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红色文化视域下烈士纪念建筑的保护与管理

来源 :文物鉴定与鉴赏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gs2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烈士纪念建筑的保护与管理是传承和弘扬英雄烈士精神以及爱国主义精神的重要工作内容,是宣传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础,也是激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力量的重要源泉。文章以十九路军淞沪抗日阵亡将士陵园为例,阐述了传承红色文化视域下烈士纪念建筑保护与管理。
  关键词:红色文化视域;烈士纪念建筑;管理
  2018年4月27日,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英雄烈士保护法》明确了烈士纪念建筑保护与管理的规范,该法的第1条中对烈士纪念建筑保护的意义做了说明,即是为了加强对英雄烈士纪念建筑的保护,从而到达维护社会公共利益的目的。
  1 十九路军淞沪抗日阵亡将士陵园概况
  陵园坐落于广州市水荫路113号,先烈路的北面,总占地面积为59992平方米。其中包含了凯旋门、先烈纪念碑、英烈题名碑、抗日亭、将士墓、战士墓、先烈纪念馆等七处烈士纪念建筑物[1]。整座陵园建筑规模宏伟,布局严谨,造型庄重典雅,是一座非常富有古罗马建筑艺术特色的陵园建筑群。
  1.1 抗日亭
  抗日亭位于陵园中轴线的最南端,建于1932年。是以花岗石砌成的四方亭,占地面积120平方米。“抗日亭”三个苍劲大字是当时淞沪警备司令戴戟将军所书。
  1.2 先烈纪念碑
  先烈纪念碑位于陵园中轴线的北端,建于1932年。碑高19.2米,占地面积2298平方米,是一座仿古罗马建筑风格的圆柱体纪功碑。纪功碑底座镌刻“十九路军淞沪抗日先烈纪念,李济深题”,下端款署“中华民国二十一年三月十日京沪卫戍长官陈铭枢十九路军总指挥蒋光鼐十九路军军长蔡廷锴淞沪警备司令戴戟会同立石”[2]。纪功碑上有一个立体方形的花岗石底座,其上有一座威武雄伟的铜铸十九路军战士塑像。战士肩托步枪,背系一顶铜鼓帽,像高3.15米。塑像前正面台阶卧伏2对铜狮,另有8个铜铸宝鼎依次排列在纪念碑四周的石栏基上(铜像、铜狮、铜鼎于1938年广州沦陷时被日军掠去,1991年广州雕塑院尹积昌教授根据照片记载复制)。铜像、铜狮、铜鼎整体寓意“一·二八”淞沪抗日。纪功碑后建有半圆柱回廊,由12对古罗马式的陶立克石柱环绕,回廊的两边为门亭,左亭墙有1933年3月林森撰文并手书的《十九路军阵亡将士纪念碑》碑文,右亭墙有1933年10月胡汉民撰文并手书的《十九路军公墓纪念碑》碑文。
  1.3 凯旋门
  凯旋门是陵园旧址的大门,位于广州市沙河顶水荫路口,建于1932年。它是一座花岗石结构的仿古罗马纪功式建筑门楼。门楼高13.4米,宽11米,占地面积40.7平方米。门楼正面上端镌刻“十九路军抗日阵亡将士坟园”,下款署“闽侯林森敬题”;背面上书“碧血丹心”,上款“民国二十二年”,下款“宋子文敬题”。
  1.4 将士墓
  将士墓全称为“淞沪抗日暨历役革命阵亡将士公墓”,建于1932年,位于陵园英烈题名碑的东侧,占地面积1200平方米。墓区的北面是一座墓包,主墓碑上有十九路军军长蔡廷锴撰写“淞沪抗日暨历役革命阵亡将士公墓”[3]。墓包前整齐有序地排列着182座花岗岩石棺,现保存的碑有37块。墓包后面的《十九路军抗日死国将士之碑》立于1933年1月28日,碑文为蔡廷锴所撰写,记述了十九路军将士抗日守土、浴血奋战的经过。
  1.5 英烈题名碑
  英烈题名碑建于1933年,位于陵园中轴线正中,为一座方柱形花岗石石碑。碑高7.7米,占地面积91平方米。碑体四个面上用篆体刻着十九路军六十师、六十一师、七十八师、第一师补充团,共计1983位“一·二八”淞沪抗日阵亡先烈的英名[4]。
  1.6 战士墓
  战士墓建于1932年,墓区位于陵园西边。墓区由主墓碑和墓组成,占地面积1187平方米。主墓碑位于西边,碑上由李济深题词“十九路军淞沪抗日战士坟墓”,墓区共有195座石棺依次排列,水泥棺比将士墓略小,现保存的碑石有10块。
  1.7 先烈纪念馆
  先烈纪念馆位于陵园东南侧,建于1932年,建筑物占地面積355平方米,是一座仿欧式建筑。先烈纪念馆初期目的是用于祭拜英灵和临时休息之用,1981年收回后用于陈列十九路军淞沪抗日事迹。2002年初,淞沪抗日70周年纪念日,对先烈纪念馆进行了重新布展,新建了纪念馆广场和“文化墙”,是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场所。目前先烈纪念馆正在进行本体修缮和陈列升级改造,将为游客提供更为丰富的参观体验。
  2 陵园的保护与管理工作综述
  2.1 依法保护和管理
  2.1.1 园区环境的管理
  根据《烈士纪念设施保护管理办法》第12条中关于烈士纪念设施的规定,陵园需要按照规定纳入城乡建设规划,园区的绿化环境要与园林化的目标一致,从而使烈士纪念设施与园区庄严、肃穆、优美的环境相融合,更好地为参观人群提供良好的瞻仰和教育环境。园区环境的管理要在统一的规划下进行,在园区环境的管理中要做到绿植的栽种与当地环境、陵园纪念主题相结合。陵园的绿化在现阶段已经达到了3.5万平方米,在绿化的配置中还增加了很多具有亚热带风光的绿植,如罗汉松、龙柏、木棉、假槟榔等园林观赏植物,与烈士英雄的精神相辅相成。在园区环境的管理中,还要对铺设好的草坪定期维护管理。只有做好陵园的环境管理工作,才能保护好十九路军淞沪抗日阵亡将士陵园的面貌。
  2.1.2 陈列设施的管理
  《烈士纪念设施保护管理办法》的第13条中规定:“各级烈士纪念设施保护单位应当根据人民政府安排,开展烈士史料征集研究、事迹编纂和陈列展示工作,组织烈士纪念活动,宣传烈士的英雄事迹、献身精神和高尚品质。烈士纪念设施保护单位应当充分发挥红色资源优势,具备条件的列入红色旅游发展规划,发挥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作用。烈士纪念设施保护单位应当配备具备资质的讲解员。”在十九路军淞沪抗日阵亡将士陵园的陈列实施管理中,首先要将烈士史料的征集工作落到实处,以真实的事迹和真实的故事对烈士的资料进行编纂;其次陈列展示工作中要强调对实物的保护工作,如对于参观人群中一些不符合实物保护工作管理的个体行为,陵园管理人员或讲解员要及时劝阻。陵园的管理部门要严格按照相关法律对陈列设施进行管理,只有做到依法行事才能保护好陵园内的陈列设施。   2.2 開展和组织好相关纪念活动
  英雄烈士的事迹和精神是需要传承的,这是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内容。对英雄烈士精神的传承需要通过烈士纪念建筑来体现,烈士纪念建筑中包含了后人对英雄烈士的褒扬和纪念内容。为了加强对烈士纪念建筑的保护和管理,需要从不同的方面进行工作,目标是以这种形式来维护烈士的尊严和象征精神。在开展纪念活动中,不仅相关单位要根据现实的情况有序地组织和开展烈士纪念建筑的参观活动,同时个人也要本着对烈士的纪念和缅怀去参观烈士纪念建筑。纪念活动需要主办方与陵园管理方在各方面协调完善的前提下进行。在纪念活动开展的过程中要注重活动的教育意义,深入开展红色文化是保证纪念活动发挥教育意义的重要基础,陵园管理方要积极地了解和认识红色文化的内涵,在红色文化的视域下积极开展和组织相关的纪念活动。
  近年来,广东省政协、广州市政协和广州市政府、广州市民政局非常注重对于陵园精神传承的宣传[5],在“一·二八”淞沪抗战纪念日、清明节、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纪念日、烈士纪念日等重大纪念日,社会各界人士均在陵园内开展各类爱国主义教育活动。与此同时,陵园结合时事热点,以纪念重大历史事件为线索,通过多种渠道进行有效宣传,吸引更多游客,尤其是青少年前来参观,在社会上产生了较大的反响,成为社会各界和青少年缅怀先烈、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场所,也是广大市民休闲旅游的景区。尤其是每年清明节时,陵园内的杜鹃花全部盛开,陵园内的标志性建筑先烈纪念碑在杜鹃花的映照下更凸显了烈士陵园的雄伟壮观之势。
  2.3 传承烈士精神
  传承和弘扬烈士精神是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内容,是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十九路军淞沪抗日阵亡将士陵园作为中国近代史人民斗争业绩的见证,是全国重点烈士纪念建筑物保护单位和全国、省、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又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更是向广大青少年学生和国内游客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课堂。因此,要在深入开展群众性爱国主义教育活动中有所作为。在日常工作中,加强烈士史料和遗物收集,还原和丰富烈士生活、战斗和献身的事迹,充分发挥烈士史料和遗物的教育作用;要加强烈士事迹编撰和宣传,尽可能地收集烈士英名和事迹资料,推出一批弘扬烈士的现代作品;要协调配合党史、军史编写,和宣传、教育、文化、广播电视等部门做好相关工作,在全社会营造弘扬烈士精神的良好氛围。
  3 结束语
  对于烈士纪念建筑保护与管理要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英雄烈士保护法》中的相关规定来进行,烈士为了国家和人民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和牺牲,因此烈士纪念建筑必须要得到人们的尊崇。尤其是鸦片战争以来,很多英雄和烈士为了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做出了巨大的牺牲,烈士纪念建筑保护和管理工作也要在这个事实的基础上来强化管理和保护的方式。
  参考文献
  [1]吴海勇.十九路军淞沪抗战与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作为[J].上海党史与党建,2018(1):10-12.
  [2]张秀川,蒋杰.血战淞沪,迫使日寇阴谋落空——记抗日名将翁照垣[J].祖国,2017(17):28-31.
  [3]张云健.重探一·二八淞沪抗战——十四年新抗战史观下的中日第一战[J].文史天地,2017(8):56-61.
  [4]陈海春.赖成己:广西“黄飞鸿”[J].农家之友,2017(1):43-44.
  [5]沈坚.殷殷袍泽谊——戴戟为公羊寿书作序[J].档案春秋,2017(4):56-58.
其他文献
摘 要:文章以西北大学博物馆文物说明牌的英译文本为研究范例,指出了其中存在的翻译问题,并对这些问题进行了分类讨论,提供了作者的参考译文。同时对博物馆翻译工作的发展做了新的展望,以期加强各博物馆对展品和展览解说、翻译工作的重视,并逐步实现翻译规范化。  关键词:跨文化交际;文物说明牌;翻译  1 引言  陕西地区的博物馆数量众多,每年吸引了大量的国内外游客前来参观。由于文化和语言的差异,国外观众对中
期刊
摘 要:扇面书画是中国传统书画创作中一种独特的艺术表现形式,其历史文化源远流长。古时往来应酬互赠扇子,以及在扇面上合作书画,是中国文人之间的雅趣,也是文士地位、人格、品位的象征。文章以扇面与书画的缘起展开论述,从扇面书画的风格形制、构图章法和神韵意境品味了扇面书画之艺术美。  关键词:雅趣;风流;扇面书画;艺术之美  1 扇面与书画的缘起  在我国,商代就出现了扇子的雏形。扇子最初作为一种礼仪工具
期刊
摘 要:无论是艺术鉴赏,还是现实哲思,霸王别姬的历史典故均能给人以思考。文章就张锦龙的油画作品《霸王别姬》进行了赏析,近距离欣赏这幅油画,狂妄的心总能沉静下来。  关键词:油画;霸王别姬;项羽;历史典故  当我打开画册,犹豫的目光骤然触碰到画面,刹那间,一股摄人心魄的力量传遍全身。我被画面喷薄而出的悲壮、绝望乃至凤凰涅槃般的痛楚深深地震撼住,久久无法平静。  这幅取材于历史典故、题为《霸王别姬》的
期刊
摘 要:作为集收藏、陈列、教育为一体的社会公共服务机构,博物馆承担着传承历史文脉、传播科学文化知识的重任;作为城市的宣传名片,博物馆也是八方来客了解这座城市过去、现在和未来的对外窗口。通过本次调研新乡市博物馆近年来开展宣传牧野文化工作的情况,探讨如何更好地将牧野文化传播出去。  關键词:新乡市博物馆;牧野文化;文化宣传  新乡地处中原,历史文化积淀深厚,远古时代的裴李岗文化、仰韶文化、龙山文化遗址
期刊
摘 要:为了让收藏到博物馆里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来,让我们一起走近张家口文物珍藏背后令人神往的传奇故事。  关键词:文物珍藏;文化;故事  200萬年的文化根系,5000年的文明古国,700多年的元代故都,300多年前的蒙汉贸易的开启,千万年来,勤劳勇敢的张家口人民在这片热土上生存奋斗、繁衍生息,传递着中华文明的火炬。为了让博物馆里陈列的文物都活起来,深入挖掘
期刊
摘 要:清朝中央政府对西藏地方的主权管辖和行政治理通过设置理藩院、颁布章程、建立噶厦政府等举措而进入西藏历史集权统治的巅峰,尤其是对格鲁派达赖喇嘛、班禅喇嘛两大活佛转世系统的册封、金瓶掣签制度的确立,使统治与管理更加系统化和法制化。文章甄选了金奔巴瓶、达赖喇嘛金印、乾隆《御笔写娑罗树并赞图》三件珍贵文物,以期再现历史。  關键词:金瓶掣签;活佛转世;金印金册;清朝中央政府  1 金奔巴瓶(1792
期刊
摘 要:中国古代玻璃起源于商周时期,先后经历了先秦两汉、魏晋南北朝、唐宋元明清时期。在整个中国玻璃的发展过程中,清朝是中国古代玻璃工业发展最繁荣的时期,因借鉴了西方玻璃制作的技术革新,中国玻璃传统技术焕发了新的光彩,中国玻璃制造业步入了新的历史发展轨道。与此同时,中西文化艺术的深入交流与融合,进一步促进了中国玻璃制造业的发展。由此可见,西洋玻璃对中国玻璃制作的影响不可小觑。文章试从中国玻璃制作的沿
期刊
摘 要:平遥漆器和成都漆器作为中国重要的漆器种类,历史悠久,在不断发展中形成了各自独特的工艺特色和装饰技法,漆器装饰纹样各有特色。文章通过对平遥漆器和成都漆器的装饰纹样进行分析、比较,分析了不同地域文化对漆器装饰纹样形成的影响。  关键词:平遥漆器;成都漆器;地域文化  1 平遥漆器与成都漆器的历史概述  平遥漆器起源于春秋时期,兴盛于唐代,明清时达到鼎盛时期。平遥推光漆器以手掌推出光泽而得名。在
期刊
摘 要:随着国家大力推进研学旅行,各类研学项目如雨后春笋般开展起来,博物馆作为其中的重要力量,其教育功能日益突显。博物馆将自身资源整合成课程体系,成为研学教育的关键环节,对于助推研学旅行的开展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博物馆课程;教学方法;课程体系  2016年11月,教育部、国家发展改革委等11部门联合发布了《关于推进中小学生研学旅行的意见》[1],将研学旅行纳入中小学教学计划中。而在如今
期刊
摘 要:2008年,山东博物馆新入藏一件流失英、日两国十四载的北朝蝉冠菩萨像。在国际社会营造的考古遗产归还原属国的伦理氛围、考古学家良好的职业伦理操守、媒体社会伦理责任的坚守等因素共同作用下,这件菩萨像通过协商对话最终由日方无偿捐还中国山东省,成为近年来考古遗产顺利归还原属国的成功案例。  关键词:考古遗产;归还原属国;伦理问题;山东北朝蝉冠菩萨像  2008年,山东博物馆新入藏一件精美的北朝蝉冠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