渝广合作的“企业经”

来源 :当代党员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fsaf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4年盛夏,四川省广安市滨江路夜宵一条街生意火爆。
  路边停车位上,随处可见牌照为渝A、渝B的小轿车。
  重庆人已习惯把这里当成“后花园”——广安经济技术开发区,70%的企业来自重庆;广安农业产业园,80%的产品销往重庆……
  从政府合作迈向企业合作,成就了“渝广合作”这样一个经典样本。
  政府搭台
  2008年9月12日,渝广签订《广安重庆经贸合作备忘录》。
  这是重庆市政府与广安市政府的第一次握手——在加强发展规划对接、推进工业互惠发展等13个方面达成共识。
  双方为何合作?
  重庆——随“退二进三”战略的实施,主城区大批企业需要转移。
  广安——距离重庆只有一个小时车程,产业与重庆异构互补。
  一个要转,一个要接——这正是两地“联姻”的根本所在。
  2011年国家颁布《成渝经济区区域规划》,广安被确定为“川渝合作示范区”。
  一年后,国家发改委批复建设方案,渝广合作上升为国家战略。
  “广安纳入重庆城市群统一规划,意味着重庆拥有了一块腾笼换鸟的广阔腹地。”时任重庆市发改委主任杨庆育说,重庆许多劳动密集型产业需要迁出主城,而广安正好能够承接这些转移。
  “未来的竞争不再是单个城市的竞争,而是以都市圈为基础的区域间的整体竞争。”广安市委书记侯晓春说。
  于是,渝广合作进一步加深,广安规划三大园区“配套”重庆——
  奎阁园区侧重在电子信息产业发力,为西永微电园提供上游产品。
  新桥园区与长寿化工园区签订战略合作协议,“重庆做大化工,广安就做小化工”。
  临港园区与寸滩保税港区实现无缝对接,打造一条物流黄金通道。
  与此同时,广安还针对重庆建立“三大基地”——重庆工业配套基地、重庆特色农产品供应基地、重庆休闲度假旅游基地。
  双方政府的密切互动,为渝企打通了政策、交通等绿色通道。
  渝廣双赢
  2010年7月,广安市委中心组理论学习会。
  主题正是——如何融入重庆?
  参会的还有两位来自重庆的专家,专家建言:“融入重庆不仅要促进广安经济发展,也要为重庆的产业升级寻找广阔腹地,实现双赢!”
  位于广安经开区内的渝生钢缆厂,就是一家在产业转移浪潮中从重庆来到广安的企业。
  厂里80%的管理人员来自重庆,每周五,公司会派交通车送管理人员回渝过周末。
  “钢缆产业,放在重庆主城做成本太高。经过一番比较,我最终决定到广安二次创业。”渝生钢缆董事长张洪林说,“原料还是继续从重钢进,销售也还是依托重庆市场,但成本却比过去大幅降低。”
  重庆人张洪林把企业的生产基地布局在广安,而广安人郑正则把自己的物流基地摆在了重庆。
  依靠在非洲开矿赚得的“第一桶金”,郑正2008年回到家乡广安——投资3亿多元创建了科塔金属股份有限公司,从事铜冶炼业务。
  “现在,我们企业的仓库就设在重庆寸滩保税港区。”郑正说。
  郑正算过一笔账——进口铜的税率是17%左右,按1吨铜7万元的均价,进口1000吨铜,仅缴税就要1300万元左右,占用了企业大量资金。
  “而通过重庆保税港区,进口1000吨铜可以先放在寸滩保税仓库里不用缴税。需要加工时再按照实际用量取,取多少吨就缴多少税。”郑正说。
  重庆企业来到广安,降低了生产成本;广安企业进入重庆,享受了优惠政策。
  渝广合作的多种模式,令广安区域合作推进办主任赵胜强很兴奋:“这就是区域经济发展中的双赢。”
  双赢,让两地企业合作更加自发,更多渝企将产业链延伸至广安。
  企业主导
  2014年5月初,广安市邻水县高滩川渝合作示范园区。
  四川龙擎汽车部件制造有限公司厂房立柱已基本完成,很快便可投产。
  该公司由重庆龙擎汽车部件制造有限公司投资新建,总投资1亿元,主要生产汽车、摩托车部件,建成投产后,可实现年销售收入2亿元以上。
  高滩川渝合作示范园自2012年11月成立以来,短短一年多时间里,便有28户企业入驻,其中27户来自重庆。
  “园区不但配套完善,服务也十分到位,遇到困难,打个电话就有人赶来解决。”龙擎公司负责人说。
  而在广安经济技术开发区官盛新区,来自重庆的另一个项目——“广安·中国长明高新技术产业园”也正如火如荼地开工建设。
  该项目由西南大学洁净能源与先进材料研究院与广安川泰投资有限公司、重庆坤联建筑工程有限公司携手共建。
  “计划总投资160亿元,项目建成达产后,年产值可达200亿元。”重庆坤联负责人说。
  不仅如此,重庆广力集团投资5500万元在广安岳池新建鞋材生产项目,为重庆知名鞋厂配套;重庆群力投资3.2亿元新建汽车配件项目,产品全部销往重庆……
  在广安经济技术开发区中,70%的企业来自重庆,仅2013年,重庆项目入驻广安就达299个,总投资880.17亿元。
  “广安离重庆只有一小时车程,物流成本与重庆近郊相差无几,但土地价格仅为重庆主城区一半,水、电价格也较重庆低20%,这对重庆企业具有很大的吸引力。”已整体搬迁到广安的重庆隆创动力董事长杨忠慧道出了原因。
  2014年6月19日,渝广经贸合作领导小组第五次联席会议召开——渝广两地将在《重庆大都市区总体规划》中共同开展重庆大都市区与广安市的协调发展规划研究。
  渝广新一轮合作,正驶向广阔大海。
其他文献
近年来,手机在人们生活中的分量越来越重,越来越多的人成为或正在成为“手机控”。与此同时,因手机而引发的各种问题也开始困扰我们。  手机在人们的生活中究竟充当着什么样的角色?人们该如何在利用手机便利功能的同时又不被手机绑架?  时间:帮手VS杀手  【甲方】赵雷,中学教师,35岁  【观点】“手机让我的生活更高效了!”  2013年9月4日早上7点,赵雷从南岸区四公里挤上轻轨。每天早上,他都要度过近
“我们的大学,包括北京大学,正在培养一大批精致的利己主义者。”2012年“五四”青年节,北京大学教授钱理群喟然长叹。  “毕业后不下基层!毕业后坚决不下基层!!毕业后死都不下基层!!!”三个月后,厦门大学女博士在微博上决然吐槽。  精致的利己主义者,挟着六个“!”轰然而来。  六个惊叹号  8月1日,“ 好”随博士团抵达福建省政和县。  山偏地远,政和很穷。  正因为这样,厦门大学才将调研之地确
执法单位手中握有公共执法权且身处党群干群关系的第一线,是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重点单位和关键环节。在教育实践活动中,重庆市交通行政执法总队始终坚持“执法就是服务”的核心理念,切实加强领导班子综合素质建设、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执法铁军文化建设、科学选人用人机制建设和交通执法清正廉洁建设,努力以党建工作的深入扎实开展促进执法中心工作快速健康发展。  搞好执法服务,提高领导班子综合素质是前
新修订的《干部任用条例》,新增“动议”一章,强化了党组织从干部选拔任用的启动环节就应当发挥的领导和把关作用。但“动议”非“动”时才“议”,应把功夫花在平时,经常“听其言、观其行、察其德”,多渠道、立体式了解干部,由表及里分析研判,才能真正把好“动议”关。  听其“言”,看是否“实干不空谈”。干部实干才能推动落实,实干才能促发展、惠民生。要仔细甄别、印证各种议论和评价的“真与假”“虚与实”。有的干部
“我要把为民服务的好干部选出来,给好评。”  “对头,那些不认真为民办事的干部就应该给差评,让他们受點批评教育。”  年关将至,梁平县一乡镇文化服务中心会议室内,一场特殊的“年度大考”正在举行。  30余名乡镇干部正襟危坐,200多名村民代表当起了“考官”,仔细打量着“考生”。  为贯彻落实八项规定,梁平在全县开展“万人作风民主大评议”活动,让民众参与到干部的考核中来。  制度虽然是刚性的,但在实
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专门研究全面从严治党问题,其中一个亮点是强调抓“关键少数”,抓领导干部、高级干部,力度空前,措施极严。为什么要抓“关键少数”?  中国共产党是从战火硝烟和成败顺逆中走过来的,历经了千难万险。从成立时起,中国共产党就具有高远理想、高尚追求,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宗旨和职责使命决定了她不是“合作事务所”或者“私人俱乐部”,而是有着严密的组织和严明的纪律,机构不是说建就建、说散就散,人员不
“我的曾祖父是一位知名的木匠,小有家业。由于爷爷沾上鸦片和赌博,把整个家业输得一干二净……父亲含恨学艺,成了一个好木匠。我长大以后一直想当诗人、画家……天意不可违,我仍然做了木匠。”这段毫无粉饰的“家史”,奠定了“谭木匠”的全部文化内涵。按照流行的说法,谭木匠工艺品有限公司董事长谭传华是个“文化营销”高手。    ■ 小木梳大唱文化戏    18岁时,谭传华因为一次意外失去右手。而后,他揣着50元
“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在农村;同步推进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薄弱环节是农业现代化。没有农业现代化,没有农村繁荣富强,没有农民安居乐业,国家现代化是不完整、不全面、不牢固的。  农业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现代化的基础,必须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加大强农惠农富农政策力度,大力推进农业现代化。  2016年中央“1号文
2013年12月,阳光洒在白马社区步行街的石凳上,老人们含饴弄孙,商铺井然有序。  “这个社区,以前可是个‘火药桶’。”老居民李成会说。  2011年以前,北部新区礼嘉街道还是礼嘉镇,下辖13个村。随后,礼嘉被规划为高端商务区,13个村变身为4个社区。  “合并后的不适应加上征地拆迁补偿矛盾,礼嘉开始‘热闹’起来。”礼嘉街道党工委书记喻宗华说。  “有很多居民投诉你们服务没做到家哟!”北部新区管委
直到1954年,还没人相信4分钟能跑完1英里。人们认为,4分钟跑1英里超出了人类体力极限。  1954年,英国人班尼斯特突破了这一极限,他用3分59.4秒跑完了1英里。紧随其后,又有16名选手打破了这一记录。  人类基因难道有了突变?  不是,是新的思维方式解放了他们——一旦人们意识到一件事情是可能的,接下来的事情就只是技术和时间问题。  班尼斯特是如何突破思维障碍的?  首先,他确信4分钟跑完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