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伴随着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进程,尤其是最近几年因为中国综合国力的全面提升、精神文明建设步伐的加快推进,广大人民群众的文化娱乐需求与日俱增,歌曲、戏曲、舞蹈等艺术门类越来越成为普罗大众的最爱,其中喜欢唱歌的人群最为庞大,民族、美声、通俗等唱法都有大批发烧友。当“普及”达到一定程度之后,“提高”就成了当务之急。那么,我们当如何让专业歌者的演唱水平锦上添花、让业余歌手的艺术能力显著提高呢?对此,不同的人士有不同的见解和主张,笔者认为,歌曲演唱爱好者不妨尝试着多向戏曲艺术学习,多在歌曲演唱中灵活借用、巧妙化用戏曲演唱技巧,用歌曲与戏曲艺术技巧的有机融合使自己的风格更别致、表现力更强劲,这是因为歌曲与戏曲都是声音的艺术、情感的艺术,而戏曲艺术在我国有着悠久的传统,在其长期的发展、演变过程中形成了琳琅满目的流派、精彩纷呈的技巧,有着可供歌唱艺术学习、借鉴的丰富资源。
歌曲演唱爱好者向戏曲艺术学习,首先应从思想认识上纠正“戏曲演唱不科学”“传统戏曲没有多少学头”等错误观点。要知道,传统的戏曲演唱艺术大多是通过口传心授、代代相传下来的宝贵经验,一般都没有系统地总结成文字资料,即使有文字记载的也是星星点点,因此只有直接向作品本身学习、向优秀的戏曲演员学习,并持之以恒地坚持多练、多唱、多实践,才能直接受益,真正获得戏曲艺术的真谛,促进歌曲综合演唱技巧的提升。笔者认为,歌曲演唱爱好者向戏曲艺术学习,大致可从以下方面着手:
1 学习戏曲演员献身艺术的精神、勤学苦练的作风。优秀的戏曲演员都有好的职业习惯,尤其是坚持清晨早早起床到空旷的野外喊嗓子、念道白这一习惯,非常值得学习——歌唱演员也应该早起进行基本功练习,这对提高歌唱水平、强身健体都大有益处。而且,优秀的戏曲演员都很重视“念白”等艺术基本功的训练,有“千斤白,四两唱”之说。经过长时间的道白训练,他们大多有过硬的“喷口功”,演唱时可以达到字字真切的境界。声乐演员通过虚心向他们学习,可以有效克服重声轻字等误区。
2 学习戏曲演员极为丰富的、淋漓尽致的感情抒发,克服演唱时无动于衷的呆板表演。歌曲演唱虽不是戏曲表演,但也应该根据歌曲内容有一定的内心刻画和生动的面部表情,同时还应伴以恰当的形体表演,如此才可以称得上完整的歌唱艺术表演。在这种学习中,可选择适当的戏曲唱段进行练习,主要学习他们以字行腔、字正腔圆、有声有情等演唱技巧,以丰富声音的表现力。
当然,唱歌与唱戏也有显著的不同,这是大家必须明白并在学习中细加琢磨、比较、体会的:
1 唱歌与唱戏的发声部位有别,唱歌强调“共鸣”,即声音位置要高;唱戏强调“明亮”,因此发声部位“靠前”。“明亮”为听者喜闻,所以唱歌向唱戏学习的要点之一就是在掌握好“共鸣”的同时,尽量向“明亮”处找感觉。
2 唱歌和唱戏都注重感情表现,都强调“感情演唱的条件”,都强调“无情则无本”,但是唱歌所指的感情多半是“情绪”,有点抽象;而唱戏说的感情具体到了有血有肉的人,具体到了这个人有何“具体背景”。在感情表达上,唱戏要求的力度往往大于唱歌,震撼力也更大。
3 唱戏特别强调“字正腔圆”,要求“挂字如拴兔,字字圆如珠”,要以字带声,以声传情,情景交融;相比之下,唱歌对“字正”的要求就强调程度而言远远不如唱戏,因此听歌者总觉得歌手吐字不是很清晰。
如今,观众欣赏艺术的观念不断改变,正从单一向综合发展,“唱戏”又“表情”则容易被观众喜闻乐见,而那些“一个劲儿傻唱”的歌手,则很难让听者满足。无论是唱歌还是唱戏,观众对“演唱”都要求有味(即韵味),唱戏特别强调“流派”(韵味)特点,并且戏曲的韵味是“音符”不能完全表现出来的,这时“音符”只能做“向导”,因此键盘乐器在戏曲演唱伴奏中往往只能起烘托气氛的作用。与戏曲相比,唱歌对韵味的要求不高,表现技巧上也有欠缺,因此好多歌者的演唱都显得没滋少味,这也是唱歌要向唱戏学习的重点。
当然,唱戏在很多方面也需要向唱歌学习,或者说两者要相互学习,比如说“共鸣”问题、“真假声运用”问题等,换言之,二者是共勉关系,相互学习、相互补充,才能相得益彰、共同提高。总之,歌曲演唱与戏曲演唱是文艺百花园中的两朵姊妹艺术之花,它们有许多共性,也有不同的个性。我们学习声乐,应在提倡和保留自己独特个性的基础上,吸收、借鉴戏曲艺术的有益成分,这是歌手提高演唱水平的捷径,也是弘扬民族艺术的创新之路。
歌曲演唱爱好者向戏曲艺术学习,首先应从思想认识上纠正“戏曲演唱不科学”“传统戏曲没有多少学头”等错误观点。要知道,传统的戏曲演唱艺术大多是通过口传心授、代代相传下来的宝贵经验,一般都没有系统地总结成文字资料,即使有文字记载的也是星星点点,因此只有直接向作品本身学习、向优秀的戏曲演员学习,并持之以恒地坚持多练、多唱、多实践,才能直接受益,真正获得戏曲艺术的真谛,促进歌曲综合演唱技巧的提升。笔者认为,歌曲演唱爱好者向戏曲艺术学习,大致可从以下方面着手:
1 学习戏曲演员献身艺术的精神、勤学苦练的作风。优秀的戏曲演员都有好的职业习惯,尤其是坚持清晨早早起床到空旷的野外喊嗓子、念道白这一习惯,非常值得学习——歌唱演员也应该早起进行基本功练习,这对提高歌唱水平、强身健体都大有益处。而且,优秀的戏曲演员都很重视“念白”等艺术基本功的训练,有“千斤白,四两唱”之说。经过长时间的道白训练,他们大多有过硬的“喷口功”,演唱时可以达到字字真切的境界。声乐演员通过虚心向他们学习,可以有效克服重声轻字等误区。
2 学习戏曲演员极为丰富的、淋漓尽致的感情抒发,克服演唱时无动于衷的呆板表演。歌曲演唱虽不是戏曲表演,但也应该根据歌曲内容有一定的内心刻画和生动的面部表情,同时还应伴以恰当的形体表演,如此才可以称得上完整的歌唱艺术表演。在这种学习中,可选择适当的戏曲唱段进行练习,主要学习他们以字行腔、字正腔圆、有声有情等演唱技巧,以丰富声音的表现力。
当然,唱歌与唱戏也有显著的不同,这是大家必须明白并在学习中细加琢磨、比较、体会的:
1 唱歌与唱戏的发声部位有别,唱歌强调“共鸣”,即声音位置要高;唱戏强调“明亮”,因此发声部位“靠前”。“明亮”为听者喜闻,所以唱歌向唱戏学习的要点之一就是在掌握好“共鸣”的同时,尽量向“明亮”处找感觉。
2 唱歌和唱戏都注重感情表现,都强调“感情演唱的条件”,都强调“无情则无本”,但是唱歌所指的感情多半是“情绪”,有点抽象;而唱戏说的感情具体到了有血有肉的人,具体到了这个人有何“具体背景”。在感情表达上,唱戏要求的力度往往大于唱歌,震撼力也更大。
3 唱戏特别强调“字正腔圆”,要求“挂字如拴兔,字字圆如珠”,要以字带声,以声传情,情景交融;相比之下,唱歌对“字正”的要求就强调程度而言远远不如唱戏,因此听歌者总觉得歌手吐字不是很清晰。
如今,观众欣赏艺术的观念不断改变,正从单一向综合发展,“唱戏”又“表情”则容易被观众喜闻乐见,而那些“一个劲儿傻唱”的歌手,则很难让听者满足。无论是唱歌还是唱戏,观众对“演唱”都要求有味(即韵味),唱戏特别强调“流派”(韵味)特点,并且戏曲的韵味是“音符”不能完全表现出来的,这时“音符”只能做“向导”,因此键盘乐器在戏曲演唱伴奏中往往只能起烘托气氛的作用。与戏曲相比,唱歌对韵味的要求不高,表现技巧上也有欠缺,因此好多歌者的演唱都显得没滋少味,这也是唱歌要向唱戏学习的重点。
当然,唱戏在很多方面也需要向唱歌学习,或者说两者要相互学习,比如说“共鸣”问题、“真假声运用”问题等,换言之,二者是共勉关系,相互学习、相互补充,才能相得益彰、共同提高。总之,歌曲演唱与戏曲演唱是文艺百花园中的两朵姊妹艺术之花,它们有许多共性,也有不同的个性。我们学习声乐,应在提倡和保留自己独特个性的基础上,吸收、借鉴戏曲艺术的有益成分,这是歌手提高演唱水平的捷径,也是弘扬民族艺术的创新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