垂体腺瘤血管新生的研究进展

来源 :中华内分泌外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ero_ak4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血管新生(angiogenesis)是指从已有血管中发育出新血管的过程,在正常生长发育和肿瘤的生长及转移等病理状态下都有重要的作用.若肿瘤伴有血管新生,则易转移、预后差、对治疗反应性差、死亡率高[1].目前认为,血管形态是一种重要的生物标记,不同亚型的肿瘤可能有不同的血管形态,可将之称为微血管指纹[2].将肿瘤作为整体系统看待时,肿瘤的行为、组织形态都会成为观测的重点.通过测量新生血管形态及肿瘤相关分子,并建立数据库进行对照,对判断肿瘤细胞的良恶性、预测癌前病变的发展趋势等方面有重要意义[3]。

其他文献
目的 探讨白介素-6(interleukin-6,IL-6)、高迁移率族蛋白B1 (high mobility group protein B1,HMGB-1)和凋亡抑制基因(Survivin)在胃肠道间质瘤(gastrointestinal stromal tumor,GIST)患者中的表达及其相关性.方法 收集2009年1月至2012年12月南充市中心医院43例GIST患者和30例健康对照者的
目的 探讨超声、X线钼靶、磁共振成像在浆细胞性乳腺炎(plasma cell mastitis,PCM)术前诊断中的价值,提高其对临床治疗的指导意义.方法 收集经手术病理确诊的53例PCM的多种影像检查结果及临床诊疗资料,回顾性分析并比较3种影像学资料对病情的评估,结合术后病理比较这3种影像检查的诊断效能和对诊断及手术治疗的指导价值.结果 全组53例经病理证实均为PCM.术前钼靶X线诊断PCM正确
目的 探讨在妊娠的不同时期给予妊娠合并糖尿病患者胰岛素治疗所致的母婴结局.方法 选择我院2011年5月至2013年6月收治的52例妊娠合并糖尿病的临床资料,其中28例在妊娠32周之前给予合理剂量的胰岛素治疗,设为早期诊断治疗组;另外24例在妊娠32周之后给予合理剂量的胰岛素治疗,设为晚期诊断治疗组.对比2组患者的妊娠结局、孕妇的子宫血流动力学参数差异、妊娠期高血压发生率及2组患者的新生儿结局.结果
本刊已使用中华医学会期刊管理系统,各位作者可通过中华医学会门户网站向本刊及其他中华系列杂志投稿。
期刊
乳腺疾病给广大女性带来了困扰和伤害,特别是乳腺癌,严重影响身心健康.外科手术是治疗乳腺疾病的重要方法,有的乳腺疾病往往需切除患侧乳房来达到治疗目的,造成身体外形的极大损坏.保留乳头乳晕复合体(nipple-areola complex,NAC)的乳腺切除术(nipple-sparing mastecctomy,NSM)+即刻乳房重建在获得良好的局部控制疾病同时,尽可能地保持乳房外形,增强患者的自信
期刊
1997年意大利医生Miccoli等[1]首先提出Miccoli术式的颈前小切口腔镜辅助甲状腺切除术(minimally invasive video-assisted thyroidectomy,MIVAT),已逐渐被临床医生广泛接受,成为一种全新的甲状腺术式.张伟[2]通过对围手术期各种创伤因子的测定同传统甲状腺切除术相比,认为该术式对患者创伤小,术后恢复快,是一种微创手术.本文对比分析Mic
目的 探讨巨滤泡型甲状腺乳头状癌( macrofollicular variant of papillary thyroid carcinoma , MFPTC)的病理形态学特征。方法分析2例MFPTC临床资料、病理组织学及免疫组化特点,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 MFPTC组织学形态主要表现为巨大滤泡、富含胶质、细胞核形态不典型等,免疫组化染色显示cytokeratin-19、Galectin-3和H
本研究系统回顾分析了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无锡人民医院超声医学科乳腺超声初始诊断为假阴性,而在超声随访中进展为乳腺癌的患者资料,并分析可能产生假阴性的原因.1 资料与方法一般资料研究对象为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无锡人民医院超声医学科的医学影像信息系统(picture archiving and communication systems,PACS)中2007年12月至2012年10月经病理确诊的488例乳腺癌
原发于甲状腺鳞状细胞癌罕见,文献报道仅占所有甲状腺恶性肿瘤的0.9%[1].但该肿瘤恶性度高,发展快,预后差.目前临床缺乏足够资料来指导该病的诊治,本文报道1例并结合国内外文献资料,对该病的临床特征及诊治做一讨论.1 临床资料临床表现 男,66岁.因发现颈部肿块3d于2012年2月23日入院.患者体检时偶然发现颈部有一核桃大肿块,伴吞咽哽咽感,无疼痛、发热、咳嗽、咳痰、胸闷、心悸、声嘶、呛咳、怕热
垂体区占位病变绝大多数是垂体腺瘤,临床上时有非垂体腺瘤的垂体区占位病变误认为垂体腺瘤,并行不恰当的治疗.本文回顾分析2004年至2010年昆明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和清华大学玉泉医院收治的9例非垂体腺瘤性垂体区占位病变的诊治,有助于提高诊治水平.1临床资料1.1 甲状腺功能低下引起的垂体占位例1女,14岁,原发性闭经;MRI示高度约1.3 cm的垂体占位,信号均匀;内分泌检查:三碘甲腺原氨酸(T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