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有问题

来源 :四川文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535479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手机的问题
  有一幅画面或许你早已司空见惯:
  卧室里,大床上,一“只”人斜靠在高高垒起的枕头上,紧握手机,眼球突出,神情随着拇指滑动或悲或喜。孩子拿着玩具期盼的眼神,他(她)视而不见;父母叫他(她)吃饭的呼唤,他(她)充耳不闻。周遭的一切似乎都与他(她)无关,无论十里春风还是三里桃花,在手机面前,全都黯然失色……
  这“只”人,可能是你,也可能是你的孩子、妻子、兄弟……总之,如果不出意外,每个家庭都能轻易捕获几“只”。
  有网友将这幅画面稍作调整:把手机换成烟枪,竟也丝毫看不出违和感。看来一百多年前荼毒中国的“鸦片”已经改头换面、再次袭来,严峻的形势逼迫我们不得不再次打响这场新时期的“人民战争”。
  可能有人会觉得危言耸听——为了一只手机,至于吗!但当你出现眼睛发痒、睡眠不佳、精神萎靡、做事拖拉等症状时,也许你会同意我的观点。
  借用《人类简史》中所述小麦与人类的关系举例:原本人类想利用小麦打败饥饿,为它播种、除草、耕地、施肥,付出巨大的艰辛。最终,小麦的种植面积越来越大,一片欣欣向荣,但照料它们的农民依然吃不饱穿不暖,命运丝毫没有改观。人类想利用小麦,到头来只是反被小麦利用而已。
  人类与手机的关系也与之类似,原本我们是在控制手机,而现在,更像是被手机控制,一分一秒都离不开它:
  每天起床第一件事是摁亮手机,每天睡前最后一件事是放下手机。在睡眠以外的大部分时间,即使正在工作、吃饭、开车……也会以极频繁的节奏查看手机。如果有较长时间不能使用手机,回来之后,第一件事肯定是急不可耐地翻阅手机;如果忘了给手机充电不得不关机,你的表情一定是恍恍惚惚、木讷呆滞。
  孔子曰,须臾不可离也,说的就是手机。
  当然我们必须承认手机给生活带来的便利:手机可以是闹钟,可以是手表,可以是钱包,可以是电脑;手机能帮我们叫滴滴,能帮我们叫外卖,能帮我们联系每一个朋友,能帮我们连接整个世界。
  但有的时候,坏就坏在手机能做的事情太多。不绝于耳的手机提示声,就像一片盛满信息的汪洋大海。我们漂浮在上面,恰似一艘迷航的小船。
  事实上,我们对于这个世界并没有那么重要,为手机设置那么多功能也完全没有必要。微信、
  QQ、知乎、豆瓣什么的,少看几次,我们也会活得很好。简而言之,我们不过是落入了手机商的圈套。他们把手机做得越来复杂越来越超出实际所需,却让我们误以为是越来越强大越来越不可或缺。
  原本手机只发挥电话的作用时,已让我们感觉时刻被锁定,无处可逃;如今手机不仅是电话还是电脑,在让我们被锁定的同时,还被理所应当地要求处理本该在电脑上处理的事情。
  没想到,我买的居然是这样一部手机。
  但我们也不是没有办法摆脱手机的控制。运动、旅行、读书甚至洗衣做饭,都比随时随地盯着手机有意义。关键看你能否下定决心。
  譬如我,在写这篇文章的时候就已经想好:白天,除非有事联络、铃声响起,决不看手机;晚上,除非领导要求、工作需要,一律关手机。习惯都是养成的,活了三十年,我就不信我还摆平不了一部手机!
  寫作的问题
  在我迄今并不漫长的人生旅途中,有两个关键词无法回避:踢球和写作。实话实说,现在的我更喜欢踢球,不喜欢写作。因为踢球是体育课,写作是作文课。中国的学生,不论毕业多少年,基因里肯定都还潜藏着对体育课的热爱以及对作文课的抵触。
  而我之所以会这样,还有一个特殊原因:从大学毕业开始,即以写作为生。你知道,不管多么热爱一件事,一旦成为职业,都很难不产生反感情绪——由此可见,所谓“上班”是多么的泯灭人性。但在出来工作之前,二者的地位在我心里其实不分伯仲:我喜欢在球场上带球疾驰风从发丝穿过的感觉,也享受文章里一点小聪明引起身边人共鸣时的得意。两者犹如小时候夏夜里的萤火虫,闪着光芒,上下翻飞,吸引我在田埂上奔跑追逐。
  我的第一份工作是在江西出版集团下属的《足球俱乐部》杂志任编辑,这个地方我现在回忆起来仍是痛苦大于快乐。我的主编、副主编轮流折磨我,对我写好的、编好的稿子,翻来覆去地改。虽然我很佩服他们的耐心,但每次看见自己精心准备的文稿被改得面目全非,我都心如死灰。整整两年,我不知道自己是怎么坚持下来的。不过就像一本心灵鸡汤的书名一样:《感谢折磨你的人》。正是这段魔鬼训练般的经历,让我学到了规范的表达方式,养成了严谨的行文习惯,于是从《足俱》离职的时候我可以自信地说:我出手的文章,一般人挑不出毛病。
  但没毛病只是基本要求,想要在写作这条路上走得更远,必须要有自己的风格。我不知道自己是哪种风格,但我知道,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大师的作品可以滋养人,却不见得适合其他人,与其成为“某某第二”,不如成为“我第一”。我爱看《神雕侠侣》,觉得写作者也应该像杨过那样,集百家之所长,融会贯通成专属于自己的“黯然销魂掌”。如何做到融会贯通?一条演艺圈的名言可以借鉴:最好的表演,就是不演。
  难道最好的写作就是不写?当然不是。你会这么理解我也不怪你。我想表达的是,遵从自己的内心就是最适合自己的写作方式。也许有人跟你读过一样的书、听过一样的歌、见过一样的人,但我敢打赌,没有任何人和你拥有完全相同的经历,譬如我:在城乡结合部长大,在广安中学读高中,在南昌上大学,在江西出版集团找到第一份工作,在广安日报社写了五年多专栏,再到文联做文艺编辑……如此普通的人生,我能断定世上都找不出第二个,何况独特如你!
  当然再独特,不能用文字表达出来也白搭。所谓作家与普通人的区别就在于此:作家能准确而生动地写出内心所想,让人感同身受;而普通人内心想的是一回事,表达出来却又成了另一回事。如何才能拥有超强的表达能力?答案已在前文提到:多读,集百家之所长。读得多了,自然会想写,写得多了,自然成一派。但是读和写之间有个比例问题,至少得读个一桶水,才好意思写个一杯水吧。如果你只读了一杯水,却想写出一个游泳池来,那也不现实,即使勉强做到了,这池子里也多半是你绞尽的脑汁,全无厚积薄发时的从容与自信。
  可人生已经如此的艰难,哪儿还有精力去读书?我的答案是,利用习惯的力量。习惯都是养成的,读书也可以。先从自己喜欢读的书开始,固定时间、固定地点、固定阅读量,像我,很多书都是早上上厕所的时候读的,当然这画面不太雅观,或者如曾国藩,每天读史十页,你再忙忙得过曾国藩?然后读你喜欢的作品的周边,比如你喜欢鲁迅的《呐喊》,那是不是可以再读一下《彷徨》,由鲁迅再延伸到民国时期的林语堂、梁实秋、胡适等,再由这些人延伸到跟他们相关的其他作者或作品。你的阅读量渐渐充盈,收获也越来越多,时间一长,你会发现,读书已潜移默化成生活习惯,思维方式和写作水准也已不可同日而语。
  不过,在目前的环境下,从事写作仍然是个低性价比的工作,反正从文联下属的十多个协(学)会来看,作协里的富裕人群比例是偏低的。很可能你写作多年,既没有挣到名也没有挣到钱,反而还落个神经病的头衔。但这并不重要,写作本就是很私密的事情,我们可以接受他人善意的批评或建议,也可以拒不接受世俗的目光和求备的指责。写作首先也是最重要的一点,取悦自己!
其他文献
之一  如果说  冬与夏是  一只太极鱼的话  那么 夏至便是  这鱼的阳眼  一年中  白昼最长的这一天  到底有多长  谁也说不清楚  就如晨曦和黄昏  无法断然分别光明与黑暗  唯有太阳  才是主宰  它让夜晚长就长  它让白日短就短  年,这只太极鱼的阳眼  长在夏至  这一天已充满了光和热  已看夠了纷争和混乱  从今日午时  那眼晴要开始闭合了  这天气要开始转阴了  季节踩准自己的节
期刊
最后的演唱  田土都废弃了:还在叫  房屋都推倒了:还在叫  竹树都砍光了:还在叫  天敌一样的飞鸟  觅食的鸡鸭都离开了:还在叫  夏天的夜里  耀眼的星空一如往年  青蛙和昆虫的叫声一如往年  只是我听见的叫声从残存的水洼传来  從成片的瓦砾中传来  从拆迁的废墟深处传来  往年,所有的青蛙与昆虫都是夏夜邀请的歌手  今年,它们为自己送别  在即将消失的舞台  安置  风在想:一座山被征用了 
期刊
一朵雏菊以奔跑的方式抵达凋零  你比十七岁的花季  还小很多  一朵雏菊,正是读书的韶华  此生,你如此急切  轻易地  就将自己的一颗少女之心  过早地,托付给了生活  做了制衣厂的  童养媳  流水线上,你轻咬薄唇  把一张小脸憋得通红  追星逐月,你将以奔跑的方式  抵达一朵花的凋零  咸鱼  干粗活,脏活,笨活  苦力的人汗多  口味就咸一些,重一些  多摄入一粒盐  身高就会矮一丝  腰
期刊
天空的来信  天空的来信是不是春天里小院外  跳到小河里游来游去的一群鸭子  是不是河岸上连绵不断  生长出的柳芽和  远处山坡上开出的桃花李花杏花  天空的来信是不是夏天里北方平原上  密不透风的青纱帐玉米和南方  高低不平的梯田中绿油油的水稻  是不是夜晚的闪电白天的惊雷  落下来的冰雹落下来的雨水  是不是河水涨了窜到岸边的小鱼  天空的来信是不是秋天一望无垠的金黄  是不是地头挽着的褲管扎
期刊
花期将过,樱花还在艳丽地开。  叶子独自长出来,  在道路边。  每天都匆忙地打量一眼,  在奔向目的地之前。  生活有千百种理由悲观,  有更多理由惊艳。  挺好的。这里的春天  和它的花千树,  在替自己生长  有时候是繁花,  有時候是新叶。
期刊
风,温柔地穿过我的指缝  可却有一丝揪心的疼痛  在身体里蔓延  我已經忘了花开的时日  只有远方的雁鸣  还不时提醒着我  或许,不停地行走  能够让人忘却落在身后的颤栗  而明天,还能不能萦绕衣袖  就算所有的回眸都已无所谓  依然会有一道闪亮的风景  站在抬头可见的路口
期刊
山城,在年节里静了  山城,静了。在年节里,空了一座山水之城。  那些川流不息的车辆,如潮落时分的水流,沿着城门四面八方奔涌而出,带走了拖儿带小的民工、带走了裹挟在江风里的汗味、带走了像气囊一样  鼓胀起来的喧嚣。  经年不堪重负的路面,此刻被拉宽了,蜗牛也找到了畅通的感觉,呼吸飘逸如风。  鎏嘉码头很静、北滨路很静,仨俩出门的“老重庆”散落在人行道上,仿佛能听见身后银杏叶飘落坠地的声响。  偶尔
期刊
期刊
小得在县域地图上  也只是一个点  长年累月被几片雾岚  遮擋在大山里面  就像一个未开封的  价廉味美的易拉罐  几年前  一条村级公路修了进来  像插入的一根吸管  不多时  就把村里的新鲜汁液  吸到了外面……
期刊
在邓小平铜像前  20年了,我年年都来看你。请原谅,这次我有意使用这个“你”。  你还是坐着,慈眉善目,笑态可掬,并非传说中那样:目光如炬,如铁。  我知道,你也有生活味、人情味,并且说过“家庭是个好东西”。  这样很好。  这样,在你的老乡面前,在你的“我是中国人民的儿子”的人生观价值观面前,你更朴素得像一个伟大的凡人,本色得更契合你从渠江出发时的初心。  在你的铜像前,我大胆揣度你的内心世界: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