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倾听是感知语言的行为表现,也是理解语言的重要途径;倾听是幼儿最早掌握的言语活动能力,良好的倾听能力是幼儿获得知识的前提。只有懂得倾听、乐于倾听并且善于倾听的人,才能真正理解语言的内容。因此,良好的倾听习惯的养成是需要从学前阶段开始的,就幼儿语言学习和发展而言,倾听是不可缺少的一种行为能力,对幼儿的学习和终身发展有非同小可的意义。本研究通过调查小班幼儿倾听的现状与成因分析,研究了小班幼儿倾听能力培养的实施途径与内容,以及小班幼儿倾听能力培养的策略研究,总结梳理了选材有“新趣”、氛围有“温度”,媒介有“生动”、声音有“声调”、提示有“方法”等策略,促进幼儿语言的理解能力明显增强,口语表达能力有较大提高,能够大胆地自信地表达。教师实践了《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中正确的理念,运用多元化的教育方式,培养倾听能力帮助幼儿学会倾听,专业化水平得到了全面的提升。
关键词:小班幼儿 语言学习 倾听能力
一、问题的提出
1.概念界定
倾听:就是用耳朵细心听、用心听。倾听不仅仅是要用耳朵来听说话者的言辞,还需要一个人全身心地去感受对方在说话中所表达的言语信息。这是一种礼貌,表示对说话人的人格尊重。这里所指倾听能力就是在小班幼儿语言的学习中能对教师或者媒介传出的声音能够专注地接收它,并在听的过程中建构认真听的经验并为语言表达奠定基础。主要包括愿意听、喜欢听、安静听、听明白、听了会回应、听了能记住等六大方面。
2.研究的意义
倾听是幼儿最早掌握的言语活动能力。良好的倾听能力是幼儿获得知识的前提,它对发展幼儿语言、思维十分有益。倾听是沟通的基础,注意听并能听懂是沟通的重要保证,据教育心理学家研究表明,在人们各种交往的方式中,听占45%,说占30%,读占16%,写占6%,看来,一个人倾听的能力,对于他的社交能力有着直接的影响。倾听是幼儿阶段需要掌握的一种能力,对于幼儿而言,倾听是他们感知和理解语言的行为表现。幼儿只有学会了倾听,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就能得到提高。由于小班幼儿年龄较小,他们的倾听注意力持续时间较短,注意力容易分散,通常以自我为中心,他们更多的是关注自我,很少关注别人,所以就会出现不耐心听讲、随意插嘴的现象。《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指出,“认真听并能听懂常用语言”,引导幼儿学会认真倾听,注重幼儿倾听习惯的培养,发展语言理解能力。只有会倾听的人,才能理解语言的内容和使用方法,因此,在学前儿童的教育中,倾听能力的培养非常重要,对幼儿的终身学习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意义。
3.小班幼儿倾听的现状分析
开学初,我通过观察、访谈、调查等形式对全班33个孩子做了一个了解。发现43%的孩子喜欢听、安静听;36%的孩子能挺清楚、听明白;24%的孩子听了会回应、听了能记住。可见孩子们的倾听能力有差异,并存在不少问题:
(1)认真倾听的意识薄弱
当我在孩子面前谈话时,有的孩子不能安静地倾听,和其他同伴隨意交流打闹;有的孩子注意力时间较短,不一会就会眼看其他地方;有的孩子随意插嘴,不能耐心听完我或者同伴的讲述就开始自顾自地说话;还有的孩子安安静静坐在座位上,眼神是一直看着我,看似很认真在听我讲话,其实并没有听进去,也不知道我在说些什么。这都是因为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决定的,年龄越小注意力越容易分散,自我控制能力越弱,越缺乏倾听的耐心,在听的过程中不自觉地出现自顾自玩、东张西望、随意插嘴的现象。
(2)乐意倾听的能力不高
当我提出一个指令,有的孩子会无动于衷不知所措,而有的孩子已经开始动手操作去完成相应的任务。孩子们在听的过程中并没有完全理解我的意思。有的孩子没等我讲完就急于回答我的问题,想尽快表达自己的观点,或者孩子们总是重复之前幼儿的回答。出现此类问题是因为孩子们觉得回答问题后就能得到老师的表扬;然而家长们会认为幼儿抢着回答是他们自信、思维活跃的表现,没有及时制止和纠正幼儿的这种行为;教师本身不是很重视对幼儿倾听能力的培养,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大部分关注孩子是如何回答比较多,对孩子的倾听能力培养比较忽视。所以幼儿会重“说”而不重“听”。
二、小班幼儿倾听能力培养的实施内容与方法
(一)集体活动
这里提到的集体活动是指幼儿一日生活中四大板块中的集体学习活动和集体运动活动等,是教师有计划、有目的地开展预设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的一种活动。这样的活动是培养幼儿倾听能力的途径之一。
1.集体学习活动
在一次集体教学活动中,总会有教师提问的环节,要想答对问题,首先要做到认真听,听到问题,听懂问题,然后才能积极思考,正确表达自己的想法。在集体学习活动中,教师说话时要注意语气、语调,让幼儿仔细听,用心去感受,例如讲故事时,尽量把故事人物高兴、悲伤的心情用不同的语气和语调表现出来。所以教师的声调、活动的形式、声音的刺激,都能吸引孩子的小耳朵,让孩子集中精力认真倾听。因此,教师在环境创设、活动设计和在活动开展时有效地引导幼儿认真倾听都非常之重要。
2.集体运动活动
在户外运动时,场地大,声音容易扩散,这也是考验幼儿听力的最佳时机之一。孩子们要想听清楚教师的指令,必须竖起小耳朵仔细听教师在说什么,该做什么。为了便于幼儿的倾听,教师可以准备一个哨子,要集合时以听哨声为信号,让孩子们站在固定位置上听教师说游戏规则,或是集体分享某一动作要领,集中在一起孩子们才能有助于幼儿专注倾听教师的指令,学会听清信号,才能有效开展活动。
(二)游戏活动
这里所说的游戏活动是指以幼儿自主、自发为主的一些活动,教师组织幼儿通过一些与环境、材料活动的互动模式,对培养幼儿的倾听能力起到一定的作用,作为教师也是不能忽视的。 1.自主性游戏活动
角色游戏的最后,需开展的分享活动,是听听同伴在游戏中获得了哪些游戏经验的重要途径。让每个幼儿说说今天扮演了什么角色?在玩的过程中是怎么玩的?遇到了什么问题?刚开始,有些幼儿就会因为自己没有参与其中,而出现不愿听,不认真听,游离在外等现象,所以在分享游戏之前,我会拍好每个幼儿在游戏中的图片,这样可以有效的集中幼儿的注意力,在孩子们回答的时候,他们也可以追忆自己所扮演的角色,其他幼儿也能很好的倾听,这时我还可以追问:“你听到了什么”,这样既能鼓励幼儿大声表达自己的想法,也婉转地提醒了那些没有认真倾听的幼儿,有助于幼儿倾听和交流。
2.练听力的小游戏
游戏是打开孩子心灵的钥匙。通过游戏的形式,培养孩子的听觉注意,对于养成良好的倾听习惯有着显著的帮助。“抢椅子”游戏也是孩子们非常热衷的游戏之一,我会在游戏开始前介绍游戏玩法,一边敲着鼓,一边让孩子们在鼓声中围绕着椅子走,在游戏中我的鼓声有快有慢,孩子们走得有快有慢,当鼓声停止,孩子们就要马上找就近的椅子坐下。这个游戏靠听声音做出“抢”的动作,只有用心听了,正确做出反应,才能获得游戏的成功。在“传话”游戏中,小班幼儿刚开始玩的时候可以从2-3个字开始,传了几个孩子之后可以暂停,请一个孩子说说你刚才听到了什么。仔细听的孩子就能快速说出答案,我应及时给予表扬。当孩子们有了一定进步后,再慢慢增加游戏难度,从2-3个字变成一句话,传话的人数逐渐增加,在孩子们沉浸游戏时,他们已经有意识地去倾听了。这些小游戏不仅锻炼了幼儿的反应能力,也在幼儿不知不觉中锻炼了他们专心去听声音的习惯,慢慢养成了用心倾听的好习惯。
3.过渡环节
在幼儿一日生活各个过渡环节时,教师可以和孩子们玩“拍手跺脚”游戏,有时快有时慢,听到教师拍手的声音有注意倾听的幼儿就会跟着拍起来,而那些没有认真听的孩子突然听到同伴的拍手声自然也会做出同样的动作。等孩子们都跟着教师拍起来时,我们就可以进一步培养幼儿的倾听能力,慢慢地可以过渡到先是拍手,后是跺脚,让孩子们先仔细听老师拍了几下手跺了几下脚,然后再让幼儿跟着一起拍手跺脚,慢慢地孩子们就会有意识地去倾听。午饭后带幼儿去小花园散步时,可以让孩子们听听周围环境的各种声音,也可以播放一些大自然的声音,让幼儿大胆说出所听到的声音,去感受去体验倾听的乐趣。午睡前会有一个“睡前故事”环节,当孩子们沉浸在一个安静的氛围中,这个时候孩子们能够不受任何干扰静心倾听故事,让孩子们通过倾听获得一些知识及信息,培养幼儿的倾听的兴趣。
4.家园共育
早在1927年,陈鹤琴先生就说过:“幼稚教育是一种很复杂的事情,不是家庭一方面可以单独胜任的,也不是幼稚园一方面可以单独胜任的,必定要两方面共同合作方能得到充分的功效。”所以小班幼儿的倾听能力需要家园共育,家长和老师一起配合,从而提高幼儿的倾听能力。教师可以通过家访、家长会、微信群等平台与家长互动,可以将每天的学习内容,如儿歌、故事等内容告诉家长,请家长晚上和孩子一起講讲故事,表演幼儿园所学的歌曲等,在孩子们表演的时候家长以身作则认真倾听,并给予各种鼓励性的语言回应。当孩子与父母交流沟通时,家长也要做到不随意打断孩子的话,认真倾听。在家中也可以请孩子来做小老师,给家长布置任务,当家长又快又好地完成后,问问孩子的心情和感受,体验角色转变的快乐感。还可以定期给家长提供一些亲子玩的游戏,例如“做爸爸妈妈的传声器”这个游戏,做菜的妈妈叫孩子传一句话给在书房的爸爸,爸爸听到后按照妈妈的要求执行,孩子再带着爸爸的一句话回到厨房妈妈那里。总之,倾听能力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养成的,光靠老师或是家长一方的培养远远不够,需要家园共育循序渐进,持之以恒地坚持下去定会取得很好的效果。
三、小班幼儿倾听能力培养的策略
策略即方法,计策。我根据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当孩子刚入园的时候,会产生情绪波动大,而且具有反复性的特点。于是我就会用各种方法来吸引孩子的注意力。所以当孩子们并被吸引了,产生兴趣了,自然就有了倾听的欲望。经过一年的实践研究,我梳理了以下几点策略。
1.选材有“新趣”,吸引幼儿参与
蒙台梭利说:我们的教学方法只有一个,就是必须维持孩子们的高度兴趣和强烈持续的注意力。因此,要孩子善于倾听、乐于倾听,选择孩子喜欢的教材非常重要,在选材上一定是考虑教材的趣味性。如绘本活动《小猫过生日》,小猫是小班幼儿十分喜爱的动物形象,为了让幼儿很好地感知故事情节和简单复述故事里的句子,我以《小猫过生日》这样一个故事作为线索,让幼儿在听听看看说说中,以每个不同角色的口吻和小猫进行打招呼,并能说出一句祝福的话。活动最后,幼儿们一起唱生日歌曲庆祝小猫生日,进一步激发和提升幼儿对活动的兴趣。这个有趣的活动,调动了幼儿的听觉,孩子听得清楚,思维积极跟进,回答问题讲得也清楚。另外在综合活动《小兔找家》中,根据《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中“3-4岁幼儿感知和发现周围物体的形状是多种多样的,对不同的形状感兴趣”。这样一个目标,我选择了“小兔找家”这样一个孩子们熟悉又喜欢的游戏作活动贯穿始终让幼儿认识各种图形。首先让孩子们戴好头饰扮演自己兔子的角色,说说自己兔子耳朵是什么颜色。在游戏指令:小白兔,跳跳跳,跳到草地上,吃吃嫩青草的指令中,来认识三种不同的图形以及图形的特征。最后做游戏时,幼儿需要听指令钻进图形小屋里。这样的游戏进行了三次次,第一难度最低,只要孩子随意躲进一间小屋;第二次游戏增加难度,孩子需要结合颜色和图形找相对应的小屋;最后一次游戏,需要孩子们找到与自己耳朵颜色和形状去找相对应的小屋。孩子们既能体验到游戏的快乐,也使幼儿在轻松、自由的环境中主动地去探索学习。活动中我把幼儿数学活动与游戏活动进行了整合,这样的形式从活动一开始就牢牢抓住了孩子的眼球,使孩子在“兴趣”的引领下仔细听、安静听,对于图形的学习和表述变得有情有趣。 2.氛围有“温度”,给予幼儿安全
氛围指围绕或归属于一特定根源的有特色的高度个体化的气氛,周围的气氛和情调。和谐的氛围这是一种心理暗示,有利于引发孩子进入倾听的状态。美国心理学家罗杰斯认为:“出色的教学依赖于真诚的理解与信任的师生关系,依赖于一种和谐安全的课堂气氛。”营造一种平等、和谐、愉悦的倾听氛围,构建幼儿愿意听与表达的氛围是有效的保障。教师要尊重孩子,让孩子在教师构建的氛围中获得被理解与尊重的感觉。以欣赏与发展的眼光来看待每一个孩子,让孩子在教师的语言与非语言中感受到信心与希望。譬如刚运动完,孩子们要进行学习活动,这个时候孩子们尚处于兴奋的状态,我可以播放一段轻音乐平静幼儿的心情。也可以玩个简单的手指游戏,或是请出一个卡通人物摸摸幼儿的头,这样才能为下一个环节的开展打下基础。譬如语言活动《鼻子变变变》,活动开始我调动我多变的声音、微笑的表情、亲和的眼神努力创设的宽松、愉悦的气氛,整个活动在大象和小猪换鼻子的带动下,幼儿在多媒体有声有形的画面的吸引下,每当需要小朋友帮忙的时候,又会有一种特殊的音效出现,仿佛就像是真的在帮助小猪和大象换鼻子似的。孩子们欢快地通过观看课件,仔细听教师的提问和同伴的回答,帮小猪和大象想了许多的办法。安全和愉悦的氛围激发了孩子的积极思维,同时激发了幼儿大胆动脑表达自己的看法,并能与故事情节产生共鸣。
3.媒介有“生动”,促进幼儿听觉
媒介是指在集体学习活动中,我提供的生动的课件(包括声音,背景音乐等)、图片等。通过媒介的导入,为幼儿创设一种真实的、轻松的、吸引耳朵的材料,让幼儿的注意力更集中,倾听更专注。都说“环境是第三位教师”,我就充分运动这第三位教师来激活与激发孩子的听觉。譬如在绘本《好饿的毛毛虫》活动中,先用一段哭声导入,向幼儿提问是什么声音,一下子引起了孩子们的注意,集体回答是哭声,我接着问:“那是谁的哭声呢?它为什么哭呢?”有的孩子说小动物找不到回家的路了,有的孩子说找不到妈妈了,还有的孩子说它没有朋友了。孩子们的倾听欲望在无形中被激发出来了。在PPT中我还设计了小动物之间的对话,让孩子除了听到我说,也和故事中的小动物进行了互动,小班孩子特别喜欢这种生动有趣的媒介。最后整体欣赏环节我插入了一段舒缓的背景音乐,让孩子在美妙的音乐中欣赏故事,更放松身心以平静的心情感受故事的趣味性。因此,整个活动在非常生动的媒介的带动下,孩子既学会了倾听又学会了表达,活动达到了预期的效果。又如科学活动《会发声音的车》中,在警车、救护车、消防车出现的时候分别用了它们不同的声音导入,因为这三种声音既是孩子们最熟悉的,又是孩子们最喜欢的,一下子抓住了孩子们的兴趣点,都听得特别认真,能够了解三种车辆的不同外形,也能从声音上去分辨这三种车辆,为下面环节的开展起到了良好的铺垫作用。
4.声音有“声调”,提高幼儿倾听
幼儿在园倾听最多的就是教师的声音了,教师发出的声调可不一般呢。我们要想办法让这种声音带有甜度、温度,还要有“音频音效”才能深深地吸引孩子。因此,教师的声音要时而轻,时而响,时而停顿,再加上丰富及夸张的口头语言或肢体语言特别能吸引小班幼儿的注意力。譬如图画书活动《贪吃的小蛇》,此次集体教学活动在选材上选用了小班幼儿所喜欢的小蛇故事来展开,而且图画内容生动、有趣,能抓住孩子的注意力。故事中小蛇是吃了许多好吃的东西。正当它要吃许多好吃的东西的时候,我就用我细细尖尖的声音来表现各种食物的声音,孩子们听到都不禁捂着嘴巴笑了起来,觉得很滑稽,当故事中出现各种重型动物如狮子、老虎等,我则用了粗粗的重重的声音来表现,孩子们会根据我不同的声调做出相应的回应并引导幼儿猜测学习。孩子们跟着不同动物的出现,脸上时而露出了轻松的表情,时而有露出了紧张的表情,可见孩子们深深被这个有趣的故事吸引着。在绘本书《猜猜我有多爱你》活动中,我出示和爸爸妈妈抱抱的画面时,我用甜甜的、低低的声音问:“这是什么动作?你有过这样的拥抱吗?”当孩子们回忆起来爸爸妈妈给她们了拥抱的温暖一一表述完毕,我马上用高亢的声音说:我们也一起来感受这个温暖的拥抱吧”渲染了现场的气氛,对孩子们的倾听与表达以及表现起到了推动的作用。总之,在集体教学活动中,教师需要注意说话时的语气语调,表达清晰,同时形象夸张、声情并茂的演绎大大激发了孩子们的倾听能力。
5.互动有“作为”,推动有效倾听
教学互动是指师生互相交流,共同探讨,互相促进的一种教学组织形式。而师生互动的有效性是指采取师生互动的教学组织形式,产生有效的结果。在师幼的互动中教师要明确自己要“作为”,才能带动孩子的“有为”。小班幼儿以自我为中心,特别喜欢听别人说他好,在游戏“老狼老狼几点了”,当孩子们听到天黑了就要四散跑,找到安全的地方躲起来。我对于认真听指令,并做出正确反应的孩子应予以表扬和肯定,和他击个掌,一下子调动了孩子们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对于其他幼儿也起到了提醒的作用。游戏“抢椅子”后,只要用心听了,正确做出回应,就能得到我肯定的回报。对他竖个大拇指,或是给他一枚贴纸作为奖励。午餐后的散步环节,可以让孩子们来说说听到了哪些声音,当孩子说出很多很多声音的时候,就该及时给予幼儿肯定与表扬,如对幼儿说:“你的小耳朵真灵,能辨别这么多声音啊。”集体学习活动中,当孩子们听清楚我的问题并能大胆的回答问题时,我都应该给予及时的肯定与表扬,或是一个大大的拥抱,这样能激励孩子的积极性,让他们觉得学习是一件开心的事情并更能投入到倾听与表达中去。
6.提示有“方法”,帮助幼儿倾听
课程的实施要尊重孩子的个体差异,并注重个体差异。为了充分调动了孩子们的积极性,教师要在活动中关注个体差异来帮助幼儿更好地提高倾听效果。在语言活动《柳树姐姐》活动中,当我念儿歌时,我边使用棉签蘸颜料画树叶边念儿歌:“柳树姐姐头发长,一根一根往下長,春风吹来飘呀飘,小小嫩芽长呀长”,大部分孩子的小眼睛是盯着我的,可是有个别孩子这个时候小眼睛游离在活动之外并不专注倾听,这时,我会一边念着儿歌一边走到孩子身边,先给他一个微笑,用言语来提醒他:“宝贝,我在说的时候除了竖起小耳朵仔细听以外小眼睛也要紧紧看着我,这样我们才能把本领学回家,是不是呢?”相信经过这样的提醒他就不会再走神了。集体运动游戏活动《愤怒的小鸟》中,我请孩子们拿着“小棒子”去打小鸟,有的孩子没有听完整要求就迫不及待地准备去打了,我马上用巧妙地语言引导:“小鸟还没准备好,先不要去打扰它们。”用孩子的语言和孩子们说话,孩子们马上就会明白,他们都会先捂着嘴,告诉我他们已经准备好啦。当孩子们没有听清楚指令随意去拿“小棒子”的时候,我会假装小鸟飞过去:“小鸟的耳朵可是很灵敏的哦,别让小鸟发现我们哟。”这样的语言提醒下,孩子们自然会遵守游戏规则,融入到活动中,让每个孩子都能亲身体验,感受到参与的乐趣,从而提高倾听质量。
四、小班幼儿倾听能力培训的成效
1.幼儿的发展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语言目标明确提出:“让幼儿注意倾听并能理解对方的话,培养幼儿养成注意倾听的习惯,发展语言理解能力。”通过一年的实践研究,我很好的诠释与实践了这个幼儿发展的目标。孩子们在倾听与表达方面有了明显的进步。在集体学习活动中,每当我提问时,孩子们积极性很高,纷纷踊跃举手发言,并将小秘密藏在心中,等我请到他时再大声说出。游戏中,我的规则一说出口,绝大多数孩子基本能听明白,并按照要求执行了。能听清楚、听明白我指令的孩子越来越多,大部分孩子对语言的理解能力明显增强,口语表达能力有了显著提高,变得更勇敢自信。
2.教师的发展
在小班初期及时注重幼儿的倾听习惯的培养,对幼儿未来的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通过一年的实践研究,我发现对幼儿倾听能力的培养非常重要,当孩子的年龄处于3-4岁语言发展的关键期,其实一个良好的倾听能力也越容易培养。贯穿在幼儿的一日生活中,老师的随机性很重要,有很多时机去运用多种方式来帮助和培养幼儿的倾听能力,从而提高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通过自己的研究,我实践了《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中正确的理念,运用多元化的教育方式,培养孩子倾听能力帮助孩子学会倾听。每次实践活动后的反思能力也越来越强,专业化水平得到了全面的提升。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M].教育出版社,2001.10.
【2】上海市教育委员会.上海市学前教育课程指南[M].上海教育出版社,2004.10.
上海市星韵幼儿园 朱薇娜
关键词:小班幼儿 语言学习 倾听能力
一、问题的提出
1.概念界定
倾听:就是用耳朵细心听、用心听。倾听不仅仅是要用耳朵来听说话者的言辞,还需要一个人全身心地去感受对方在说话中所表达的言语信息。这是一种礼貌,表示对说话人的人格尊重。这里所指倾听能力就是在小班幼儿语言的学习中能对教师或者媒介传出的声音能够专注地接收它,并在听的过程中建构认真听的经验并为语言表达奠定基础。主要包括愿意听、喜欢听、安静听、听明白、听了会回应、听了能记住等六大方面。
2.研究的意义
倾听是幼儿最早掌握的言语活动能力。良好的倾听能力是幼儿获得知识的前提,它对发展幼儿语言、思维十分有益。倾听是沟通的基础,注意听并能听懂是沟通的重要保证,据教育心理学家研究表明,在人们各种交往的方式中,听占45%,说占30%,读占16%,写占6%,看来,一个人倾听的能力,对于他的社交能力有着直接的影响。倾听是幼儿阶段需要掌握的一种能力,对于幼儿而言,倾听是他们感知和理解语言的行为表现。幼儿只有学会了倾听,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就能得到提高。由于小班幼儿年龄较小,他们的倾听注意力持续时间较短,注意力容易分散,通常以自我为中心,他们更多的是关注自我,很少关注别人,所以就会出现不耐心听讲、随意插嘴的现象。《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指出,“认真听并能听懂常用语言”,引导幼儿学会认真倾听,注重幼儿倾听习惯的培养,发展语言理解能力。只有会倾听的人,才能理解语言的内容和使用方法,因此,在学前儿童的教育中,倾听能力的培养非常重要,对幼儿的终身学习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意义。
3.小班幼儿倾听的现状分析
开学初,我通过观察、访谈、调查等形式对全班33个孩子做了一个了解。发现43%的孩子喜欢听、安静听;36%的孩子能挺清楚、听明白;24%的孩子听了会回应、听了能记住。可见孩子们的倾听能力有差异,并存在不少问题:
(1)认真倾听的意识薄弱
当我在孩子面前谈话时,有的孩子不能安静地倾听,和其他同伴隨意交流打闹;有的孩子注意力时间较短,不一会就会眼看其他地方;有的孩子随意插嘴,不能耐心听完我或者同伴的讲述就开始自顾自地说话;还有的孩子安安静静坐在座位上,眼神是一直看着我,看似很认真在听我讲话,其实并没有听进去,也不知道我在说些什么。这都是因为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决定的,年龄越小注意力越容易分散,自我控制能力越弱,越缺乏倾听的耐心,在听的过程中不自觉地出现自顾自玩、东张西望、随意插嘴的现象。
(2)乐意倾听的能力不高
当我提出一个指令,有的孩子会无动于衷不知所措,而有的孩子已经开始动手操作去完成相应的任务。孩子们在听的过程中并没有完全理解我的意思。有的孩子没等我讲完就急于回答我的问题,想尽快表达自己的观点,或者孩子们总是重复之前幼儿的回答。出现此类问题是因为孩子们觉得回答问题后就能得到老师的表扬;然而家长们会认为幼儿抢着回答是他们自信、思维活跃的表现,没有及时制止和纠正幼儿的这种行为;教师本身不是很重视对幼儿倾听能力的培养,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大部分关注孩子是如何回答比较多,对孩子的倾听能力培养比较忽视。所以幼儿会重“说”而不重“听”。
二、小班幼儿倾听能力培养的实施内容与方法
(一)集体活动
这里提到的集体活动是指幼儿一日生活中四大板块中的集体学习活动和集体运动活动等,是教师有计划、有目的地开展预设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的一种活动。这样的活动是培养幼儿倾听能力的途径之一。
1.集体学习活动
在一次集体教学活动中,总会有教师提问的环节,要想答对问题,首先要做到认真听,听到问题,听懂问题,然后才能积极思考,正确表达自己的想法。在集体学习活动中,教师说话时要注意语气、语调,让幼儿仔细听,用心去感受,例如讲故事时,尽量把故事人物高兴、悲伤的心情用不同的语气和语调表现出来。所以教师的声调、活动的形式、声音的刺激,都能吸引孩子的小耳朵,让孩子集中精力认真倾听。因此,教师在环境创设、活动设计和在活动开展时有效地引导幼儿认真倾听都非常之重要。
2.集体运动活动
在户外运动时,场地大,声音容易扩散,这也是考验幼儿听力的最佳时机之一。孩子们要想听清楚教师的指令,必须竖起小耳朵仔细听教师在说什么,该做什么。为了便于幼儿的倾听,教师可以准备一个哨子,要集合时以听哨声为信号,让孩子们站在固定位置上听教师说游戏规则,或是集体分享某一动作要领,集中在一起孩子们才能有助于幼儿专注倾听教师的指令,学会听清信号,才能有效开展活动。
(二)游戏活动
这里所说的游戏活动是指以幼儿自主、自发为主的一些活动,教师组织幼儿通过一些与环境、材料活动的互动模式,对培养幼儿的倾听能力起到一定的作用,作为教师也是不能忽视的。 1.自主性游戏活动
角色游戏的最后,需开展的分享活动,是听听同伴在游戏中获得了哪些游戏经验的重要途径。让每个幼儿说说今天扮演了什么角色?在玩的过程中是怎么玩的?遇到了什么问题?刚开始,有些幼儿就会因为自己没有参与其中,而出现不愿听,不认真听,游离在外等现象,所以在分享游戏之前,我会拍好每个幼儿在游戏中的图片,这样可以有效的集中幼儿的注意力,在孩子们回答的时候,他们也可以追忆自己所扮演的角色,其他幼儿也能很好的倾听,这时我还可以追问:“你听到了什么”,这样既能鼓励幼儿大声表达自己的想法,也婉转地提醒了那些没有认真倾听的幼儿,有助于幼儿倾听和交流。
2.练听力的小游戏
游戏是打开孩子心灵的钥匙。通过游戏的形式,培养孩子的听觉注意,对于养成良好的倾听习惯有着显著的帮助。“抢椅子”游戏也是孩子们非常热衷的游戏之一,我会在游戏开始前介绍游戏玩法,一边敲着鼓,一边让孩子们在鼓声中围绕着椅子走,在游戏中我的鼓声有快有慢,孩子们走得有快有慢,当鼓声停止,孩子们就要马上找就近的椅子坐下。这个游戏靠听声音做出“抢”的动作,只有用心听了,正确做出反应,才能获得游戏的成功。在“传话”游戏中,小班幼儿刚开始玩的时候可以从2-3个字开始,传了几个孩子之后可以暂停,请一个孩子说说你刚才听到了什么。仔细听的孩子就能快速说出答案,我应及时给予表扬。当孩子们有了一定进步后,再慢慢增加游戏难度,从2-3个字变成一句话,传话的人数逐渐增加,在孩子们沉浸游戏时,他们已经有意识地去倾听了。这些小游戏不仅锻炼了幼儿的反应能力,也在幼儿不知不觉中锻炼了他们专心去听声音的习惯,慢慢养成了用心倾听的好习惯。
3.过渡环节
在幼儿一日生活各个过渡环节时,教师可以和孩子们玩“拍手跺脚”游戏,有时快有时慢,听到教师拍手的声音有注意倾听的幼儿就会跟着拍起来,而那些没有认真听的孩子突然听到同伴的拍手声自然也会做出同样的动作。等孩子们都跟着教师拍起来时,我们就可以进一步培养幼儿的倾听能力,慢慢地可以过渡到先是拍手,后是跺脚,让孩子们先仔细听老师拍了几下手跺了几下脚,然后再让幼儿跟着一起拍手跺脚,慢慢地孩子们就会有意识地去倾听。午饭后带幼儿去小花园散步时,可以让孩子们听听周围环境的各种声音,也可以播放一些大自然的声音,让幼儿大胆说出所听到的声音,去感受去体验倾听的乐趣。午睡前会有一个“睡前故事”环节,当孩子们沉浸在一个安静的氛围中,这个时候孩子们能够不受任何干扰静心倾听故事,让孩子们通过倾听获得一些知识及信息,培养幼儿的倾听的兴趣。
4.家园共育
早在1927年,陈鹤琴先生就说过:“幼稚教育是一种很复杂的事情,不是家庭一方面可以单独胜任的,也不是幼稚园一方面可以单独胜任的,必定要两方面共同合作方能得到充分的功效。”所以小班幼儿的倾听能力需要家园共育,家长和老师一起配合,从而提高幼儿的倾听能力。教师可以通过家访、家长会、微信群等平台与家长互动,可以将每天的学习内容,如儿歌、故事等内容告诉家长,请家长晚上和孩子一起講讲故事,表演幼儿园所学的歌曲等,在孩子们表演的时候家长以身作则认真倾听,并给予各种鼓励性的语言回应。当孩子与父母交流沟通时,家长也要做到不随意打断孩子的话,认真倾听。在家中也可以请孩子来做小老师,给家长布置任务,当家长又快又好地完成后,问问孩子的心情和感受,体验角色转变的快乐感。还可以定期给家长提供一些亲子玩的游戏,例如“做爸爸妈妈的传声器”这个游戏,做菜的妈妈叫孩子传一句话给在书房的爸爸,爸爸听到后按照妈妈的要求执行,孩子再带着爸爸的一句话回到厨房妈妈那里。总之,倾听能力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养成的,光靠老师或是家长一方的培养远远不够,需要家园共育循序渐进,持之以恒地坚持下去定会取得很好的效果。
三、小班幼儿倾听能力培养的策略
策略即方法,计策。我根据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当孩子刚入园的时候,会产生情绪波动大,而且具有反复性的特点。于是我就会用各种方法来吸引孩子的注意力。所以当孩子们并被吸引了,产生兴趣了,自然就有了倾听的欲望。经过一年的实践研究,我梳理了以下几点策略。
1.选材有“新趣”,吸引幼儿参与
蒙台梭利说:我们的教学方法只有一个,就是必须维持孩子们的高度兴趣和强烈持续的注意力。因此,要孩子善于倾听、乐于倾听,选择孩子喜欢的教材非常重要,在选材上一定是考虑教材的趣味性。如绘本活动《小猫过生日》,小猫是小班幼儿十分喜爱的动物形象,为了让幼儿很好地感知故事情节和简单复述故事里的句子,我以《小猫过生日》这样一个故事作为线索,让幼儿在听听看看说说中,以每个不同角色的口吻和小猫进行打招呼,并能说出一句祝福的话。活动最后,幼儿们一起唱生日歌曲庆祝小猫生日,进一步激发和提升幼儿对活动的兴趣。这个有趣的活动,调动了幼儿的听觉,孩子听得清楚,思维积极跟进,回答问题讲得也清楚。另外在综合活动《小兔找家》中,根据《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中“3-4岁幼儿感知和发现周围物体的形状是多种多样的,对不同的形状感兴趣”。这样一个目标,我选择了“小兔找家”这样一个孩子们熟悉又喜欢的游戏作活动贯穿始终让幼儿认识各种图形。首先让孩子们戴好头饰扮演自己兔子的角色,说说自己兔子耳朵是什么颜色。在游戏指令:小白兔,跳跳跳,跳到草地上,吃吃嫩青草的指令中,来认识三种不同的图形以及图形的特征。最后做游戏时,幼儿需要听指令钻进图形小屋里。这样的游戏进行了三次次,第一难度最低,只要孩子随意躲进一间小屋;第二次游戏增加难度,孩子需要结合颜色和图形找相对应的小屋;最后一次游戏,需要孩子们找到与自己耳朵颜色和形状去找相对应的小屋。孩子们既能体验到游戏的快乐,也使幼儿在轻松、自由的环境中主动地去探索学习。活动中我把幼儿数学活动与游戏活动进行了整合,这样的形式从活动一开始就牢牢抓住了孩子的眼球,使孩子在“兴趣”的引领下仔细听、安静听,对于图形的学习和表述变得有情有趣。 2.氛围有“温度”,给予幼儿安全
氛围指围绕或归属于一特定根源的有特色的高度个体化的气氛,周围的气氛和情调。和谐的氛围这是一种心理暗示,有利于引发孩子进入倾听的状态。美国心理学家罗杰斯认为:“出色的教学依赖于真诚的理解与信任的师生关系,依赖于一种和谐安全的课堂气氛。”营造一种平等、和谐、愉悦的倾听氛围,构建幼儿愿意听与表达的氛围是有效的保障。教师要尊重孩子,让孩子在教师构建的氛围中获得被理解与尊重的感觉。以欣赏与发展的眼光来看待每一个孩子,让孩子在教师的语言与非语言中感受到信心与希望。譬如刚运动完,孩子们要进行学习活动,这个时候孩子们尚处于兴奋的状态,我可以播放一段轻音乐平静幼儿的心情。也可以玩个简单的手指游戏,或是请出一个卡通人物摸摸幼儿的头,这样才能为下一个环节的开展打下基础。譬如语言活动《鼻子变变变》,活动开始我调动我多变的声音、微笑的表情、亲和的眼神努力创设的宽松、愉悦的气氛,整个活动在大象和小猪换鼻子的带动下,幼儿在多媒体有声有形的画面的吸引下,每当需要小朋友帮忙的时候,又会有一种特殊的音效出现,仿佛就像是真的在帮助小猪和大象换鼻子似的。孩子们欢快地通过观看课件,仔细听教师的提问和同伴的回答,帮小猪和大象想了许多的办法。安全和愉悦的氛围激发了孩子的积极思维,同时激发了幼儿大胆动脑表达自己的看法,并能与故事情节产生共鸣。
3.媒介有“生动”,促进幼儿听觉
媒介是指在集体学习活动中,我提供的生动的课件(包括声音,背景音乐等)、图片等。通过媒介的导入,为幼儿创设一种真实的、轻松的、吸引耳朵的材料,让幼儿的注意力更集中,倾听更专注。都说“环境是第三位教师”,我就充分运动这第三位教师来激活与激发孩子的听觉。譬如在绘本《好饿的毛毛虫》活动中,先用一段哭声导入,向幼儿提问是什么声音,一下子引起了孩子们的注意,集体回答是哭声,我接着问:“那是谁的哭声呢?它为什么哭呢?”有的孩子说小动物找不到回家的路了,有的孩子说找不到妈妈了,还有的孩子说它没有朋友了。孩子们的倾听欲望在无形中被激发出来了。在PPT中我还设计了小动物之间的对话,让孩子除了听到我说,也和故事中的小动物进行了互动,小班孩子特别喜欢这种生动有趣的媒介。最后整体欣赏环节我插入了一段舒缓的背景音乐,让孩子在美妙的音乐中欣赏故事,更放松身心以平静的心情感受故事的趣味性。因此,整个活动在非常生动的媒介的带动下,孩子既学会了倾听又学会了表达,活动达到了预期的效果。又如科学活动《会发声音的车》中,在警车、救护车、消防车出现的时候分别用了它们不同的声音导入,因为这三种声音既是孩子们最熟悉的,又是孩子们最喜欢的,一下子抓住了孩子们的兴趣点,都听得特别认真,能够了解三种车辆的不同外形,也能从声音上去分辨这三种车辆,为下面环节的开展起到了良好的铺垫作用。
4.声音有“声调”,提高幼儿倾听
幼儿在园倾听最多的就是教师的声音了,教师发出的声调可不一般呢。我们要想办法让这种声音带有甜度、温度,还要有“音频音效”才能深深地吸引孩子。因此,教师的声音要时而轻,时而响,时而停顿,再加上丰富及夸张的口头语言或肢体语言特别能吸引小班幼儿的注意力。譬如图画书活动《贪吃的小蛇》,此次集体教学活动在选材上选用了小班幼儿所喜欢的小蛇故事来展开,而且图画内容生动、有趣,能抓住孩子的注意力。故事中小蛇是吃了许多好吃的东西。正当它要吃许多好吃的东西的时候,我就用我细细尖尖的声音来表现各种食物的声音,孩子们听到都不禁捂着嘴巴笑了起来,觉得很滑稽,当故事中出现各种重型动物如狮子、老虎等,我则用了粗粗的重重的声音来表现,孩子们会根据我不同的声调做出相应的回应并引导幼儿猜测学习。孩子们跟着不同动物的出现,脸上时而露出了轻松的表情,时而有露出了紧张的表情,可见孩子们深深被这个有趣的故事吸引着。在绘本书《猜猜我有多爱你》活动中,我出示和爸爸妈妈抱抱的画面时,我用甜甜的、低低的声音问:“这是什么动作?你有过这样的拥抱吗?”当孩子们回忆起来爸爸妈妈给她们了拥抱的温暖一一表述完毕,我马上用高亢的声音说:我们也一起来感受这个温暖的拥抱吧”渲染了现场的气氛,对孩子们的倾听与表达以及表现起到了推动的作用。总之,在集体教学活动中,教师需要注意说话时的语气语调,表达清晰,同时形象夸张、声情并茂的演绎大大激发了孩子们的倾听能力。
5.互动有“作为”,推动有效倾听
教学互动是指师生互相交流,共同探讨,互相促进的一种教学组织形式。而师生互动的有效性是指采取师生互动的教学组织形式,产生有效的结果。在师幼的互动中教师要明确自己要“作为”,才能带动孩子的“有为”。小班幼儿以自我为中心,特别喜欢听别人说他好,在游戏“老狼老狼几点了”,当孩子们听到天黑了就要四散跑,找到安全的地方躲起来。我对于认真听指令,并做出正确反应的孩子应予以表扬和肯定,和他击个掌,一下子调动了孩子们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对于其他幼儿也起到了提醒的作用。游戏“抢椅子”后,只要用心听了,正确做出回应,就能得到我肯定的回报。对他竖个大拇指,或是给他一枚贴纸作为奖励。午餐后的散步环节,可以让孩子们来说说听到了哪些声音,当孩子说出很多很多声音的时候,就该及时给予幼儿肯定与表扬,如对幼儿说:“你的小耳朵真灵,能辨别这么多声音啊。”集体学习活动中,当孩子们听清楚我的问题并能大胆的回答问题时,我都应该给予及时的肯定与表扬,或是一个大大的拥抱,这样能激励孩子的积极性,让他们觉得学习是一件开心的事情并更能投入到倾听与表达中去。
6.提示有“方法”,帮助幼儿倾听
课程的实施要尊重孩子的个体差异,并注重个体差异。为了充分调动了孩子们的积极性,教师要在活动中关注个体差异来帮助幼儿更好地提高倾听效果。在语言活动《柳树姐姐》活动中,当我念儿歌时,我边使用棉签蘸颜料画树叶边念儿歌:“柳树姐姐头发长,一根一根往下長,春风吹来飘呀飘,小小嫩芽长呀长”,大部分孩子的小眼睛是盯着我的,可是有个别孩子这个时候小眼睛游离在活动之外并不专注倾听,这时,我会一边念着儿歌一边走到孩子身边,先给他一个微笑,用言语来提醒他:“宝贝,我在说的时候除了竖起小耳朵仔细听以外小眼睛也要紧紧看着我,这样我们才能把本领学回家,是不是呢?”相信经过这样的提醒他就不会再走神了。集体运动游戏活动《愤怒的小鸟》中,我请孩子们拿着“小棒子”去打小鸟,有的孩子没有听完整要求就迫不及待地准备去打了,我马上用巧妙地语言引导:“小鸟还没准备好,先不要去打扰它们。”用孩子的语言和孩子们说话,孩子们马上就会明白,他们都会先捂着嘴,告诉我他们已经准备好啦。当孩子们没有听清楚指令随意去拿“小棒子”的时候,我会假装小鸟飞过去:“小鸟的耳朵可是很灵敏的哦,别让小鸟发现我们哟。”这样的语言提醒下,孩子们自然会遵守游戏规则,融入到活动中,让每个孩子都能亲身体验,感受到参与的乐趣,从而提高倾听质量。
四、小班幼儿倾听能力培训的成效
1.幼儿的发展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语言目标明确提出:“让幼儿注意倾听并能理解对方的话,培养幼儿养成注意倾听的习惯,发展语言理解能力。”通过一年的实践研究,我很好的诠释与实践了这个幼儿发展的目标。孩子们在倾听与表达方面有了明显的进步。在集体学习活动中,每当我提问时,孩子们积极性很高,纷纷踊跃举手发言,并将小秘密藏在心中,等我请到他时再大声说出。游戏中,我的规则一说出口,绝大多数孩子基本能听明白,并按照要求执行了。能听清楚、听明白我指令的孩子越来越多,大部分孩子对语言的理解能力明显增强,口语表达能力有了显著提高,变得更勇敢自信。
2.教师的发展
在小班初期及时注重幼儿的倾听习惯的培养,对幼儿未来的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通过一年的实践研究,我发现对幼儿倾听能力的培养非常重要,当孩子的年龄处于3-4岁语言发展的关键期,其实一个良好的倾听能力也越容易培养。贯穿在幼儿的一日生活中,老师的随机性很重要,有很多时机去运用多种方式来帮助和培养幼儿的倾听能力,从而提高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通过自己的研究,我实践了《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中正确的理念,运用多元化的教育方式,培养孩子倾听能力帮助孩子学会倾听。每次实践活动后的反思能力也越来越强,专业化水平得到了全面的提升。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M].教育出版社,2001.10.
【2】上海市教育委员会.上海市学前教育课程指南[M].上海教育出版社,2004.10.
上海市星韵幼儿园 朱薇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