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探究盘活数学教学

来源 :教师教育科研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J070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人的心灵深处,总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在数学教学的过程中,让学生主动地发现问题、探究问题无疑可以使教学触及学生的情绪和意志领域,触及学生的精神需要,从而使数学教学变得高度有效。
  
  1 创设问题情景,激发学生自主探究的兴趣
  
  在教学时教师应十分重视创设问题情景,在新知和学生的求知心理之间制造一种不平衡、不协调,把学生引人一种与问题有关的情景之中。创设问题情景时应注意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背景出发,让学生感觉到问题是与旧知有联系的。同时又是新奇的,具有一定的挑战性。这样一方面使学生有可能去进行思考与探究,另一方面又使其感受到已有知识的局限性,从而处于一种“心求通而未达,口欲言而未能言”的状态,引起强烈的探究欲望。
  例如,在教学《轴对称图形》时,先出示蝴蝶、蜻蜒、窗花、当地有名的建筑:如长江大桥、宝塔;还可以出现学校教学大楼、校服等学生身边常见到的图形,让学生观察这些图形有什么特点?使学生觉得数学就在他们的身边,无形中就产生了学习的动力。
  
  2 开放学习空间,为学生提供自主探究的平台
  
  探究性学习要求学生通过探索活动获得知识、技能、情感与态度的发展。而现在的数学教材内容具有一定的抽象性,呈现内容的方式是单一的、静态的。因此教师要认真钻研和熟悉教材,把蕴涵在教材中的那些可以让学生开展探究学习的资源挖掘出来,精心设计探究活动。为学生提供合适的、开放的探究学习材料,让学生进入一个自由选择、自主发现的学习活动平台。
  例如:教学《比的基本性质》时可以这样设计:
  ①出示三个比:2:4 4:8 6:12
  ②观察一下,这些比有什么相同的地方?(比的后项是前项的2倍或比的前项是后项的一半。)
  ③哪一个比的比值最大呢?(它们的比值都是1/2,所以它们一样大。)
  ④你还能写出一些比值是1/2的比吗?看谁写得又多又快。(学生独立写出很多比值是1:2的比,然后汇报交流。)
  ⑤只要怎样,就可以写得又多又快呢?(只要注意比的前项是后项的一半或比的后项是前项的2倍就可以写出许许多多。)
  ⑥比值相等的比,是不是只有这样的一组呢?(不是。还有很多组!)
  ⑦好!谁来说一个比,其它同学写出和它比值相等的比。看谁写得多。(指名学生说一个比,其它同学写出和它比值相等的比,然后交流。)
  ⑧自己随便写出一个比,看能不能写出一些和它比值相等的比。(学生自己写,然后交流。)
  ⑨我们写出了很多比值相等的比,从中我们可以得出一条什么规律呢?(学生概括,得出比的基本性质)
  学习数学唯一正确的方法是让学生自己实行“再创造”,教学时不应当把答案或结论以定论的形式呈现给学生。要把“学数学”变为“做数学”,把“书本的数学”变为“活动的数学”,让学生在“创造”数学的过程中“体验”数学,在共同参与学习的过程中思考、讨论、探究,在尝试对比中发现规律,有效地实现知识的内化。
  
  3 給学生充分的时间和空间。引导学生自主探究
  
  学生在对数学问题进行探究的过程中需要认真地观察,反复地比较、猜测、归纳、分析和整理,这个过程不可能一帆风顺,教师必须为学生提供充分的时间作保证。作为教师应该给学生提供充足的探索工具,提供一个有较大自由度的环境,引导学生在充足、合理的空间中运用多种方法开展自主探究活动。
  例如在“圆的面积”一课中,圆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是学习的难点。我先让学生通过度量,猜想圆面积的大小。
  学生用边长等于半径的小正方形透明塑料片,直接度量圆面积,初步猜想:圆的面积相当于r2的3倍多。
  然后提问:这样的方法推导出圆面积的计算公式呢?学生操作:学生分别把16等份和32等份的圆形剪开,拼成两个近似的长方形。老师出示问题帮助学生思考:①拼成的图形是长方形吗?(是近似的长方形,因为它的上下两条边不是线段。)②圆和近似的长方形有什么关系?(形状变了,但面积相等)③把圆16等份和32等份后,拼成的图形有什么区别?(32等份后拼成的图形更接近于长方形)④如果把—个圆等分成64份、128份……拼成的长方形会怎样呢?(圆等分的份数越多。拼成的图形越接近于长方形。)⑤近似长方形的长相当于圆的哪一部分?怎样用字母表示?(圆周长的一半,C/2=πγ),它的宽是圆的哪一部分?(半径r)⑥你能推导出圆面积计算公式吗?有的学生还把这些图片拼成了三角形和等腰梯形。同样也推导出圆的面积公式。
  先是设疑让学生猜想圆的面积的大小,激发学生探索的热情,然后紧学生小组讨论的结果,放手让学生操作、发现。这种改变了教师问学生答的探究活动,并不一定每个学生都会有正确的探究结果,但经历了这个自主思维过程后得出的发现,印象是深刻的,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得到了很好的培养。
  
  4 拓宽教学时空,提高学生探究的能力
  
  数学教学的最终目的,是使学生能独立解决具有新背景的问题,但知识背景不是教师所能全部传授的。例如:我向学生布置下列一些研究课题:
  ①某商店某一类商品每天毛利润的增减情况;
  ②银行存款中年利率、利息、本息、本金之间的关系;
  ③如何利用估算某建筑物的高度?
  学生围绕某一研究性课题开展调查,让学生多了解利息利率、住房建筑等实际知识。然后在教师的启发下,将某一实际问题化归为数学问题,然后运用数学知识去解决它。通过这些问题的解决,这样一方面增强了学生探究学习的兴趣;另一方面也培养学生主动探究的意识和习惯。
其他文献
教学目标:  ①知识目标:让学生通过简单的事例,初步体会运筹思想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应用。使学生认识到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形成寻找解决问题最优方案的意识。  ②能力目标:使学生感受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尝试用数学的方法来解决实际  生活中的问题。  ③情感目标:让学生体验获取成功的乐趣,逐渐养成合理安排时间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点:让学生在多种方案中体会优化思想的应用,能用统筹思想解决简单生
期刊
由于职业中学的学生绝大多数是升入高中无望才选择上职中学习的,他们普遍存在着文化基础知识水平偏低的问题,相当一部分学生数学成绩是各位数。这些“先天不足”的学生普遍存在着到职中学习是为了“混张文凭”以后找个好工作的思想。他们对数学课由听不懂到听不进直到很反感,提起数学课就“头疼”。由于生源质量偏低,大多数学生对数学课学习缺乏热情。  在这种状况下,如何有效利用课堂教学时间,如何尽可能地提高学生的学习兴
期刊
不等式的证明问题,由于其题设形式及结论的表达方式不同,从而导致证明思路、方法也不尽相同,有的甚至相差很远。如果理解不好或找不到正确的方法,做题者就会觉得无從下手。笔者结合对不等式证明方面问题的多年的求学经历和研究,从解题的实际需要出发,将常用的、基础的、能用高等数学解决的不等式证明问题的方法做了归纳和总结,并结合实例对相应的不等式证明方法做进一步的说明。    注: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
期刊
摘要 数学思维是反映数学内人容特点的思维,数学具有高度的抽象性、严密的逻辑性、广泛的应用性。学习是学生接受教师及书本的信息作为输入,然后进行相应的加工、储存、再输出的过程。数学思维与数学学习就是思与学的两方面,他们在发展能力,提高智力中互相渗透,互相促进,是不可缺一的重要条件。数学思维训练是数学中的重要问题,按照数学思维发展规律与特征,有意设疑,训练探索思维,加强逆向思维的训练,发展逻辑思维,重视
期刊
摘要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进一步的深入,我们的课堂教学正面临挑战。也面临着机遇和反思。数学课堂教学正在大力营造和谐愉快、积极向上的文化氛围,让学生主动参与学习,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充分发展学生的个性和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巳成为新课改的重要理念。  关键词 理解;感悟;合作;实践;对话;交流    面对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所构建的新课程体系,我们在教育理论的学习中不断丰富自己,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完善自己,在师
期刊
摘要 随着课堂改革的深入推进,课堂教学效益不高已经成为制约中小学教学质量提高的关键因素。通过改进课堂教学,以“减少讲授时问,引发学生主动性,提高学习效率”为重点的常态课教学改进,实现教学质量的提高。  关键词 课堂教学;转变;突破    当前,课堂教学效率不高是新课程改革面临的重要问题。而中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存在的最大问题是什么?多年来的功利性教育导致学生为分数而学数学。上课时教师勤勤恳恳、讲“道
期刊
数学教学,可以这样表述:从结构来看,它是一个以教师、学生、教材、教学目的和教学方法为基本要素的多维结构;从功能来看。它是一个教师引导学生掌握数学知识、发展数学能力、形成良好心理品质的认识与发展相统一的过程;从性质来讲,它又是一个有目的、有计划的师生相互作用的双边活动过程。    1 观念更新,形成教学整体    首先,新课程中学生不再是课程教学的工具,而是教学课程的主人,课程改革本身的目的就在于关
期刊
摘要 数学学科所涉及的思想方法,是在整体上指导我们审视数学问题的一般原则,是我们解决数学问题乃至现实问题的有效途径。而化归思想方法是众多数学思想方法中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数学思想方法之一。  关键词 数学思想方法;化归思想;原則。    注: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
期刊
摘要 本文分别从行为主义的研究方法、认知主义的情境转换、理论解读的简单机械、观念转换中的极端跳跃和实际应用的缺失与匮乏五个角度,运用思辨分析和例证说明的方法,论述了学习理论应用于数学课堂教学的困惑与质疑。在文章的结尾,引用专家观点给出建议。  关键词 学习理论;数学课堂教學;困惑与质疑;建议    注: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
期刊
基金项目成都信息工程学院教改项目,成信院发[2007]62号,教改0609  摘要 教学方法已成为影响教学质量和创新能力人才培养的一个重要环节。固体物理理论性强、体系庞大、比较抽象难懂。且涉及到较为广泛的数学知识。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尝试对传统的固体物理教学方法进行改进,并结合引入數学处理方法来加深对抽象概念和晶体结构的理解,增强学习兴趣,同时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物理思维模式。  关键词 固体物理学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