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物教学中应加强生态环境意识教育

来源 :东方青年·教师(上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ncyk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地球只有一个,是所有地球人类及其他生物的共同家园。而随着时代变迁,社会飞速发展同时,也导致成环境遭到破坏、生态失衡等生态环境问题,这给人类敲响了警钟,人类必须意识到生态环境的重要性,并提高对生态环境教育的高度关注。基于此,本文以《初中生物教学中应加强生态环境意识教育》为题,首先对生态环境意识教育形式进行了探析;其次对活动中融入生态环境意识教育进行了探析;然后对生态环境意识教育内容进行了探析;最后对全文进行了总结。旨在加强与同行的交流,提高教育水平,保证教育质量。
  关键词:生物教学;生态环境;意识教育
  生态环境问题必须引起人类的深思,毕竟地球只有一个,一旦生态平衡遭到严重破坏也意味着人类是在自取灭亡。因此,必须重视生态环境的重要性,提高生态环保意识,加强生态环境意识教育。环境保护,教育为本;生态环境意识教育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因而,作为新课改背景下的初中生物教师,必须加强在教学中对学生的生态环境意识教育,结合学生实际,有效的开展各种环保活动并将生态环境意识教育融入进活动中,从而达到环境保护,教育为本的理念。
  一、初中生物教学中生态环境意识教育形式
  (一)结合教学材料,提高课堂生态环境意识教育的有效性
  课堂是教师传授知识,学生接受知识的地方,也是教师同学生互相沟通的场所。在初中生物课堂教学和课外活动中对环境意识教育的主要形式就是结合教材的内容和学生实际,随机应变的进行生态环境教育。随着新课改的到来,教材内容也变得更加生动丰富,生态环境知识贯穿于整个教材体系,这就为进一步加强生态环境意识教育提供了基础。教师应充分重视教材内容,并对内容进行认真分析、仔细研究,将教材内容同环境教育进行有机的结合,并在学生学习时正确引导学生,树立环保意识,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确保教育的成效。
  (二)补充教材,随机应变进行生态环境意识教育
  教材内容只是一本书,不可能概括所有环境知识。教师应当结合实际情况对教材没有的内容进行补充,将其有机的结合起来,而后随机应变的对学生进行生态环境意识教育。此外,教师还应结合实际环境问题对学生进行教学,例如大量的工业污染导致人们饮用水出现危机;上海黄浦江漂浮的死猪也对江水和其周边环境产生严重影响;大量的乱砍滥伐导致植被减少,甚至造成物种的多样性减少,严重破坏了生态平衡。这些实际生活中的环境事件都给人类敲响了警钟,同时也更加让学生意识到环境保护的重要性,从而提高了学生的环生态环境保护意识。此外,生态环境问题在生物练习题中亦有体现。因此,选用适宜的项目,让学生在解答问题中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也学会在深思熟虑中增强环保意识。试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谈自己的感想,也是对学生随机应变进行生态环境意识教育的重要体现。
  二、活动中融入生态环境意识教育
  (一)课堂教学的延续就是课外活动
  课外活动在整个生物教学中都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甚至有的生物课必须通过课外活动才能完成。例如阳光对生物的影响、酸雨对生物的影响等,这些内容的教学都必须通过课外的活动及学生的共同参与才能进行,并且实践能更好的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帮助学生认识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因此,由于课外活动的多样性和生动性,开展课外活动时应结合实际把生态环境意识教育融入其中,从而使教育成效更为显著。
  (二)在相关的环境纪念日结合实际积极开展教学活动
  例如在“世界环境日”、“地球日”、“植树日”等举行有关录像的播放、知识竞赛、图片展览、披露环境污染情况等进行环保知识的宣传,从而使生态环境意识教育更好的融入进活动中。并且在引导学生时应让学生结合实际让其对自己生活环境状况进行了解,而后在课堂上同学间相互进行交流并提出建议。
  (三)正确引导学生从多方面对环境知识进行了解
  如电视中、报纸上等,并予以关注,还能定期在课堂上进行交流,针对实际中的重大生态事件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多倡导学生深入社会、走进自然,对生态环境有充分的了解和认识,将生态环境意识潜移默化地沁入学生的脑海。还应组织并带领学生积极参加一些环境保护活动,如带领学生参观排除的生活污水,进而带领学生参观污水处理厂,组织学生积极参加植树造林、散发环保传单等实践活动。
  三、生态环境意识教育内容
  (一)生态学有关概念、原理教育
  进行生态环境意识教育就应让学生了解其概念、原理,例如对生物有影响的生态系统、生物圈等基本概念,生态平衡的基本原理等。通过让学生对有关概念、原理的了解和学习,从而
  协助学习认知环境同生物间的紧密关联,进而理解到生态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必备条件。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必须以遵守自然生态规律为前提。
  (二)环境保护意识教育
  由于社会的飞速发展,人类对自认的不合理利用,致使生态失衡。环保意识教育的实施,尤为迫切和重要。例如乱砍滥伐导致植被减少造成水土流失,而形成的危害;工业废气排放形成酸雨,从而对农业生产造成的危害等现象。让学生清晰的认识到环境受到污染和破坏对人类社会发展产生的影响,对人类健康生活造成的危害,从而加强学生的急迫感与危机感,自发的加入环境保护行列中。
  (三)自然资源保护意识教育
  自然资源是人类最为宝贵的财富之一,但是其也不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应结合实际情况向学生介绍当今自然资源的现状及对人类发展的影响,并大力提倡对自然资源的保护,从而让学生重视、关注资源情况及问题,并积极参与资源的保护。
  四、结语
  综上所述,地球只有一个,是所有地球人类及其他生物的共同家园。生态环境问题值得所有人类去高度关注并积极参与保护。生态环境意识教育能为生态环境保护奠定坚实的基础,因此,对初中生物教学中应加强生态环境意识教育探讨分析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不仅能提高初中生物教学水平,提升教育质量,还能促进生态环境保护的可持续发展思想教育。
  参考文献:
  [1]闫丽红.生物教学中应加强环境意识教育[J].承德民族师专学报,2010,02:49-50.
  [2]刘彩云.在初中生物教学中加强环境教育[J].甘肃科技纵横,2006,04:199.
  [3]岳振国.生物教学中培养生态环境意识的探索[J].甘肃科技纵横,2005,02:175.
其他文献
【摘要】《义务教育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实验稿)》指出“品德与生活是以儿童生活为基础,以培养品德良好、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为目标的综合课程。”教师应坚持课内课外相结合,从真实的生活源头出发,引导学生用自己的感官去认识、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去体验、用自己的思维去碰撞、用自己的心灵去感悟,就能收到良好的教育效果。  【关键词】:课内外结合、联系生活、是非观念、生活性  《品德与生活》课程是以小学生的生活
摘要:兴趣是学生学习英语的第一动力,学生如果对英语课堂、学习的内容产生浓厚的兴趣,他的学习欲望自然会在心中升起,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中去。因此,教师在学生学习的过程中应视具体的情况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来调动他们的学习兴趣。可以设计与课本相关的丰富多彩的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自主学习,激发他们自主学习的主动性;还可以充分利用各种现代化教学手段来吸引学生,适当通过一些形象的图片展示、视频音频的播放、创设生动
【摘要】学生是课堂的主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只有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才能调动起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但是,由于数学学科的抽象性、概括性和逻辑性;农村学生基础差,知识面不广;以及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学生面对的社会诱因也在增加;加之应试教育的负面影响,数学课堂常常被认为是枯燥、乏味,没有生机,很多学生对数学学习不感兴趣。如何激发学生从“要我学”数学转变为“我要学”数学是每一位数学老
中共中央政治局2月21日召开会议,讨论国务院拟提请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审议的《政府工作报告》稿,审议《关于巡视中央和国家机关全覆盖情况的专题报告》和《
摘要:在新一轮课程改革下,合理构建课程资源的结构,创设语文学习环境,引导学生观察、感悟和积累,培养和发展学生的语文素养,满足时代发展的多样化需求,实现课程资源价值的超水平发挥开发与利用课程资源就成了当前教育教学的重要任务。那么如何在新课改下做好小学语文教学,更是我们一线教师应该关注的重要课题。本文就此谈一点自己的拙见。  关键词:新课标 小学语文 教学  《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语文学
摘要:英语情境教学就是以情境教学基本理论为基础,通过铺设情境,实现达到语言交际的目标。英语情境教学法,就是指教师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心理特征,遵循反映论的认知规律,结合教学内容,充分利用形象,创设具体生动的情境,使抽象的语言形式变成生动具体的可视语言,创设尽可能多的英语语言环境,让学生更多地接触和感受英语、说英语、用英语进行思维、用英语的方式主导行为。  关键词:新课程 英语 情境教学  情境教学
摘要:本文从整合教学资源、优化教学行为、渗透科学方法三个方面谈谈,如何培养学生对语篇进行分析、综合并从中获得信息,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学会欣赏英语文学作品的美,陶冶学生良好的情操。  关键词:新课程 高中英语 阅读教学 策略  我国高中英语教学中,很多学生的阅读能力与教学大纲的要求差距较大,造成英语阅读教学“高投入、低回报”的尴尬现象。因此,只有认识到当前英语阅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积极解决,才能
最近,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作出重要指示强调,在全党开展的“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取得了显著成效。实践证明,“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是推进思想建党、
摘要:本文对李吉林情境教育理论在语文教学中的价值进行了分析,包括:第一,带入情境启迪想象,发挥学生能动性;第二,培养兴趣指导观察,注重学生实践性,第三,陶冶情操渗透审美,培养学生感悟性。希望通过本文的研究探究出一条情境教育之路,摸索出一条相对适合的理论操作模式,使之更好地辅助初中语文教学。  关键词:小学语文 科学 情境教育  研究教学论的专家认为:情境之于知识,犹如汤之于盐。盐溶入汤中,才容易下
摘要:电教媒体是一种较先进的教学工具,是教学的有力辅助手段。在教学中恰当运用电教媒体,可以使声、形融为一体,为课堂教学创设立体化环境,使学生多种感官共同参与学习,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提高学生听、说、读、写各方面的素质,也使教学变得更加活泼、简洁、明快,从而实现了教学的优化。  关键词:电教多媒体 语文课堂 手段  运用多媒体辅助语文教学,是一种高效率的现代化教学手段。它让