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液灌流

来源 :中国实用儿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effbe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 血液灌流的概念rn血液灌流(hemoperfusion,HP)是一种新的血液净化系统,该系统采用动脉血液体外分流的技术,将病人动脉血流经管道引向灌流器,血液经过灌流器时受到吸附剂或其它生物材料的作用而得到净化或生化处理,灌流后的血液再经过管道返回静脉。这一过程有点类似于血液透析,所不同的是在“净化”的机制方面,血液透析借超滤及透析作用而除去小分子代谢废物及水分,而血液灌流依赖于吸附剂、酶、活细胞等对血液成分进行吸附粘除或加工处理[1]。
其他文献
文章对手足口病的流行病学、发病机制、临床表现、诊断、治疗及预防进行概述,旨在使人们更好地了解手足口病并做到早预防、早治疗.
【摘 要】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及胃肠道护理干预对腹腔镜胆道手术患者心理因素及术后肠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将82例行腹腔镜胆道手术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1例。对照组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针对性心理干预及早期进饮、进食,观察两组患者术前焦虑程度及术后肠功能恢复情况。结果:观察组术前焦虑程度明显低于对照组,术后肛门排气时间、肠鸣音出现时间早于对照组。结论:心理护理及胃肠道护理干
期刊
[目的]探讨如何安全的手术治疗儿童GartlandⅡ型肱骨髁上型骨折的方法和临床疗效。[方法]38例儿童GartlandⅡ型肱骨髁上骨折,年龄2岁4个月~13岁,平均8.5岁。按Gartland分型:
医源性损伤(iatrogenic injury)是指病人在就医过程中,医生主观上无过错或过失,而在客观上对病人造成出于治疗目的的符合技术、伦理、法律基本原则要求的始料未及的有限损伤.
(接上期第1040页)rn3 资料的分析rn病例对照研究的资料分析主要运用统计学方法检验病例组和对照组在暴露因素上是否存在差异,以确定暴露因素与疾病之间的联系强度及有无剂量
文章对毛细支气管炎的发病机制、临床表现、诊断及治疗等内容进行介绍.
期刊
【摘 要】目的:了解我院医院感染病原菌的分布及其耐药性。方法:对2009年1月-2012年12月临床住院患者的标本,进行微生物学分离、鉴定和药敏分析,同时对SAU和G-b分别进行MRSA、ESBLs的检测。结果:在12579份标本中共分离出3568株医院感染病原菌,标本中分离的病原菌依次为ECO、PAE、 ABA、SUA、KPN。G-b菌1990株,占55.77%, G+C菌978株,占27.41
期刊
“和合治疗仪”是由北京大学太极文化研究所与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联合研制的一种新型理疗仪,它是以中国古代文化中的“六十四位和合数表”为依据研制的一种特定物理结构
在过去的20余年间,心血管医学临床用药方面最大的变化是从经验医学向循证医学的模式转变。心律失常抑制试验(CAST)结果显示,心肌梗死后,有左室射血分数下降和频发室性早搏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