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入学的话匣

来源 :幼儿教育·家教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aoshi64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该不该提前入学?
  
  小学教师的看法
  问:有些父母急于把尚不列入学年龄的孩子送进小学,对此你有什么看法?
  教师A:我个人不提倡提前入学。几个月的差距在我们成人身上是微不足道的,但对孩子而言,年龄差距带来的发展差异会很大,这种差异使他们在体能、注意力、自控能力、习惯等方面易处于劣势,而这些非智力因素正是决定小学生学业状况的主要因素。所以说,提前入学容易将孩子置于一种不公平的竞争环境之中,使孩子过早地感受到压力,导致自信不足。这种自我评价还会进一步恶性循环,使那些年幼的孩子习惯于被领导,习惯于不出色。这都会给孩子一生的发展带来不利影响。孩子的发展有它自然的规律,提前入学无异于拔苗助长。
  问:难道就没有例外?
  老师B:在小学低段,这种例外几乎没有,班上出色的几乎全是月份大的孩子。但随着年级增高,学习中智商因素的放大,儿童自我意识的发展,一些年幼但聪明的孩子可能开始崭露头角,但这需要教师在前几年对那些孩子有足够的宽容,给予特别的关注和长期的期待。
  问:可以断定孩子不能提前入学吗?
  教师C:我觉得这个问题不能一概而论。首先,要看孩子的具体发展情况。如果孩子各方面都发展得很好,家长又能时常给予敦促,那么即便他在低年级表现平常,但一进入高年级,他还是会冒尖的。相反,如果孩子各方面都没准备好,那么提前入学的弊端会更大些,孩子学得累,大人带得累。其次,男女还有区别。女孩早熟些,如果各方面发展很好,提前1—2个月不会有问题;男孩晚熟些,提前入学更容易带来发展上的困境。
  
  妈妈们的体会
  问:听说你的孩子是提前上学的,你觉得这样做好吗?
  妈妈A:我儿子入学时比规定年限小两个月,我花了很大力气才让他顺利入学。但我没想到他上课总是注意力不集中,做作业一没坐相,二没耐心……他现在放学后经常被老师留在教室里补课,大人也只能陪在旁边干着急。唉,大人孩子都不快乐。我挺后悔当初的做法,真应该再耐心等一年上学。
  妈妈B:我女儿比同龄人小半岁就入学了,但我没发现她和别的孩子有什么区别。整个小学阶段她的成绩都很好,而且还能当上中队长之类的小干部。她很懂事,学习很自觉,老师们都是这么夸她的。所以,就我女儿的情况看,提前入学好像也没什么坏处。
  
  专家的意见
  问:从教育的角度来看,对想要提前入学的孩子来说,哪些问题比较关键?
  1.孩子的学习体能足够吗?
  小学的学习不同于幼儿园,孩子上学早放学晚,一天要上很多课,需要进行持续的脑力活动,这些都对孩子的体能提出一定的要求。提前入学首先要考虑孩子的体能能否跟上。一位6岁的小男孩向妈妈抱怨:老师真烦,在前面说个不停,我睡都睡不着。体能不够,孩子就会出现上课打瞌睡,注意力涣散,没有耐心等情况。提前入学不仅学习没有效率,而且会对儿童的身心发育造成影响。
  2.孩子的学习习惯养成了吗?
  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取得优异成绩的基本前提。准备入学的孩子需要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如喜爱读书、专心听讲、爱动脑筋、抓紧时间,等等。如果孩子在这些方面没有充分的准备,提前入学会带来更大的适应困难,导致学业成绩低下,厌恶学习。
  3.孩子的自理能力具备了吗?
  小学里没有保育员,老师不可能在生活上给予孩子很细致的照顾,所以,孩子们必须拥有较强的自理能力,他们必须能够独立用餐,整理并保管好自己的学习用品,按课表取放书本等,没有这些自理能力,学习、生活都会一团糟。
  4.孩子的责任意识形成了吗?
  有些孩子的责任意识很薄弱,不知道学习是自己的事,不知道要留意老师布置的作业,也没有要按时完成回家作业的意识,害得父母经常要打电话向老师同学询问作业,而孩子还不以为然。所以,要想提早入学,必须考虑孩子责任意识的形成状况。
  
  要不要花钱择校?
  
  小学教师的看法
  问:国家提倡学龄儿童就近入学,但还是有很多小学生家长愿意出资跨区择校,你认为有没有必要?
  教师A:我是市直属示范学校的老师,我们学校里有很多择校生。我觉得他们虽然花钱不少,但值得。因为我们学校的环境、条件、师资、学风都要比普通学校好得多。中学老师也反映,我们这里毕业的学生基础扎实,整体素质较高。我想,他们的选择是经过比较的,说明学校之间的教育的确不一样。
  教师B:我是普通小学的教师,我个人不太主张择校。现在的所谓名校一扩再扩,原有的优势已经”稀释”了。再说,我们学校每个班级平均只有30-40个学生,而名校的班额有50-60个,即使你教师水平再高,能面面俱到吗?班级人数过多,学生的学习效率、学习效果肯定要打折扣。所以,与其;中着那个虚名择校,不如就近选择一个好班级、好教师来得实在。
  
  妈妈们的体会
  问:你的孩子是花钱择校的吗?你现在觉得满意吗?
  妈妈A:我们是花钱择校的。学校是不错,但我儿子太调皮,不晓得用功,成绩不太理想。所以,我觉得关键还是看孩子,选了好学校并不代表就有好成绩。
  妈妈B:我孩子是就近入学的。我也不是出不起赞助费,主要是考虑那个名校离家太远,接送不方便。就近的这所学校虽然没有名气,但也差不到哪儿去。小学阶段还不都是打基础,学校之间能有多大的本质差异。我自己从前上的还是乡村小学呢,不也照样学有所成吗?我那个母校还出了好几个留洋博士呢!
  
  专家的意见
  问:要不要花钱择校,怎样择校,哪些因素必须考虑?
  1.首先考虑学校质量
  学校的质量主要体现在办学理念、设施条件、课程特色、师资力量上。虽然每所学校都美其名曰为素质教育,但真正实行的却并不多,家长只要留意一下在校学生作业布置的数量与质量、学校活动的策划与组织、学生学习的情感与态度,就可以洞察学校念的是哪部真经。家长不妨亲自到校园考察一下学校的实施条件,如有没有足够的体育活动场地,有没有必备的功能活动教室,学校的特色课程是否适合自己的孩子。另外,班额大小也不能不考虑,小班化教学可以给孩子更多个别、精细的教育与辅导。
  2.其次考虑离家远近
  择校还得考虑接送是否方便。“就近入学”能够节省上学、放学来回的时间,尤其是在雨季和冬季,离家近的学校会让家长和孩子方便不少,还能减少意外伤害的发生。而且到了小学中高段,,离家近的孩子就有可能自己上学、放学,孩子的独立精神和生存能力会因此而得到培养。反之,学校离家太远,孩子会有大量的时间用在路途中,困乏劳顿,加上日久天长,这会是一个不小的损失。所以,即使有校车接 送,车程也不宜超过40分钟。
  3.最后考虑经济压力
  经济压力也必须考虑,这不是出不出得起的问题,而在于这笔额外的费用在你的家庭总收入中的分量如何。如果父母赚钱十分不容易,即使交出了这笔费用,日后也难保持教育孩子的平和心态。孩子稍有不争气,大人就会把这种来自经济的压力转变为对孩子发脾气的借口。所以,择校时父母们要量力而行。
  
  能不能送孩子去寄宿学校?
  
  小学教师的看法
  问:寄宿对孩子的发展好不好?
  教师A:我不主张小学生寄宿。小小年纪离开父母不利于形成良好的亲子关系。亲情剥夺,再加上独立生活的压力,孩子很容易出现情绪紧张、郁闷,个性不开朗等现象。学校老师再负责,毕竟要照顾一群孩子,哪有家里二对一的工夫。
  教师B:如果父母太忙,我觉得让小学生寄宿也未尝不可。我们班有些学生的父母都忙着做生意,每天准时接送都不能保证,更不要提辅导功课了。如果寄宿在学校,生活就比较有规律,学习时间也能得到保证。而且我觉得同龄人之间的交流比一个人在家由保姆陪着强。
  
  妈妈们的体会
  问:你会让自己的孩子寄宿吗?为什么?
  妈妈A:我不放心,倒不是担忧孩子生活上不能自理,这些问题我们孩子早在上幼儿园就能自己解决了。我认为在小学阶段,很多重要的东西都在形成中,比如品行、习惯、情绪、爱好,没有父母密切关注怎么行!而且在成长过程中,孩子总会遇到这样那样的问题与烦恼,家长可以帮他一起分析、一起面对、一起跨越。
  妈妈B:我和别人的看法不同。我反对幼儿园寄宿,因为幼儿园主要是游戏,晚上回家也没有作业。但小学就不一样了,每天的功课都不少,在家里又没有人陪着做作业。老公在外地,我自己也经常要加班或有应酬,根本照顾不了。所以我选择了让孩子寄宿。刚开始一个月孩子觉得很不适应,但现在已经很快乐了。
  
  专家的意见
  问:对小学生寄宿现象,你有什么想法和建议?
  寄不寄宿还得具体情况具体分析。比如:父母是否真忙得脱不了身?孩子的适应能力是否很强?不能生搬硬套人家的做法。一般说来,寄宿的孩子可能在独立性、社会性等方面会得到更多的锻炼,但同时情绪、个性、行为上也更容易出现问题。孩子越小,越需要得到亲情的滋养,亲子之间经常性的交流沟通有助于孩子宣泄紧张情绪,明辨是非,完善个性。所以,如果可能的话,我们还是提倡让孩子在家庭生活中,在和父母的互动中愉快成长。如果家长因为有克服不了的困难而不得已选择寄宿,最好选择那些全员寄宿或者有单独的寄宿班级的学校,这样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孩子每天的心理波动。另外,父母还应该利用双休日多陪陪孩子,关心孩子在校的情况,有问题及时解决。
其他文献
他们还不懂得什么是自然,却天然地和自然做了好朋友。  今年端午,我收到了重庆的姑姑寄来的一箱粽子,深绿色的粽叶裹着一个又一个细巧的尖尖角粽子,透着清甜的香气。那是每年端午节,奶奶都会发动一家人一起准备的食物。  我83岁的奶奶、满满的曾祖母,每到节令,都会用特制的食物提醒我们,又该过节喽。  春节的时候,要吃奶奶做的香肠、腊肉;  大年初一的早晨,别忘了吃汤圆,汤圆面自己磨,汤圆馅儿自己拌;  端
孩子的哪些饮食行为可以随它去,哪些行为需要干预和帮助?    很多书都会说,如果孩子不吃,就不强迫;要相信孩子对于食物的决定,要相信本能的需求;要信任孩子,让他来决定吃多少……你可能会觉得这是一种不作为,因为孩子已经几个月,甚至几年都吃得非常少了,长得也很瘦小;你甚至什么办法都试过了,担心孩子一直这样下去会影响发育。  今天这篇文章,将帮助你了解孩子的哪些饮食行为可以随它去,哪些行为需要干预和帮助
数一数这些好看的图在第几頁,并描出页码。
前阵子,六六因为犯错误而受到了我的严厉批评,尽管之后我对他进行了抚慰,他也表示认识到错误,接受批评,但还是持续了一阵子闷闷不乐。为此,我也感到一阵伤感,不是因为孩子不高兴,而是因为小家伙长大了,无忧无虑的天性在一点一点消失,成年人的烦恼一点一点来临,从现在开始,他就要不断遇到情绪管理的难题了。为此,我特意搜罗了几本有关情绪管理的绘本,以顺利帮他度过这个情绪爆发期。  《爱做梦的羊》  想读懂这本书
上个世纪,英国著名植物学家赫伯特·斯宾塞谈及自然教育时说:“我满怀深情、诚恳地希望所有父母都能为孩子打开这扇神奇的窗户,让他感受大自然的力量。我希望父母能从孩子出生的那一天起就下定决心,制定一份计划,把一只紧紧握着孩子的手松开,然后交到大自然这位伟大老师的手里。”    可是今天,因父母的忙碌或疏忽,對不少城市孩子来说,大自然正变得遥远而陌生。  这很可惜。因为就像斯宾塞所说,真正的自然教育是快乐
中共十九大报告指出,“支持民主党派按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参政党要求更好履行職能”,这对民主党派来说,是发展机遇,更是殷切希望。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在讲话中同样强调,“‘大厦之成,非一木之材也;大海之阔,非一流之归也。’要坚持和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完善工作机制,搭建更多平台,为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在政协更好发挥作用创造条件”。  来自民主党派的各级政协委员,一方面是民主党派中的
文化,本来就呈现在生活中的各个角落。  常有家长问我,想让孩子学点传统文化,但怕孩子嫌枯燥而抗拒,不知怎样做。  我们之所以对这个方面感到棘手,主要是我们自己已经是文化断层的一代人,对传统经典所学不多,生活中传统习俗的痕迹也所剩不多。所以,在思考如何培养孩子传统文化时,我们首先需要做的是自己多学习,了解有哪些传统文化,大概知道它们的深度和广度,这样才知道如何去取舍。  其次,就是考虑两个因素:  
1.准备铁勺、磁铁和回形针。
它不仪是一部车,更是一个流行文化符号。大众T系列自诞生之日起便引领着厢式车发展的潮流变革。历经68载风雨洗礼,T系列已经发展至第6代。此次,迈特威悠享版让经典与时尚再次交融,并营造出实用格调下的多彩生活。  它不仅是一部车,更是一个流行文化符号。大众T系列白诞生之日起便引领着厢式车发展的潮流变革。历经68载风雨洗礼,T系列已经发展至第6代。此次,迈特威悠享版让经典与时尚再次交融,并营造出实用格调下
孩子对自己身体的控制权,一次次被无情侵犯。  中国人之间并不流行亲密的社交礼仪,拥抱、亲吻这种法式热情,成年人做起来其实蛮尴尬的。  但当面对的是小孩子的时候,似乎就不会了。亲亲、抱抱、摸一摸,在传统中国文化中都被视作最自然的表达亲昵的举动,充满着长辈的善意。  有些孩子表现出不情愿,爸妈就会在旁边洗脑,“阿姨喜欢你呀”、“叔叔是跟你玩呢”。  向孩子索取亲密,也许真的是长辈在示好;但很少有人会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