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新理念融入数学课堂

来源 :小学教学参考(综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r_an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互动参与——让想象引发创造
  
  案例 “圆锥的认识”教学
  师:同学们已经通过动手操作、交流发现了如何测量圆锥的高的方法,大家还有什么疑问吗?
  生1:课堂上我们测量的都是较小的圆锥的高,但如果有一座圆锥形的山,我们怎么来测量它的高呢?(问题一出,众生哗然)
  师:这位同学提出的问题很有挑战性,请同学们联系我们所学的知识,展开想象的翅膀,说说你的办法。
  生2:我认为可以坐着直升飞机,飞到和山一样高,然后从飞机上垂下一根足够长的绳子帮助测量。
  生3:我觉得可以竖起一根很长的竿子,然后另外一个同学爬到山顶看一看,让竿的上端与山顶一样高,然后再测出竿子的长。
  生4:这怎么可能呢?如果你来测量一座几千米高的山,你有那么长的绳子吗?
  生5:我觉得可以用一根绳子从山脚拉到山顶,然后只要测出这根绳子的长也就是山的高了。(其他学生先是若有所晤,继而纷纷举手表示反对)
  生6:我不同意这位同学的观点,这条线的长应该远远大于这座山的高度(边说边拿起手中的模型比划)
  这个案例给我们的启发是很大的。对于如何测量像山这样的圆锥的高,同学们的想象可谓大胆。我们只要仔细地回味一下他们的想法,无一不体现了其想象的合理性,基本与课堂上学到的测量圆锥高的方法是吻合的,具有较强的创新意识;而另一位同学提出的从山脚拉一根绳子到山顶的方法,则暴露了学生中间对圆锥高的理解所存在的问题,这就为进一步帮助学生进行辨析,建立正确、清晰的圆锥体高的概念创造了机会。特别当教师提出“这个问题等我们以后学习了物理,将会了解到更好的解决办法”则极大地激起了同学们的探究欲望,教学达到了最佳的拓展境界。
  
  二、善于捕捉信息——丰富课程资源
  
  教学的过程是师生互动的过程,教师手握的是已知的教材,面对的永远是学生未知的答案。我们不仅要学会发现学生动态生成的亮点资源,也要及时敏锐的捕捉和恰当的处理错误的资源。在师生互动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对学生的一系列表现作出及时反应,如遇到突如其来的提问,与众不同的声音,错误的认知时,教师要善于捕捉有价值的信息,并使其成为宝贵的教学资源。
  学生获得数学知识本来就应该是在不断的探索中进行的,在学习过程中,学生的思维方法是各不相同的,因此,出现偏差和错误是很正常的,关键是在于教师如何利用错误资源。上面的例子中,我从学生的现实学习中选取错例,充分挖掘错误中潜在的智力因素,提出具有针对性和启发性的问题,创设~个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问题情境,引导、激励学生从不同角度审视问题,让学生在辨错、改错的过程中开阔了思维,自主地发现了问题,解决了问题,深化了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使课堂呈现出一种人文之美。
  
  三、顺应需求——让预设走向生成
  
  案例 “长方体的认识”教学
  师:同学们已经发现了长方体有12条棱,这些棱还有什么特点?
  生1:长方体的棱可以分成三组,即上下站立的为一组,左右方向的为一组,前后方向的为一组,用尺子量可知,每组四条棱的长度相等,所以长方体相对的四条棱的长度都相等。
  生2:根本不要用尺子量,因为长方形的对边相等,所以长方体相对的四条棱的长度都相等。
  生3:我发现长方体相对的四条棱相互平行。
  生4:我不同意你的看法,例如前面下方这条棱与后面上方这条棱是相对的(用手指着长方体的这条棱)可是他们不在同一平面内,怎么能说他们相互平行呢?
  生5:(搔了搔头)这两条棱是不在同一平面,可是我感觉他们好象是互相平行的。
  师:我的感觉也是这样,要是能想办法使这两条棱在同一平面该多好!(举起长方体框架,边说边用手对着这两条棱斜着比划了两下。)
  学生都感到很惊奇,陷入了沉思。
  生6:这好办!(边说边举起手中用土豆切成的长方体)只要从这个长方体后面上方这条棱,斜着向前面下方这条棱切开,这条棱不就在同一平面了吗?(同时演示切开后的面)切出的面正好是长方形,这两条棱又是这个长方形的对边,所以他们一定平行。
  师:你的想象力太丰富了!你这一刀把本来不在同一平面的棱转化在同一平面了。同学们,这可是高中立体几何才学到的知识,你们竟然能提出并自己解决了这个问题,真是太棒了!(此时,教室里的气氛非常热烈。)
  本案例中。学生发现“长方体相对的四条棱互相平行”,这是教师备课时没有想到的,而这位教师能独具慧眼,敏锐地抓住这一契机,一句“我的感觉也是这样,要是能想办法使这两条棱在同一平面该多好”看似漫不经心,实则暗含着期待与鼓励,同时又给学生以思维方向。正是由于顺应了学生的思维,才有了精彩的“一刀”,才得以解决立体几何才涉及的问题。一个高效的教学过程应该是师生、生生之间积极互动、动态生成的过程。
  
  四、拓展生成,丰富课堂教学的形态
  
  对于教学,教师的预设是重要的。预设并不等于封闭,现代课堂改革所倡导的教学是以学生的自主学习为基础,以合作学习为途径,以探究学习为目的教学。在这一过程中,学生带着自己的知识、经验、思考、灵感、兴致参与学习活动,从而使课堂教学呈现出丰富性、多变性和复杂性。因此,教师应根据课堂生成资源,随时调整组织与引导方式。
  
  1、节外生枝——让教学拓展延伸。
  捕捉学生中的“节外生枝”,不仅帮助学生理解了知识,而且还可拓展教学内容,使教学闪现出创造的光辉和人性的魅力。
  
  2、及时调整,拓展生成。
  课堂教学具有极强的现场性。现场生成的课堂变革,一方面依赖于教师课前充分周全的精心预设,另一方面需要教师沉稳的课堂心理素质、敏捷的课堂应变,也是教师一种经验的积累。只有我们尊重学生的课堂主权;引导生成,保证资源的有效价值和不断地反思生成,我们的教学才能触动生命的灵性,我们的课堂才能充满智慧的灵光。
  总之,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学生时刻都可能有新的资源生成,我们要能及时利用生成性的资源,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得到真正意义上的发展。而面对课堂上常常出现的种种“意外因素”,我们更应该以平等的态度与学生交流,灵活调控、以学定教,从而使师生、生生之间产生心灵的碰撞,从而达成共识、共享、共进的目的,真正让课堂焕发出生命的活力。
其他文献
在嵌入式系统中实现用户图形化(GUI)已经成为一种趋势。本文简要介绍了应用在函数/任意波形发生器上的GUI的实现,重点分析了GUI的设计思路,并简单介绍了基于VisualDSP++4.0Kernel(VDK)
阅读了《郑北京爆破作文》,亲历了“小学生爆破式习作尝试性研究”,观摩了“爆破作文”实验课,笔者认为,战胜僵化头脑,克服害怕心理,掀起思维风暴,爆破作文可以有效解决现实中作文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 引导积累,使爆破思维更丰满    作文训练实际上是思维训练,要让学生的思维流光溢彩,阅读及生活素材的积累尤为重要。  鼓励学生大量阅读,“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书”,以丰富学生的阅历。如读钱钟书的作
家长工作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其中,幼小衔接工作是重要的一环。如何更好地做好幼小衔接中的家园沟通,合作共助幼儿顺利适应小学生活呢?这是许多大班教师深入思考的问题。《福
介绍了一种以Xilinx公司的Spartan-3E系列FPGA为控制核心的交叉声路的时差法超声波流量计。研究了交叉声路时差法超声波流量计的基本原理,阐述了超声波流量计的软硬件组成。
一、经济担保机构随经济发展应运而生至2002年底,浙江省台州市民营工业企业达8.94万家,实现工业总产值2165亿元,占全市工业经济总量的96%.并形成具有一定规模的十大主导产业,
针对惯性测量单元中数据采集的特性,设计了一种以CPLD为控制核心和DSP为数据处理核心的小型惯性测量单元的数据采集系统;详细介绍了数据采集系统中CPLD译码、锁存和时钟分频等逻辑控制功能的实现方法;通过原理性实验验证,CPLD能够实现数据采集系统逻辑控制的功能,系统能够稳定、可靠的工作。
课堂提问是课堂教学中经常使用的一种手段,恰当的提问有利于教师了解学生掌握知识的情况,有利于开拓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的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
集成电路的动态电流IDDT波形中包含有丰富的电路工作状态的信息,提取其中的特征信息进行电路故障诊断是电压逻辑功能检测和静态电流IDDQ检测等方法的有效补充。小波分析具有
面对耳目一新的教材,作为一线教师,我们应该正确把握新课标精神,充分利用和挖掘教学资源,为学生创设一个良好的学习情境,以达到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从而积极参与数学的学习活动,提高学习实效。这也正是当前课堂教学过程中首先要解决的问题之一。我谈一谈自己的做法,希望给大家一个参考。    一、创设生活情境,使学生置身其中,亲历数学    新教材中例题、习题的选择素材都与学生的生活实际非常接近,许
本文阐述了时间延迟对重构相空间轨迹的影响,介绍了选择时间延迟的主要方法,详细分析了基于相空间扩展准则的平均位移法选择时间延迟的原理。通过分析相空间扩展的几何意义,针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