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现代信息技术的运用符合学生学习的特点,我们不应固守传统的教学模式,而要结合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学生生活的环境、社会发展的潮流,创造性地为教育教学服务。教育工作者应该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合理利用信息技术,扬长避短,更好地为教育教学服务。
【关键词】信息技术;美术教学;教学模式
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是非常迅速的,给我们的生活和学习带来了很大的变化。我们应该很好地利用起来,造福于我们的生活和学习,但如果运用不当,也会带来不利的影响。
下面我具体谈一谈现代信息技术的运用为美术学习带来的几个变化。
其一、现代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无论是从硬件还是软件都很好的解决了这些问题,特别是网络信息的发展,使得收集资料变得非常方便。因为美术学科的形象性和直观性的特点,与信息技术的结合运用可以说是珠联璧合。信息技术更加直观、方便、成本低,能够很好的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可以更好的给学生创造一个发现美和创造美的环境;可以给学生各种生动、活泼的体验,这使得他们的印象更加深刻,使学生也更加愿意参与到课堂学习中来,也更加具有主动性和积极性,有利于学生创造能力的提高。
其二、现在网络资源非常丰富,可以看的东西非常多,选择余地非常大,包括融合图片、声音和视频资源等。这些因素的运用给学生带来全新的体验,带来丰富的欣赏资源。美术教育强调对学生文化的教育,而文化教育就需要进行大量的欣赏。课本上的欣赏内容很有限,此时可发挥网络的强大优势,登陆美术网站或博物馆网站查阅,对这些资源加以收集整理,建立丰富的欣赏信息库,既节省了教师备课的时间,也有利于学生学习效率的提高。
其三、现代技术使教师上课也非常轻松,备课也方便,甚至可以无纸化教学。如在“造型·表现”这一基础单元中,利用实物投影仪和电子白板可以很方便地给学生进行绘画演示教学,分解作画步骤、局部详细讲解、整体协调整理都非常方便,使学生看起来一目了然,也不用凑在教师边上看教师示范,放大作画动作和细节,学生更能领会要领。课堂最后,也可以将个别作品放大展示给所有学生进行评价。
其四、利用信息技术可以给学生亲身参与更多的尝试和拓展,包括电脑绘画、电脑设计、动画制作等。接触并认识这方面的一些软件,如photoshop、flash、3dmax等,并且利用这些软件制作一些设计和动画,利用简单的绘画软件和绘图板画出形象,可以方便地进行檫除、填充、撤销、复制、变形、滤镜等操作,也可以做一些简单的动画。当他们自己把一个静止的球体让它跳动起来的时候,那种喜悦是前所未有的。学生体会到全新的艺术方式,从中感受到新奇和有趣,并且很容易获得成就感,加深了他们对美术学习的兴趣。
总之有利的地方还有很多。下面我就谈谈容易出现偏差的地方:
首先,虽然信息技术能使学生更加感兴趣,但会使学生产生依赖性,过多的形象资源容易禁锢学生的想象力,适当的语言描述和抽象思维则更能激发想象力,没有想象力就没有创造力;过多的信息技术运用会降低学生的动手能力,该让他们动手实践的时候不愿意动手,真正让他们完成练习时,质量不高。美术是动手性很强的学科,不能只有头脑风暴,容易形成眼高手低。所以信息技术不能只是视听大餐,应该把握适度原则。
其次,数字信息的过多使用容易使教学的趣味性和娱乐性过分提高,而减少其严肃性、权威性和教育性,容易使学生用娱乐消遣的心理来看待。美术课堂既要生动活泼,又要严肃认真。所以要有专门的美术教室,里面除了要有多媒体设备以外,还应该精心布置一些和美术相关的摆设,如世界名画、雕塑作品、名家名言、美术画册、画架以及其它美术教学用品等,井然有序、干净整洁,并且定期更换。环境的作用是巨大的,无声胜有声,处在这样充满艺术的氛围之中,才能培养出学生的艺术情操和高尚品格。
再次,网络资源虽然非常丰富,但杂而无序,精华与糟粕并存,我觉得与其让学生看一万张图片,不如老师当堂示范一幅画,老师的亲身示范也许更有价值。比如像素描这一类的基础造型课,必须利用教师的示范作用,全部用多媒体上课并不很合适,当然在演示过程中可以用投影仪放大了给学生看。在这里信息技术只起辅助作用,不用也可以,不能为了上多媒体而用多媒体。
第四,长期依赖信息技术会对学生的身体造成伤害。电子屏幕对眼睛的伤害已经成为一个很大的问题,特别是现在,已呈现出越来越低龄化的趋势。还有过分依赖信息技术,使人的大脑渐渐呈现出萎缩的趋势。一些本来应该由大脑承担的事情都不用再承担了,现在很多科学研究都证明了这一点。所以,我觉得现在有很多小孩子整天捧着平板电脑,有些学校上课都用平板电脑,会使他们迷上电脑游戏,而忽视了人与人的情感交流和人际交往的培养。这未必是好事,也未必是对学生真正负责任的表现。
最后,由于信息技术的发展也会打破教育资源的均衡发展。东西部地区、城市和农村地区的教育资源本身就不平衡。在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下,信息技术硬件的更新换代速度越来越倾向于发达地区,偏远落后的地区硬件非常老化甚至连电脑都还没有普及。这势必加速了两极分化现象,最终加大了教育的不公平。
总之,现代信息技术的运用符合学生学习的特点,我们不应固守传统的教学模式,而要结合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结合学生生活的环境、结合社会发展的潮流,创造性地为教育教学服务。信息技术运用的好会对美术教学有很好的促进作用,利用的不好可能会产生意想不到的问题。所以,教育工作者应该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合理利用信息技术,扬长避短,更好地为教育教学服务。
(作者单位:江苏省南通市通州区先锋初中)
【关键词】信息技术;美术教学;教学模式
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是非常迅速的,给我们的生活和学习带来了很大的变化。我们应该很好地利用起来,造福于我们的生活和学习,但如果运用不当,也会带来不利的影响。
下面我具体谈一谈现代信息技术的运用为美术学习带来的几个变化。
其一、现代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无论是从硬件还是软件都很好的解决了这些问题,特别是网络信息的发展,使得收集资料变得非常方便。因为美术学科的形象性和直观性的特点,与信息技术的结合运用可以说是珠联璧合。信息技术更加直观、方便、成本低,能够很好的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可以更好的给学生创造一个发现美和创造美的环境;可以给学生各种生动、活泼的体验,这使得他们的印象更加深刻,使学生也更加愿意参与到课堂学习中来,也更加具有主动性和积极性,有利于学生创造能力的提高。
其二、现在网络资源非常丰富,可以看的东西非常多,选择余地非常大,包括融合图片、声音和视频资源等。这些因素的运用给学生带来全新的体验,带来丰富的欣赏资源。美术教育强调对学生文化的教育,而文化教育就需要进行大量的欣赏。课本上的欣赏内容很有限,此时可发挥网络的强大优势,登陆美术网站或博物馆网站查阅,对这些资源加以收集整理,建立丰富的欣赏信息库,既节省了教师备课的时间,也有利于学生学习效率的提高。
其三、现代技术使教师上课也非常轻松,备课也方便,甚至可以无纸化教学。如在“造型·表现”这一基础单元中,利用实物投影仪和电子白板可以很方便地给学生进行绘画演示教学,分解作画步骤、局部详细讲解、整体协调整理都非常方便,使学生看起来一目了然,也不用凑在教师边上看教师示范,放大作画动作和细节,学生更能领会要领。课堂最后,也可以将个别作品放大展示给所有学生进行评价。
其四、利用信息技术可以给学生亲身参与更多的尝试和拓展,包括电脑绘画、电脑设计、动画制作等。接触并认识这方面的一些软件,如photoshop、flash、3dmax等,并且利用这些软件制作一些设计和动画,利用简单的绘画软件和绘图板画出形象,可以方便地进行檫除、填充、撤销、复制、变形、滤镜等操作,也可以做一些简单的动画。当他们自己把一个静止的球体让它跳动起来的时候,那种喜悦是前所未有的。学生体会到全新的艺术方式,从中感受到新奇和有趣,并且很容易获得成就感,加深了他们对美术学习的兴趣。
总之有利的地方还有很多。下面我就谈谈容易出现偏差的地方:
首先,虽然信息技术能使学生更加感兴趣,但会使学生产生依赖性,过多的形象资源容易禁锢学生的想象力,适当的语言描述和抽象思维则更能激发想象力,没有想象力就没有创造力;过多的信息技术运用会降低学生的动手能力,该让他们动手实践的时候不愿意动手,真正让他们完成练习时,质量不高。美术是动手性很强的学科,不能只有头脑风暴,容易形成眼高手低。所以信息技术不能只是视听大餐,应该把握适度原则。
其次,数字信息的过多使用容易使教学的趣味性和娱乐性过分提高,而减少其严肃性、权威性和教育性,容易使学生用娱乐消遣的心理来看待。美术课堂既要生动活泼,又要严肃认真。所以要有专门的美术教室,里面除了要有多媒体设备以外,还应该精心布置一些和美术相关的摆设,如世界名画、雕塑作品、名家名言、美术画册、画架以及其它美术教学用品等,井然有序、干净整洁,并且定期更换。环境的作用是巨大的,无声胜有声,处在这样充满艺术的氛围之中,才能培养出学生的艺术情操和高尚品格。
再次,网络资源虽然非常丰富,但杂而无序,精华与糟粕并存,我觉得与其让学生看一万张图片,不如老师当堂示范一幅画,老师的亲身示范也许更有价值。比如像素描这一类的基础造型课,必须利用教师的示范作用,全部用多媒体上课并不很合适,当然在演示过程中可以用投影仪放大了给学生看。在这里信息技术只起辅助作用,不用也可以,不能为了上多媒体而用多媒体。
第四,长期依赖信息技术会对学生的身体造成伤害。电子屏幕对眼睛的伤害已经成为一个很大的问题,特别是现在,已呈现出越来越低龄化的趋势。还有过分依赖信息技术,使人的大脑渐渐呈现出萎缩的趋势。一些本来应该由大脑承担的事情都不用再承担了,现在很多科学研究都证明了这一点。所以,我觉得现在有很多小孩子整天捧着平板电脑,有些学校上课都用平板电脑,会使他们迷上电脑游戏,而忽视了人与人的情感交流和人际交往的培养。这未必是好事,也未必是对学生真正负责任的表现。
最后,由于信息技术的发展也会打破教育资源的均衡发展。东西部地区、城市和农村地区的教育资源本身就不平衡。在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下,信息技术硬件的更新换代速度越来越倾向于发达地区,偏远落后的地区硬件非常老化甚至连电脑都还没有普及。这势必加速了两极分化现象,最终加大了教育的不公平。
总之,现代信息技术的运用符合学生学习的特点,我们不应固守传统的教学模式,而要结合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结合学生生活的环境、结合社会发展的潮流,创造性地为教育教学服务。信息技术运用的好会对美术教学有很好的促进作用,利用的不好可能会产生意想不到的问题。所以,教育工作者应该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合理利用信息技术,扬长避短,更好地为教育教学服务。
(作者单位:江苏省南通市通州区先锋初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