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通过比对试验分析影响水泥胶砂流动度试验的影响因素。
【关键词】 水泥胶砂;流动度;比对实验
1 试验意义
水泥胶砂流动度是水泥砂浆可塑性的反映,对水泥胶砂流动度的测定和控制在一定程度上是保证水泥性能检测准确性和可比性的基础。
2 有关标准规定和试验方法
2.1标准规定
GB175-2007《通用硅酸盐水泥》规定,火山灰质硅酸盐水泥、粉煤灰硅酸盐水泥、符合硅酸盐水泥和掺火山灰质混合材料的普通硅酸盐水泥在进行胶砂强度检验时,其用水量按0.50水灰比和胶砂流动度不小于180mm来确定。当流动度小于180mmm时,应以0.01的整倍数递增的方法将水灰比调整至胶砂流动度不小于180mm。
胶砂流动度试验按《水泥胶砂流动度测定方法》GB/T2419-2005进行,其中胶砂制备按GB/T17671-1999规定进行。
2.2试验方法
如跳桌在24h未被使用,先空跳一个周期25次。
将拌制好的胶砂分两层迅速装入试模,第一层装至截锥圆模高度约三分之二处,用小刀在相互垂直两个方向各划5次,用捣棒由边缘至中心均匀捣压15次;随后装第二层胶砂,装至高出截锥圆模约约20mm,用小刀在相互垂直两个方向各划5次,再用捣棒由边缘至中心均匀捣压10次。捣压后胶砂应略高于试模。捣压深度,第一层捣至胶砂高度的二分之一,第二层捣实不超过已捣实底层表面。捣压完毕,取下模套,将小刀倾斜,从中间至边缘分两次以近水平的角度抹去高出截锥圆模的胶砂,并擦去落在桌面上的胶砂。将截锥圆模垂直向上轻轻提起。立即开动跳桌,以每秒钟一次的频率,在25S±1S内完成25次跳动。
2.3结果处理
跳动完毕,用卡尺测量胶砂底面互相垂直的两个方向直径,计算平均值,取整数,用mm为单位,平均值即为该水泥的水泥胶砂流动度。
2.4注意事项
在制备胶砂的同时,用湿布擦拭跳桌台面、试模内壁、捣棒以及与胶砂接触的用具,将试模放在跳桌台面中央并用潮湿棉布覆盖。
装胶砂和捣压时,用手扶稳试模不要使其移动。流动度试验,从胶砂加水开始到测量扩散直径结束应在6min内完成。
3 影响流动度试验结果的因素分析
3.1仪器设备方面
跳桌定期保养、全面检查,如不符合要求应及时调整,确保仪器处于正常状态是检测数据准确的前提。
3.2试验操作方面
3.2.1仪器设备湿润程度对试验的影响
标准规定,从拌制水泥胶砂至试验中与胶砂接触的工具仪器均要用湿抹布擦拭。实际操作中,有的试验员不用湿抹布擦拭,或直接用水冲洗仪器工具,导致试验数据不准确。分析原因,主要是与胶砂接触的仪器设备过干或过湿,导致胶砂的水灰比被改变而引起试验不准确。试验数据如表一:
表一
序号 水泥品种 影响因素 (与1号试验比较) 试验结果mm
仪器设备润湿方式 胶砂形态 试验后扩展范围 垂直方向 平均
1 P.C32.5 湿抹布擦拭 --------- -------- 188 188 188
2 P.C32.5 不擦拭 偏干 偏小 178 177 178
3 P.C32.5 水直接冲洗 偏稀 偏大 209 213 211
备注 1号试验符合标准要求
3.2.2胶砂装入方式对试验的影响
标准规定,将拌制好的胶砂分两层迅速装入试模。为了检验装入方式对试验数据的影响,比对试验发现,采用一次装入方式的试验数据比两次装入方式的数据要低的多。究其原因,一次装入,胶砂装入量较多,胶砂不易捣实,导致实际试模中装入的胶砂量比较小,进而影响试验结果,使得结果偏低。试验数据如表二:
表二
序号 水泥品种 影响因素 试验后胶砂的扩展范围
(与1号试验比较) 试验结果mm
胶砂装入方式 垂直方向 平均
1 P.C32.5 两次装入 一层划5次 捣实15次 --------- 188 188 188
二层划5次 捣实10次
2 P.C32.5 一次装入 划10次 捣实25次 偏小 181 182 181
备注 1号试验符合标准要求
3.2.3胶砂插划、捣实方式对试验的影响
标准规定,用小刀在相互垂直两个方向插划胶砂,捣实用捣棒由边缘至中心均匀捣压,捣压深度,第一层捣至胶砂高度的二分之一,第二层捣实不超过已捣实底层表面。为了检验插划、捣实方式对试验的影响,做比对试验,结果发现,采用垂直插划、捣压深度适宜、捣压均匀试验所获得的胶砂扩展的形状比较规整,扩展面接近于圆形,垂直两个方向的数据偏差较小,随意插划方式试验,振后胶砂扩展不均匀、形状不规整、垂直两个方向数据偏差过大,且试验数据偏小。分析原因:试模本身是截锥体,相互垂直插划、均匀捣压能够较大可能的保证胶砂在试模内各个方向分布均匀,因而胶砂各个方向扩展直径相对均匀,形状较為规整,近似圆形;随意的插划、捣压不均匀使胶砂在试模内不能均匀分布;捣压深度过大时,捣压力过大,试模内胶砂过多,胶砂较密实,振动中胶砂不易扩展,导致数据偏小;深度过浅,捣实力偏小,试模内装入的胶砂量较少,试验结果也就偏小。试验数据如表三
表三
序号 水泥品种 影响因素 胶砂扩展规
整均匀程度 试验后胶砂的
扩展范围 试验结果mm
插划方式 捣实 垂直方向 平均
深度 均匀度
1 P.C32.5 相互垂直 适宜 均匀 较规整接近圆形 ------- 188 188 188
【关键词】 水泥胶砂;流动度;比对实验
1 试验意义
水泥胶砂流动度是水泥砂浆可塑性的反映,对水泥胶砂流动度的测定和控制在一定程度上是保证水泥性能检测准确性和可比性的基础。
2 有关标准规定和试验方法
2.1标准规定
GB175-2007《通用硅酸盐水泥》规定,火山灰质硅酸盐水泥、粉煤灰硅酸盐水泥、符合硅酸盐水泥和掺火山灰质混合材料的普通硅酸盐水泥在进行胶砂强度检验时,其用水量按0.50水灰比和胶砂流动度不小于180mm来确定。当流动度小于180mmm时,应以0.01的整倍数递增的方法将水灰比调整至胶砂流动度不小于180mm。
胶砂流动度试验按《水泥胶砂流动度测定方法》GB/T2419-2005进行,其中胶砂制备按GB/T17671-1999规定进行。
2.2试验方法
如跳桌在24h未被使用,先空跳一个周期25次。
将拌制好的胶砂分两层迅速装入试模,第一层装至截锥圆模高度约三分之二处,用小刀在相互垂直两个方向各划5次,用捣棒由边缘至中心均匀捣压15次;随后装第二层胶砂,装至高出截锥圆模约约20mm,用小刀在相互垂直两个方向各划5次,再用捣棒由边缘至中心均匀捣压10次。捣压后胶砂应略高于试模。捣压深度,第一层捣至胶砂高度的二分之一,第二层捣实不超过已捣实底层表面。捣压完毕,取下模套,将小刀倾斜,从中间至边缘分两次以近水平的角度抹去高出截锥圆模的胶砂,并擦去落在桌面上的胶砂。将截锥圆模垂直向上轻轻提起。立即开动跳桌,以每秒钟一次的频率,在25S±1S内完成25次跳动。
2.3结果处理
跳动完毕,用卡尺测量胶砂底面互相垂直的两个方向直径,计算平均值,取整数,用mm为单位,平均值即为该水泥的水泥胶砂流动度。
2.4注意事项
在制备胶砂的同时,用湿布擦拭跳桌台面、试模内壁、捣棒以及与胶砂接触的用具,将试模放在跳桌台面中央并用潮湿棉布覆盖。
装胶砂和捣压时,用手扶稳试模不要使其移动。流动度试验,从胶砂加水开始到测量扩散直径结束应在6min内完成。
3 影响流动度试验结果的因素分析
3.1仪器设备方面
跳桌定期保养、全面检查,如不符合要求应及时调整,确保仪器处于正常状态是检测数据准确的前提。
3.2试验操作方面
3.2.1仪器设备湿润程度对试验的影响
标准规定,从拌制水泥胶砂至试验中与胶砂接触的工具仪器均要用湿抹布擦拭。实际操作中,有的试验员不用湿抹布擦拭,或直接用水冲洗仪器工具,导致试验数据不准确。分析原因,主要是与胶砂接触的仪器设备过干或过湿,导致胶砂的水灰比被改变而引起试验不准确。试验数据如表一:
表一
序号 水泥品种 影响因素 (与1号试验比较) 试验结果mm
仪器设备润湿方式 胶砂形态 试验后扩展范围 垂直方向 平均
1 P.C32.5 湿抹布擦拭 --------- -------- 188 188 188
2 P.C32.5 不擦拭 偏干 偏小 178 177 178
3 P.C32.5 水直接冲洗 偏稀 偏大 209 213 211
备注 1号试验符合标准要求
3.2.2胶砂装入方式对试验的影响
标准规定,将拌制好的胶砂分两层迅速装入试模。为了检验装入方式对试验数据的影响,比对试验发现,采用一次装入方式的试验数据比两次装入方式的数据要低的多。究其原因,一次装入,胶砂装入量较多,胶砂不易捣实,导致实际试模中装入的胶砂量比较小,进而影响试验结果,使得结果偏低。试验数据如表二:
表二
序号 水泥品种 影响因素 试验后胶砂的扩展范围
(与1号试验比较) 试验结果mm
胶砂装入方式 垂直方向 平均
1 P.C32.5 两次装入 一层划5次 捣实15次 --------- 188 188 188
二层划5次 捣实10次
2 P.C32.5 一次装入 划10次 捣实25次 偏小 181 182 181
备注 1号试验符合标准要求
3.2.3胶砂插划、捣实方式对试验的影响
标准规定,用小刀在相互垂直两个方向插划胶砂,捣实用捣棒由边缘至中心均匀捣压,捣压深度,第一层捣至胶砂高度的二分之一,第二层捣实不超过已捣实底层表面。为了检验插划、捣实方式对试验的影响,做比对试验,结果发现,采用垂直插划、捣压深度适宜、捣压均匀试验所获得的胶砂扩展的形状比较规整,扩展面接近于圆形,垂直两个方向的数据偏差较小,随意插划方式试验,振后胶砂扩展不均匀、形状不规整、垂直两个方向数据偏差过大,且试验数据偏小。分析原因:试模本身是截锥体,相互垂直插划、均匀捣压能够较大可能的保证胶砂在试模内各个方向分布均匀,因而胶砂各个方向扩展直径相对均匀,形状较為规整,近似圆形;随意的插划、捣压不均匀使胶砂在试模内不能均匀分布;捣压深度过大时,捣压力过大,试模内胶砂过多,胶砂较密实,振动中胶砂不易扩展,导致数据偏小;深度过浅,捣实力偏小,试模内装入的胶砂量较少,试验结果也就偏小。试验数据如表三
表三
序号 水泥品种 影响因素 胶砂扩展规
整均匀程度 试验后胶砂的
扩展范围 试验结果mm
插划方式 捣实 垂直方向 平均
深度 均匀度
1 P.C32.5 相互垂直 适宜 均匀 较规整接近圆形 ------- 188 188 1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