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家的一生与爆炸瞬间

来源 :紫光阁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onim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人物档案<<<<<<<<<<<<<<<<
  郑哲敏,国际著名力学家,我国爆炸力学奠基人与开拓者之一,中科院力学所研究员。1924年10月生于山东济南,1952年获加州理工学院博士学位。1980年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1993年当选美国工程院外籍院士,1994年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郑哲敏院士与合作者提出了流体弹塑性理论,建立了穿破甲的动力学模型与相似律,奠定了爆炸加工、水下爆炸筑堤等工程技术科学基础,在国防安全与国民经济建设中发挥了重要作用。2012年,获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在大多数人的印象中,爆炸是惊心动魄的,是毁灭性的。我们难以想象以爆炸为手段做出火箭的重要部件,难以想象爆炸的瞬间可以被精确地计算、被科学地控制、被有效地利用。
  2012年国家最高科技奖获得者郑哲敏就是研究爆炸力学的科学家。当这位老人从国家主席胡锦涛的手中接过获奖证书时,人们心中的好奇和众多媒体记者采访提纲中罗列的问题是一致的:他是怎么“驯服”爆炸的瞬间的?他为此做出了怎样的努力?他有怎样的经历、怎样的特质?为什么取得如此成就的是他?
  雪中送炭
  牢牢把握科研的方向
  1943年,郑哲敏中学毕业后考入西南联大电机系,次年转入机械系。抗战胜利后,西南联大回迁北平(北京),郑哲敏随之在清华大学机械系学习,1947年毕业留校做钱伟长教授的助教。1948年,郑哲敏经四级选拔成为全国唯一“国际扶轮社国际奖学金”获得者,入学美国加州理工学院。一年后,师从钱学森先生,攻读博士学位。
  1952年6月,郑哲敏获得应用力学与数学博士学位。1954年9月,美国移民局取消了对一批留学生不得离境的限制,郑哲敏成为首批回国的留学生。离美之前,钱学森为他送行。他请教:回国后干什么?钱先生说,国家需要做什么,你就做什么。
  郑哲敏将老师的叮嘱化做内心的愿望,“祖国的需要就是我的专业。科学家要(为工程技术)雪中送炭,不要锦上添花!”这句话,郑哲敏践行在科研方向的确定上。
  郑哲敏是力学博士,但是在学习的过程中他从没想过日后他会研究爆炸力学。钱学森回国后筹建力学研究所,郑哲敏成为力学所的首批科技人员,任弹性力学组组长。
  新中国成立伊始,“两弹一星”在紧锣密鼓的研制中,由于缺乏万吨水压机,工业制造水平极低,无法做出火箭的重要部件。力学所就在钱学森的领导下,大胆地提出用爆炸产生的强烈冲击力成形部件。而郑哲敏,这位连雷管都没见过的力学博士,开始领导一个小组研究爆炸成形问题。
  1960年秋天的一个下午,力学所的一个小型爆炸成形实验正在进行,一块5厘米长宽的铁板被单发雷管炸成了一个小碗。在场的科研人员欢呼雀跃。所长钱学森兴奋不已,拿着这个规整的小碗对大家说:“我们将来卫星上天就靠它了。”
  随之,一个新兴的专业就此诞生,钱学森命名为“爆炸力学”,钱学森的得意门生郑哲敏,穷毕生精力将之从理论到应用发展成为在国防和经济建设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的一门学科。
  研究爆炸成形始于制作火箭部件的特殊要求,而这之后郑哲敏和他领导的研究集体的科研目标总是瞄准国家需求:接受判断地下强爆效应的科研任务,建立了流体弹塑性理论,使强爆效应的标定更加准确;用近10年时间进行穿破甲机理的研究,得到了穿甲相似律和比国际流行的公式更为有效的穿甲模型;建立了描述金属装甲破甲机理的流体弹塑性体模型和破甲相似律,建立了比国际公认的公式更符合实际的侵彻深度计算公式,为相关武器的设计提供了新的工具;揭示爆炸焊接机理,奠定了爆炸加工工艺的基础,产业部门因此开发出新工艺,数十年后中国成为全世界最大的爆炸加工国家;将爆炸机理用于港口建设,形成爆炸处理水下软基技术,能够处理厚度30米以上的淤泥。近些年来,郑哲敏还将爆炸力学研究应用于煤与瓦斯突出机理、纳米压痕标度、三峡三期围堰爆炸拆除等。
  创立一门学科需要在理论上和实践上都取得突破。在理论上取得突破已经非常艰难,更可贵的是将之应用于生产实践并广泛推广。
  力学所现任所长樊菁研究员说,老所长郑哲敏的科研思路一直以国家需求为导向,从工程问题中凝练出科学问题;再应用基础理论,探索工程基本规律;然后通过解决关键科学问题,形成工程理论;将理论应用于工程实践并检验,进而引领技术的发展。
  郑哲敏却说:“我的想法很简单,就想为国家做一些实实在在的事情。”
  爬坡出汗
  持之以恒的治学态度
  爆炸,用专业术语讲,是高能量密度流效应,它的发生只是百万分之一秒,郑哲敏研究的爆炸力学,就是要“驯服”这威力无比的瞬间,探索并把握爆炸能量的传播规律、力学效应及其控制方法与定量应用,让它为国防和经济建设服务。
  靠能量的高度释放制作出规整的达到预定要求的零部件,爆炸的一刹那蕴含着多少奥妙需要解开,而郑哲敏又为此投入了怎样的心血?
  20多岁就师从郑哲敏的中科院院士白以龙,回忆自己大学毕业来力学所的第一天郑哲敏对他讲的话:“你一定要干出汗的活,不要想不出汗就出活。”应该说,这是郑哲敏从事爆炸力学研究的深切体会。
  郑哲敏是从1959年开始研究爆炸成形和高压挤压成形的,随着研究工作取得重要进展和成绩,郑哲敏领导的科研集体承担了更为重要的任务,其中一项就是利用从测量得到的强爆炸所产生的地震波的强度来估算预测地下强爆炸的TNT当量。
  问题的提出方建议用“点源强爆炸模型”来估算,郑哲敏和解伯民经过商量,认为点源强爆炸模型只适用于空中强爆炸,因为空气的反压很小,可以忽略,而地下强爆炸发生在岩石中,反压很大,不能被忽略,因此不能用“点源强爆炸”模型。
  当时国外用分区模型计算,在地下强爆炸的近区,由于爆炸压力远远大于岩石的强度,岩石强度可忽略,可以近似把岩石当作流体,当冲击波传播一段距离后,强度衰减了,岩石的强度开始起作用了,则把岩石当作固体。但是,分区的界线划在哪儿?人为因素太大,所以这种分区模型也不合理。   郑哲敏与解伯民两人探讨如何避免人为划分流体区和固体区的不合理,经过研究提出来一个新的模型,兼顾岩石所具有的流体性质与固体性质而形成一个统一的模型,从爆源附近压力比较大的状态演化到冲击波传到远处慢慢强度衰减到压力比较低的状态,强度开始起作用了,自然而然地固体性质变得重要了,最后演化到岩石只是发生弹性变形。全部过程能够用这个模型来描述,避免了人为的分区问题。这个模型被称为流体弹塑性模型。
  应其他部门之邀做项目,对方只要求用“点源强爆炸模型”来估算,郑哲敏认为不适用,查了国外做法,又觉得人为因素大。他不惜出汗,不畏爬坡,深入研究,另辟蹊径,提出了新的模型。他干活,不是只满足对方的要求“完成”了事,而是自发地主动地做到最好。这也验证了他常说的:科学研究只有第一,没有第二。你要干,就得比别人干得更好。也正是这种追求“第一”的科学精神,使他取得了卓越的成就。
  在白以龙看来,流体弹塑性模型的创造性首先体现在概念上的突破,在爆炸的瞬间,固体和流体,没有严格的区分点,开始是流体,后面就接近于固体,用一个理论模型来描述这样一个瞬间变化的过程。把原来的固体、流体概念突破了,就带来了一系列的变化,从核爆转到穿甲,又转到破甲,后来一直到筑坝、焊接,真有点无往而不胜的味道。
  对于科研,郑哲敏非常严谨。研究爆炸成形,他用了3年的时间;解决破甲穿甲问题,他用了10年时间。他总说,科研工作有时候很枯燥,很苦,要耐得住寂寞。当科研取得阶段性成果时,他告诫大家不能满足,还要爬坡。
  发现新的现象,提出新的概念,发展新的学科,郑哲敏一生都在干出汗的活;针对工程问题,研究解决方法,提出新的理论,进行推广应用,郑哲敏一生都在爬坡。他为此付出了汗水、心血、智慧,2013年1月18日,他登上了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的领奖台。
  深邃谦和
  处处闪现的人格魅力
  88岁的郑哲敏精神矍铄,反应机敏,当有记者问他下一步有什么打算时,他俏皮地回答:做好随时走人的打算。他呵呵地笑着,眼睛眯成一条缝。
  对于记者反复追问的获奖感受,他讲得非常朴实:“能获奖很高兴,我也有些忐忑不安,做了这么几件事,没有与他人合作是不可能完成的。我应该做得更多,现在觉得欠了点什么东西。”
  最高科学技术奖评审委员会给郑哲敏的评审意见是这样的:郑哲敏院士是国际著名力学家,是我国爆炸力学的奠基人和开拓者之一。他阐明了爆炸成形的机理和模型律,解决了火箭重要部件的加工难题,发展了一门新的力学分支学科——爆炸力学,他建立的流体弹塑性模型,揭示了穿破甲机理等,为建立力学的理论体系和应用做出了突出贡献。
  郑哲敏取得了如此的科研成果,为国家做出了如此的贡献,可是他还觉得欠了点什么东西。在我们的心目中,他的一生是辉煌的,是完美的。可是,他却讲了两点遗憾:一是因为“文革”的影响,学习做科研的时间少了。二是自己在遇到新的挑战时,让转瞬即逝的机遇溜走了。“做科研要有相当的胆略,有朋友曾让我搞生物力学,我觉得太陌生就胆怯了。”
  创建并发展一个新的学科,需要怎样的勇气和谋略?可他却直言自己的胆怯。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奖给在重要领域取得重要突破的科学家,可他对自己的成绩却很少提起。
  中科院力学所研究员洪友士是郑哲敏的助手和学生,一起工作了32年,对郑哲敏满怀敬意。他说:作为一名卓越的科技工作者,郑先生在应用力学和技术科学的发展上做出了创造性贡献;作为一名杰出的科学家,郑先生充满对祖国的热爱,对科学的追求,对事业的执着;作为一名科技团队的组织者和领路人,郑先生总是看得深一些和远一些,倡导并身体力行做第一流的工作;作为应用力学和技术科学的实践者,郑先生是坚持和发展钱学森“工程科学”思想的典范。
  谦虚,低调,是熟悉郑哲敏的同志对他的共性评价。郑哲敏提出的流体弹塑性模型中有一个“无量纲数”,是两个量的比值,分子是爆炸压力或冲击动压,分母则是爆炸或冲击对象(如岩石或装甲板)的强度。这个数很重要,他在国内率先提出来的时候,国际上并没有提到这个数。国际上学术界是有惯例的,只要的的确确是你自己独立得到的研究成果,大家就公认。当时大家都说:是否该把这个数称作“郑哲敏数”。郑哲敏却连忙讲:不能叫,不能叫!
  平和,淡定,是熟悉郑哲敏的同志对他公认的特质。中科院力学所研究员陈维波讲了两件事作为佐证:“文革”时,陈维波与郑哲敏一起被下放,郑哲敏很快就适应了艰苦的生活,还能苦中作乐。“他看到匠人砌墙,揣摩了几天,就敢动手砌了,抹上泥巴,瓦刀劈砖,一放一个准。叫他去厨房做大锅饭,他又围着灶台动脑筋,观察风力对火苗的作用,琢磨怎么用流体力学的原理去改造,没几天,他又钻到炉膛里去了。”
  还有一件事,大家记得很清楚。几年前,郑哲敏身体不好住进医院,被误诊为情况不妙,所剩时日不多。当时所领导和同事都很紧张,可郑哲敏特别平静,挂着吊瓶在病房与大家照常开会研讨学术大事,为学生改论文。最后复检,才知身体并无大恙,只是虚惊一场。
  对科学研究的投入与专注,对自身境况的乐观与自足,在郑哲敏身上实现了完美的统一。
  科学研究,是作为科学家的郑哲敏的责任,也是他的强烈兴趣,对于重大工程中的重大问题,他总有强烈的愿望冲上前去加以解决。就在6年前,82岁的他,还完成了一个重要的项目。而今年近九旬,他依然活跃在科研一线,主持重大科学问题研讨,参与国家重大科学规划的评议,关注能源战略问题,继续指导爆炸力学的研究,同时,提出新的学科设想并思考流固耦合系统力学重点实验室的发展前景。
  讲到科研的辛苦,郑哲敏说:“苦尽甘来的感觉很美妙,当然,有时候‘甘’也不一定来。人生能有几个高兴的片段就够了。”
其他文献
中央外事工作会议2014年11月28日至29日在北京召開。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会上发表重要讲话强调,要高举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旗帜,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统筹发展安全两件大事,牢牢把握坚持和平发展、促进民族复兴这条主线,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为和平发展营造更加有利的国际环境,维护和延长我国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提到汕头,经济特区、侨乡、潮汕美食、沿海港口城市、百年商埠等词汇便自然地浮现在脑海。位于广东省东部的汕头市是在1860年代兴起的港口城市,在中国近现代经济发展史上有着一定的历史地位,改革开放后曾被列为第一批经济特区城市。因各种原因,汕头的发展落在深圳等新兴城市的后面。  这里的人民以勤劳勇敢著称于中外,深圳等大城市的发展汕头人立有功劳。这里是著名的侨乡,三百多万华侨华人驰骋海外,在全球创造了不少的
议案及建议是全国人大代表行使权力、履行职责的重要形式,议案、建议的办理是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重要的工作内容之一。  2013年,是十二届全国人大正式履职的第一年,人大代表一共提交401件议案、7569件建议。从全国人大常委会和各专门委员会、近3000名全国人大代表到中央国家机关各部门,都高度重视代表议案及建议的办理工作。各相关部门紧紧结合党的十八大、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重要精神要求,转变作风,开拓思路
摘要: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是一门立足实践、高度综合、注重创新、科学与人文融合的课程。”在信息技术教学中,交叉融合其他学科,以其他学科知识为载体,培养学生跨学科的大信息技术思维,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信息技术教学效果,全面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  关键词:信息技术;跨学科;加工;能力  以信息技术为主要手段的现代教育技术在中小学教育教学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作为工具的信息技术应用到各个学科教学
山东省话剧院演出的话剧《归属》,以某地建立社区党员服务中心的始末为题材,为解决当下基层党建遇到的问题提供了对策。  剧中所表现的社区党员服务中心是一种松散型的基层党组织,党员服务中心的以下几个特性,堪称创新基层党组织建设的借鉴。  扁平化党组织。《归属》剧中,街道办党委副书记张志华参加社区党员服务中心成立会时,却被下岗工人赵翠花拦住请求讨要被扣押的煎饼车。农民工韩英收养的弃婴身患重病,他深感痛心,
近年来,武汉市直机关工委按市委、市政府统一部署,在全市治庸问责工作中乘势而上,主动作为,探索了一套“从市民感受出发去体验,以群众满意为标准去评价”的工作方法。尤其是在党的十八大召开以后,更是持续不断地对各级机关作风进行“市民体验式”暗访,坚持以问题为导向转变机关作风,取得明显成效,得到市民群众的广泛好评。  “市民体验”方法做到“三个坚持”  一是坚持市民视角。以工委全体干部为主要力量,组织部分党
在纪念建党95周年之际,重新阅读金一南同志编写的《苦难辉煌》一书,把我的思绪带到了炮火纷飞的年代。红军战士爬雪山、过草地,横扫千军如卷席,克服难以想象的困难,终于从胜利走向胜利。我仔细品味着,读懂了两个字:“朴素”,其背后蕴藏着丰富的内涵。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军队用小米加步枪打败了武装到牙齿的国民党800万军队,支撑这种“朴素”的,是坚定的理想信念、高尚的人格力量、艰苦奋斗的精神、雷厉风行的作风。这种
《资治通鉴》是我国历史文化的瑰宝,毛泽东曾赞誉它“叙事有章法,历代兴衰治乱,本末毕具”。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也引用其中“明镜所以照形,古事所以知今”的名句,提倡以史为鉴、传承文明。  清华大学张国刚教授所著的《资治通鉴与家国兴衰》一书,致力于发掘史学巨著《资治通鉴》中所蕴含的经世智慧,精选其中影响历史主线的关键事件,钩沉发覆,以现代思维总结历代治乱成败、民生休戚的
延安时期是我们党局部执政党风政风最好的黄金时期,也是党的群众工作最成功的时期。历史业已逝去,往事并不如烟。中央在延安辉煌的十三年岁月留下了不尽的思考,每次回忆那些不加任何修饰都十分生动的事例,都是一种精神上、思想上的洗礼,都能受到一次党的性质和宗旨的生动教育,都能坚定我们的公仆意识和为民情怀。  雷声、骂声与民生  打雷是天象,雷打死人是天灾,借雷打死人诅咒执政党的领袖,则不是一般的个人恩怨,而是
赛季过半的中国田径捷报频传—苏炳添以9秒99成为“跑得最快的黄种人”;刘虹打破女子20公里竞走世界纪录;张国伟摘得国际田联钻石联赛奥斯陆站男子跳高冠军。中国田径是如何实现“华丽转身”的?“把突破创新的要求用体制固定下来,把突破创新的动力用机制激发出来,把突破创新的精神用队风凝聚起来。”国家体育总局田径运动管理中心主任杜兆总结的这席话,被认为是田径项目可持续发展的内在驱动力,保持项目不断前进的根本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