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绛

来源 :七彩语文·画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gyanling100w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杨绛(1911~2016),本名杨季康,江苏无锡人,著名的作家、文学翻译家和外国文学研究家。她才华横溢,通晓英语、法语、西班牙语,著作等身,一百岁后仍笔耕不辍;她乐观正直,把自己看得很“小”,却时时以国家和社会为先。
  人虽然渺小,人生虽然短促,但是人能学,人能修身,人能自我完善,人的可贵在人的自身。
  ——杨绛
  杨绛的父亲杨荫杭才华横溢,刚正耿介;母亲唐须荌性格温雅,做事稳当。在父母的影响下,杨绛既有不随波逐流的处事态度,又有温婉贤惠的个性。
  家中有八个孩子,杨绛排行老四。她善解人意,和姐姐、弟弟、妹妹们相处特别融洽,对父母孝顺体贴。
  吃过午饭,父亲总要休息一会儿。这时,他会请孩子们吃甜食,号称“放焰口”。“放焰口”后,大家就会自动散开,让父亲休息。这天,杨绛正想和大家一样离开,父亲叫住了她。
  于是,杨绛拿了一本书,坐在父亲房里,大气不出,静静地翻,遇到要上厕所,或拿什么东西,也是如小猫行地,寂然无声。
  父亲一觉醒来,看到杨绛默默陪伴,心里觉得温暖极了。从此以后,父亲午休,杨绛总是陪在一旁。冬天到了,屋里的炉火要不时加煤,即使干这种粗活,杨绛也是屏息敛气,出手无声。
  不仅如此,天气寒冷,杨绛还把自己的脚放进父亲的鞋子里,就是希望父亲醒来后,鞋子是暖暖的。
  杨绛出生在书香世家。她的祖父秉性正直,酷爱读书;父亲很有学问,曾经做过胡适的老师。杨绛自小受长辈的影响,慢慢地,读书成了她最大的爱好。
  从清华大学毕业之后,杨绛随她的丈夫钱锺书一起到英国留学。她原本打算进牛津大学女子学院研修文学,但因名额已满,只好做个旁听生,旁听几门文学课程。
  旁听生没有作业,不做论文,不考试,有更多可以自己支配的时间,杨绛就把大部分时间都用于在图书馆读书。牛津大学图书馆中那满室满架的文学经典,让杨绛沉醉其中。
  图书馆的书向来不外借,杨绛就占据临窗的一张桌子,从架上取书来读,读不完的书留在桌上,下次来接着读。
  在图书馆读书的学生不多,环境非常清静,杨绛给自己订了一个课程表,按照文学史一个一个经典作家往下读。然后,她请钱锺书充当自己的“导师”,帮她批改文章。
  和在牛津大学图书馆如饥似渴读书一样,杨绛先生一辈子手不释卷,与书为伴。甚至年过百岁,她最爱的就是在简陋的寓所里,读书、写字,有时和来拜访的朋友谈谈书。
  有次,杨绛翻译了一篇文章,请钱锺书帮她校对一遍。钱锺书拿了一支铅笔,在稿子上画了许多横线,说:“这些都看不懂。”杨绛有些不服气:“书上就是这样说的啊。”她虽然嘴上这么说,可心里明白是她没把原文转换成通俗易懂的中文。
  往后,杨绛翻译的时候特别用心,常常一个词一个词地推敲,内容不可增删,语气不可走样,不仅如此,连原作者的弦外之音和含蕴未吐的意思,也都表现了出来。
  1956年,杨绛接到任务要翻译《堂吉诃德》。《堂吉诃德》是西班牙作家塞万提斯的代表作。小说中,酷爱骑士小说的西班牙乡绅堂吉诃德,梦想做一名锄强扶弱的游侠闯荡天下,于是,他和侍从踏上了冒险之旅……杨绛很喜欢这部小说,欣然接受任务。
  杨绛发现,《堂吉诃德》有英、法、德等五个译文版本,对照比较之下发现,同样的内容,表达的形式各不相同。想要忠实于原著,还得根据原文版本翻译才行。为此,杨绛下定决心自学西班牙文。
  杨绛一边学习,一边翻译,22年过去了,1978年,我国首部由西班牙文翻译成中文的《堂吉诃德》出版了。1986年10月,为了表彰杨绛对传播西班牙文化所做的贡献,西班牙国王颁给她“智慧国王阿方索十世十字勋章”。
  不仅《堂吉诃德》这部翻译作品一版再版,杨绛的小说、散文等等作品也流传广泛。可是,杨绛早已把她和钱锺书先生的稿费和著作权,都交给了清华大学托管的“好读书”基金,用来资助生活困难的学生,而自己却过着俭朴的日子。
其他文献
1.汉朝景帝在位时,南方的吴国、楚国等七个诸侯国联合发动了叛乱,朝野上下人心惶惶。这时,李广担任骁骑都尉,随从太尉周亚夫反击吴、楚叛军,在昌邑城下夺取了叛军的军旗,立功扬名。  2.李广调任上郡太守。北方少数民族匈奴大举入侵上郡,景帝派来一名宦官跟随李广训练士兵,抗击匈奴。  3.一次,宦官带着几十名骑兵纵马驰骋,遇到了三个徒步行走的匈奴人。仗着人多,宦官赶忙带兵追击,三个匈奴人回身放箭,射伤了宦
期刊
愉快的暑假到啦,在这个时候,怎能没有漫画明星的陪伴呢?本期的“特别策划”,让我们喜爱的机器猫带你走进奇妙的漫画世界吧!
期刊
初来成都,必然要去宽窄巷子遛一圈,这是一个适合慢悠悠、闲散漫步的地儿。青砖绿瓦的房子打造出别具一格的“四川风”,巴掌大的地方,你却可以散漫地走上一两个小时。  宽窄巷子是清朝遗留下的老街道,本是当年朝廷派八旗军驻防的地方。这里绝大多数为四合院结构,少数是外国人建造的小洋楼,包括宽巷子、窄巷子、井巷子三条并列的小街。  钉子墙——密密麻麻的长钉,可供游人任意抽出、按下,自由组成各种文字或图案,给那些
期刊
知了虫,土里生,  前腿爬,后腿蹬。  莫嫌爬得慢,  长上翅膀“扑棱棱”。
期刊
春节是中华民族重要的传统节日。说到春节,你会想到哪些习俗呢?贴春联、放鞭炮、吃年夜饭、拿压岁钱?其实,春节的传统民俗远非这么简单。就拿贴春联来说,它也只是 贴花花 活动的一种。今天,我们就一起去看看 贴 出来的春节吧!  春联也叫“门对”“春贴”“对联”“对子”“桃符”等,它以工整、对偶、简洁、精巧的文字,描绘新年的喜悦,抒发美好愿望。  贴窗花  春节时,人们还喜欢在窗户上贴上各种剪纸。  因为
期刊
有一天,起了风,鸡毛、树叶、蝴蝶、小鸟四处飞,紧接着轰隆隆打雷,哗啦啦下雨,天黑得就像个墨斗。  “汪汪!汪汪!”雨中,跑来一条小狗。  是一条迷路的小狗,它跑到门前停下来,靠在门神脚边,呜呜直哭。门神闻到一股香味,弯腰细看,发现小狗身上每根毛都在滴水——那条小狗,它刚从放了香料的汤锅里逃出来。  门神把小狗抱在怀里,用大红袍包着,嘴里发出“呜呜呜”哄小孩的声音。  小狗哭了一会儿,笑啦。  “妈
期刊
新年到,真热闹,家家户户放鞭炮。贴春联,福来到,欢欢喜喜把春报。穿新衣,戴新帽,全家老少乐陶陶。包饺子,吃年糕,一年更比一年好。你们喜欢这首童谣吗?快和我说说你们家乡的过年风俗吧!  终于放寒假啦!随着新年的脚步越来越近,同学们打算如何度过新春佳节呢?彬彬姐姐早就按捺不住心中的激动,她通过“画刊小联盟”,和天南地北的同学们聊得不亦乐乎。不信,你们看——  我们先在大红纸上剪出可爱的老鼠、老实的牛、
期刊
元旦的“元”谓“首”,“旦”谓“日”,“元旦”意即“首日”。可以这么说,元旦即是公历新年的第一天。新年伊始,和同学们共话一个主题:长征。  八十年前,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国工农红军为北上抗日,摆脱国民党百万大军的围追堵截,牺牲了几十万红军战士的生命,其间共经过十一个省,翻越十八座大山,跨过二十四条大河,行程两万五千里终于到达陕北红军根据地。  红军长征的胜利说明了中国共产党了不起!我们今天纪念红军长
期刊
“飞毛腿”小白马是森林镇的邮递员,他送邮件又快又好。  这天,邮局局长斑马小姐对小白马说:“从今天起,邮局要按顾客的愿望去送达邮件。需要再招聘一名邮递员。”  再招邮递员?小白马甩甩尾巴:“用不着,我可以实现所有顾客的愿望。”  “真的?”斑马小姐有点怀疑,“满足每个人的愿望可不简单……”  没等斑马小姐说完,小白马就拿着邮包往外跑:“没问题,等我好消息。”  第一批信是送往鹿村的,小白马特意大声
期刊
窗 花  一朵朵霜花  落到窗上  风儿看到  轻轻带走  一朵朵雪花  飞到窗上  阳光看到  悄悄收走  娃娃剪朵红花  送到窗上  谁也没有收走  同学们,计划一下,定下每个月的小目标,写在当月的台阶旁。也可以拍下来,发到“画刊小联盟”,和我们一起分享!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