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人体极限挑战

来源 :科学大众(中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hongde31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日常生活中的人体极限
  人类最多可以多长时间不睡觉呢?
  答案是264个小时,相当于连续十一天不阖眼。这一纪录是由一名叫做兰迪·加德纳的中学生于1965年创下的,在创造纪录的最后几个小时,兰迪其实已经基本进入了意识模糊状态,对周围环境中的一切刺激都没有反应了。
  人类天生具有昼夜节律,当夜晚来临时,身体里的生物钟会通过神经内分泌系统令个体感到困意,停止一切活动,进入睡眠状态。若是超过一定的时间不睡觉,就会产生各种生理心理问题,包括脾气暴躁,情绪不稳定,认知能力严重下降,食欲骤降或骤升,思维恍惚,最后甚至产生幻觉。
  与不睡觉相比,人类不吃饭的极限就宽松多了。据报道,目前世界上最长的绝食纪录为44天,是由一名叫做大卫·布莱恩的美国魔术师创下的。2003年7月,大卫走入悬挂在英国伦敦泰晤士河上的一个透明玻璃箱内,开始他的绝食挑战之旅。在绝食期间,大卫除了喝水以外,不吃任何东西,以此挑战人体极限。9月5日晚上,当大卫步履不稳、颤颤巍巍地走出玻璃箱时,原本体重95千克的他,已经整整“瘦”到了70千克!这是由于当体内葡萄糖消耗殆尽时,身体将开始分解脂肪、乃至蛋白质以维持生存所需的能量。
  同样值得注意的是,在绝食的最后几天,大卫除了精神萎靡以外,心跳也变得不正常,呼吸困难,视力衰退,出现耳鸣,健康严重受损。创造纪录之后,大卫足足休养了半年,才恢复正常水平。
  此外,人类不喝水的极限也较短,一个干渴脱水的人,只能坚持一周左右。研究人员表示,这取决于体内水份流失的速度——在没有水份补充的情况下,身体中的血液总量会降低(主要是水份),血液黏稠度增加,进而导致血压降低,血液循环过程变得越来越艰难,身体不得不靠增大心率来补偿,当血液流动停止时,机体各组织的细胞将得不到新陈代谢所需的氧气,人就离死亡不远了。
  体育竞技中的人体极限
  目前,世界上在水下憋气时间最长纪录的保持者,是一名叫做史蒂格·瑟沃林森的丹麦人,他在水下一共保持了22分钟不呼吸!
  正常情况下,一般人在水中能憋气2~3分钟就已经很了不起了,而22分钟简直令人瞠目结舌!事实上,史蒂格能够达到这个水平,是有一些特殊条件支持的:比如说,在开始憋气前,史蒂格首先会排除掉肺里的氮气和二氧化碳,并用纯氧充满(我们知道,空气中有78%成分都是氮气,氧气含量其实很低,只有21%);在憋气时,水池中的水温保持在30℃,以使得史蒂格可以将心率降低到每分钟30次(正常人心率在60~100次/分钟),减少因代谢消耗的氧气;此外,史蒂格还经过特殊的训练,有一套独创的呼吸调节法。
  从游泳池中出来,让我们再把眼光投向陆地:人类最快可以跑多快?
  以男子100米短跑为例,相信大家一定听到过牙买加运动员尤塞恩·博尔特的鼎鼎大名,在2009年的柏林世界锦标赛上,他以惊人的9.58秒创造了新的世界纪录,赢得了“闪电博尔特”的外号。
  事实上,过去一百年间,人类不断刷新着短跑的速度极限。相比美国运动员唐纳德·利平柯特在1912年时创下的10.6秒的纪录,一百年后的尤塞恩·博尔特令这个纪录又缩短了1秒钟。这1秒钟,尽管只是表盘上的一小格,却象征了人类不断挑战自我、超越自我的一大步——其中不仅蕴含了人体工学的研究成果,而且包括了运动装备的产业化革新和突破带来的好处。举个例子,科学的肌肉训练、起跑姿势设计、体力分配计划,是从增强运动员的自身素质着手;而现代化橡胶跑道的发明、流线型跑鞋的设计、低风阻专业服装,则从物质环境层面为运动员挑战人类极限创造了更好的条件。
  极端环境中的人体极限
  在极端高海拔地区,气候恶劣,温度骤减,空气稀薄,对人类来说,无疑是身体与意志的双重挑战。挑战高峰并不是一蹴而就的,为攀登珠穆朗玛峰,许多登山者提前很久就需要先在一定海拔地区进行适应性锻炼,等到体内血红细胞水平上升到一定高度了,再进入较高海拔地区继续生活一段时间,经过这样逐级锻炼,才能适应高海拔地区的气候。
  人类能够征服的海拔高度也不是无限制的。有研究者提出,人类可到达的最高海拔是9 000米。此外,5 500米以上为极高海拔,在这一高度,人体机能会严重下降,而且有些损害是不可逆的。没有人能够在这个高度长时间居住,即使是长期生活在高海拔地区的藏民和夏尔巴人,一般也都生活在5 500米以下的区域。
  人类对于低温条件下生存的挑战,形式更为多样。比如,来自我国黑龙江地区、有“世界第一冰人”之称的金松浩,曾经以赤身埋于冰中136分钟的成绩打破了世界纪录;英国探险家、被称为“游泳界的埃德蒙·希拉里”的路易斯·皮尤在北极地区零下1.8℃的冰水中,用18分50秒的时间游了一千米,创造了人类长距离游泳最冷水温的世界纪录;另一项挑战则是一个死里逃生的故事,挪威滑雪运动员安娜·巴根霍姆在一次意外事故中,沉入了冰冷的溪水里,在水中被困80分钟后才获救,被人打捞上来的时候,她的体温已经降到了13.7℃,这样的低温会导致机体停止呼吸和心跳,但恰恰如此,大脑的耗氧量也相应减少,才不至于造成严重的、不可逆的神经系统损伤,接受治疗之后,安娜完全康复了——这个奇迹再一次反映了人类顽强的求生意志和强大的身体潜能!
  关于“太空生存”的身体极限挑战,则可以分成两个问题:一是人类在乘坐运载火箭或飞船进入太空时,最大可以承受多少重力加速度?二是在进入太空以后的真空环境之中,人类是否可以存活?
  我们知道,地球上的重力加速度为1g,换句话说,一个物体受重力作用,自由下落时的加速度约为9.8米/秒2。重力加速度越大,人体承受的压力也越高,腿部的血液会大量涌向头部,令人产生头晕、恶心的感觉——你在游乐场里坐过过山车时,一定深有体会,过山车俯冲而下时的重力加速度,约为2g~3g?;另外,普通航班起飞时,都有一段加速爬升期,这时候的重力加速度约为0.4g,也就是乘客们感到的来自座椅的压迫感。
  然而,与驾驶战斗机相比,前两者的重力加速度都是小巫见大巫了。战斗机在垂直状态上升时,重力加速度最高可达9g!飞行员耐受这种条件的能力越强,越能在高压下保持清醒,对空中作战也越有利;同样地,“神州”飞船上天时,宇航员所需承受的最高重力加速度也在8g以上。另外,人类挑战重力加速度的最高纪录,是由美国空军上校约翰·斯塔普创造的,在一次军方的火箭滑车实验中,他成功地经受住了高达46.2g的重力加速度!约翰为此也付出了高昂的代价:实验结束后,他被鉴定为脑震荡、多处肋骨骨折、腕部骨折、牙神经失灵、双眼血管爆裂。
  关于第二个问题,在真空环境下,人类能够存活多久?遗憾的是,我们确实知道答案。1971年,前苏联“联盟”11号宇宙飞船在重返地球大气层前的一刻,由于机械故障,造成飞船内部压力骤减至零,导致3名宇航员不幸罹难。事后调查显示,当突然暴露在真空状态下时,宇航员挣扎了30~40秒后就死亡了,死因主要为缺氧,一是真空中缺乏氧气,二是即使有氧气,也需要通过空气压力才能将氧气送入大脑。
  不过,若是身处真空环境的时间更短,也有侥幸存活的情况。1966年,美国宇航局的一名技术人员在真空室里测试太空服时,也遭遇了压力骤降的情况,他在12~15秒内便失去了意识,昏迷前记得的最后一件事,是舌头很干燥,唾液都汽化了(水在低压条件下沸点降低)。幸运的是,27秒钟后,真空室内的压力又恢复正常,他也捡回了一条命,并且没有留下任何后遗症。
其他文献
【摘要】慢性胃炎是一种较为常见的疾病,同时由于其症状特点也会对患者的正常生活以及工作造成较为严重的影响,同时如果没有对慢性胃炎患者进行及时有效的治疗,也会导致患者的病情恶化,对患者的身体健康造成巨大危害。文章讨论了硫糖铝联合黄连素治疗慢性顽固性胃炎的临床疗效。  【关键字】硫糖铝联合黄连素;慢性顽固性胃炎;临床疗效  慢性胃炎是一种各种原因引起的慢性胃黏膜的炎性病变,在临床上是一种常见病以及高发病
期刊
期刊
抵挡不了美食的诱惑?饮食不加控制,后果不堪设想!怎么办呢?现在就来学习超简单的5秒塑形瘦身操+推压操吧,它让你不用节食都能轻松瘦身塑形哦!
期刊
目的:分析小儿EB病毒感染的临床表现及多系统损害出现机率.方法:将我院在2013年10月~2014年10月收治的70例EB病毒感染患儿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患儿的临床资料,并对其临床表
她和他新婚时的缠绵,已被时光漂自得很淡很淡,婚姻日渐呈现出凋零的一面-她在他眼中是一个喋喋不休的女人,而他在她眼中则是个缺乏家庭责任心、只会添乱的男人.
期刊
法国女性追求自然美,她们很少为了追求美而放弃健康,相反,在她们眼中,健康、自然就是最美的.
期刊
期刊
《等待戈多》是爱尔兰作家贝凯特的著名荒诞剧.剧分两幕:第一幕写流浪汉戈戈和狄狄在荒郊野岭的一条路上等待一个名叫戈多的人.他们不知道戈多是何许人,他是否会来,何时能来,
期刊
想省钱?除了减少聚会、降低血拼频率、拒绝外出吃喝玩乐外,你还能想出什么招?最近,不少网友把注意力转移到每日必用的护肤品上,总结出了几条节约法宝,想节约的你也来看看吧!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