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教务管理是高校教务管理的核心工作,围绕民办高校普遍存在的三大特点,从以人为本的科学化管理、高效有序的引导化管理、注重细节的过程化管理和重视数据的定性分析管理四个方面着手,进行民办高校教务管理特色建设的研究。
关键词:民办高校;教务管理;特色建设
作者简介:崔丽英(1976-),女,辽宁大连人,辽宁对外经贸学院教务处,助理研究员;李纪惠(1977-),男,满族,辽宁大连人,辽宁对外经贸学院教务处,助理研究员。(辽宁 大连 116052)
基金项目:本文系辽宁省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立项课题“辽宁省民办高校特色教育研究”(课题立项号:JG10DA021)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1)29-0025-02
从理论上来讲教务管理工作不分民办与公办,均指学校管理人员按照一定的教育方针,运用先进的管理手段,组织、协调、指挥与指导各方面人员的活动,以便高效率、高质量地完成各项教学任务,完成国家所制定的教育目标。教务管理工作是一项繁重、经常性、业务性很强的行政性质的工作,具有管理对象多样、管理内容复杂、管理信息多元、管理范围全面等特点。它是一项目的性、计划性、适应性、创造性和科学性很强的工作。①民办高校因其办学机制、办学主体以及办学经费等方面与公办高校存在一定的差异,因此民办高校的相关管理工作需要有自身的特色建设。现今,民办高校已由初期的发展阶段进入到内涵建设阶段,而教务管理工作作为高等学校教育管理工作的一个极为重要的环节,关系到民办高校教学秩序的稳定和教学质量的提高,关系到民办高校的发展前景和人才培养的素质及能力,是整个民办高校管理的核心和基础。随着民办高校办学规模的不断扩大、办学层次与办学类型的日益增多以及教学内容与教学手段的不断更新,对教务管理工作也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民办高校教务管理工作的特色建设是摆在每一名教务工作者面前的重要课题。
一、民办高校的普遍特点
1.办学机制较灵活,管理目标需求化
民办高校因其发展历史短,社会竞争面大,为了能够立足于社会,办学者必须采取灵活的办学机制,以社会需要来设定相关专业。在国家政策的倾斜中,办学者更是重视办学理念的更新、教育思想的转变、教育定位的明确,坚持管理目标需求化,以创自己的特色,以达可持续发展。
2.办学主体多元化,管理形式多样化
民办高校因其办学主体多元化的特点,有所谓企业管理和高校管理相结合的现状,其管理模式有着个体到整体,不完善到完善的一个循序渐进不断规范化的特点。教务管理是教学管理中的重要组成成分,因其管理的范围较广,很容易导致各职能部门职权界限模糊,从而导致与其他部门的冲突。因此在办学主体多元化的形势下,其管理形式必然多样化,就连职能部门的分工也是万变的。
3.办学经费靠学费,管理程序严谨化
民办高校因其办学经费来源有限,作为大家长的校长或董事会必须分毫必计,处处节俭,这便使得各项管理程序严谨化。严谨的管理有好有坏,单在资源管理上严谨些是很可取的,但在师资培训,必备教学用设备和软件上的严谨则势必会引发一系列的尴尬。
4.办学战略探讨中,管理理念变化中
民办高校因其发展各异,人员结构各异,其办学理念在一个动态的变化之中。而理念支配并指导着管理者的行动,不同的理念决定着不同的管理行为与管理方式。目前,民办高校的管理理念仍偏重于物本管理阶段,管理上只重财物,而不重视管理人才。在管理方法上,仍倾向于思想教育法、行政管理法,在计算机网络等新技术的运用上不够大胆也不够积极。
二、民办高校教务管理的误区
1.一味地模仿,失去自身特色
民办教育是教育中的特殊形式,是传统高等教育中的特殊形式,因此,我们对民办高校教务管理工作的认识应该基于民办高校教育区别于公办普通高等教育。因民办高校的性质决定了其在人事的调配,经费的运用以及管理的方式上是明显的区别于公办高校的。因此,单方面就如学习西方先进的理念一样,一味地模仿公办高等学校的管理模式,不但不会起到推进的作用,反而会起到制约的作用,形不成自身特色。
2.一味地服务,忽视管理与监督
民办高校教务管理与公办高校教务管理的一切不同皆源于其所属高校的办学性质,其功能和作用是无异于公办高校的,因此,服务意识作为教务管理的一种必须意识是没有错的,而过分的强调服务意识,且这种服务意识只是一种体力上的低层次服务,而非脑力上的高层次服务,则是一种定位上的致命错误。教务管理更应该重视导向教学的作用,担当管理教学任务的管理作用,起到监督教学效果的督导作用。而一味地强化服务意识,只能使整个学校的教学水平越来越低,失去了提高教学质量的职能部门的作用。
三、民办高校教务管理的特色建设
民办高校在由初期建设阶段向内涵建设阶段转变的过程中势必会出现以下矛盾:其一,发展速度过快与规章制度相对滞后的矛盾;其二,硬件基本现代化与软件相对落后的矛盾;其三,家长期望过高与学生基础较差的矛盾。要打造一个贴近教学实际而又稳定有序、高效能的教务管理特色体系,我们必须围绕解决这三大矛盾,充分利用民办高校的特点优势,克服现有管理中的误区,从以人为本的科学化管理、高效有序的引导化管理、注重细节的过程化管理和重视数据的定性分析管理四个方面着手进行研究,进而形成我省民办高校教务管理特色建设体系。
1.建章立制,以人为本的科学化管理
民办高校因其发展历史短,经验不足等特点决定了其在管理上存在着“法理情”的“管理交织期”。即制度不严密,而导致的人治大于法制的现状。因此,管理者首先需要认真思考规章制度的建立与完善。诸如,面对民办高校师资的频繁调课,就应完善调课管理规章制度,将调课的性质与次数和年终考核挂钩,进而和评优进职挂钩等。详细而具体的规定会很好的控制师生的行为,因为每一名师生都会在一定的约束条件下做出最有利于自己的选择。
民办高校教务管理工作的定位必须在遵循教育教学发展规律的同时,基于民办高校所特有的办学性质。科学化管理的关键是建立规章制度。管理制度的制定除了要以人为本还要以督导为主,以服务为辅,注重实用性。
2.责权分明,高效有序的引导化管理
目前,随着民办高校办学规模的不断扩大,院系二级管理模式已成为常规的管理模式,但如何保证二级管理模式运行通畅,不相互推诿扯皮,就必须注重高效而有序的引导化管理。
首先,应该细化工作任务,合理利用集权管理与分权管理。集权管理有利于资源的合理调配,分权管理则有利于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充分发挥院系的作用。具体采用哪种方式,需要在实际工作中一句教务具体工作任务的性质来决定。一般来说,对于执行性的、行政性的或需要调动全校资源协同完成的工作,例如公共课程的选修与课表编排,监考教师的分配等,应该采用集权管理。对于学术性、研究型的任务则宜采用分权管理。例如各专业教学计划的制定与审核、课堂教学的质量检查等,采用分权管理可以调动各部门的工作积极性,发挥专业优势与管理潜能。合理运用集权管理和分权管理方法,强化教学管理,实现资源共享,提高资源利用率,是实现责权分明的二级管理水平的前提。其次,应该建立一套完整的激励机制,很好地激励管理者完成自身的责任。诸如,建立教务管理岗位责任制,将工作落实到每一个岗位,通过岗位职责的保障进而保障整体管理质量。建立合理的考核或晋升制度,通过对管理人员的工作进行绩效考核,与其学年评奖或职称晋级等相互动,进而激励调动教务管理者的工作积极性。
3.更新理念,注重细节的过程化管理
理念支配并指导着管理者的行动,不同的理念决定着不同的管理行为与管理方式。管理理念的更新是民办高校教务管理内涵建设的核心。在一定的准确定位的基础上,教务管理者必须深度思考管理方法的问题。越繁杂我们就越应该注重细节,因此过程化管理十分重要。
首先,一项工作不可以不假思索的延续以往的做法。管理者在做工作是必须清楚地知道自己在做什么,目的是什么,在确定了以上两点之后,还要问自己,工作的细节是什么,需要注意的是什么。当一项工作不再有意义时我们可以放弃,当一项工作以前没有做过,但目前是十分有意义的,我们就必须做。这里的改革还体现在广泛的应用信息化的办公手段,诸如建立并完善各种办公软件的使用以提高工作效率,建立并完善教务网站的内容以达信息同步共享的现代办公需求等等。其次,善于利用学生资源。对学生资源的利用可谓一举两得,既锻炼了学生的社会工作能力又减轻了教务管理的部分工作量。当遇到一些纯机械性的工作,诸如信息的核对,数据的录入等工作时,可以启动“教务小助手”方案。所谓的“教务小助手”即从新生当中经过一定的选拔而产生的学生助手,之所以从新生中选拔,是保证人员的稳定性,业务的熟练度。当遇到一些需要深入“一线”才能了解的工作时,可否充分地发挥“学生信息员”以及“教师信息员”的作用等等。再次,不能被杂务拖着走,必须时时总结经验,在工作结束时同时制定出工作流程以及工作指标体系。这样,对于人力资源较少、流动性较强的民办高校来说,有关工作体系与工作流程的“工作手册”可以节省很多时间,其作用是值得重视的。发展是积累的过程,工作中如果没有积累,也就谈不上发展,更谈不上可持续发展。因此,经常性的停下来思考总结一下,是整体管理水平提高的关键。最后,一定要注重基础数据的建设工作。这一点往往是被忽视的环节,这里提到基础数据的重要性就不言而喻了。诸如,课程名称、课程性质的信息的准确性以及其编码的合理性会影响到几届学生的计划的制定,会影响到排课数据的汇总、会影响到重修数据的汇总等,诸如,成绩登录的准确性会影响到学生拿奖学金,会影响学生拿学位证等等。另外,关于数据,我们还应重视数据的积累,可以学习国家教育年鉴那样建立民办高校各自的教务管理年鉴,以方便相关部门后期数据的查询和分析。
4.改革创新,重视数据的定性分析管理
创新是发展的基本体现,改革是发展的必经之路。民办高校要在其资源、资金不足的情况下实现高效率,则必须进行改革创新。
首先,集思广益,改革创新,以最少的资源达到最优化效果。凡问题的解决均建立在一定的高度,主抓教学质量而非杂务,这种定位不仅仅是一种岗位定位,也是一种管理理念上的定位。比如找教师谈话,可选择随即抽取其所教授的某一章节问其本章的主要内容是什么,学习目的是什么,如何达到学习目,采取的授课方案是什么,检验学生已达目的的手段与方法是什么,而非一个形式化的做法。应摆脱形式,向内容(实战)要质量。比如思考改革终结性考试为渐进性考试的方案,如何用考教分离来引导教学的内容进而提高教学的质量。其次,注重管理特色建设。正因为民办高校区别于公办高校,因此,其在资源的利用上,在管理的方法上都明显有别于公办高校的。管理特色建设是民办高校教务管理内涵建设的关键。教务管理者应充分发挥民办高校的优势,加强教务管理特色建设。最后,重视数据的定性分析管理。民办高校因其管理人员的流动性较大,加之没有数据归档分析整理的习惯,会加大管理力度,不利于长期发展。为避免这一问题,必须建立相关数据库,并分析整理形成连续性的管理数据库,比如建立教师人才库,记录教师的培训、授课质量、综合考评等;建立学籍异动库,记录学生的修退复转学等相关信息等等。
注释:
①狄浩林.基于成绩信息管理系统的高校教务管理研究[D].北京:北京邮电大学,2007.
参考文献:
[1]朱雪波.加强高校教务管理工作之我见[J].检验医学教育,2004,(1).
[2]郎潮.论高校教务管理工作的完善[J].法制与社会,2009,(5).
[3]刘建宁.谈高校教务管理的创新[J].职业技术教育(教学版),2005,
(29).
[4]黄燕.浅谈新形势下如何提高教务管理质量[J].江苏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4).
[5]余志卫.影响高校教务两级管理效果的因素分析与对策[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5).
[6]邹萍.新形势下做好高校教务管理工作初探[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10).
[7]王丽,卢艳青.加强创新意识促进高校教务管理[J].中国冶金教育,
2009,(3).
[8]韦剑剑,吴铁钧,母小勇.论高校教务管理部门执行力建设[J].苏州大学学报(工科版),2007,(5).
(责任编辑:麻剑飞)
关键词:民办高校;教务管理;特色建设
作者简介:崔丽英(1976-),女,辽宁大连人,辽宁对外经贸学院教务处,助理研究员;李纪惠(1977-),男,满族,辽宁大连人,辽宁对外经贸学院教务处,助理研究员。(辽宁 大连 116052)
基金项目:本文系辽宁省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立项课题“辽宁省民办高校特色教育研究”(课题立项号:JG10DA021)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1)29-0025-02
从理论上来讲教务管理工作不分民办与公办,均指学校管理人员按照一定的教育方针,运用先进的管理手段,组织、协调、指挥与指导各方面人员的活动,以便高效率、高质量地完成各项教学任务,完成国家所制定的教育目标。教务管理工作是一项繁重、经常性、业务性很强的行政性质的工作,具有管理对象多样、管理内容复杂、管理信息多元、管理范围全面等特点。它是一项目的性、计划性、适应性、创造性和科学性很强的工作。①民办高校因其办学机制、办学主体以及办学经费等方面与公办高校存在一定的差异,因此民办高校的相关管理工作需要有自身的特色建设。现今,民办高校已由初期的发展阶段进入到内涵建设阶段,而教务管理工作作为高等学校教育管理工作的一个极为重要的环节,关系到民办高校教学秩序的稳定和教学质量的提高,关系到民办高校的发展前景和人才培养的素质及能力,是整个民办高校管理的核心和基础。随着民办高校办学规模的不断扩大、办学层次与办学类型的日益增多以及教学内容与教学手段的不断更新,对教务管理工作也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民办高校教务管理工作的特色建设是摆在每一名教务工作者面前的重要课题。
一、民办高校的普遍特点
1.办学机制较灵活,管理目标需求化
民办高校因其发展历史短,社会竞争面大,为了能够立足于社会,办学者必须采取灵活的办学机制,以社会需要来设定相关专业。在国家政策的倾斜中,办学者更是重视办学理念的更新、教育思想的转变、教育定位的明确,坚持管理目标需求化,以创自己的特色,以达可持续发展。
2.办学主体多元化,管理形式多样化
民办高校因其办学主体多元化的特点,有所谓企业管理和高校管理相结合的现状,其管理模式有着个体到整体,不完善到完善的一个循序渐进不断规范化的特点。教务管理是教学管理中的重要组成成分,因其管理的范围较广,很容易导致各职能部门职权界限模糊,从而导致与其他部门的冲突。因此在办学主体多元化的形势下,其管理形式必然多样化,就连职能部门的分工也是万变的。
3.办学经费靠学费,管理程序严谨化
民办高校因其办学经费来源有限,作为大家长的校长或董事会必须分毫必计,处处节俭,这便使得各项管理程序严谨化。严谨的管理有好有坏,单在资源管理上严谨些是很可取的,但在师资培训,必备教学用设备和软件上的严谨则势必会引发一系列的尴尬。
4.办学战略探讨中,管理理念变化中
民办高校因其发展各异,人员结构各异,其办学理念在一个动态的变化之中。而理念支配并指导着管理者的行动,不同的理念决定着不同的管理行为与管理方式。目前,民办高校的管理理念仍偏重于物本管理阶段,管理上只重财物,而不重视管理人才。在管理方法上,仍倾向于思想教育法、行政管理法,在计算机网络等新技术的运用上不够大胆也不够积极。
二、民办高校教务管理的误区
1.一味地模仿,失去自身特色
民办教育是教育中的特殊形式,是传统高等教育中的特殊形式,因此,我们对民办高校教务管理工作的认识应该基于民办高校教育区别于公办普通高等教育。因民办高校的性质决定了其在人事的调配,经费的运用以及管理的方式上是明显的区别于公办高校的。因此,单方面就如学习西方先进的理念一样,一味地模仿公办高等学校的管理模式,不但不会起到推进的作用,反而会起到制约的作用,形不成自身特色。
2.一味地服务,忽视管理与监督
民办高校教务管理与公办高校教务管理的一切不同皆源于其所属高校的办学性质,其功能和作用是无异于公办高校的,因此,服务意识作为教务管理的一种必须意识是没有错的,而过分的强调服务意识,且这种服务意识只是一种体力上的低层次服务,而非脑力上的高层次服务,则是一种定位上的致命错误。教务管理更应该重视导向教学的作用,担当管理教学任务的管理作用,起到监督教学效果的督导作用。而一味地强化服务意识,只能使整个学校的教学水平越来越低,失去了提高教学质量的职能部门的作用。
三、民办高校教务管理的特色建设
民办高校在由初期建设阶段向内涵建设阶段转变的过程中势必会出现以下矛盾:其一,发展速度过快与规章制度相对滞后的矛盾;其二,硬件基本现代化与软件相对落后的矛盾;其三,家长期望过高与学生基础较差的矛盾。要打造一个贴近教学实际而又稳定有序、高效能的教务管理特色体系,我们必须围绕解决这三大矛盾,充分利用民办高校的特点优势,克服现有管理中的误区,从以人为本的科学化管理、高效有序的引导化管理、注重细节的过程化管理和重视数据的定性分析管理四个方面着手进行研究,进而形成我省民办高校教务管理特色建设体系。
1.建章立制,以人为本的科学化管理
民办高校因其发展历史短,经验不足等特点决定了其在管理上存在着“法理情”的“管理交织期”。即制度不严密,而导致的人治大于法制的现状。因此,管理者首先需要认真思考规章制度的建立与完善。诸如,面对民办高校师资的频繁调课,就应完善调课管理规章制度,将调课的性质与次数和年终考核挂钩,进而和评优进职挂钩等。详细而具体的规定会很好的控制师生的行为,因为每一名师生都会在一定的约束条件下做出最有利于自己的选择。
民办高校教务管理工作的定位必须在遵循教育教学发展规律的同时,基于民办高校所特有的办学性质。科学化管理的关键是建立规章制度。管理制度的制定除了要以人为本还要以督导为主,以服务为辅,注重实用性。
2.责权分明,高效有序的引导化管理
目前,随着民办高校办学规模的不断扩大,院系二级管理模式已成为常规的管理模式,但如何保证二级管理模式运行通畅,不相互推诿扯皮,就必须注重高效而有序的引导化管理。
首先,应该细化工作任务,合理利用集权管理与分权管理。集权管理有利于资源的合理调配,分权管理则有利于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充分发挥院系的作用。具体采用哪种方式,需要在实际工作中一句教务具体工作任务的性质来决定。一般来说,对于执行性的、行政性的或需要调动全校资源协同完成的工作,例如公共课程的选修与课表编排,监考教师的分配等,应该采用集权管理。对于学术性、研究型的任务则宜采用分权管理。例如各专业教学计划的制定与审核、课堂教学的质量检查等,采用分权管理可以调动各部门的工作积极性,发挥专业优势与管理潜能。合理运用集权管理和分权管理方法,强化教学管理,实现资源共享,提高资源利用率,是实现责权分明的二级管理水平的前提。其次,应该建立一套完整的激励机制,很好地激励管理者完成自身的责任。诸如,建立教务管理岗位责任制,将工作落实到每一个岗位,通过岗位职责的保障进而保障整体管理质量。建立合理的考核或晋升制度,通过对管理人员的工作进行绩效考核,与其学年评奖或职称晋级等相互动,进而激励调动教务管理者的工作积极性。
3.更新理念,注重细节的过程化管理
理念支配并指导着管理者的行动,不同的理念决定着不同的管理行为与管理方式。管理理念的更新是民办高校教务管理内涵建设的核心。在一定的准确定位的基础上,教务管理者必须深度思考管理方法的问题。越繁杂我们就越应该注重细节,因此过程化管理十分重要。
首先,一项工作不可以不假思索的延续以往的做法。管理者在做工作是必须清楚地知道自己在做什么,目的是什么,在确定了以上两点之后,还要问自己,工作的细节是什么,需要注意的是什么。当一项工作不再有意义时我们可以放弃,当一项工作以前没有做过,但目前是十分有意义的,我们就必须做。这里的改革还体现在广泛的应用信息化的办公手段,诸如建立并完善各种办公软件的使用以提高工作效率,建立并完善教务网站的内容以达信息同步共享的现代办公需求等等。其次,善于利用学生资源。对学生资源的利用可谓一举两得,既锻炼了学生的社会工作能力又减轻了教务管理的部分工作量。当遇到一些纯机械性的工作,诸如信息的核对,数据的录入等工作时,可以启动“教务小助手”方案。所谓的“教务小助手”即从新生当中经过一定的选拔而产生的学生助手,之所以从新生中选拔,是保证人员的稳定性,业务的熟练度。当遇到一些需要深入“一线”才能了解的工作时,可否充分地发挥“学生信息员”以及“教师信息员”的作用等等。再次,不能被杂务拖着走,必须时时总结经验,在工作结束时同时制定出工作流程以及工作指标体系。这样,对于人力资源较少、流动性较强的民办高校来说,有关工作体系与工作流程的“工作手册”可以节省很多时间,其作用是值得重视的。发展是积累的过程,工作中如果没有积累,也就谈不上发展,更谈不上可持续发展。因此,经常性的停下来思考总结一下,是整体管理水平提高的关键。最后,一定要注重基础数据的建设工作。这一点往往是被忽视的环节,这里提到基础数据的重要性就不言而喻了。诸如,课程名称、课程性质的信息的准确性以及其编码的合理性会影响到几届学生的计划的制定,会影响到排课数据的汇总、会影响到重修数据的汇总等,诸如,成绩登录的准确性会影响到学生拿奖学金,会影响学生拿学位证等等。另外,关于数据,我们还应重视数据的积累,可以学习国家教育年鉴那样建立民办高校各自的教务管理年鉴,以方便相关部门后期数据的查询和分析。
4.改革创新,重视数据的定性分析管理
创新是发展的基本体现,改革是发展的必经之路。民办高校要在其资源、资金不足的情况下实现高效率,则必须进行改革创新。
首先,集思广益,改革创新,以最少的资源达到最优化效果。凡问题的解决均建立在一定的高度,主抓教学质量而非杂务,这种定位不仅仅是一种岗位定位,也是一种管理理念上的定位。比如找教师谈话,可选择随即抽取其所教授的某一章节问其本章的主要内容是什么,学习目的是什么,如何达到学习目,采取的授课方案是什么,检验学生已达目的的手段与方法是什么,而非一个形式化的做法。应摆脱形式,向内容(实战)要质量。比如思考改革终结性考试为渐进性考试的方案,如何用考教分离来引导教学的内容进而提高教学的质量。其次,注重管理特色建设。正因为民办高校区别于公办高校,因此,其在资源的利用上,在管理的方法上都明显有别于公办高校的。管理特色建设是民办高校教务管理内涵建设的关键。教务管理者应充分发挥民办高校的优势,加强教务管理特色建设。最后,重视数据的定性分析管理。民办高校因其管理人员的流动性较大,加之没有数据归档分析整理的习惯,会加大管理力度,不利于长期发展。为避免这一问题,必须建立相关数据库,并分析整理形成连续性的管理数据库,比如建立教师人才库,记录教师的培训、授课质量、综合考评等;建立学籍异动库,记录学生的修退复转学等相关信息等等。
注释:
①狄浩林.基于成绩信息管理系统的高校教务管理研究[D].北京:北京邮电大学,2007.
参考文献:
[1]朱雪波.加强高校教务管理工作之我见[J].检验医学教育,2004,(1).
[2]郎潮.论高校教务管理工作的完善[J].法制与社会,2009,(5).
[3]刘建宁.谈高校教务管理的创新[J].职业技术教育(教学版),2005,
(29).
[4]黄燕.浅谈新形势下如何提高教务管理质量[J].江苏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4).
[5]余志卫.影响高校教务两级管理效果的因素分析与对策[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5).
[6]邹萍.新形势下做好高校教务管理工作初探[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10).
[7]王丽,卢艳青.加强创新意识促进高校教务管理[J].中国冶金教育,
2009,(3).
[8]韦剑剑,吴铁钧,母小勇.论高校教务管理部门执行力建设[J].苏州大学学报(工科版),2007,(5).
(责任编辑:麻剑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