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82年前的10月,濒临绝境的红军队伍从于都河畔出发,在重兵追堵下跨越千山万水、战胜艰难险阻……最后,走到陕北,走向新生,开创了中国革命的新局面。
这段征程的结束,迄今已整整80年。然而,这段扭转乾坤的征程,却以其跨越时空、超越国度的丰富内涵为世人所铭记,成为人类历史坐标中一道亮丽的风景。
中国革命的名片
1936年夏天,法国传教士薄复礼在回忆录中这样描述他曾经与之共处18个月的中国红军:“他们一天只能吃一顿饭,天天不分昼夜地行走……但这些身着破衣、草鞋的年轻战士还常常围绕着人的精神等哲学命题讨论……”
凭借一张法文地图,薄复礼帮助萧克的红六军团与贺龙的红二军团成功会合,参加了红二方面军的部分长征。与红军的偶然相遇,使得这位千里迢迢来到中国传播西方教义的中年人成为第一个向世界传播中国长征的外国人。
同一年,年轻的美国记者斯诺带着由刘少奇签署的介绍信、两台照相机和24个胶卷走进陕北,写出了《红星照耀中国》。他这样向读者介绍自己的新书:“读者可以略微窥知使他们成为不可征服的那种精神,那种力量,那种欲望,那种热情——凡是这些,断不是一个作家所能创造出来的。这些是人类历史本身的丰富而灿烂的精华。”
斯诺认为,与红军长征相比,公元前2世纪西方战略之父汉尼拔翻越阿尔卑斯山的进军,不过是一次“轻松的假日远行”。
对于当时世界各国的外交官和政治观察家而言,长征就和毛泽东一样,是中国革命传奇的一张名片。斯诺的《红星照耀中国》被翻译成俄、德、法、意、西、葡、日、荷、蒙古、瑞典、印地、哈萨克、希伯来、塞尔维亚等多种文字,风靡全球。
美国历史学家里奥·胡柏曼说:“长征是《红星照耀中国》一书的高潮,我们一直在反复阅读斯诺的有关记述。”80年过去了,此书依然是了解现代中国和中国革命的必读书。
斯诺本人也因报道长征而3次受到美国总统罗斯福接见。他将长征誉为“震惊世界的行军”,并预言“总有一天会有人写出这一惊心动魄的远征的全部史诗”。
改写历史的胜利
得知长征胜利的消息,病榻上的鲁迅给中国共产党和红军发来贺电说:“在你们身上,寄托着中国和人类的希望。”
当时,世界阴云密布,中华民族危在旦夕。
长征的胜利,宣告了国民党围追堵截、聚歼红军阴谋的彻底破产,促进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进而让一个历经艰难的古老民族终于完成了救亡图存的历史使命。
1934年,红军被迫踏上长征路时,舆论普遍认为,国共胜负已成定局,红军已是死路一条。国民党也认定红军“流徙千里,四面受制,下山猛虎,不难就擒”。
然而,即使是在最艰难的时候,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这支军队也始终以谋求国家独立和民族生存为己任。早在1934年7月,红七军团作为抗日先遣队北上抗日。
经历长征淬炼的红军被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一万名留守苏区的游击队员组成了国民革命军陆军新编第四军。他们抗击着大部分侵华日军,成了民族独立的中坚力量。
12.5万次敌后战斗和22次正面大会战,国共双方共同领导的中国战场为配合世界其他反法西斯战场的抗击作出了重大贡献。
毋庸讳言,没有长征的胜利,没有共产党领导下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世界历史将被改写。
或许正是因为这个原因,美国学者威廉·莫尔伍德惊叹:“长征简直是将革命划分为公元前和公元后的一条分界线。”
精神信念的丰碑
长征以无可比拟的艰苦卓绝和坚定信念,获得了一种全人类意义的永恒性,矗立起一座穿越时空的精神丰碑。
面对生与死的考验,红军创造出了军事史上的奇迹:平均日行军74华里、几乎每天都会有一场战斗、平均走365华里才休整一次……还要不断同随时从头顶上落下的炸弹、10倍于己的敌人围追堵截、经年积雪的雪山、吞噬生命的草地还有难以忍受的饥饿和疾病等作斗争。
二战名将、英国陆军元帅蒙哥马利在《三大洲》一书中说,红军长征“是一次体现坚韧不拔精神的惊人业绩”。
法国女学者西蒙娜·戴博瓦尔在长篇纪实报道《长征》中说,长征已经在各大洲成为一种象征:人类只要有决心和毅力,就能达到自己的目的。
1984年,70多岁的美国著名作家索尔兹伯里踏上了当年红军的长征之路。一年后,他在《长征——闻所未闻的故事》中,又一次将长征比作史诗。
“我想,长征将成为人类坚定无畏的丰碑,永远流传于世。阅读长征的故事将使人们再次认识到,人类的精神一旦唤起,其威力是无穷无尽的。”索尔兹伯里说。
这段征程的结束,迄今已整整80年。然而,这段扭转乾坤的征程,却以其跨越时空、超越国度的丰富内涵为世人所铭记,成为人类历史坐标中一道亮丽的风景。
中国革命的名片
1936年夏天,法国传教士薄复礼在回忆录中这样描述他曾经与之共处18个月的中国红军:“他们一天只能吃一顿饭,天天不分昼夜地行走……但这些身着破衣、草鞋的年轻战士还常常围绕着人的精神等哲学命题讨论……”
凭借一张法文地图,薄复礼帮助萧克的红六军团与贺龙的红二军团成功会合,参加了红二方面军的部分长征。与红军的偶然相遇,使得这位千里迢迢来到中国传播西方教义的中年人成为第一个向世界传播中国长征的外国人。
同一年,年轻的美国记者斯诺带着由刘少奇签署的介绍信、两台照相机和24个胶卷走进陕北,写出了《红星照耀中国》。他这样向读者介绍自己的新书:“读者可以略微窥知使他们成为不可征服的那种精神,那种力量,那种欲望,那种热情——凡是这些,断不是一个作家所能创造出来的。这些是人类历史本身的丰富而灿烂的精华。”
斯诺认为,与红军长征相比,公元前2世纪西方战略之父汉尼拔翻越阿尔卑斯山的进军,不过是一次“轻松的假日远行”。
对于当时世界各国的外交官和政治观察家而言,长征就和毛泽东一样,是中国革命传奇的一张名片。斯诺的《红星照耀中国》被翻译成俄、德、法、意、西、葡、日、荷、蒙古、瑞典、印地、哈萨克、希伯来、塞尔维亚等多种文字,风靡全球。
美国历史学家里奥·胡柏曼说:“长征是《红星照耀中国》一书的高潮,我们一直在反复阅读斯诺的有关记述。”80年过去了,此书依然是了解现代中国和中国革命的必读书。
斯诺本人也因报道长征而3次受到美国总统罗斯福接见。他将长征誉为“震惊世界的行军”,并预言“总有一天会有人写出这一惊心动魄的远征的全部史诗”。
改写历史的胜利
得知长征胜利的消息,病榻上的鲁迅给中国共产党和红军发来贺电说:“在你们身上,寄托着中国和人类的希望。”
当时,世界阴云密布,中华民族危在旦夕。
长征的胜利,宣告了国民党围追堵截、聚歼红军阴谋的彻底破产,促进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进而让一个历经艰难的古老民族终于完成了救亡图存的历史使命。
1934年,红军被迫踏上长征路时,舆论普遍认为,国共胜负已成定局,红军已是死路一条。国民党也认定红军“流徙千里,四面受制,下山猛虎,不难就擒”。
然而,即使是在最艰难的时候,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这支军队也始终以谋求国家独立和民族生存为己任。早在1934年7月,红七军团作为抗日先遣队北上抗日。
经历长征淬炼的红军被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一万名留守苏区的游击队员组成了国民革命军陆军新编第四军。他们抗击着大部分侵华日军,成了民族独立的中坚力量。
12.5万次敌后战斗和22次正面大会战,国共双方共同领导的中国战场为配合世界其他反法西斯战场的抗击作出了重大贡献。
毋庸讳言,没有长征的胜利,没有共产党领导下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世界历史将被改写。
或许正是因为这个原因,美国学者威廉·莫尔伍德惊叹:“长征简直是将革命划分为公元前和公元后的一条分界线。”
精神信念的丰碑
长征以无可比拟的艰苦卓绝和坚定信念,获得了一种全人类意义的永恒性,矗立起一座穿越时空的精神丰碑。
面对生与死的考验,红军创造出了军事史上的奇迹:平均日行军74华里、几乎每天都会有一场战斗、平均走365华里才休整一次……还要不断同随时从头顶上落下的炸弹、10倍于己的敌人围追堵截、经年积雪的雪山、吞噬生命的草地还有难以忍受的饥饿和疾病等作斗争。
二战名将、英国陆军元帅蒙哥马利在《三大洲》一书中说,红军长征“是一次体现坚韧不拔精神的惊人业绩”。
法国女学者西蒙娜·戴博瓦尔在长篇纪实报道《长征》中说,长征已经在各大洲成为一种象征:人类只要有决心和毅力,就能达到自己的目的。
1984年,70多岁的美国著名作家索尔兹伯里踏上了当年红军的长征之路。一年后,他在《长征——闻所未闻的故事》中,又一次将长征比作史诗。
“我想,长征将成为人类坚定无畏的丰碑,永远流传于世。阅读长征的故事将使人们再次认识到,人类的精神一旦唤起,其威力是无穷无尽的。”索尔兹伯里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