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究竟需要怎样的“课堂实录”

来源 :江苏教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oneshao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很多语文教学的专业刊物上都有有关“教学课例”的栏目,我也一直很喜欢看这些专业杂志上刊载的一些“课堂教学实录”,主要动机是希望能从中捕捉那些精彩的瞬间,学到一招半式用于自己的课堂。因为在很多的“课堂教学实录”中,教师切入之精准、展开之巧妙、分析之透彻,学生思维之敏捷、理解之深刻、应答之自如,以及课堂活动之流畅、配合之默契、气氛之活跃,都堪称天衣无缝,精彩纷呈,实在让人叹为观止。这些课例,无疑为我们的课堂教学树立了一个又一个可供学习借鉴的“标杆”。
  我们现在常见的“课堂教学实录”,如果不是各级各类大赛的获奖课例,至少也是规模较大的公开课的优秀课例,因此,必须承认,能够在报刊上呈现出来的“课堂教学实录”几乎都是精品,甚至可以用“完美”两个字来形容。
  或许是自身认识水平和教学能力所限,每每自感惭愧。但是,在惊叹、钦佩“怎么上得这么好”之余,我的心里也会渐渐产生一点疑惑:课堂教学真的都有这么完美吗?
  当然,我不怀疑现在的学生的理解能力和认知能力,我也丝毫不会怀疑执教教师的教学智慧和教学水平,因为毕竟都是经过层层选拔,脱颖而出的选手。但是,我有点怀疑有些“课堂教学实录”中局部的真实性——到底有没有“原汁原味”地呈现出课堂的本来面目。
  长期以来,我们都一直追捧并孜孜追求那种“教学目的明确,教学内容清晰,设计巧妙,方法灵活,教师提问学生应答如流,配合默契,教学语言准确精炼,教学时间安排精当”的、堪称完美的课堂教学,这无可非议,因为这是课堂教学的一种境界、一个高度。而时下的有些“课堂教学实录”无疑正是这方面的范例。
  曾经在报刊上看到过一篇关于《林黛玉进贾府》的“课堂教学实录”,现将课堂教学的“初始阶段”的教学片段摘录如下:
  师:请大家想一想,初到贾府的林黛玉都看到了什么,看出了什么?
  生1:黛玉看到了贾府的外观与陈设,看出了其布局的宏伟与讲究。
  生2:黛玉吃饭时看出了贾府的习惯与自家有很多的不同之处。
  生3:黛玉看到贾宝玉,感觉两人似曾相识。
  生4:黛玉看出了王熙凤在贾府的地位很不一般。
  生5:贾府不仅外观宏伟,内设考究,而且人与人之间等级森严,确实是封建社会的缩影。
  ……
  应该说,教师对“看到了什么”与“看出了什么”这两个问题的设置是独具匠心的,它呈现出了一个由表及里、由浅入深的思维逐步深入的过程,但总感觉这里呈现出来的教学过程似乎有点理想化。“看到”或许容易发现,但“看出”却是颇费周章的,它需要有一个披文入境的点拨和分析的过程。但在这里,我们看到学生“看出”的内容与“教参”上的分析有着惊人的一致性。我想,这其中有两种可能,要么学生的认知水平以及对文本的理解确实高人一筹,要么这里的“实录”经过了润色和加工而导致了“失真”。
  笔者教学《林黛玉进贾府》也非止一次,“整体把握”的教学思路也多半是由“看到”到“看出”,但感觉似乎没有一次如此顺畅过,有时甚至需要用完整的一节课来处理这两个问题,且未必一定能够完全处理好。自身水平有限?学生能力有限?或许两者兼而有之。但我总觉得,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似乎不太可能用短短的几分钟就能如此轻易地解决好这两个问题,更何况还是在教学的“初始阶段”。
  但是,在很多类似的“课堂教学实录”中,似乎课堂教学的一切都在掌控之中,一切都在向着最理想的那个方向发展,一切都显得那么顺理成章,无论是教师的预设,还是课堂的生成;也无论是教师的问,还是学生的答。然而,我们有没有反思一下,或者反问一下,如果一堂课中老师提出的那些问题学生都能自如地一一加以回答,那这堂课似乎就没有再上的必要了,那还上它干什么呢?
  真实的课堂,应该是常态的课堂。真实的课堂教学,往往有很多的未知和意外,甚至还可能“危机四伏”,所有的预设都只能是“一厢情愿”;真实的课堂教学,常常会出现这样那样不尽如人意的地方,也会存在“一问三不知”的可能,瑕疵甚至失误在所难免,“两情相悦”难以企及。
  教学永远都是一门遗憾的艺术。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似乎没有一节课是真正意义上完美无瑕的,谁也不能保证自己的课堂教学不会出现这样那样的瑕疵甚至失误。尽管我们不希望在课堂教学中出现这样那样的瑕疵或失误,但也许,正是有那么一点瑕疵的课堂,才是真实的,才能引发我们更多的思考,我们也可能从中学到更多的东西。
  “课堂教学实录”无疑是课例中的精品,但也无非就是一个课例。课例,既是一种展示,展示技艺,供人欣赏,但更是一种品鉴,展示真实,供人咀嚼。
  修饰可以使“课堂教学实录”趋于完美,起到“标杆”的引领作用,但过度的完美却反而会给人以不真实之感,毕竟“高大上”的课堂给人的感觉多半是“可望而不可及”。而且,如果有些课堂教学真的如“课堂教学实录”那般,那似乎这节课真的也就如美国教师所说的那样——没有再上的必要了。“真语文”需要“真实录”,“课堂教学实录”无非就是一个课例。所以,我觉得“课堂教学实录”,要把握好这个“实”字,体现出这个“实”字,呈现出课堂的真实来,无需刻意修饰和包装,既然是“实录”,就没必要“失真”。
  我惊叹于那种天衣无缝、精彩绝伦的课堂,但我更欣赏那种“白璧微瑕”的原汁原味的课堂。
  (崔国明,昆山震川高级中学215300)
  责任编辑:颜莹
其他文献
三峡库区是我国水土流失最为严重的地区之一,科学划分水土流失防治分区,因地制宜构建水土流失综合防治措施体系,对全面推进库区水土保持生态建设和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具
高等教育逐渐从"精英教育"走向"大众教育",残酷的就业形势给大学生心理带来重重困惑:理想择业与现实择业的矛盾、理想自我与现实自我的矛盾、理想社会与现实社会的矛盾、理想
本文从实施西部大开发是当今中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必然选择出发,着重论述了西藏自治区如何在这个大战略中抓住机遇,从本地区实际出发,进行西藏的经济和文化建设,提出西藏应在
学生宿舍是学生学习、生活、休息的主要场所和育人的重要阵地,宿舍管理既是基础性和保障性工作,又在教育工作中占有重要地位,难度很大。应当通过完善规章制度、强化队伍建设,
在司法考试制度背景下,应充分认识法学本科教育与司法考试的互动关系,强调法学本科教育与司法考试之间的对接,明确法学本科教育的定位,优化课程设置,积极推进教学内容、教学
<正> 1 概况1. 1 地形地层 侯月线DK0~84段,线路经过侯马盆地。沿线广泛分布着第四纪全新统、上更新统、中更新统黄土质砂粘土,厚度5~100 m不等,发育比较完全的沟、峁、梁、塬
<正> 中国国土广袤,自然条件复杂,自然灾害频繁。山区铁路自然灾害尤其严重。灾害防治任重道远,对此应有充分的认识和不懈的努力。铁路灾害防治难以收效的原因,除体制、投资
针对驻马店地区一工地,依据PHC管桩沉桩施工资料,对其静载荷试验结果进行了分析,讨论了产生单桩承载能力比设计高出20%甚至更多等方面的原因并提出了相应的建议,为类似工程的PHC管
1981年6月5日,在传染病史上美国疾病控制中心首先揭示了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引起的人类免疫缺陷综合症(简称艾滋病AIDS),20多年的时间里,罹患人数之多,造成人类生命与社
介绍了高速公路沥青混凝土路面常见的损坏形式,分析了原因,提出了延长其寿命的具体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