案下狱,后得昭雪,时近六十,诗文亦多此后所作,少壮所着汰除殆尽。”其言辞之间的意思是,赵俞删诗与徐干学之案有关,因而案发前的诗全未保留。此说不能通,其一,若牵涉政治事件,删除有关的诗即可,何必将此前所有的诗都删除殆尽?其二,前文讲过,有作于52岁的诗收于集中,此时徐干学案还未发生。而赵俞《绀寒亭诗集》中的确有述及自己被牵连入狱的诗,如《再叠前韵二首》其二:“风高旗颭石仙坛,此日登临脱楚冠。灭顶惨同沉白马,煎胶祸忽及青鸾。匡围谊合从尼父,狱祭终无拜李官。黄菊单枫犹领略,圣朝法纲尚为宽。”第前面讲到,卷一第62首作于康熙二十五年(1686年),卷一第121首作于“壬申阳月晚望前二日”,即康熙三十一年(1692年)。《再叠前韵二首》其二在卷一第98首,乃赵俞出狱后和朋友登高时作。首联叙与友人登高,中四乃其登高后想到自己牵连入狱之事,后二句感叹朝廷宽容,自己还能在难后领略秋景。
  又如《咏史八首》其二:“岂是轻生等一毛,域中名义不能逃。当庭慷慨陈词切,愿赦张敖坐贯高。”此诗表面咏贯高之高义,实际上也是在写自己。前两句写自己在狱中受尽折磨而不轻生,是为了替老师徐干学陈情。后二赵俞以贯高自比,在狱中慷慨申辩。
  徐干学于康熙二十九年(1690年)春请辞,不久就被告鱼肉乡里。对百姓来说,徐干学并非好官,但在赵俞眼里,他始终是自己的恩师,这份情谊,直到徐干学去世后也没有改变。徐干学卒于康熙三十三年(1694年),赵俞有《挽座主昆山尚书公二首》,其一尾联曰:“不是师门私叹息,国家失一老成人。”情辞恳切,无半分被牵连入狱后的怨恨。
  略举上面几首诗,可见赵俞并不讳言因徐干学案入狱一事,赵俞的其他诗文中也有提及此事,甚至友人为赵俞诗集作序时也毫不避讳。因此,赵俞并非出于政治原因删诗。
  (二)推测二:少作不佳
  或问,古人删少年作乃常有之事,何必大费周章去探究?删除少作,固不奇怪。但赵俞不仅删除了少作,其壮年之作也未保留,现尽得见其50岁之后的作品,此非寻常的删诗行为。
  古人删少作,多因少作不佳,或过于幼稚。赵俞少作如何?据张云章撰《行状》:“(赵俞)成童以后,赋《雁字诗》二十四首、《落花诗》三十首,皆步前辈韵。”可见赵俞少时才气极佳。《绀寒亭文集》卷一《先师南凕龚先生诗集序》是赵俞为老师的诗集作的一篇序,有这样一段回忆性文字:
  “顺治癸巳、甲午,先生馆余家塾。……余方受经生业,未暇及音韵,然时时有会于心。《就试郡城瑞光塔》呈五首,一章云:‘独上浮屠顶,苍茫日落时。天低疑接水,树远若无枝。雪色含春煖,钟声带湿迟。髫龄负逸兴,登眺不嫌疲。’先生惊喜,谓‘孺子可与言此’。因指示诗家源流正变,曰:‘汝谨识之。’”
  查《清人别称字号索引》《明人别称字号索引》,号“南凕”而姓“龚”者,仅龚元侃一人。张雄伟硕士论文《“看花客”与“卖菜佣”——清初嘉定士人赵俞的生活世界》称赵俞“受业于龚用圆之子龚元侃”。《(嘉庆)直隶太仓州志》卷四十“逸民”人物志,嘉定县部分有载:“龚元侃,字得和,诸生。以父用圆、伯父用广死难,与兄元昉隐居不岀。博通载籍,从游者甚衆。临终,戒其羣从及诸子曰:吾家诗书淸白四百余年,虽贫,毋改操也。门人谥曰孝节先生。”龚元侃于顺治十年癸巳、十一年甲午(165年、1654年)到赵俞家做家塾先生,此时赵俞年近20,据此文献可略知赵俞早年诗作如何:首联“浮屠”代指瑞光塔,即自己于日落之时登上了塔顶。颔联叙塔顶所见之景,水天一色,视野宽阔无边,树木因为离得太远而看不见枝叶。颈联“雪色含春”当是初春之景,冰雪未消,傍晚钟声敲响,混杂着湿气,在塔顶已经可以感受到春天到来的暖意了。尾联“髫龄”即童年之意,此指自己登塔眺望,意兴阑珊,不知疲倦。
  此诗浅近好懂,与其晚年诗作“古而已矣”大有不同。少作虽幼稚,但赵俞在给老师所作的序中引此诗,可见他自觉有作诗天赋,引以为豪。既是这种心理,赵俞當保留其少作为是。
  (三)推测三:突出发愤之作
  赵俞《先师南凕龚先生诗集序》云:“然则先生所欲言者,犹不能尽见于世,而况其所不欲言者,人又乌足以知之?昔李汉、赵德辑昌黎遗文,为有功于师门,而余不能网罗放失,书之以志我媿焉。”赵俞认为,诗是作者与外界沟通的窗口,作者将欲言之事融于诗中。老师诗作的遗失,让后人难以了解其“所欲言者”。由此推之,赵俞编《绀寒亭诗集》,只留下了晚年的诗,难道这些诗才能称得上赵俞之“所欲言者”吗?他想通过诗作表达什么?
  为《绀寒亭诗集》作序的姜宸英应该是赵俞诗集较早的读者,他从中读出了“赵子诗愈古,身愈困”“赵子不困阨,诗亦不能深造如此,则天之穷者,正天之所以昌其诗也哉”。又张云章《赵蒙泉诗序》:“先是祸发于师友,牵连困辱,屡濒于危。由是亦激发其磈磊,磨礲其志节,磅礴蜿蟺于行墨间者,尤不可以控搏而测识。蒙泉之诗,遂以大成。”姜、章二人均认为赵俞诗之大成,源于他严酷的牢狱经历,不知他们是否真的读懂了赵俞的用心。   赵俞在《绀寒湄亭记》中说:“余性拙于人间事,多不能,又遭轗轲,无所见于世,独喜古人清词丽句,心摹手追。”此文作于康熙三十四年(1695年),乃赵俞任定陶知县的前三年,此时因身遭困厄,又无所作为,故自称不通世事、唯喜作诗。赵俞给朋友王度的《覆瓿集》序中也有类似的话:“余性选懦,言行常自检饬,而忌者出,不意挤之死地,复壁橐饘,隐忍偷活,亡命京师,一住五稔。愤懑摅得诗千余篇,颇为通人所称。假手鑪锤,鍜錬成就,获益良已多矣。师友爱我未有若斯人之笃也,自笑才气远不如王子,而所遭尤酷。但今所存诗,不知视王子何等也。盖余所谓中人困心衡虑而后作,而王子则劳筋骨、饿体肤以担大任者也。”这段话里,赵俞表达了自己柔弱怯懦、历经坎坷之外,更强调了晚年大量诗作的产生是他发愤着诗的结果。他自称才气“远不如”王度,但因困厄的经历使诗的意蕴更为厚重,或可与王度之诗相较高下。
  无论赵俞的朋友还是赵俞自己,都认为坎坷的经历成就了他的诗作。司马迁受宫刑后隐忍苟活,发愤而著《史记》。司马迁曾说:“太上不辱先,其次不辱身,其次不辱理色,其次不辱辞令,其次诎体受辱,其次易服受辱,其次关木索、被箠楚受辱,其次剔毛发、婴金铁受辱,其次毁肌肤、断肢体受辱,最下腐刑极矣!”赵俞曾“关木索、被箠楚受辱”,在狱中锒铛琐颈,受到鞭打,此种屈辱虽不比宫刑,但足以让赵俞铭记,愤懑着诗千余篇。
  赵俞因老师之过被牵连入狱,在狱中慷慨陈词,即使狱吏锒铛系颈、侵辱百端也未轻生,而是将自己一腔的愤懑郁结之气倾泻于千篇诗作中。这样的人,恐怕未必如他自己所说的那般生性“选懦”。他删定《绀寒亭诗集》,只留下了晚年诗作,呈现其诗风从入狱前到入狱时,再到出狱后的转变。若尽收早年诗作,则不能突出晚年困厄的经历与心境的变化了。
  四、总结
  赵俞亲自删定《绀寒亭诗集》,仅留下晚年诗作。本文从政治原因、少作不佳和突出发愤之作三方面来探究原因。赵俞的目的不是删除早年诗作,而是突出晚年诗作中的经历与心境。政治上的坎坷,不是删诗的原因,而是留诗的理由。赵俞早年才气佳,无论《落花诗》,还是《燕字诗》,都能信手拈来,可惜我们不能一睹他年少风貌。不知他晚年删定诗集时,重读少年诗作,是否会因其青涩幼稚而哑然失笑。赵俞最终决定删除青壮年的所有诗,包括那些有才情的佳作,当有惋惜吧。
  赵俞卒年79岁,算是高寿。他以删定诗集的方式,截取了他认为人生中最重要的时段,展现给后人。他在诗中虽不避讳牢狱经历,却也从没有细说是何种困厄与坎坷,但从他毅然删诗、早年诗作一首不存的决心来看,那必定是一段昏天黑地、咬紧牙关的日子。
  参考文献:
  [1][清]赵俞.绀寒亭诗集[M].乾隆刻本.
  [2][清]赵俞.绀寒亭文集[M].乾隆刻本.
  [3][清]赵俞.绀寒亭诗稿[M].清抄本.
  [4][清]张云章.朴村文集[M].康熙五十三年(1714年)刻本.见《清代诗文集汇编》第175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0.
  [5][清]王昶.春融堂集[M].嘉庆刻本.见《清代诗文集汇编》第368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0.
  [6][清]王昶等.(嘉庆)直隶太仓州志[M].嘉庆七年(1802年)刻本.
  [7]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清代档案史料丛编[M].北京:中华书局,1980.
  [8]周骏富辑.清代传记丛刊[M].中国台北:明文书居,1985.
  [9][清]沈德潜.清诗别裁集[M].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97.
  [10]柯愈春.清人诗文集总目提要[M].北京:北京古籍出版社,2001.
  [11]上海市地方志辦公室.上海府县旧志丛书·嘉定县卷[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2.
  [12]张雄伟.“看花客”与“卖菜佣”——清初嘉定士人赵俞的生活世界[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20.
  [13]仇叶昕.探微基层法律运作权力背景——徐干学案权力关系分析[D].呼和浩特:内蒙古大学,2012.
  [14]李柯等.嘉定清代进士略传[J].科举学论丛,2011(2.)
  [15]陈文华.冲和自在,是爲正声——赵俞[N].嘉定报,2018-02.27.
  作者简介:王舒畅(1996-),女,浙江温州,硕士,研究方向为中国古典文献学。
其他文献
【摘要】本文以贝罗模式的信源、信息、信道、信宿四个维度为出发点,在信源维度方面,探索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核心特点;在信息维度方面,寻求其创新点并探索新模式;在信道方面,谋求拓宽传播角度,注重将文化由虚向实的转变;在信宿维度方面,丰富其多样性,通过行业技术规范或校园教育等专业形式传承,最终为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开发提供帮助。  【关键词】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贝罗模式;保护与开发 
【摘要】南山国家公园地处城步苗族自治县。该县隶属于湖南省邵阳市,是1956年国务院批准成立的全国单列苗族自治县之一。城步地处中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区,属中亚热带山地气候,位于雪峰山脉与南岭之首越城岭山脉交汇之处,南与广西壮族自治区接壤,距湖南省会长沙市432千米,距邵阳市206千米,距桂林市210千米,距世界地质公园崀山风景名胜区115千米,距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张家界风景名胜区502千米,是湘桂交
目的 探讨运动疗法配合玻璃酸钠(SH)关节腔注射治疗膝关节创伤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2017年6月-2020年6月40例膝关节创伤性关节炎患者纳入研究,随机分为两组:试验组(n=20),给予SH关节腔注射配合运动疗法治疗;单独SH组(n=20),给予SH关节腔注射治疗.结果 试验组CRP、TNF-α、VAS评分、IL-6比单独SH组低,HSS评分、总有效率比SH组高(P<0.05).结论 与单独SH疗法治疗膝关节创伤性关节炎相比,运动疗法配合SH注射液可以更好地缓解患者病情,促进患者膝关节功能
【摘要】文物保护工作中,文物环境的影响非常大,文物环境优劣,会决定文物存在状态、保护价值等。通过长期实践可知,由于文物环境不和谐,环境污染影响大,致使文物保护工作面临的挑战非常大。面对此种问题,必须深入分析文物环境与文物保护的影响关系,提出科学化应对策略,仅供参考。  【关键词】文物环境;文物保护;影响关系  【中图分类号】G2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4198(2021)09
近年来,随着各地越来越重视文物保护工作,大量名人故居被公布为文保单位或文保点并加以保护利用,其所承载的名人精神、人文气质及历史文化也借助陈列展览这种艺术方式得到了
目的 探讨血液透析(HD)联合血液灌流(HP)对维持性血液透析心理状态及皮肤瘙痒的影响.方法 84例维持性血液透析皮肤瘙痒随机分成HP-HD组及单纯HP组各42例,单纯HP组给予HD治疗,HP-HD组实施HP联合HD治疗.结果 治疗前各指标比较无差异(P>0.05);显示治疗后HP-HD组P3+、β2-MP水平低于单纯HP组(P<0.05);焦虑、抑郁评分低于单纯HP组(P<0.05);皮肤瘙痒评分、PSQI评分低于单纯HP组(P<0.0
近年来,文化类综艺节目的火爆热播为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提供了一份优秀的答卷.以时下流行的传播方式作为媒介,以古老厚重的传统文化作为核心,文化类综艺节目让传统文化在全
目的 探讨多功能保留颈清扫术与改良式颈清除术治疗分化型甲状腺癌的疗效.方法 选取2016年1月~2019年6月于我院接受治疗的56例分化型甲状腺癌患者,依据盲抽法分为对照组(n=28)
目的 探讨连续性血液净化疗法在重症脓毒患者中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9年3月-2020年10月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血液净化科收治的重症脓毒症患者103例,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其中对照组51例,观察组52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进行连续性血液净化疗法,比较两组白细胞介素-6、降钙素原、C-反应蛋白、脑利钠肽水平变化情况,并进一步比较两组急性和慢性健康状态评分、血乳酸水平、氧合指数、心率、平均动脉压.结果 治疗后,对照组IL-6、BNP水平均低于治疗前,观察组IL-6、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以及文明的日益发展,采供血事业得到了飞速的发展,而献血过程中的安全性问题以及无偿献血服务质量开始受到人们的重视.自上世纪末我国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献血法》以来,数十年的实践证明献血行为是相对安全的.然而,因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在全血献血过程中,偶尔会发生和献血相关的不良反应,主要涵盖以局部表现为主以及全身表现为主的两类不良反应,其中后者又以献血相关血管迷走神经反应(DRVR)为主,亦最受国内外广泛关注.全血献血者在献血过程中DRVR的发生主要是因多种因素共同作用导致了心交感神经兴奋性的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