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谈语文教学与多媒体课件的有效结合

来源 :当代教育探索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ELING070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多媒体课件与语文教学的有效结合,是教学改革的一种新型教学手段。多媒体课件可为课堂教学营造浓厚的氛围,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可增强语文教学的直观性、形象性和生动性,为学生的释疑解难找到巧妙的突破口;它还可为语文课堂开辟广阔的空间,有效提高语文课堂教学的容量和密度。
  关键词:语文教学 多媒体课件 有效结合
  随着现代教育技术的不断深入发展,多媒体课件在教育教学领域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小学语文教学的模式与手段出现了重大的改革,课堂上,教师越来越多地运用多媒体课件来辅助教学。无疑,多媒体课件使学生充分利用视觉和听觉获取知识,从而优化了课堂教学,提高了教学效率。
  一、利用多媒体课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多媒体课件以其特有的声、光、形、色的特点,能创造丰富多彩的语境,使课堂教学情景化、交际化,能有效激发学生对学习对象的兴趣,进而产生强烈的学习欲望。如《七月的天山》一课,作者以文本的方式向我们展现了一幅幅精妙绝伦的新疆天山风光图,文字优美动人。但是学生对天山都比较陌生,我们也不可能真正带他们到天山去欣赏迷人的风光。学生因为没有亲临现场去观赏,单从文字来理解就显得比较空洞、抽象。那么,对于这些离学生的生活实际比较远、有很大时空差异的文本材料,我们如何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呢?这是教学过程中需要我们解决的一个难点。在教学这一课之前,我上网查找了新疆天山的相关资料,经过整理,做成一张张精美的课件页面,并配以文字说明,在课文讲解时巧妙地呈现在学生面前,使抽象的文字变成形象的画面。实践证明:这样的效果明显比纯文本文字的学习要好得多,学生在欣赏优美的画面时,都发出了“哇——”的感叹。看来这节课的教学我开了个好头:有效利用多媒体课件,不仅有利于学生理解文本内容,而且能让学生深深体会到祖国山水的迷人可爱。
  二、巧用多媒体课件,突破语文教学的重难点
  选用多媒体课件,我觉得首要的原则就是课件要服务于教学目标的达成。因此,教师必须深度钻研教材,把握教学的重点难点,制订出明确的教学目标,进而设计出行之有效的电教方案,向学生传递有效、高效的教学内容。
  1.突破时空上的重点难点
  在教学唐代诗人孟浩然的五言诗《宿建德江》时,其中的“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这句诗学生较难理解,初读时就会奇怪地想:天为什么比树还低?月亮为什么与人接近了?这两句诗又描写了怎样的意境?针对这一难点,我采用了多媒体课件进行辅助教学——先指导学生观察、思考和想象:作者向我们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根据学生的讨论,我相机出示画面所呈现的意境,学生很快就明白了所谓“天低树”并不是说天真的比树还要低,而是因为原野极为空旷,放眼望去,远处的天好像比树还要低了。继而我又引导他们观察月亮影子在水中浮动的景象,出示画面后,学生就很快想到:因为江水很清,月亮倒映江中,所以月亮似乎与人更近了。有了课件的铺垫,学生的眼前很自然地呈现出一幅原野空旷、云清水碧、月影沉江的美妙夜景,诗意自然不言而喻。
  以上的两个教例告诉我们,当现行教材中的一些信息学生不能凭借自己的生活经验来获取时,多媒体课件能帮助我们弥补此中不足,并充分传达授课者无法或难以用语言表达清楚的概念、信息及一些远离我们生活的事物本相。
  2.挖掘文本学习的空白点
  语文教学的重中之重是要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传统的教学手段比较单一,学生获取信息的渠道相对狭窄,视野必然受到影响,而多媒体课件能及时地传递大量的信息资料,能根据需要及时为学生提供生动形象的感性认知,快速呈现,有效反馈。
  3.整合跨学科的认知难点
  教育的根本目的是实现人的个性发展。在课堂教学中,要使每个学生都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的潜能,单凭板书、讲解、操作的方式有时很难做到。多媒体课件以其速度快、储存量大、易操作等优点,为教学过程的最优化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
  如《鱼游到了纸上》一文中的“他有时工笔细描,把金鱼的每个部位一丝不苟地画下来,像姑娘绣花那样细致;有时又挥笔速写,很快地画出金鱼的动态,仿佛金鱼在纸上游动”,句子中的“工笔”、“速写”这两个词语是美术课中的专有名词,比较抽象,学生难以用语言描述清楚。这时可利用多媒体课件分别将工笔画和写意画展示给学生看,把两种画的不同之处维妙维肖地表现出来,给学生直观的印象,教师再稍作点拨,学生茅塞顿开。这样,原来枯燥的词语教学立刻变得鲜活起来,本来不易用言语解释说明的也变得一目了然,同时,学生也能通过形象的画面充分领略到了中国画的魅力。
  三、善用多媒体课件,提高语文教学的密度
  在日常教学中,我们常会利用多媒体课件丰富的表现手段,优化课堂教学的结构和过程,把一些抽象、枯燥的内容得以直观再现,易于学生掌握。课堂上,教师可以在完成相同内容的情况下大大节省时间,把更多时间用于指导学生巩固训练,开展语言实践活动,从而加速了课堂教学和训练的节奏,提高了课堂教学的质量,实现课堂教学的高密度。
  教学看图写话《找春天》时,我先出示春天的画面让学生欣赏:“春姑娘已轻轻地、悄悄地来到我们身边啦,小朋友,你找到她了吗?是在哪里找到的呢?”学生汇报后,我再播放歌曲《春天在哪里》:“春天在哪里?春天在哪里?春天在那青翠的山林里。这里有红花呀,这里有绿草,还有那会唱歌的小黄鹂……”我引导学生:“小朋友们,歌曲里的小伙伴们是在什么地方找到春天的呢?”同桌展开讨论,我继续引导:“现在,我们一起来看看哪位能干的小朋友能从老师这里找到春天呢?”出示动画:远处田野一片绿油油,近处的小草偷偷地探出来脑袋来了,路边五颜六色的小花也争相开放了。小朋友们在铺满新绿的草地上追逐蝴蝶,嬉戏玩闹……”整节课孩子们妙语连珠,学得津津有味。
  四、结束语
  如果我们在课堂教学中都能结合学生的实际和教材内容的要求,在最恰当的时机巧妙地运用多媒体课件,这样就既能拓宽学生认知的渠道,又能让学生感悟积累语言,那么我们的语文课堂教学必然更有效!
  参考文献:
  [1] 马丁·希伯,《我与你》[M],生活·读书·求知三联书店,P23,1986
  [2]管建刚,《小学语文教师》[J],P19,上海教育出版社,2008(7/8)
  [3]洪堡特,《论人类语言结构的差异及其对人类精神发展的影响》[M],P52,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
其他文献
心理学研究表明,兴趣是人对事物的一种向往、迷恋、积极探索追求的心理倾向。兴趣是一种特殊的意识倾向,是学习的情感动力,是求知欲的源泉。学生对语文学习产生了兴趣,就会积极主动地去寻幽探胜。所以,它是学生学习的内动力。作为语文教师,应不失时机的点燃学生的兴趣之火,变学生被动、消极的“要我学”为热情生动的“我要学”,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怎样才能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呢?几年来,我从教学实践中得出以下
期刊
摘 要:研究性阅读就是研究性学习在语文阅读教学中的运用。研究性阅读的方法很多,本文就氛围的营造,情境的创设,策略的点拨,自由空间的给予,读写训练的安排去介绍语文阅读教学的优化。  关键词:研究性阅读 优化  《高中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学生“对课文的内容和表达有自己的心得,能提出自己的看法和疑问”,“在阅读和讨论中发表自己的看法,作出自己的评价”等。因此,作为高中语文课堂阅读教学,如何走出传
期刊
“教材无非是个例子”,叶圣陶先生指出,“教材只能作为教课的依据,要做得更好,使学生受到实益,还要靠教师的善于运用。”如果教师视教材为“圣经”,囿于教材 ,教给学生的也是僵化的教材,培养的也是僵化的思维,教师必须更新观念,语文教师不仅是教材的传授者,更是教材的开发者,要打破“教教材”的传统教学方式,充分利用教材这个媒体,实现“用教材教材”,全面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培养学生重视可持续发展能力。语
期刊
我从琴行出来回家,路上秋色正好,天上太阳正晴,伸开双臂感受这难得的好天气。  我随手招呼了一辆三轮车,上车时无意地瞥见了三轮车师傅是——一个接近六十岁的老年人,他的黑发中夹杂着许多银发,满脸沧桑,浑身上下瘦骨嶙峋,令人心生悲悯之情。  三轮车开始缓缓行驶起来了,犹如一只正在缓慢爬行的老蜗牛。坐在后面位子上的我细细地注意着:这位老人的双腿正在吃力地蹬着三轮车的脚蹬,每蹬完一次后,老人必须费一些力气才
期刊
笔者是一名农村高中语文教师,平时在与同行们谈及学生的语文学习时,大家都摇头不已,颇有几分感触:现在的学生,书写潦草,错别字多多;卷面不洁,乱涂乱抹;读书时不勾不划,拖腔慢读,毫无情感;写起作文,题材狭窄,思路闭塞;上课提问,声若蚊蝇,口齿不清;教学效果不理想,学生成绩很一般。而究其原因,其中一个重要的问题就是学生没有养成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  培根说:“习惯是一种顽强而巨大的力量,它可以主宰人的一
期刊
“风在吼,马在叫,黄河在咆哮,黄河在咆哮……”当我还很小时候,就经常听到哥哥、姐姐们唱这首歌!可当时年龄太小,还无法理解它的意义、更不了解歌曲的背景。还一直误以为这首歌的名字就叫黄河大合唱!在我的印象中,这首歌好像就表现了黄河的磅礴气势。而自从在音乐课上完整的听到了《黄河大合唱》这部作品之后,才发觉自己知识的匮乏,老师在课堂结束的时候对我们说:它不仅象征着我们整个民族的气节,也是我们所有华夏炎黄子
期刊
摘 要:学前儿童教育对处于启蒙阶段的学前儿童来说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作用,学前儿童教育质量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儿童将来对学习和生活的态度。随着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和学前儿童智力水平的提高,传统的学前儿童教育技术手段已经不能适应现今的儿童教育新情况,随着多媒体等高科技的教育技术手段的应用,教育技术对学前儿童教育的影响也越来越大。那么教育技术的革新对学前儿童教育的影响究竟表现在哪些方面呢,笔者从自身心得体会
期刊
传统的教学是教师讲授灌输,学生被动接受,形成了填鸭式的教学模式,造成学生的主体性、主动性、创造性地丧失。探究性教学在生物教学中的运用探究性教学是代写论文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重要途径。要成功实施探究性教学,教师除了要掌握其基本的操作方法与技能外,更要切实把握其在具体学科教学中的实施策略。  1、探究教学的概念:  探究教学是指在教师引导下,学生主动参与到发现问题,寻找答案的过程中,以培养学生
期刊
摘 要:本文结合新时期活动课课改理念的分析,以学生发展特点为切入点,从丰富校园生活、创新活动渠道及提升教育合力等方面探讨了促进学生全面和谐发展的教学策略。  关键词:活动 以人为本 发展  近年来,实验小学不断深化新课程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坚持面向全体学生,以丰富多彩的活动为载体,让学生在“动”中体验,在“活”中收获,充分享受幸福快乐的童年和充满活力的校园生活,促进了学生的全面和谐发展  
期刊
摘 要:培养学生的人文思辨能力,不仅符合《普通高中课程方案 (实验)》的要求,也符合高中语文教学是“集智与启智教育(学习与创新意识教育)、国家民族意识教育、健全人格情感教育、高尚的伦理道德教育、正确价值取向教育”于一体的教育的新理念的要求。本文试从高中语文课堂教学的角度探讨如何培养学生的人文思辨能力。  关键词:高中语文教学 思辨 人文思辨能力  这些年来,高中语文课改正在跋涉中前进。从语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