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时间序列遥感的2020年黄河三角洲湿地补水效果监测

来源 :人民黄河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onggua_d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20年汛期在防御大洪水实战演练期间进行的黄河三角洲湿地生态补水,生态补水量创历史最高,三角洲湿地首次实现漫滩式补水。基于Sentinel-1与Sentinel-2时间序列卫星遥感影像,评估了2020年三角洲生态补水前中后期湿地动态变化与补水效果。结果表明:生态补水期间清水沟、刁口河流路湿地水体淹没频率较高,大多为0.6~0.8,清水沟流路湿地水面面积由补水前的70 km~2扩大到100 km~2,刁口河流路湿地水面面积由补水前的不足0.1 km~2扩大到5.25 km~2,淹没频率的提高和水面面
其他文献
摘 要:为揭示卫宁灌区地下水埋深对农业节水灌溉的响应规律,根据灌区2002—2017年地下水埋深、灌溉水量和种植结构资料,采用线性倾向估计法、累计距平法和灰色关联度法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近年来受农业节水的影响,卫宁灌区地下水埋深呈增大趋势,2012年开始地下水埋深增大速率变大;受季节和农业灌溉的影响,地下水埋深年内呈周期性变化,分布呈W形,年内5—10月地下水埋深增幅最大,原因是该时期灌溉水量减少
摘 要:为分析气候变化背景下黄河流域蒸发量变化特征及其影响因素,采用线性回归、Mann-Kendall突变检验分析和经验正交分解等方法对1961—2019年黄河流域95个气象观测站蒸发皿蒸发量变化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近59 a黄河流域蒸发量呈显著下降趋势,全流域平均气候倾向率为-60.4 mm/10 a;2004年以后,蒸发量下降趋势加剧(气候倾向率为-219.4 mm/10 a);夏季下降趋势相
摘 要: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加剧使得水文序列的一致性遭到破坏,在变化环境下传统频率分析方法不再适用。选择沁河下游武陟站1951—2016年共66 a实测年径流量数据为研究对象,使用Hurst系数法对年径流量序列进行初步诊断,再运用线性回归、Spearman秩次相关检验和Kendall秩次相关检验3种方法对序列进行趋势诊断,采用Bayesian变点分析、Pettitt检验等9种方法进行跳跃诊断,基于水
摘 要:黄河下游的洪水灾害历来是中华民族的心腹之患,黄河决溢、河道迁移等事件对下游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构成了极大的威胁。根据历史文献记载及对前人研究成果的梳理,探讨了明清时期河工建设与黄河洪水事件之间的关系。研究表明:明清时期河工建设明显响应于黄河洪水事件,河工与水患呈现正相关性,明代后期黄河水患的发生频率高于前期,河工建设也呈现相应趋势;明代前中期,河南地区水患频繁,河工建设也较多;明代后期和清代
快速准确地获取水体信息对于水资源管理利用以及灾害防治具有重要意义。利用不同分类方法探讨多种数据源在不同天气场景下水体提取的最优技术,结合Sentinel和Landsat系列数据,对红碱淖1973—2018年湖泊面积变化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在无云的情况下,使用Sentinel-2结合最大似然分类方法提取效果最好,精度为99.30%;Sentinel-1利用面向对象分类精度最高,总体精度为95.70%
摘要:长江马鞍山河段主流摆动频繁,滩槽演变规律复杂,汊道分流比调整幅度较大,局部崩岸频发,影响防洪安全、河势稳定、航道尺度提升以及沿江涉水工程的正常运行,对长江经济带发展和黄金水道建设造成影响,不利于长江大保护工作开展,有必要对该河段演变规律开展进一步研究。基于前人研究成果,采用实测资料归纳总结了该河段河道演变规律,分析了河道整治的重点问题。研究结果表明:马鞍山河段历史上经历了洲滩合并靠岸、汊道减
摘 要:为探究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研究热点及前沿趋势,以1992—2021年CNKI数据库为数据来源,采用Citespace文献计量软件,结合样本文献时间、期刊和学科分布统计图,进行作者及機构合作网络分析、关键词分析、关键词LLR聚类和Burst分析,并得出相应的知识图谱。结果显示: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研究与政策颁布密切相关;研究热点及前沿趋势可划分为黄河流域生态环境、水资源污
摘 要:在不同保证率和不同时间尺度的设计水文条件下,动态计算出安阳河市区段2016年水体纳污能力和年内分配,并对计算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安阳河市区段整体处于污染状态,3个水功能区中仅安阳河安阳市排污控制区污染物排放不超标,其余水功能区COD和NH3-N排放量均超过纳污能力上限,且NH3-N超标情况更为严重;安阳河市区段汛期月均纳污能力与非汛期月均纳污能力相差较小;安阳河市区段纳污能力1—
摘 要:從多个逻辑维度和空间视角研究了黄河流域水环境与社会经济的协调度。在流域水环境与社会经济交互作用分析的基础上,从水资源、水污染及水治理3个逻辑维度构建黄河流域水环境指标体系,采用耦合协调模型,衡量黄河流域水环境与社会经济的整体协调度;从黄河流域上中下游、七大沿黄城市群及61个城市3个空间视角和水资源、水污染及水治理3个逻辑维度,采用邓氏关联度方法测度水环境与社会经济的关联水平并探究其成因。结
摘 要: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已上升为国家重大战略。从生态系统保护和河流健康维护角度,分析评估了黄河下游生态调度效果,结果显示:下游重要断面的生态基流、敏感期生态流量、生态廊道功能维持及湿地生态流量得到全面满足;与2009—2010年相比,2020年河南段、山东段监测到的鱼类分别增加了16、12种;2020年下游河道湿地面积比2019年增加了7.2%;2020年河口地区代表性湿地芦苇沼泽湿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