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道仁心 济世扬爱

来源 :荣誉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jran20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黄智邦先生是一位心怀慈悲的济世良医,然而,他不仅仅用其仁心仁术悬壶济世,更热忱于慈善公益事业。他以香港华夏医药学会为平台,广泛参与学术交流活动、社区义诊服务工作以及内地公益事业,策群策力,以利广众。弘扬中医,任重道远,他将承先启后,继续弘扬医心,携手创新,惠泽社群。
  
  【黄智邦先生,毕业于安徽省中医学院全科,现为东方汉医药针灸治疗中心董事,香港特区政府认可注册执业中医师(全科),香港华夏医药学会理事长,国际中医中药总会当届会长,中国针灸学会会员,香港医疗辅助队顾问长官,云南师宗市政协委员。】
  
  全力以赴 踊跃行善
  
  中医纵然是中华民族的医学宝库,然而,若不开拓创新,即便是宝库也有灯枯油尽之日。所以,中医需要继承与弘扬,需要得到更广泛的认识和认同,需要中医界朋友团结一致,共同努力传承国粹经典。
  黄智邦先生,香港华夏医药学会理事长,他藉此平台,弘扬中医。虽然,中医曾护佑华夏儿女乃至世界人民的健康千余年,可是,随着现代医学的进步,其地位大不如从前,甚至处于自生自灭之状态。故中医界人士积极组织各团体,扶助中医创新、发展,希望其再度焕发盎然生机,为人类送去健康福音。
  1993年,在以天津医科大学为背景的国际华夏医学会,邀请创会会长陈应治、创会理事长黄鸿波、现任张炜生和叶志伟、陈壁雄、韩宁等香港中医界人士,参加在山东青岛举办的医学交流会,经多次接洽后,他们决定于1998年组成“国际华夏医学(香港)学会”。2000年,按《基本法》148条的“三互”(互不隶属、互不干涉、互相尊重)原则,理监事会决定正其名为“香港华夏医药学会”,并且开展会务工作,同时进行义诊、赠医施药、扶困济世、学术交流、中医药界庆祝国庆等活动。黄智邦先生说:“我们旨在与各学术团体、各中医友会友好交流,团结一致,共同促进本会会务发展和中医药界的团结,共谋中医前途。”
  香港华夏医药学会以“三互”为基础,积极与各学术团体友好交流往来;以促进海内外华裔医药学人士相互合作,交流学术经验和信息为宗旨;致力于谋求会员福利,开发医药资源,开拓医药市场,为共同繁荣医药科技事业而努力;更悬壶济世,为广大贫病患者和老弱病者提供优质而价廉的医疗服务。
  黄智邦先生介绍道:“从2003年香港施行中医注册制度开始,在香港特区政府提倡持续学习,不断提升,自我增值的推动下,本会自中医药管理委员会确认为‘【培训机构】编号CME—PP0010’后,便积极承担培训工作,并负责相关学术活动。在前任理事长黄鸿波的带领下,举办的中医进修课程,从未间断,并且在香港的30个进修机构中,排名第十。”他们带着利济人群、服务社会的诚意,旨在提高中医师专业质素,并且面向市民,使市民加深对中医药的认识和认同,开拓中医更广阔的生存空间。
  自香港华夏医药学会开创以来,经常参加全国性及国际性的交流活动,如深圳、澳门、台湾、北京、海南岛等地举行的国际华夏医药学术大会,在温哥华举行的国际中医学术大会等。黄智邦先生表示:“我们与各地中医界朋友多有往来,如天津的国际华夏医药学会,云南省针灸学会等。”这样的乐此不疲,只为团结各方,博采众长,为中医的发展贡献各自的力量。
  与此同时,黄智邦先生还和香港华夏医药学会的同仁,积极参与公益慈善活动和组织中医为各社区义诊:如组织中医十余人在畲继标前议员办事处,提供义务服务长达四年;多次参与荃湾中心第二期业主立案法团,以及多个中医团体合办的义诊活动;为香港失明人士带去健康讲座、义诊;参与港岛狮子会协办的“健康谘询日”等。
  此外,他们还主动组织医疗队北上,送医送药及提供经济资助。如配合广东省韶关市海外联谊会、残疾人联合会向当地残疾人士赠医赠药并捐助善款;多次前往广西赠医施药派米送寒衣;2008—2009年间,黄智邦先生与现任会长张炜生一起,为云南贫困山区村民分别捐建两所医疗卫生所……能力所及,他们便让这种善举继续,让仁心仁术温暖四方。
  黄智邦先生满怀感激地说:“在黄鸿波先生的精心带领下,我们这个年纪尚幼的医药学会,取得了各中医社团的广泛认可。自接任理事长一年半以来,我亦是在他的指导和教诲下成长,使会务工作得以顺畅进行。希望在他的悉心指导和众同仁的努力下,我们可以继往开来,踊跃行善,再创辉煌。”
  
  继往开来 心诚志坚
  
  当下,近代医学迅速发展,生活节奏不断加快,反而令博大精深的中医处境堪忧。黄智邦先生忧虑地说:“尽管特区政府近几年为中医的发展做了许多工作,但在有些方面的协助和支持仍然不足,譬如,现在的30多个进修机构,都没有自己固定的培训场址,开展工作亦是困难颇多。”
  尽管困难重重,但各中医团体和中医界朋友,从未放弃济世弘爱心,在参与香港华夏医药学会的工作中,黄智邦先生倾尽全力为中医。他满怀感慨地说道:“在组织义工到社区开展义诊工作的过程中,眼见社区居民很需要中医服务,但真正提供给他们的却并不能满足现实需求,真希望在中医界的争取和政府的支持下,建立一个中医院,为广大的社会群众提供更全面贴心的医疗服务。”
  建立中医院,也许对私人诊所不利,但是,黄智邦先生诚恳地说:“作为一名医生,不应当只为自己考虑,应该将服务市民放在首位。”他将个人利益置之度外,其无私奉献的精神,书写的是一位医者的医道仁心。他还具体说明建立中医院的必要性:中医诊所设备不齐全,对于需要长期治疗和照顾的病人而言,这是其制约因素和遗憾。如中风病人,需要一个长期的治疗和康复过程,规模较小的私人中医诊所,其医药配备和后期专业护理条件不足,只有在设施完备的专业医院才能给予病人最好的治疗。“建立中医院存在不少困难,但至少应该有一个开始,这对市民和中医的长远发展以及国际化都有帮助。”黄智邦先生如是说,饱含期待的他,体现的正是医者父母心的责任和道义。
  纵然行路难,依然要披荆斩棘,开辟道路,寻求出路。黄智邦先生和香港华夏医药学会从未放弃努力,他们积极发展新会员,凝聚力量;他们多方交流,加强团结;他们努力办会,增强影响力。黄智邦先生说:“香港华夏医药学会至今仅有十四年的发展历程,我们是一个尚且年轻的团体,也许条件有限,但我们仍在努力,不断发展。”他的语气有些沉重,却有不可动摇的信念和执着。
  箭已在弦,弓已拉起,没有理由停止。黄智邦先生认真地说:“希望我们这个年轻的学会逐步走向强壮,这是最美好的期望,也是最难实现的愿望。中医团体若发展好,对市民和中医前途均有好处,中医团体要团结一致,这样才更权威,病人更信赖。虽然香港中医团体众多,但是,只要我们以基本法的‘三互’原则为基本精神,定能收到好的效果。”他已下定决心承先启后,弘扬医心,携手创新,惠泽社群。
  梦想的实现,需要在现在播撒种子,并用心浇灌。黄智邦先生将会和香港华夏医药学会同寅,同心同德,全力以赴弘扬医学国粹,建立新概念、新理论,为促进中医药事业的发展而共同努力,为香港中医药事业和传承中华医典做出贡献。
  
  长怀慈善 济世人间
  
  黄智邦先生祖籍广东阳江,1979年,改革开放初期来到香港,有幸跟随恩师学习骨伤科八年之久,后因恩师罹患癌症不幸离世,遂返回内地,于安徽省中医学院进修中医全科。毕业后前往云南省人民医院实习,主攻针灸和内科,并开始他的行医之路。从云南再度回到香港后,黄智邦先生便创办了东方汉医药针灸治疗中心(中医全科),治疗范围包括针灸、跌打、男妇以及儿科,而他则主要从事传统及现代中医药临床研究,经筋学针灸治疗痛症临床研究,头皮针临床研究。
  中医药种类繁多,药效药性复杂,对一般人而言何其困难和枯燥,当问及黄智邦先生当初为何会选择中医时,他不假思索地回答道:“喜欢中医。”同时,医德也是其极为看重的,“如果你想发财,就不要行医,哪怕只是有这个念头,行医济世的性质都改变了。”在他这里,医德无需语言赘述,也没有任何回旋和辩驳的余地。
  行医数十载,黄智邦先生亦经历无数难忘之事,每一位病人他都给予其最好的治疗和悉心照顾,从身体到心理。他说:“我现在有一个八十岁的中风病人,经过两个月的治疗之后,因为效果显着,他对我说‘我很盼望你的到来’,这种互信很是难得。医者不仅要医治病人的身体,还要关心其心理,帮助他们树立对抗病魔的信心,如果病人放弃了,华佗在世也难以起死回生。”互信与用心,是病人与医者之间的温情纽带,是救治生命最好的良药。
  黄智邦先生长怀仁爱之心,行济困之举,这便是他医者的慈善,而这却是源于他对生命的尊重和热爱。谈及生命,何其沉重,然而,无论是行医救人,还是发展会务谋中医前途,相信他都会带着这种仁爱的力量,济世人间。
其他文献
2011年12月2日,由中华全国妇女联合会、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中国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全国委员会及欧莱雅(中国)共同主办的第八届“中国青年女科学家奖”颁奖典礼在北京钓鱼台国宾馆隆重举行。来自全国六所高校、四家科研院所的十位青年女科学家从133位候选人中脱颖而出,荣获该奖项。获奖者的研究范围涵盖了能源环境、生物医药、国防军事以及新材料的合成等多个领域。  本届获奖的十位青年女科学家是: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
期刊
龙启明先生是“铁砂掌”创始人顾汝章之徒孙,他传承龙狮这一优秀的民间艺术,将国术与民间艺术的精髓更好地结合起来。他将弘扬国粹视为己任,以让世界人民进一步体会到中国国术的丰富多彩、博大精深,更深层次地展示了中国龙狮的传统文化、精湛技艺为目标,不仅美化了香港民众的文化生活,也为香港及全球功夫爱好人士,提供了一个理想的学习与发展的平台,他将传统武术和龙狮所精蕴的传统文化不断传承及发扬,使其源远流长、传承久
期刊
梁启霖先生是一位拼搏者,异地他乡,白手兴家,半工半读。“苦心人,天不负;有志者,事竟成。”他用勤奋丈量着属于自己的事业高度,他用脚踏实地书写着一个奋斗者的人生传奇。他是一位善良的人,事业之外,服务之中,他用无私展现出真诚本色,他用一颗仁义之心度量着服务的长度,他用对社会的责任测量着服务的热情。    【梁启霖先生,工商管理硕士、中国企事业法律顾问,环宇控股投资有限公司董事长、环宇商业会计秘书事务所
期刊
【本刊讯】2011年11月11日,香港邓氏宗亲会假香港九龙旺角弥敦道伦敦大酒楼举行60周年庆典,本次庆典活动以“承传文化、活力中华”为主题,2011年11月11日,包含有6个“1”,是个好日子,喻意香港邓氏宗亲会60周年样样第一。  香港邓氏宗亲会成立于1951年,多年来推动会务不遗余力,支持特区政府依法执政,乃爱国、爱港、爱乡团体。60年来,邓氏宗亲会秉承“木本水源、祖宗虽远,祭祀不可不成”的宗
期刊
【本刊讯】11月11日,为庆祝落成五十周年,重庆大厦举行了隆重的亮灯仪式,当日,庆祝仪式大放异彩,万众瞩目。  上午11时许,剪彩揭牌仪式如期举行。主礼嘉宾有:中央人民政府驻港联络办公室、九龙工作部副部长何靖先生,立法会主席曾钰成GBS太平绅士、油尖旺民政事务专员郭黄颖琦太平绅士、油尖旺区地区事务联会主席叶国忠SBS太平绅士、油尖旺区议会主席锺港武太平绅士、尖沙咀警区指挥区陈永渊警司。  是次活动
期刊
李凤翔先生是集美中学的杰出校友,感念母校栽培之恩泽,他捐献巨资拓建母校,以助母校更上层楼,百年育菁华,更表其一片深情;嘉庚精神,浸润校园,他更用无言的行动展现“集美人”公忠诚毅的品性。无论是反哺母校,团结校友,还是事业拼搏,锻造自我,他呈现的皆是弘诚扬毅的精神风貌。    【李凤翔先生,澳锡海洋工程技术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香港集美中学校友会会长。母校培育之恩,他今生铭记;祖国养育之情,他不曾忘怀。
期刊
安丰连律师是程彦棋律师楼的一位得力战将,他学贯中西,既深谙大陆法系又熟练普通法系的运作,并具有多年处理跨境交易及有关中国商业法的经验。他敬职敬业,拼搏向上,沉浸于事业的激情之中。同时,他亦是个取舍有道之人,他放弃内地的优厚待遇,执着地追求自己的律政梦想,于取舍之间,成就精彩的人生。    【安丰连先生,祖籍山东,出生于辽宁省大连市,中国政法大学法学学士,程彦棋律师楼香港注册外地律师(中国)。曾于新
期刊
陈文清先生是一位爱国爱港爱乡的成功企业家、汕尾市工商界杰出精英。他的事业在故乡那片肥沃且熟悉的土地上,茁壮成长,一半沐浴故乡的阳光,一半为故乡洒下阴凉。数十年来,他为故乡投资建厂、牵线搭桥、捐助善款等,一样都不曾落下;数十年来,不管离乡有多远,他的心一直安放在家乡,始终陪伴在家乡左右,与家乡同进步,共发展。他与故乡之间除了生养的恩情,还有肝胆相照的义气和不离不弃的默契。    【陈文清先生,香港广
期刊
林菁教授是中医和气功的传承者、传播者,自上世纪六十年代初次接触气功,五十年来,伴随着时间的推移,他对气功的研究亦在不断深入,他着书立说,致力于气功、中医的宣传和推广,利民利国,广受欢迎,影响深远。沿着医学的这条轨迹,他执着行走了四十余年,不偏不倚,虽历经曲折,却始终不离不弃,用仁心良术,惠泽四方。    【林菁教授,香港注册中医,针灸全科,香港中国中医针灸研究院院长,香港专业注册中医协会首席会长,
期刊
李国明先生是一位踏实沉稳的企业家,旗下的加美敦有限公司及加美敦实业有限公司已有25年历史,产品远销海内外,已成为世界较知名品牌。作为掌舵人,他一直以一颗平常心对待生活与事业,于生活,他澹然从容地面对生活的苦与累、喜与乐;于事业,他踏踏实实、一步一个脚印耕耘着事业天地。多年来,他以实干的精神,精益求精的态度,带领企业历经风雨,稳健发展。    【李国明先生,加美敦有限公司、加美敦实业有限公司董事长,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